宰執天下

第五章 心念親恩思全孝(上)

在河岸邊徘徊了一陣,下定決心的韓岡要回到家中繼續讀書,韓云娘也要跟著回去收拾家務,她便扶著韓岡向村中走去。

兩人剛剛走到村口,這時從下游的渡口處過來一人,看到他,韓岡的腳步不由得停住,小丫頭則不知為何忽然膽怯的躲到了他的身后。

那人臉皮上盡是疙瘩,雙眼外鼓,大嘴前凸,褐色隱花的綢布直裰蓋不住高高挺起的肚腩。乍一看去,活脫脫一只秋后將要冬眠的胖蛤蟆。人能長出這幅模樣也是難得。韓岡通過前身的記憶認得他,正是不斷攛掇著韓家賣田的李癩子。

李癩子是村里排第一的大戶,臉上疙疙瘩瘩如同翻轉過來的石榴皮,像個癩蛤蟆一般,所以有了這個雅號,多少年叫下來,連本名都沒幾人知道了。其人在村里名聲并不好,卻跟縣衙里的班頭——外號黃大瘤的黃德用結了親家,又通過黃德用結識了在成紀縣衙中、祖孫相繼傳承了三代的押司陳舉!

這陳舉可是關西江湖上有名的奢遮人物,有著仗義疏財的美名——盡管他疏的財全是從成紀縣百姓身上盤剝得來。

陳舉繼承父祖之業,把持成紀縣衙政事三十年,曾經讓兩任知縣、七八個主簿、縣尉灰頭土臉的從成紀縣因罪罷任,其中一個背時的知縣,還被奪了官身,‘追毀出身以來文字’——也就是說,這位倒霉知縣身上的官皮給剝了,從官誥院和審官院被除了名,這比奪官去職還讓官員們畏懼,畢竟奪官還有起復的機會。另一個更倒運的主簿,則參加了瓊州今海南海口終生游,再也沒能渡海而回。

自此之后,后任的知縣、主簿等成紀縣官員再沒一個敢招惹陳舉的。而陳舉也識作,只要頭上的官人老老實實,他便不會太過欺凌上官,如此兩下相安。

李癩子攀上了陳舉這尊大神,從四年前開始便當上了下龍灣村里的里正。他依仗了陳舉和親家,將許多差役賦稅都轉嫁到別人的頭上,禍害了村中不少人家。不過若不是因為韓家老三重病急需錢,以韓家的家底,本也不會被李癩子欺。

也許是受到身體原主的影響,也許還有這幾天來了解到內情的原因,韓岡對李癩子全無半點好感。為了一塊土地,恨不得殺人放火,不論前生后世的哪一個時代,總是有這樣的人。如果不是落到自己頭上,韓岡對此本不會在意。可李癩子通過近乎于詐欺的手段,將韓家的田宅一點點的搜刮到自己手中。韓岡已經在心底立誓,日后肯定是要一報還一報的。

在仇人面前,韓岡卻更加斯文有禮,他沖李癩子拱了拱手,行禮問好:“李里正,多日不見,一向可好?”

“韓……韓家三哥啊!好,好,都好。”李癩子有些狼狽的應答道。他的聲音如公鴨一般沙啞難聽,投過來的眼神不知為何卻甚是怨毒。

李癩子的表情,韓岡看在眼底。他有些納悶,李癩子已經如愿以償將家里的田宅都刮了去,自家恨他理所當然,但他恨自己,卻是從何說起?……難道真的是因為擔心他家將田地贖回?

韓岡沖著李癩子又正正經經的一拱手,擺出一副真心誠意的模樣:“小侄一病半年,其間家中多蒙里正照拂。等他日有閑,必擺酒致謝。還望屆時里正不要推辭。”

“好說,好說!”李癩子眉頭一皺,韓家的老三原本就是個能文能武的英才,只是有些傲氣,不太愛搭理人。沒想到在外游學兩載,現在卻變得伶牙俐齒起來。

在他眼中,韓家老三有著久病后的消瘦,一襲青色素布、圓領大袖的襕衫下空空蕩蕩,弱不勝衣。但其寬大的骨架子仍在,六尺高的個頭仍給李癩子很大的壓抑感。膚色是久未見光的蒼白,臉頰幾乎都被病痛消磨盡了,凸出的顴骨在臉頰上投下極深的陰影,唯獨一雙凹陷下去的眼睛被濃黑如墨、修長如刀的雙眉襯著,愈發顯得幽深難測,讓李癩子渾身都不自在。

李癩子不耐煩的樣子韓岡看得分明,能讓仇家不痛快的事他一向很樂意去做,而且還有件事他也想要弄清楚。

“里正,河灣上的那塊菜田……”韓岡開門見山的剛提了個頭,就看到李癩子眼中的兇光頓時狠了三分,他心里有了數,分明是戳到了癥結上。

“這個過幾日再說!”下龍灣的里正爆發般的吼了一句,扭過頭,轉身就往村中走去。他心中暗恨,這措大病好得這么快作甚?再病個半月,讓韓家把典地的錢花光,他哪還會需要擔心什么。

