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五百一十九回討要應得
很快,十幾個神武龍揚衛的士兵就跟著池中天來到了他的屋子里。
池中天隨即找了幾張白紙和筆墨,隨后便說道:“當時的情況是怎樣的,你們都說來聽聽,但記住,一定要說實話,千萬不能有任何虛言。”
“池將軍,當時的情況是這樣的”
隨著一個士兵打開了話匣子,其余人也開始紛紛說個不停。
差不多過了半個多時辰之后,在眾人的一番如下,池中天就把事情的經過都寫在了紙上,同時,心里也大致明白了是怎么回事。
按照他們所說,這黃武安是奉命去將大夏國的人給引出涼州城的,桓王在這一點上倒是挺聰明,知道強行攻城是不行的,涼州城內兵強馬壯,城墻高大堅固,硬來是絕對沒有任何把我的。
但是迦膩甘元呢,他卻想出了一個將計就計的妙招,派出一堆人去想把黃武安給引出去。
黃武安本來察覺到了有一些不對頭,所以一直都在按兵不動,可是最后下令讓黃武安帶著人去追的,卻是桓王,在這一點上說,黃武安和神武龍揚衛的慘敗,和那些神武龍揚衛的士兵的死,絕對和桓王脫不了干系,也可以說桓王是需要負責的。
就是因為桓王沒有識破敵人的詭計,才導致了這個慘劇。
至于后面的事,那就更慘了,黃武安所帶領的神武龍揚衛士兵被大夏國的人兩頭堵在了中間,慘不忍睹,更可氣的是,當這些僅存的神武龍揚衛士兵奮力殺出之后,桓王卻只顧著自己逃走,根本沒有去管他們。
再到后來的事,池中天也就親眼目睹了,因此也就不需要他們在說了。
“池將軍,黃將軍和其他的那些兄弟們,是為了救我們才死的,您可一定得為他們討回公道啊。”一個士兵聲淚俱下地說道。
連黃武安就已經死了,那其他人,肯定也已經遭遇不測了。
“是啊,池將軍,黃將軍他是條好漢,就這么死去,太可惜了,如果再不能給他一個公道的話,那簡直就是天理不容了。”
又一個士兵也跟著說道。
池中天聽完眾人的話之后,先是緩緩地將紙筆都放下,隨后沉聲說道:“諸位兄弟們,黃將軍的不會白死,其他兄弟們也不會白死,也不能白死,我現在就去找大帥,讓他馬上寫奏章呈給皇上,讓皇上主持公道,我相信皇上一定會讓他們瞑目的。”
眼下,池中天只能這樣說了,雖然這些東西,在死人面前,是沒有任何作用的,可,這終歸算是一個交代,一個不能不給的交代。
說完這些之后,池中天嘆了口氣,心里又開始難受了,黃武安是個挺不錯的人,他直爽,豪氣而且重情義,身上沒有一絲那些將領身上的狂傲之氣,按說這樣的人,池中天是想著能和他長久相處的,但是短短一兩天的時間,竟然讓他們陰陽相隔了,這讓池中天如何能不難受。
“我去找大帥,你們回去休息吧。”池中天整理了一下情緒,將寫好的東西都放進懷里,然后就大步地走了出去。
走出屋子后,池中天還沒走幾步,迎面就看到一個將領正朝著他走來。
“池將軍。”
池中天聽到這個人在跟自己打招呼,就停下了腳步。
“池將軍,大帥讓您過去一下。”
這個將領,池中天倒是見過,可是卻不知道他叫什么,聽口氣,這個人對他似乎很客氣的樣子。
“大帥找我,那倒是巧了,我正有事要去找大帥呢。”池中天說道。
“那正好,咱們走吧。”這個將領說完之后,就轉過身朝前走去。
走了一段路,就在快要到了的時候,一直在前面走的那個將領突然停下了腳步。
池中天看到之后,心里就猜到這個人肯定跟自己有話說。
果然,就在池中天走到他身邊的時候,他開口了。
“池將軍,有句話,我不知道該不該說。”
“我和將軍雖然素不相識,但是將軍想必也是戰場上生死幾個來回的人了,這樣的人,我相信是知道什么話該說什么話不該說的。”
池中天沒有正面回答他,而是側面敲打了他一下。
這個將領聽完之后,愣了一下,顯然是沒想到池中天會這么說。
“既然池將軍這么說了,那我就冒昧地說幾句,池將軍,我久聞您的大名,也知道您的本事,你武功蓋世,為人仗義,這些我都佩服,但是有一句話,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你池將軍就是在武林中有再高的地位,歸根究底下來,還是天子治下的一介平民,不知道我這么說,池將軍是不是明白了。”
這個人說完這么一番話之后,池中天便冷笑著答道:“你的意思是,讓我不要招惹大帥,因為大帥不僅僅是大帥,他還是皇子,是皇家之人,對嗎。”
“池將軍能明白就好。”
“多謝將軍提醒。”
雖然池中天心里不以為然,但是人家這么說,也不能說是壞心,池中天總不至于生氣。
見池中天說了這么一句話,那個將領也就笑著點點頭,然后說道:“請。”
很快,池中天就隨著他走進了桓王的屋子里。
“大帥,池將軍到了。”
“嗯,你下去吧。”
“是。”
池中天走進去之后才看到,屋子里只有桓王一個人,他這時候正趴在桌子上看著什么,聽到腳步聲后,才抬起頭來了。
“池將軍,坐吧。”
看到桓王這種態度,池中天似乎有些琢磨不透了。
“不敢,末將還是站著說話自在。”
桓王的瞳孔瞬間收縮了一下,但還是擺擺手說道:“池將軍請便。”
“大帥,找末將來,有什么事。”
“是這樣的,黃武安將軍的尸首被送來了,當然了,這黃將軍陣亡,本帥心里也很是難受,可是人死不能復生,你既然身為神武龍揚衛的大將軍,那么你認為此事應當如何處置。”桓王悠悠地問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