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露點蒼苔

第七十九章 君子明德

山石道人一生清正,明德,克己,齊家國,平天下,可謂吾輩楷模。他一生桃李雖稀薄,但同其夫人自幼相識,青梅竹馬,琴瑟和諧,相敬如賓,早傳為江湖美談。

沐芳遙望著朝華,朝華在“玉衡”臺下遙望之,忽覺時歲倉皇,人世倉皇,一草一木,一天一地皆是倉皇。她揚起一抹笑意,提著裙擺,朝著沐芳遙遙一拜,道:“你我不是小輩,這難道不是喧賓奪主?”

“這有何關系,”沐芳道:“反正方才已是今日武場的最后一場。我早聞你師承南熏真人門下,劍法輕靈飄逸,今日好容易得見,又正撞了這以武會友的時機。我邀你切磋兩招,還請姑娘賞臉?”

此一番,不只眾小輩深感疑惑,連玉衡臺下的眾長輩都十分莫名——沐芳夫人一貫淡泊,這又是鬧得哪一出?——卻原來她同朝華竟是舊相識?方才臨衍同連翹的一番纏斗早吸引了不知多少人,這時玉衡臺下早已水泄不通,人頭攢動,天下熙熙,四海江湖,都等著看一個大熱鬧。

本以為臨衍忽然重傷已是一個大熱鬧,卻不想一層熱鬧套一層熱鬧,這最后一曾的熱鬧還沒上演。

沐芳與山石道人師出同門,朝華號稱師出南熏真人門下,實打實來算,卻當真沒人見過她使南熏一脈的劍法。朝華從兵器譜中挑了一柄長刀,刀鋒修薄,她握在手中掂了掂。沐芳冷眼觀之,神色復雜,點到即止。

“夫人要怎么打?三局兩勝?”她問。

“一局定勝負,再帶一個賭約,如何?”沐芳神色淡淡,眾人皆瞧不出她這一番打的什么主意。朝華一挑眉,道:“好,你說。”

“若你贏,我許你后山那一朵九轉并蒂蓮,可好?”天樞門后山的并蒂雙生蓮為此岐山獨有,幾百年來也就化了這一枝。若硬說此物有甚大用倒不見得,然物以稀為貴,加之沐夫人親手護了那蓮花少說也有十年,即便全然當個擺件也不虧,以此雅致之物作二者對決之籌碼,甚是有理,朝華笑道:“好。那若我輸了呢?”

“若你輸了,答應我兩件事。其一,照顧好我兩個徒兒,他們是你的晚輩,我們做長輩的,合該盡心。”她刻意將“晚輩”與“長輩”之別咬得極重,眾人聞之,無不心懷揣測。莫非除了長輩晚輩之外,這二人還有旁的講究?

“然。”朝華點了點頭,道:“那第二條?”

“第二,若你輸,那便答應我,此生絕不踏足天樞門后山一步,尤不得出現在先夫的墓碑前!”

此一言,一石激起千層浪,眾皆嘩然。

沐芳先行出劍,她的劍意經了這幾十年打磨,溫和卻不柔弱,纏綿如陽春的風絮。風絮迷煙草,山色隨春老。

朝華上一次踏足天樞門后山,暑氣還未曾散去,秋意也還沒有凝出霜色。那時懷君八歲,山石道人剛辭了官,入門不久,雖不是少年,倒也尚還意氣風發。那時天樞門后山的盈盈修竹還未被血水洗過,戰火還未曾擾得眾仙家人心惶惶,而她也不過是一個浪蕩人間不知今夕何夕的孤鬼。

長刀比長劍順手。若非那太子將司命劍交與她,由她自己所喜,她還是更愛劈砍之勢。沐芳一劍刺往她的腿部,朝華閃身一避,長刀已掃到了沐芳的脖子處。

春意不隨人老。她初到天樞門,為此間巍峨雄渾所震懾,許久說不出一句話。山石道人看得有趣,道:“你號稱暢行四海,天地無極,怎的現在竟如劉姥姥進了大觀園一樣,渾似沒有見識?”

那時無雙城剛被妖魔洗劫一空,懷君失了雙親,莊別橋看他哭得實在太過凄慘,自作主張將其捎回門中。這一去,懷君棲身天樞門百年,成了莊別橋的師弟;莊別橋在無雙城初露鋒芒,在四方成道會之前便率先進入了各家視野。

朝華的劍意并不輕靈,其人如劍,摧枯拉朽,一出手便要攪得天地變色。那時她途經無雙城,扮作侍女潛伏其中近半年,這一潛伏的功夫令她大吃一驚。原來此無雙城主早被妖魔暗害,坐在城主之位上的竟是一個人形傀儡。她見之大驚,騎著一匹白馬便出門報信,這一出門的功夫,恰遇到前來攔截的扮作衛兵的妖魔。

沐芳也人如其劍,劍意溫柔,暗藏殺機。她同莊別橋的婚禮辦得甚是倉促,加之又由其師指婚,二人都郁悶了好一些時候。那時她同其師娘住在曉莊別苑中,聽聞這從未見過面的未婚夫是如何俊逸灑脫,如何一劍驚鴻,如何將天下女子的芳心都收到了自己手上。她越聽越是煩悶,只道,這樣一個人,他自游戲他的花叢,你們將他塞到我面前來作甚?