盯著李癩子遠去的背影,韓岡冷哼一聲,李癩子眼中的兇光他也看見了,但自己已經病好,不論李癩子能玩出什么花樣,他都有能力去應對。

到了傍晚,韓岡的父母韓千六和韓阿李注1也挑著空籮筐一身疲憊的回來了。韓千六手上提著個壇子,聞著有酒味,但里面裝的卻是酒糟;韓阿李的籮筐里則放著半截羊腿,用荷葉包著,進門后就遞給了迎上來的小丫頭下廚料理。聽著從兒子房內穿出來的瑯瑯書聲,夫妻兩人相視一笑,都覺得再苦再累也是值得的。

韓云娘晚飯準備得很快,很麻利的處理好羊腿,肉切下來熬粥,骨頭剔出來熬湯。把碗筷一擺,進去叫了韓岡出來,一家人便圍坐到桌邊。

韓千六和韓阿李都是四十多歲的年紀。可能是常年勞作的緣故,兩人看著都有些蒼老,比實際年齡要大上一些。韓千六跟韓岡身高差不多,都是有著六尺上下,在關西也算是高個,相貌輪廓也很是相似,濃眉大眼,方臉剛勁,稱得上相貌堂堂。

相對于韓千六的高大,韓岡的母親就矮了些,相貌并不出眾,不過里里外外都是一把好手,也是韓家的主心骨。因為韓岡的外公曾經做到都頭,他的舅舅如今在百多里外的鳳翔府也做著都頭,斬過幾十個賊人的大斧常年在家中墻上掛著,武家出身的韓阿李的脾氣,遠比總是笑呵呵的韓千六要硬上許多。她將手中的搟面杖一舉,下龍灣村沒人敢大喘氣。

韓千六東頭坐著,韓阿李坐對面,韓岡位子在下首,而小丫頭就只能站在一邊服侍,等到大家都吃完后再去廚房填飽肚子。韓家雖是寒門,但一樣守世間的規矩,若是有外人來做客,連韓阿李都得躲到廚房去吃飯。

三人圍坐在大桌旁,顯得空空落落,冷冷清清。本來連著韓岡的大嫂,這是一個是七口之家。在韓岡沒有出外游學,而他二哥也還在家里的時候。韓家三子連同父母總共五人擠在一張桌邊,大嫂和韓云娘則在旁服侍著,一頓飯吃得倒也熱熱鬧鬧。

但自韓岡的大哥、二哥同時戰歿之后,僅僅過了三個月,他的大嫂就被娘家叫了回去,還一起帶走了二十畝的嫁妝田注2。依禮制,夫死后當有三年孝期,可在西北邊陲也沒那么多臭規矩。韓岡只從云娘那里聽說,原任大嫂過了年就要再嫁人了。

如果沒有融入原主的記憶,韓岡也許會對此很驚訝,但既然已經把記憶融會貫通,他便只覺得理所當然。理學如今還是提不上臺面的學派,世間更沒有餓死事小、失節事大的說法。丈夫死后,還在生育年齡的寡婦再嫁極為常見,就算本人不愿,娘家也會逼著走。

若是哪位寡婦能帶著大筆家財出嫁,那追求者甚至能踏破門檻。真宗朝曾有張賢齊和向敏中兩位宰相,為了爭娶一個有十萬貫嫁資的寡婦,將官司打到了天子面前,鬧得朝堂雞飛狗跳。世風如此,矢志守節那是沒影的事。

韓岡拿起筷子,低頭吃著自己的病號餐,一如往日的羊肉粥和小菜。每天早中晚三餐,花樣都是不變,韓岡也沒有怨言。他知道父母的辛苦,更知道這些來得有多么不容易。

韓千六、韓阿李吃得比兒子簡單得多。與這個時代的普通農民們一樣,韓家平日里的菜譜很是樸素單調,滿滿一碗看不到幾滴油腥的素湯餅——其實就是面條,只不過宋時凡是跟面食有關的食物都要綴個‘餅’字——再加上幾個炊餅。

注1:中國古代的習俗,正經人家的婦人閨名向不公開,外人相稱多是用娘家姓。前面加個阿,或是后面跟個氏,出嫁后再冠上夫姓。一般來說民家用前一種稱呼,而官戶人家則是用后一種。如文中韓岡之母,娘家姓李,夫家姓韓,便喚作韓阿李,等韓岡有了官職,可以封贈父母的時候,就成了韓李氏。再如八仙傳說中的何仙姑,正是北宋時人。當時有一道奏章曾提到她,其中便稱她為‘永州民女阿何’。

注2:在宋代,婦女的財產權受到法律保護,出嫁的嫁妝在離開夫家的時候也能隨身帶走。

:注釋中出現的何仙姑恐怕沒人不知道,上洞八仙中的曹國舅和何仙姑,正是出現在這個時代。而呂洞賓,鐵拐李也同樣在此時流名遠布。有沒有兄弟想看到他們出現在本書里的?想看的話,投紅票支持一下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