勛陽布衣_第280章崩潰下影書
:yingsx第280章崩潰下第280章崩潰下←→:
進入五月份,江南的糧草不再緊張。
江南兩路的大員不再擔心劉成棟搶功,相反還需要劉成棟在方臘軍必須死守的德清縣城強勢出擊,盡量牽制更多方臘軍。
劉成棟部收到了一大批糧草,還有大量嶄新的刀槍箭矢,部隊也補充到三千人。接到命令后,劉成棟率全部士兵開出山林,在山林邊上列陣,有條不紊地安排攻城。
方天定在前些時日里也沒有閑著。劉成棟放開指揮權,讓李響以攻城練手,他也趁機訓練新兵。
新訓練出的三千多人被方天定留下,配合一千多人的老部隊,合計五千人在城內固守。
方天定還留下了兩千孤兒軍,在縣城以西不遠處的山道入口駐扎,十分刁鉆。
“撤退時要分批次,安排得還是生疏。”
江南的雨下起來就沒停。劉成棟穿著便宜女婿孝敬的油衣,站在雨棚里提點著習慣了近身肉搏的張清平和楊營東,還有缺乏經驗的丁史航、大牛兩個小年輕,“還好城墻距離縣城太近,方臘軍不便追擊。不然像你們這種亂糟糟的撤退法,少不了被追殺一番。”
張清平四人羞愧地低下頭,仔細聽著老寨主的提點。
雨打枝葉聲混合著傷兵的慘叫,傳到不大的雨棚之中。疫情風險已經被徹底解除,王曉晨八天前便帶著大部分郎中趕到這里,幫著自己的師父張老頭醫治傷兵。
劉元和劉盛帶著幾百人,奪下了德清縣城西北五里外的魚家嶺,遮護陣地側翼。
免去后顧之憂的廖士開被劉成棟舉薦,領了軍中的臨時差事,在老虎灘看顧原德清縣城的居民,還要清點北邊運來的物資。
熊大春也在老虎灘北岸。他負責彈壓士兵,必要的時候,也要和押運軍糧的營指揮打交道,還要保證德清縣城的百姓不被士兵欺負。
成吏員則一直留在李響身邊,負責處理繁多的信件,聯絡來到江南的莊民,料理李響這支一千人的“鄉兵”的大小事務。
雷達一如既往,帶著出身各異的工匠學徒維修兵械,修建營寨。
今天是李響親自下廚,給劉成棟等人開小灶的日子。劉成棟也不想太打擊張清平等人,免得待會兒吃飯不痛快,把意思說到也就停下了。
好巧不巧。劉成棟剛坐回椅子,便有李響身邊的親衛請雨棚中的各位過去用餐。
木屋是新建的,有些枝葉都沒來得及削去,在雨中散發著草木氣息。
李響擦了擦手,偏一下頭,丁史航和大牛便搶著上菜。
三樣野味,一樣油炸,一樣烤制,一樣清燉。一盤涼拌菜,兩大盤紅燒肉,五盤炒菜蔬。
今天的主食是筍絲瘦肉面。新鮮的嫩竹筍切絲,和圓滾滾的面條一起放到湯里燉煮。面煮好后,還要加入炒好的瘦肉絲和洗凈的青翠野菜。
木屋內只有筷子敲擊餐盤的聲音、用力嚼筍絲的聲音、希溜溜喝面條的聲音。劉成棟心情不好,沒有人說話,氣氛稍顯沉悶。
別處打得熱鬧,只有自己在邊角處發霉,心情能好才怪了。
李響給岳父大人夾了一筷子青菜,“每天的傷亡雖然不大,加起來卻也不少。劉元和劉盛帶走了幾百人,如今手上滿打滿算,不到三千人可用了。”
“方天定在縣城里留下五千人,還有數千隨軍青壯,沒有兩三萬的大軍是不可能在幾天內攻下的。孤兒軍在縣城以西的山道口駐扎,算是掐死了從西面南下的道路。”
“除非拼得三千人全部死光,不然短時間內,此地的僵局無法打破。岳父大人不如向幾位大人陳情,爭取調到別處參戰?”
