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零:被渣至死后我重生了

第009章 從現在開始改變

女兒跟丈夫都這么說,何金秋也就不好再開口了。

事情先這么著,不行下學期還能去。

孟福德又下地去了,兒子不在,家里就他這么一個壯勞力,根本沒辦法歇,加上他腳的問題,干活本來就比別人慢上一些,平時都是以時間換空間。

何金秋也要出門,家里養著雞鴨跟兩頭豬,她的活兒也多。

不過臨走前,她得把女兒照顧了,給孟書蘭熬了紅姜水,叮囑她好好在家里休息,衣服留著,等她回來了再洗,這才背著簍子出門。

孟書蘭可不想休息,喝了姜湯感覺身上暖和了,就把換下來的衣服拿去水庫里面洗了。

以前,她要讀書,家里面這些活兒都是母親包圓了。

那時,享受著母親的這份寵愛,她沒感覺有什么不對,直到躺在病床上,看著母親憔悴的面容,她才意識到,親人為她付出了一輩子,可得到的回報實在是太少太少了。

如今重新來過,她肯定要彌補,就從這些小事開始。

孟書蘭不光洗了衣服,還將家里打掃了一遍。

反正她也沒帶書回來,全當放假了。

何金秋背著一簍子豬食菜歸來的時候,孟書蘭正在后院的菜地里摘菠菜。

看見女兒換下的衣服已經洗好晾在屋檐下,家里也是干干凈凈的,她自然高興,可還是忍不住說女兒,難得休息就應該躺著,力氣要用在讀書上。

孟書蘭笑,“媽,讀書不費力氣,費腦子。”

晚上孟家的晚飯是手搟白面條,加上一把菠菜跟三個豬油煎的雞蛋。

家里只有三個人,三個雞蛋剛好一人一個。

只是何金秋根本沒打算吃,丈夫成天在外面干活,肯定要吃一個,剩下的兩個她全都放在了女兒碗里。

孟書蘭要分給她,何金秋不要。

“你在學校里吃了一個星期的咸菜,回來了就得好好補補。”

這幾年各方條件還是比較艱苦,孟書蘭在鎮上住校讀書,口糧都是從家里帶過去,上課前用搪瓷缸裝些拿去食堂放進蒸籠,下課了再去取。

菜什么的自然沒有,就算有也吃不起,所有人都是從家里帶一罐子咸菜或是辣醬,湊合湊合便是一個星期。

女兒每個星期回來何金秋都會給她弄好吃的,不是雞蛋就是肉。

只是今天,孟書蘭非要分一個雞蛋給何金秋,說到后面眼眶都紅了。

何金秋沒辦法,當著女兒的面吃了。

雖然有些心疼女兒的雞蛋來了自己碗里,可這心里卻是甜絲絲的,晚上回房的時候還跟孟福德說:“總感覺書蘭跟之前有些不一樣,都知道心疼我了。”

雖然女兒之前也很乖巧,但這種感覺又不同。

孟福德說:“那肯定。書蘭是讀書人,說話做事跟普通人肯定不一樣。”

在孟福德心里,女兒那那那都好。

斜對門,孟書蘭正在翻她的書架。

書架是用竹子做的,上下五層,擺在書桌旁邊。

今天回得急,高二的課本都在學校里,她沒辦法看,就找了一套高一的出來。

八零年代,教學制還沒有改革,高中還是兩年。

孟書蘭想先摸一下底,重生歸來,她還不清楚自己此時是個什么水平。

上輩子,她考的是文科,三年大學歸來,先是在市里一家高中任語文老師,后面又進了文化館工作。

雖說她患癌那幾年工作什么的幾乎停下來了,但底子還在,語文跟歷史那些難不到她。

目前她唯一的薄弱處就是英語跟數學,還有時事政治。

事實政治可以多看報,了解現下的社會動向。

至于數學跟英語,相對就有些麻煩。

數學還好,她只是忘了。

英語估計得從零開始。

上輩子她在大學里也學過英語,但學得不怎么好,加上是語言類的學科,長時間不用,差不多也忘干凈了。

上半年的高考,英語還沒有納入考試范圍,但是等到明年就有了,雖然分數只占百分之三十,但卻是將很多人擋在了大學門外。

這幾年,高中已經開始陸續安排英語課程了,但因為不受重視,加上沒有好的老師,課程幾乎成了擺設。

孟書蘭記得上一世到了下個學期,老師們聽到一些風聲,才突然將英語重視起來。

可在又缺老師又缺教材的情況下,半年時間能學多少啊。

孟書蘭也是因為這個差了一點分數才沒有考上本科,只上了大專。

如今英語計入高考分數的消息還沒傳出來,趁著這個空檔,她得想辦法弄點書跟資料什么的。

可上哪兒弄去呢?

鎮上的書店沒有這些書,他們學校也沒圖書館。

看來只能想辦法去市里了。

孟書蘭吹了燈,掀被上床。

……

一墻之隔的顧家,跟孟書蘭相對的那間偏房里。

顧寒松也放下手里的書,準備休息了。

明天鎮上趕集,要早起。

不過在上床之前,他還要去隔壁的房間,將父親扶起來上個廁所。

自從十二歲那年爺爺去世,只要人在,這項工作都是他在完成。

顧寒松去到隔壁的時候,父親顧中原正拿著一個木錘子敲自己的腿。

他下肢癱瘓,這雙腿要是不敲不按,會萎縮。

見到兒子過來,顧中原笑,將手里的木錘放下。

房間里就有特制的恭桶,顧寒松只需要將桶放到床邊,再扶著父親坐上去就行了。

顧中原的下肢神經梢是有一些知覺的,可以控制自己的個人衛生問題,但就是雙腿無力,站不起來,要么坐輪椅,要么躺床上。

解決完個人問題,顧中原順口跟兒子聊了聊。

今天早上顧家大姑顧翠兒來了,說是要給顧寒松說一門親事,讓他抽時間過去看看。

顧寒松:“我現在還沒這個打算。”

顧中原:“我也是這么說的。你年齡還小,咱們也不著急。可你大姑非得讓你過去一趟,我說話她也不聽。”

顧家目前四口人,七十多的吳奶奶,癱瘓在床的顧中原,還一個五歲的小女娃,是顧寒松的外甥女。

家里上有老下有小,也就顧寒松一個人干活賺錢。

其實顧中原是希望兒子去看看的,畢竟家里這個樣子,一般姑娘肯定看不上。

既然大姐都叫兒子過去看了,對方肯定也知道自家的情況,過去瞧瞧沒損失,萬一人家見到兒子長得精神工整,就同意了呢。

兒子雖然剛滿二十,但在村里面,這個年齡在外面看對象的不少了。

真有緣份,先定下,到了年齡再結婚。

只是兒子對這方面沒有興趣,那心靜得跟無風的湖面一樣,被放了幾次鴿子,他也就不敢再提了。

顧寒松道:“晚點我跟大姑說。”

顧中原暗嘆一氣,“行,你跟她說,省得三天兩頭來煩我跟你奶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