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弱首輔的小福妻又甜又颯

第三百三十七章:捐贈

病弱首輔的小福妻又甜又颯第三百三十七章:捐贈_sjwx

第三百三十七章:捐贈

第三百三十七章:捐贈

派遣的官員里是沒有皇子的,所以作為迫切想要抓住機會立功表現的兩位皇子,在這出發前準備的三日里,出現在帝王跟前出現得極為頻繁。

出現時談及的話題皆是關于此次與胡人之戰,句句不離自己的擔憂,句句想要替帝王分憂,更是句句表明自己已經成長欲做帝王馬前卒沖鋒陷陣。

眼瞧著三日出征時間即到,帝王終于松了口,不過只說讓二皇子去,讓三皇子留在京都城,理由是二皇子身強體壯,三皇子過于體弱經不住顛簸。

這一理由真的是讓三皇子怎么反駁都反駁不了,畢竟他即便再休養,這身子骨還是不如常人那般強壯。

好在帝王也給他安排了一些其他的后勤任務,雖不及二皇子去前線那般能立大功,卻也算沒冷落他。

兵將集合,糧草集合,帝王親自送行,為將士們鼓舞士氣。

此一行讓一眾老百姓沸沸揚揚談論了兩月之久,特別是在已經開打首戰告捷的消息傳回來之后,剛淡下去的談論再次沸沸揚揚了起來。

彼時已然進入了十一月,離年關不足兩月。

洋洋灑灑的初雪也隨著入冬而降落下來。

不知為何,今年的冬日格外的嚴寒。

“陛下,今日冬季格外嚴寒,首戰告急實乃喜事,臣以為該犒勞將士,為將士們分發御寒的衣物,好讓將士們能穿暖奮戰。”

紀允禮收到的消息不僅僅是勝利的消息,還有私下里孟梓楚傳給他的一些消息。

孟家有些家底子,但那些只夠邊關那些個將士們,如今京城這邊的將士一去,定然是不夠的。

且二皇子走在前頭,賺著功名利祿,孟家就更不會傻的掏心掏肺去給二皇子做嫁衣,但孟家也不會置萬千將士于不顧,便私下同紀允禮言語,讓紀允禮請命要糧草。

這就不得不說今兒個這一場大雪下得是真的好,外面白茫茫的一片。

帝王正在高興的頭上,況且紀允禮說得很是在理,當即就是一聲應和,“紀愛卿言之有理,不僅要穿暖,還得吃飽,戶部,你們看著撥款籌備糧草衣物,務必要給以最快的速度給邊關送去。”

出征那會兒大勢所逼,戶部才出過血,這會兒哪里還愿意。

不過沒有立刻拒絕,而是道:“臣領命,只是不知陛下要臣備下多少糧草衣物?兩個月前,大亮流動資金皆用來準備糧草了,這會兒一下子可能拿不出那么多?大概只足夠備上三四千人的衣物和糧草,陛下看這可行?”

三四千人如何行?

不提京都城過去的就是一萬兵馬,那藍州還有兩萬兵馬,雖說這些年京城里出的錢不多,大多數都是孟家自給自足,但這大戰在即,總不能還那么弄,這三四千還不如不給。

帝王面色一下子就難看了下去,卻也沒發怒,因為他知道讓戶部一下子拿出那么多一定不愿意。

“四千人的衣物糧草戶部能拿出?”帝王沉著面色問了這么一句。

“回陛下,可以。”

“好,那就出四千人的,將士們在邊疆保家衛國,朕如何能袖手旁觀?朕從私庫里出一些銀錢,來補缺。”

帝王直說出一些銀錢補缺,具體沒說出多少。

而帝王說完后就看向了滿朝文武,意思很明顯了,但一個個都低下了頭,只做不見帝王的眸光。

最后帝王的眸光落在了紀允禮的身上,接收到帝王的眸光,紀允禮當即開口。

“臣家里開了成衣鋪子,臣愿意捐獻兩千將士的棉衣來助力伐胡人之戰。臣不能沖鋒陷陣很是慚愧,只愿臣的一些綿薄之力能助將士們一臂之力。”

紀允禮這話一出,帝王甚是滿意,“好,不枉費紀愛卿一片心,朕允了,可還有其他人有話要說的?”

