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哥萬福

第485章:班師回朝

到了下午,虞宗慎提早下了衙門來了大房。

母子三人關著房門議了一個時辰的政事,暫且將宋修文一案的章程定下來。

虞宗正很清楚,宋修文一案關系到他的前程,之后又與幕僚議事,查漏補缺,事后還尋了虞幼窈,打算聽一聽她的意見。

虞幼窈對朝堂之事的敏銳,讓原就對虞幼窈十分看重,沒將她當成孩子的虞宗正,越發不敢小瞧了她。

世家的教養,從不以年齡論高低,家中的子孫出息了,他們會盡量,給他們更多歷練,表現的機會,即便是女子也是一樣。

世家男女各司其職,男子jing心教導,是為了光宗耀祖。

女子用心教養,也是為了興家旺族。

男女之間的差別,在于男主外,女主內,只是偏重不同。

瑯琊王氏教養了幾十個皇后,輕男輕女是不可能教導出母儀天下的德才兼備之人。

女子無才便是德,這句話是很有歧義,是見仁見智,真正意思卻是,女子當首重德行,德行與才華沒有沖突,才德兼備才是世家女子之典范。

狹隘的家族,是不可能傳承下來的。

虞幼窈看了之后,大致上是沒有錯漏了,提點了一句:“父親南下之后,不妨在私底下多接觸一下浙江水師,這應該是一個突破口。”

她記得寧遠侯所奏宋修文的罪名之中,就有貪墨軍晌這一條。

軍晌要怎么貪,肯定是從戰士們的軍晌之中克扣。

虞宗正聽是渾身巨震:“宋修文掌執水師,從水師入手,倒也不怕牽連甚廣。”

找大女兒只是他一時興起,卻沒想到還真給了他一個驚喜。

虞幼窈頷首,繼續道:“若宋修文貪墨軍晌查實了,父親就不要出面,只管挑動戰士們去鬧,事情鬧大了天,那也與父親沒有關系,屆時自然會有人暗中接觸父親,父親適時提出,宋修文貪墨的臟銀,自然會有人,準備好大筆的錢,好讓父親向皇上交差。”

雖然利用了那些戰士,但那些戰士們,常年受到不公平的待遇,若不把事情鬧大,讓浙江大小官員只投鼠忌器,就算收拾了一個宋修文,還有李修文,趙修文。

虞宗正深深地看了虞幼窈,沒有說話了。

虞幼窈微微一嘆,看懂了虞宗正的眼神,但是這又怎么辦?

人為財死,鳥為食亡!

大周朝已經爛進了骨里頭,連身為皇室中人的幽王殿下,竟也被北境利益背后的勢力給迫害至死。

而自古以來就富甲天下的江南,又能引多少人為之瘋狂?

一旦觸及了他們背后的利益,牽一而發動全身,后果不堪設想。

只能盡可能的,為浙江水師討個公道,如此南下也不算白走一趟,算起來也是不負皇恩,問心無愧了。

祖母教導她“心術“,首先讓她學的就是利弊權衡。

三日后,虞宗正啟程南下,宋明昭低調隨行。

朝廷下了旨意,令征東大將軍殷懷璽率十萬兵馬,押送李其廣,及山東一干氏族余孽班師回京。

虞幼窈一天一天地數著日子。

直到七日后,征東大將軍殷懷璽,向朝廷遞了文書,言明大軍駐扎在通州郊外的營地,請示朝廷下一步指令。

皇帝龍顏大悅,當下就讓禮部準備接應,以及設宴筵請功臣的諸多事宜。

第二日,禮部尚書攜群臣到京郊相迎。

百姓們得了大軍班師回京的消息,更是一片沸騰,一大清早就跑到京郊外頭,夾道相迎。

虞老夫人也是難得帶了一家老小,去了虞府在長安街上的一家酒樓:“尋常熱鬧,也不必往上湊了,但征東大將軍班師回朝這盛事,卻是不能錯過,理應帶你們一道出來見一見世面,漲一漲見識,開一開眼界,拓一拓心胸,也該明白這太平盛世得來不易,為人在世,也當有所為,有所不為。”

虞善言幾個也是受教。

征東大將軍殷懷璽,今年也是十五六的年歲,與他們大不了多少,可有關他的故事卻堪稱“傳奇”,他們難免心生景仰。

因時候尚早,虞老夫人和姚氏坐一道喝茶,聊著家常。

虞幼窈拉著虞蓮玉一起下棋,虞蓮玉推托不掉,苦著一張臉,有些生無可戀了。

虞芳菲從旁瞧了,忍不住偷偷地笑。

大姐姐什么都好,就是棋品不好,還喜歡拉著人一起下棋,家里的兄弟姐妹,都害怕與大姐姐下棋。

虞霜白爬在二樓的窗子前,瞧著底下熱鬧的街道,指著路邊賣糖葫蘆的老伯伯:“二哥哥,你快看,街上有賣糖葫蘆的,快下去幫我買幾串。”

虞善信腦袋湊過來,瞧了一眼就道:“行,你等著吧!”

說完了,他一翻窗,跟猴兒似的爬到了街上,直接往買糖葫蘆的老伯手里塞了一錠銀子,就扛著糖葫蘆大搖大擺地回來了。

姚氏蹙了眉:“信哥兒太胡鬧了。”

這外頭的東西嘗一嘗新鮮便罷,哪兒能多吃,萬一吃個好歹可怎么辦?

虞老夫人卻是樂呵呵地,擺擺手:“難得出來一趟,便也不要總拘著他們,該吃的吃,該玩的玩,是好還是壞,總要自己嘗過了才能清楚。”

得了,老夫人都發等方面了,姚氏也不好多說什么了。

幾個姐兒對糖葫蘆很喜歡,輪到幾個哥兒,虞善言就搖搖頭:“我不喜食甜,分給幾個妹妹吃吧!”

虞善禮推托不掉,只好接過了虞善信塞來的糖葫蘆。

一直到了午時,長安街上傳出了歡呼鼓掌的聲音,還有被百姓們的熱情,掩蓋了大半的鐘鼓絲樂之聲。

虞幼窈幾個連忙湊到了窗邊,將頭伸去了窗外。

又過了一會兒,才看到一隊穿著甲胄的人馬,騎著高頭大馬,在長安街上開路先行,領頭的人正是常寧伯。

隊伍中間,有禮官攜了禮樂,身上穿了玄黑色的勁裝,頭戴了巍峨禮冠,一手執羽,一手執短刀,或短劍佾舞,一片熱鬧繁華的景象。

虞幼窈仔細看了:“禮部準備的禮樂規格,六行六列,共三十六人,是六佾武舞,大周朝禮樂天子用八,王孫用六,公侯皆允用四,這是大周臣子,佾舞的最高禮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