劉成棟端起臉一般大的碗,呼嚕嚕喝干面湯,稍微想了一陣,搖頭道:
“算了,沒用。到處都打得血火連天,沒有人想看到我橫插一腳,就不去討人嫌了。”
劉成棟說完便離去,鉆床鋪睡覺去了。自從被雪藏之后,劉成棟便是一副心灰意冷的樣子,除了吃肉喝酒、找人談心,便是抱著薄被大睡,腰上的肉都松了。
李響心情復雜。
出于某些見不得光的原因,李響不愿意看到劉成棟對大周死心塌地。然而看到劉成棟如今的頹廢模樣,他心里多少有些不舒服。
木屋內剩下的人面面相覷,低頭小聲吃飯。
成吏員機智地轉移話題,問雷達道:“從原德清縣城的百姓中找的工匠學徒,干活可還賣力?”
“賣力,一個個都很起勁!”雷達咽下口中清香滑溜的面條,快速點頭回答道。
發誓做人不能再飄的楊營東拿布巾擦擦嘴,“老寨主的部下重新補充到三千以上,新招的士兵大部分都是德清百姓出身。這些人在戰場上不怕死,見到方臘軍就沖上去死拼。”
張清平嘆口氣,“永樂偽朝沒讓多少人享福,卻讓幾百萬小民遭災。德清周圍被打成了白地,剩下的人都跟方臘軍有深仇大恨,恨不能跟方臘軍同歸于盡,不賣力才是怪事。”
王曉晨和她身邊的三個小姑娘不發言,只是優雅地拿木勺喝湯。
雷達想到大戰以來關于官軍的那些傳聞,囁嚅道:
“有些大周軍也好不到哪里去。韓招討使、虞大人、福建路王大人帶領的軍隊還好,其他官軍都太兇殘了,比方臘軍好到哪里了?”
“剛剛升任招討使的劉光世劉將軍,據傳他在錢塘江南岸帶著十萬人,所過之地幾成白地。還有姚平仲將軍手下的西軍士兵,簡直無惡不作……”
見雷達越說越激動,成吏員和張老頭忙用眼神提醒。雷達趕緊停下,但最見不得凌虐小民的莊主大人已經聽到了。
李響為掩飾自己的失態,吩咐了幾句記得刷碗之類的廢話,便披著油衣油帽,腳踩木屐出了木屋。
“踏踏踏”的木屐聲遠去。木屋內的眾人呼口氣,張老頭和丁史航瞪了雷達一眼。
雷達冷靜下來,嘿嘿笑了兩聲,便繼續吃菜喝面。
三伢子在莊內冒起、繼而被老寨主提拔還沒多久,向來秉持與人為善、和氣為上、一起發財的原則。見屋內有些冷場,他連連給眾人夾菜,問道:
“老寨主手下人少,我這兩天太忙。聽說送給咱們的軍糧,有兩成多都被克扣了?”
一提這個,大家都來勁了。
“不錯,那什么禁軍營指揮太不是東西,說什么路上人吃馬嚼,損耗太大。”
“糊弄鬼呢!糧草和物資調撥前,已經考慮到路上的損耗,多給了一部分的。還人吃馬嚼?一共沒多少里地,也沒幾頭牲口,哪來的人吃馬嚼?”
“糧食有損耗,多少還算個理由。可是刀槍箭矢也克扣了,他們是路上打仗了?還是把鐵跟木頭吃了?”
“哈哈哈……”
李響在自己的小木屋內,聽著不遠處三伢子等人的聲音,嘴里喃喃道:
“興,百姓苦。亡,百姓苦。”
“方臘軍殺人折磨人,大周軍也殺人折磨人,受苦受難的總是辛苦過活的普通百姓。都是同一片土地上的人,為何要像不共戴天的仇敵一般廝殺?”
“攻略秦嶺的莊丁部隊,在秦嶺村寨小民看來,會不會也很兇殘……是時候去秦嶺深處一趟了。”
李響早已不是一個心軟的人。
明月寨剛起步時,他便帶著傷殘寨兵、寨民和一群半大小子,為了生存進行過一場血戰。
招安之后,明月寨改稱明月莊,李響為了利益和黃成兩家發生沖突,殺的人也不少。還默許了趙伯等人提議的報復行動,不擇手段地破家殺人。
來到江南,李響才知道自己做過、見過、聽過的慘事,跟數十萬人相互攻殺、數百萬人遭難的殘酷戰場一比,根本不夠看。
李響的承受力快到極限了。他只想搞清楚,大周和永樂朝的戰事還要持續多久,還有多少無辜百姓要遭難,還要多少人命才可以消弭潑天的仇恨?