這意思就再明顯不過了。

有人真心想助力,有人見風使舵,總之一聲接一聲的奏請聲響了起來。

“臣家里開了米糧鋪,愿捐獻米糧一千石。”

“臣愿意捐獻棉衣一千人。”

“臣愿意捐銀兩五百兩。”

捐衣捐糧捐銀錢的都有,總之這么一番下來,好大一筆財物就有了。

本以為這樣就結束了,哪里知道這一番下來,便聽那紀允禮又道:“陛下,臣相信京中商賈百姓皆是與臣一般想要出一臂之力之人,請陛下開設募捐箱,貼出百官的捐贈為榜樣,給京中商賈百姓們一次出力的機會。”

這真的是薅了一遍百官不算,連京中商賈也不放過,如此家里有鋪子的那些個大人們怕不是還得捐第二次。

一想到這,一個個大人們看紀允禮的眸光真的是恨毒了,但也就只能在心底恨毒了,他們能有什么辦法?沒聽見陛下在那笑得不可抑制。

“好好好,朕允禮,這事就交給紀愛卿你去辦,需要什么人手,皆隨你調度,所有人全權配合。”

打胡人帝王是鐵了心了,所以這后續必須跟上,能有這般大的集資,怎能叫帝王不開心。

“臣遵旨。”紀允禮立刻應聲領旨。

“臣遵旨。”百官也隨之應聲領旨,這不是叫他們配合,他們不得領旨。

這件事就這樣圓滿解決了,帝王滿意地退朝了。

而紀允禮則成了被百官圍攻和陰陽怪氣的那一個人。

為官至今也有兩年多了,紀允禮早就適應了這些,任由眾人各種言語詆毀攻擊,皆是那副刀槍不入的清冷模樣,再不然就咳嗽上幾聲,一副羸弱的樣子,這誰敢把陛下的寵臣給弄暈厥了,又不是沒人試過,現在還不知道在哪個犄角旮旯呢。

紀允禮辦事極其利落。

帝王早朝下的命令,下午這件事就提上了日程,宣揚得滿京城皆知。

自然,紀允禮可不是硬生著話語讓眾人捐錢,就好似朝廷以權壓人似的。

紀允禮是誰?那可是狀元郎出身,這文官最擅長的不就是筆桿子嘴皮子。

那洋洋灑灑的幾篇文章一寫,都不用費口舌,便有百姓自發來捐獻。

捐的多少不等,富裕一些的多些銀兩,窮苦一些的少一些,又或者拿不出這些的捐兩件衣物,再不然家中種得瓜果蔬菜也給送來一些,面對這些,紀允禮皆讓人一一記下,好好收納。

可以直接用的歸一類,不能久放的瓜果蔬菜直接登記好送去酒樓販賣,換做銀兩充公,總歸酒樓要食用不是?

這種多途徑變通的捐贈,不僅讓百姓們更愿意多多捐贈,更是信了陛下一心為國的話。

京都城里這么多百姓,少不得有人家的兒郎就在那戰場上,看到陛下此舉,那叫一個叩謝感恩,歌頌贊揚。

一時間事辦了,名聲也賺了,帝王直接笑得合不攏嘴。

至于商賈那邊,陸月直接作為第一個大張旗鼓帶著鋪子里的人捐贈,以鋪子的名義,又以官員家眷的名義,只讓這滿京城的達官貴人恨毒了他們這對夫妻,卻又無可奈何,不得不跟著干。

陸月不捐銀錢,直接捐贈草藥,這邊又刮起了一陣捐贈草藥的風,這一次這夫妻兩真的是在帝王跟前賣足了臉面。

而這些捐贈受益者無非都是二皇子,這讓三皇子一黨很是擔憂。

“國公爺,這事你看如何?這不停輸出給二皇子送東西,等他打了勝仗得了功名,還有三殿下什么事?”

“是啊,國公爺,三殿下在京城里雖然領了差事,但怎么都比不上二皇子殿下這個功勞大,這一下子就被壓住了風頭,如何是好?”

“這紀允禮這么賣力,會不會已經投靠了二皇子陣營?”

“不是說那陸月是孟家的義女,這會不會孟家也跟二皇子那邊勾搭上了?”

一群人在深夜圍在蔡國公身邊擔憂著面色你一句我一句的言語著,說著自己的擔憂。

蔡國公面色很差,但也是有些城府的。

“急什么,只不過才首戰告捷,后續如何誰知道?別忘了那耶律光至今還不知道在何處?別看捐贈這么多,你們又以為到邊疆還能剩多少?雖說二皇子在邊疆有功,但這朝中不是空了?有得必有失,三皇子這身子注定不能去遠地,那就將這京都城里的權利好好抓在手里。”

蔡國公這么一說,一眾人有些慌張的心緒不免緩解了幾分,紛紛應聲說是,以及有道理。

“國公爺,這紀允禮咱們是不是還是得想辦法把人拉攏過來?”

“說得簡單,咱們又不是沒干過,威逼利誘都沒有用,這人就是個榆木疙瘩。”

“明的不行來暗的,瞧他平日里不上職就跟他那夫人一起,定是個貪戀女色的,咱可以這樣……”:sjw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