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富人生

第六百零四章 降維打擊

暴富人生_第六百零四章降維打擊!影書

:yingsx第六百零四章降維打擊!第六百零四章降維打擊!←→:

馬東同意投資王大少的直播平臺有很多方面的原因。

首先是這個行業的前景,未來的市場潛力到底有多大馬東還不清楚,但最起碼這是個新興的市場,現在還處于資本藍海時期。

關鍵是期初投資也不大,也就幾千萬的事情,這就像遇到長得還可以的妹子,先加個微信,再觀察觀察,如果有戲再繼續撩,說不定就賺大了呢?

說的高大上一點,這就是天使投資,只不過馬東是進行剛起步行業的天使投資,風險略大。

同樣的道理,投資互聯網音頻分享平臺喜馬拉雅FM,也是抱著差不多的心思。

另一邊,河馬生活服務公司,侯億現在就處于一臉懵逼的狀態。

確切的說,他已經幾天沒睡好覺了,只不過今天的狀態更差。

省府劉主任的動作很迅速,回去后,他就親自檢查了省府的水果采購情況,尤其是針對產品質量方面,眼光非常挑剔。

這一查,還真查出了一點問題,天天果園供貨的蘋果有損壞和輕微腐敗....

劉主任發現這個問題后勃然大怒,立刻要求停止天天果園的供貨資格!

侯億接到省府采購部的電話通知時頓時就懵了,這是神馬情況?

天天果園給省府供貨的產品,可都是經過千挑萬選的,侯億就是坑誰也不敢坑省府的大佬啊!

難道是自己最近走動的少了?

侯億想到了一種可能,于是他收拾行囊,帶上一些日常活動用的“土特產”,急匆匆就去了省府后勤部。

結果,在后勤部他就結結實實吃了一個閉門羹,工作人員義正言辭的拒絕了他的“土特產”,看在侯億以前送過不少杭州市土特產的份上,某個人悄悄的跟他提醒道:“侯總,這個事你就別再費心思了,這是....的意思....”

侯億的腦袋頓時嗡的一聲就炸開了。

他想起來了,那位大佬剛剛去過鼎東集團視察,肯定是馬東干的好事!

侯億心里窩著一團火,好生氣啊!

這也就是在徽州省,但凡是換一個地方,他再走動點關系,說不定還能挽回一下......

“哎,已經和總部說過很多次了,市場那么大,干嘛非要在徽州省這邊和馬東死磕呢?”

侯億心里憋屈的原因不只是被馬東通過非商業手段打壓,更多的是對于總部高層的不滿,或者更直白的說,是對馬曉云的不滿。

這人怎么說也是國內互聯網教父級別的大佬了,眼界和能力都讓侯億無比的佩服,就是有點太小肚雞腸了......

還沒等侯億發牢騷結束,他又不斷收到徽州省下面地市的電話,天天果園被合作的幾家政府采購單位踢出局了。

“艸!”

千言萬語匯成一個字。

被徽州省的幾個官方單位踢出局,對天天果園來說損失的只是徽州省的部分市場,侯億雖然心疼,卻也不至于慌了手腳。

河馬生活現在面臨的最大的問題反而是高校戰場......

因為要服從高層“精神”攻入鼎東集團戰略腹地,侯億被逼無奈,選擇緊跟鼎東在全國高校市場布局,鼎東現在是懶人果鮮老鄉雞卡旺卡,河馬生活現在是天天果園肥東老母雞。

順著學校周邊這條主線,天天果園再次新增500家門店,加上之前的存量,門店數量已經突破800家,肥東老母雞快餐連鎖新增300家門店,總數將近400家,這個體量雖然和鼎東集團不能比,可但就規模而言,在業內已經能排得上前幾名了!

在如此短的時間內,侯億能做到這一點,可謂是業界震驚,他現在的名氣已經有直追馬東的趨勢。

而不同于鼎東集團穩扎穩打,獨立開店的模式,侯億的收購—整合—消化模式已經成為各路資本研究學習的目標,他們也很想看看這種模式快速擴張的是否可行?