莊別橋從未游戲過花叢。二人且戰且酣,沐芳招招挾著風雷,朝華招招退避,不愿直迎其鋒芒。

沐芳的鋒芒只在劍上。

她同莊別橋初見之時已近大婚之禮,她少年心性,心下煩悶,一個人往曉莊別苑的后院舞劍。那夜秋色未晚,皓雪霜天,滿目盡寒白。月光撒在青石地板上,滿地霜華濃似雪,人語西風,瘦馬嘶殘月。她一招山河奔流方收盡,一回頭,見一清俊人影站在月光之下,如鬼魅也如謫仙。他擊掌而笑,曰,你這一式霜色,竟比我還要銳利幾分。

那是莊別橋同她說的第一句話。

那夜月華如此夜,卻不如此夜溫潤。朝華既戰且退,一刀削去,一鼓作氣,迫使沐芳堪堪回防。

朝華同莊別橋初見之時,沒有漫天寒白,亦沒有秋月和霜色,只有血。那是他大婚之前的兩年,她身騎白馬,以一己之力劈開了無雙城的大門。如潮水一樣的妖魔朝她壓去,她手持長刀,一身黑衣,滿身浴血,如地獄中爬出來的孤鬼。

她信手一刀劈開一個妖魔的頭顱,只見眼前一簇寒光緊貼著她的臉頰而去,寒光將她身后的妖物直直射穿,血順著她的臉頰不斷往下淌,一淌一股溫熱與快意。她的少年心性被封在了鬼蜮長青山的冰棺里,朝華方到人間不久,不顧善惡,不明是非,行事全憑好惡。后周海被妖魔所害,她拼著一腔孤勇,只盼能將這一群群妖魔屠戮殆盡。

朝華與一身白衣的道人遙想對望。那人見她如嗜血的修羅,甚是詫異,眨了眨眼,半開玩笑道:“若非我親見你一刀劈得人家腦漿迸裂,必會以為你是哪家仙子。”

沐芳將朝華逼到了“玉衡”臺的角落中。朝華的長刀不復往日銳利,這一番交戰下來,沐芳壓制,她被逼的毫無退路。

水天一色無纖塵,皎皎空中孤月輪。二人在此春夜溫婉之時都不約而同想到了離別。

朝華在岐山山腳下的祁門鎮上住了小半個月,留了一封書信,自回了鬼蜮長眠。這一覺睡去,宗晅劈開了六界封印,莊別橋率眾抗敵,身死魂滅,只留了個空蕩蕩的墓碑與一個虛名。

沐芳想到的別離卻是在一個晚秋。那是莊別橋同她成婚十年之后,宗晅引大軍壓境,吳晉延身死,他寫下了一句詩。就此一個長夜,沐芳的記憶卻與眾史家不同。那時莊別橋擺了一個長桌,兩杯薄酒,二人且飲且笑談,飲到至興之處擊節而歌,賭書消得潑茶香。一曲陽關渾未徹,車聲漸共歌聲咽。

他笑了許久,一嘆,道:“我此一去,還不知能不能平安歸來。若有個三長兩短……”

沐芳也笑,道:“你常說我劍意不如人溫和。若你此一去,當真不能平安歸來,那這宗晅的頭顱,便交給我罷。”

換盡天涯芳草色,陌上深深,依舊年時轍。

沐芳一劍當空,朝華長刀脫手,落在了地上。此一戰并不精彩,甚至遠不如二位小輩對戰時那般可圈可點,眾人看在眼中,二人皆不曾使出全力。朝華揉了揉手腕,笑道:“敗了敗了,南熏真人相比當十分失望,我這個徒弟當真沒用。”

臺下一眾圍觀者聞言,心思卻早不在二人的勝負之上。

山石道人一生清正,明德,克己,齊家國,平天下,可謂吾輩楷模。他從不曾游戲花叢,婚后亦同夫人琴瑟相和,此一生的污點便是在前些年時候同一個來歷不明的妖女攪合了一段時日。那女子住在祁門鎮撫云山莊里,除了懷君,世人皆不曾見過。

是以這緋聞之說不過捕風捉影,空穴來風,世人私下里暗自揣測也便罷了,臺面之上,誰都拿不出證據。

沐芳同此女對戰,不發一言,兵不刃血,昔年那一點無畏的男女之事也便被撕開了放在臺面之上。朝華下了“玉衡”臺,眾人觀其身影,目中戲謔與調侃輕視之意不言自明。

懷君自方才起便燃起了一股不祥之預感,此時看二人,一人往左,一人朝右,坦坦步下了“玉衡”臺。一輪孤月當頭,月華如練,將岐山的青山綠水皆點染上了霜色。沐芳神色淡淡,朝她行了一禮,道:“承讓。”

他大張了嘴,緩了片刻,恍然大悟。沐芳夫人此招甚高,甚高。

釜底抽薪,破釜沉舟,將山石道人之清名拉出來祭天,不忘護臨衍一身周全,太高。他旋即想起自己在后山時見了朝華拜會沐夫人,那時他還心下生疑,原來此一樁一件原來早是安排好的局,太高。

薛湛在一邊看得也甚是有趣。

那化妖水之器雖令臨衍重傷不能自抑,誰知這小子還當真一口抗了下來,不露半點破綻。當真生猛。

天下道友熙熙攘攘,眾人即便對那化妖水之事再是心有疑惑,然一個空穴來風的化妖之水,怎比得上天樞門前掌門的一段旖旎情事。此一個驚天之雷,當事二人都未曾否認,恐怕接下來的一段時日,茶余飯后便都是此事逸聞。

山石道人既死,生死蓋棺,男女之事不過付諸凡夫俗子之口,興一時之興,過也便過了。

臨衍尚且見龍在田,他這一身半妖之體,該當如何處置,卻還得徐圖。

連翹低垂著頭跟在薛湛后頭。

“師尊此計好雖好,奈何有人半路殺出,壞了一出好局,當真可惜。”

殺敵一千,自傷一千,當真是狠。薛湛拉了拉長長的斗篷邊沿低笑道:“天樞門的盛名哪是這般容易動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