當天下午,即五月十一日下午,劉盛派人到李響面前,請求從李響的直屬部隊中調走五百人。
劉盛請求支援,卻不說碰到了什么事。李響很奇怪,卻沒有多想,劉盛總不至于背叛他。
李響直接撥了五百人到魚家嶺,暫緩對德清縣城的攻勢。沒過幾天,劉盛就給李響送來一份大禮。
士兵的士氣和實際戰力,都是很微妙的東西。
五月十一日整整一天,江南各地的雨勢都很大,至晚方收。
杭州正北方一百一十里開外,韓世忠和鄔福鏖戰至今,雙方的士兵都非常疲憊。
永樂朝的糧食還有,但人力有限,在補給物資上出現了凝滯。幸虧是水道縱橫的江南水鄉,換到黃河以北,后勤補給上稍有差池,便足以導致大軍崩潰。
鄔福部的士兵血拼多日,疲累交加倒不是最可怕的,關鍵是軍械缺少替換和修理。無形之間,方臘軍士兵的戰力下降了一些。
大周軍士兵少一個補一個,從痛恨永樂朝的民夫青壯中招兵簡直不要太方便,鄔福部的士兵卻只能看著身邊的弟兄死一個少一個。力量懸殊造成的恐懼,一步步地吞噬著方臘軍士兵的內心。
在多重因素影響下,永樂朝士兵的士氣和戰力不斷下降,這便是國力和戰場形勢造成的效果。
雙方士兵的傷亡比進一步拉開,大周軍士兵明顯比方臘軍士兵壓力小。
韓世忠也頭疼于傷亡太大的問題,卻不敢稍有放松,因為弦已經繃緊,總會傷人。不會傷敵,就會傷到自己。
夜晚時分,弦斷了,韓世忠率先打開通往杭州的缺口。
暗中向大周軍“悔悟”的一位方臘軍將領,先是火燒了自己的營地,然后瘋狂地攻擊其它營壘,造成了混亂、嘩變和營嘯。諷刺的是,他也死在了亂戰中。
韓世忠命令全線出擊,多備火箭火罐火油,以利夜戰。
火光被水反射,方圓幾十里的戰場猶如火神降臨。
鄔福只來得及集結精銳,讓大部分披甲精銳帶上六千可戰之軍南撤,便帶著數百親兵和一千三百披甲精銳撲向韓世忠的中軍,為近萬部隊的脫逃爭取時間。
士氣低落、營地不保、戰陣崩潰,鄔福部的士兵再無戰心。
在鄔福的浴血拼殺中,得知有人先一步撤退、覺得自己被鄔福拋棄的雜兵最先四散奔逃,然后是可戰之軍,剩下的近千精銳迅速被上萬大周軍包圍。
韓世忠身披黑漆順水山文甲,騎在高頭大馬上大喊:
“鄔福,永樂偽朝大勢已去,還不投降?!”
“看看你身邊的軍士,你忍心讓他們全部死光?”
火光、慘叫聲、奔逃的士兵、倒地的旗幟、床弩的呼嘯,湊成了兵敗如山倒的戰場。
鄔福舔了舔干裂流血的嘴唇,朝周圍深深一禮,慘笑道:
“我鄔福敗了,非戰之罪!”
“諸位弟兄,連累你們了。撤走的一萬人應已走遠,各自保命吧!”
親兵小校晚了一步。鄔福不甘受辱,引刀割喉,很快沒了生氣。
夜風帶來潮濕的水汽,清涼中也有粘膩。
鄔福倒下的地方,近千方臘軍精銳被上萬大周軍團團包圍。然而此刻,這片戰場安靜地可怕。
親兵小校合上了鄔福的雙眼。他抬起頭時,眼中只剩瘋狂。
韓世忠眉頭微皺,喊過來韓彥璋,讓他調集全部親兵營,隨時上去死拼。
近千方臘軍精銳握緊了刀槍。
“入他娘的大周!”
“為將軍報仇!”
“大周不會放過我們這些腳底泥,跟他們拼了!”
“死也死個痛快,免得被百般折磨!”
永樂朝表面上的崩潰,一開始便充滿了不甘、不屈和反抗。
新書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