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糙漢猛掐腰,我在七零年代閃婚了!

第170章 他是故意的

徐大壯回來之后,跟徐大嫂說了這件事情,徐大嫂猶豫,“大壯,反正有車,我把虎子穿得暖暖的,去蘭月那邊走親戚?”

徐大壯看了看外面,最后還是搖了搖頭,“你還是別去了,孩子小,容易生病。”

“以后孩子大了,抵抗力強了,你再帶著孩子去,現在不能去。”

徐大嫂想了想,“說的是,蘭月給我的小冊子,我按照上面的注意點,仔細摸索。”

“能成功自然最好,不能成功,無所謂,大不了明年背著虎子一起出去干活。”

徐大壯看了看胖乎乎的兒子,有些舍不得,“你不懂的,可以給蘭月寫信,多交流,總沒壞處。”

徐大嫂眉開眼笑,“對,你說得對,我這就寫信。”

昏黃的點燈下,徐大嫂開始寫信,雖然她的字不好看,但很工整。

宋蘭月拿到徐大嫂的信件之后,總是認真閱讀,然后再回信。

一開始兩人或許都有點功利,在不斷地書信來往中,友誼也越發深厚。

徐大壯也特別關照韓振。

韓振在紅山農場的日子,也越來越好,劉文章也跟著沾光了。

韓振只是寫了簡單的信,從來不敢多寫,怕給外面的兒子兒媳婦惹麻煩。

看完宋蘭月寫的信,韓振眼睛紅了。

再苦再累,都沒哭的韓振,這次再也沒有忍住。

劉文章從外面進來,手里拿著木柴,正準備做飯,“老韓,你這是怎么了?好好的,怎么哭出來了?”

韓振趕緊擦擦眼淚,哽咽說:“我小兒子在農忙結束之后,去大西北找他兩個姐姐了,擔心兩個姐姐。”

劉文章詫異,旋即笑了,“老韓,你這個小兒子有心了,而且還是個有能耐,你可得好好的,將來能享福。”

韓振笑了,“這孩子跟上面的哥哥姐姐,并不是一個母親,但這孩子赤誠。”

“老劉,你也別灰心,我從兒媳婦和兒子的信里可以看出來,外面的情況不斷變好。”

“等等,耐心等等。”

劉文章笑笑,“老韓,我知道,現在比往年好過,我只求能活下去,其他的,以后再說。”

韓振懷里揣著信,整個心都是暖暖的。

或許不久之后,還能見到女兒。

只要活著,才能跟兒女團聚,才能實現抱負。

宋蘭月這個兒媳婦,也不簡單,是個好姑娘。

為了兒女,他也要振作。

有了精神支柱之后,韓振的狀態越來越好,因為飲食比以前好了一些,身體也比之前好了很多。

與此同時,韓摯坐了幾天幾夜的火車,有兩趟車,終于來到了陜北的某個縣城。

韓摯饑腸轆轆,背著行囊,在火車附近的國營飯店吃了一碗地道的牛肉面。

碗大,面多,湯多。

韓摯吃得鼻尖冒汗,十分暢快,身上的疲憊去了幾分。

吃飯的時候,有個干部的模樣的中年人,走了進來,見韓摯這邊四方桌有位置,便坐了過來。

韓摯故意把報紙放在桌上,一邊吃面,一邊看。

中年人在等待面條的時候,也看了過來,“同志,看什么呢?”

韓摯抬頭看向這個中年人,笑呵呵,“大叔,這報紙是我從村里拿過來,路上解悶的。”

“這上面報道我們村的平菇大棚,雖然已經過去挺長時間了,但平菇效益很好,就忍不住多看幾遍。”

中年人聽到這話,更好好奇了,“能給我看看不?”

韓摯笑笑,遞過去,“只是過期的報紙,當然能看,您先看,我吃面條。還別說,這地方的面條真地道。”

中年人笑呵呵,聽出來你小伙子不是當地人,他猜到剛才的那些報紙,也可能是這個小伙子故意拿出來的。

不過閑著沒事,他的確想看看。

拿過來報紙,中年人仔細看了看,越看眼睛越亮。

在荒地上蓋起了大棚,然后發展平菇大棚,一斤一毛五,價格很高呀。

看了看上面的日期,中年人問道:“年輕人,這上面沒有夸大吧,不是放衛星吧?”

韓摯笑了笑,“千真萬確,這就是我們村子里的!今年我們村子因為平菇,收入大大增加!”

中年人笑呵呵,“你在大東北怎么想起來跑到大西北呀?”

韓摯笑笑,“有兩個姐姐被分配到西北不同的地方,既然平時有書信來往,但我的放心不下!”

“正好村里面分了糧食,分了錢,我就想過來看看我兩個姐姐。”

這個中年人聽到這話微微一愣,也覺察韓摯很有氣度,受過良好的教育。

“那你姐姐在什么地方呀?在我們縣,還有幾分人脈,若是我知道,我讓人把你送過去!”

韓摯笑著回答:“多謝大叔,我這兩眼一抹黑的,正準備吃完飯,當地人問路哪。我大姐在酸棗子溝,大叔,你知道怎么走嗎?”

一聽酸棗子溝,這位中年人又是一愣,“巧了,那是我老家!稍后我找人把你送過去,就當咱們交個朋友。”

韓摯聽到這話連忙感謝,“多謝大叔,您真是好人!麻煩您了!”

他是一個大男人,而且身強力壯,不怕別人有歪心思。

另外,韓摯覺得這個中年人眼神比較清亮,而且有氣度,看樣子也不是那種打家劫舍作奸犯科的人。

中年人笑呵呵,“順手的事情,不麻煩。我姓張,你可以稱呼我為張同志!”

“年輕人,我再問你一次,這個平菇大棚的事情是真的嗎?”

韓摯面露嚴肅,語氣十分真誠,“張大叔,免貴姓韓,您可以叫我小韓。”

“咱們初次見面,我真的沒有必要在這件事情上跟你說謊。如果你要是感興趣,您可以派兩位同志到我們村里學習。”

“現在我們村已經成為縣里面,甚至是市里面重點關注的典型,正在向其他村其他縣推廣。”

“平菇的產量,真的非常高,現在只有我們村大批量種植,運出去之后還比較稀有,所以價格比較高。”

“等到周圍村周圍的縣也開始種植平菇大棚的時候,價格可能會降低,但它的產量高可以彌補這一點。”

“像東北和西北這樣的地方,到了冬天之后,只有白菜蘿卜土豆,其他蔬菜非常緊缺,種植平菇,絕對有很好的經濟價值。”

“最關鍵的是不占用良田,一次性投入,可以用兩年。到第三年的時候就需要換塑料布,相對來說經濟價值,非常可觀。”最新網址:2kxs提示:個別地區章節圖片加載較慢,如出不出來,請刷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