如果侯億成功了,那各路資本就又找到了一條發家致富的道路。

對于資本來說,他們都想要賺快錢,收購只—整合—包裝—融資—上市,這就是他們心里已經設計好的套路,就等著侯億去親自驗證了。

前半場,侯億的表現不錯,河馬生活前后耗資超過5億元,收購了一批水果店和快餐店,品牌已經全部統一整合,下一步就是更深入的人員和供應鏈整合。

可惜啊,鼎東集團根本就不按常理出牌。

什么叫常理出牌?

懶人果鮮vs天天果園,老鄉雞vs肥東老母雞,吃瓜群眾本想看一出價格戰、補貼戰的好戲,結果雙方連屁的動靜都沒搞出來。

河馬生活方面,侯億忙著整合消化幾百上千家的門店,根本就沒有精力搞價格戰營銷,他心里也暗暗祈禱鼎東集團這邊別搞事。

而鼎東集團這邊呢,也沒有搞價格戰。

價格戰沒打起來,侯億剛剛松了一口氣,就突然發現大學周邊各家門店的銷售數據不斷下滑,一個五一前后,短短兩個星期時間,整體銷售額暴跌了20!

拿到這個數據的時候,侯億嚇了一跳,難道是自己整合門店發生以外了?造成客戶流失了?

侯億這樣想是有原因的,因為這已經不是收購門店第一次銷售額下滑了......

伴隨著收購整合,大部分老板都選擇走人,有的連店員都一起帶走了,這就造成了門店臨時性人員斷層。

以水果店來說,以前每個門店都有固定的合作商,老板一走,原來供應商的聯系也就斷了,河馬生鮮需要招聘店長、店員,尋找新的供應商,經營變動導致老客戶流失,新供應商導致成本增加。

相比水果店的臨時性困難,其實最麻煩的還是快餐連鎖店,盒馬生鮮收購后的品牌改造就花了兩個星期,這期間都是停業裝修狀態。

如果原來的人員沒有變動還好,一旦有門店出現大批人員缺口,餐飲店的廚師、服務員、后勤等人員機器復雜,特別是廚師,還關系這菜品、口味的全面變化,如此一來,整個門店在很長一段時間都別想開業了......

至于收購后全部按照肥東老母雞的餐飲模式統一經營,那就更別想了,一家餐飲門店的設備采購、內部裝修、人員培訓,一整套程序下來最起碼小半年時間,侯億等不了。

所以,現在的肥東老母雞快餐連鎖,只是牌子上的連鎖,每家門店的內容五花八門,什么樣的都有,侯億玩的不過只是概念和數據。

這一套玩法,和互聯網思維一脈相承,短時間內門店數量呼呼地上漲,數據很好看!

不過線下的零售行業,特別是餐飲,這種模式的弊端很快就顯現了......

成本暴漲,管理混亂,產品質量危機,客戶流失,口碑崩塌......

侯億覺得這些問題都是暫時的,只要度過了這個困難時期,他一定能把各家門店整合好,他需要的是時間。

侯億覺得馬東這個挺夠意思的,在自己最困難的時候沒有打價格戰搞自己,“以后只要不是總部逼得緊,我也不用價格戰打你們了......”

侯億是這么想的,可是很快,他就知道自己真的想錯了,馬東不是不搞他,而是換個花樣在搞他!

安排手下人了解情況,查明是不是整合的門店又出了什么重大紕漏,不然在鼎東集團沒搞價格戰的情況下,銷售怎么又雙叒叕暴跌了!

一天后,結果陸續反饋回來,自己這邊沒有出現大問題,當然,小問題還是有很多的。

問題的根源出現在鼎東集團這邊......

“隨便花”?

給大學生貸款消費?

尼瑪!

還有這樣的操作?

侯億一口老血差點噴出七八米,這這這......

一時之間,侯億居然不知道該說什么了。

這算什么?

跨界打擊?

隔山打牛?

洲際導彈?

侯億的眼睛一直盯著懶人果鮮和老鄉雞,有沒有搞價格戰啊?有沒有上新產品啊?

結果卻死于意外......

現在這個情況,如果非要比喻,就是自己和敵人拿刀在三米外對峙的時候,對方身后偷偷潛伏了一輛投石機,“砰”的一聲,他就被天外來石砸殘了......

妥妥的降維打擊!

ps:推薦《重生之商業領袖》

新書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