扮仙記

第三百四十六章 自辯

第三百四十六章自辯

第三百四十六章自辯

一秒記住中文網,為您提供精彩小說閱讀。

燕陽:“人說一孕傻三年,你這傻傻的樣子得什么時候才能過去呀,怎么在父親大人跟前都走神呢。”

喬木:“你不是應該詢問我,為何賀詞都沒有新意嗎。”

燕少城主:“不是說了嗎,因為你就是這么想的,因為摯誠嗎。”

合著在燕少城主心里,他這個兒媳婦理所應當的恭祝燕城主這個公公萬事順遂。還摯誠的連賀詞都年年不變了。

喬木想這倒是好,往后不用在背誦新年祝詞了。算了這個誤會也挺好的,還有就是原來這人對她這么信任。都不質疑的。有點窩心。

燕陽:“累了吧,歇著吧。”

喬木確實累了,沒有一會就靠在暖踏上歇過去了。讓孕婦參加這種家庭活動,即便是為表達重視,也是有點傷不起的。就比如去雪山祭天,祭祖什么的,喬木想她有了兒媳婦的話無論如何這種風險也不會冒的。

燕少城主出門吩咐身邊的燕赤:“記住,回頭來年新春的時候,尋人作篇賀詞,交予夫人背誦。”

燕赤心說自家少城主剛才裝的可真是像,連夫人都給蒙過去了。不是說年年如此,是因為少夫人心思摯誠嗎。

燕少城主在邊上發愁,這懷孕的時候能這樣說過去,萬一來年喬木還是這樣,可怎么在解圍呀。

難道還真的要一孕傻三年不成,那時候喬木肚子里面沒有護身寶貝兒子,父親大人還能這么好說話嗎,這女人可真不省心。

怎么就能蠢成這樣呢,連句討好的話都不會說,也就是碰上他燕陽這么一個,眼明心亮的,不然啥時候能出頭呀。

燕少城主突然就覺得,喬木遇上自己是她的幸運,不然就那性子,那脾氣,再加上那點不上不下的本事,說不得幾下子就把自己給整死了。

沒有自己這女人可怎么辦呀,燕陽覺得肩膀沉重了好幾分。作為一個肯負責有擔當的男人,既然接手了,多不容易也得撐下去。何況這女人不管是娶進門的媳婦,還是他燕陽兒子的娘呢。就算是為了兒子,也得好生在府里養著,負責到底的。

晚宴的時候,喬木作為一個孕婦,除了吃也沒有什么需要露臉的地方,不管是燕城主還是幾位夫人都沒有為難她的地方。

大概覺得只有喬木吃好了,喬木肚子里面的孩子才能夠更好更茁壯,所以竟然連燕城主一個鄙夷的眼神都沒有接收到。

喬木想她大概是在吃上最舒心的孕婦了。沒人挑刺。

話說城主府的晚宴,竟然跟她喬府的晚宴出入不大。難道是按著她的口味安排出來的,這也太貼心了。燕城主這個公公有這么優厚她嗎?

邊上的稍微比燕陽小一些的妹妹:“多虧了嫂子,咱們才能在家宴上吃上口熱乎乎的東西,以往我可是最怕這些晚宴了,總是提前準備好點心,不然整個晚宴都沒有什么能夠入口的東西,餓肚子都餓怕了。”

喬木咽下嘴巴里面的東西,矜持的露個笑臉:“不敢當妹妹夸獎,我這人沒什么大出息,腸胃還不好,吃喝上也不是非得多貴重的東西,只是需要溫和一點,冷了涼了,都要糟很大的罪,不得已才倒騰出來這么點心得,弟妹們喜歡就好,我確實不敢居功的。”

這話說得多得體呀,連對喬木一直留著半個心眼的燕城主都得承認,這個兒媳婦若是肯裝腔作勢的話,還是很有幾分能耐的。

可惜裝出來的就是裝出來的,長期接觸的話立刻就現行了。若不是在京都時候給喬木身邊放了暗位,一言一行他這個當公公的都能獲悉,怕是還被這女人的給蒙蔽了呢。

明明就是懶散貪嘴,竟然還給自己弄了這么一個腸胃嬌柔的名頭,她倒是什么話都敢隨口往外說。

看自家閨女一臉懵懂的樣子,就知道被喬木給忽悠住了。傻閨女呀,可惜唯一一個對這個女人認識到位的三閨女出嫁了。沒人給自家子女普及這個問題了。

往后還是約束自家孩子離這人遠點吧,回頭就告訴燕陽沒事別把喬氏帶回城主府了,沒得把自家孩子給帶歪了,教導壞了。

燕城主再次后悔,當初腦袋被門縫夾了,怎么就把這女人許給了自家英明神武俊秀非凡的兒子了呢,還是他燕城主上趕著,威逼利誘之下人家才答應的,每每想到這個的時候,燕城主都恨不得捶胸遁地的后悔一番。識人不明呀。

燕城主心里明白,他對喬氏最在意的就是這個,當初自己的態度,還有當初喬木對他燕氏的態度,明明那么一個一無是處的女人,偏偏讓他燕氏上趕著娶進門,還捏三捏四的,

燕城主想到這個的時候,就覺得自己虧了,為當初的態度不甘,看一回喬木,燕城主就會把這點事翻出來不甘心一次。

對喬木能順眼就怪了。

燕城主這點心思要說還真就是沒人看明白,不過喬木心里是多少明白點的,自己之余燕城主,怕是就跟腳面上的癩蛤蟆一眼,專門惡心人的。

若是自己當初死乞白賴的抓著他們燕氏不放的話,燕城主或許對自己不太滿意,各種挑剔,總不至于跟如今這樣,都要成心里過不去的一道坎了。

這個真不怨自己,當初如果不是不得已,她是絕對不會同燕陽扯上關系的,當然了根本就不會同這里的任何人扯上男女關系,本來就是你們強求來的,我不過是適應的非常好而已,沒什么抵觸,怎么就非得礙你眼了,難道我得非得三貞九烈的誓死反抗到底嗎。有病吧。

喬木無視上位那邊來自燕城主的森森惡意。繼續同小姑娘天山地上的胡亂侃大山。難得燕氏還出產包子一樣的小姑娘,看著就讓人喜歡。

燕陽不著痕跡的擋住親爹在喬木身上的眼神,就不知道喬木又做什么招惹父親大人的忌諱了,怎么感覺父親大人的眼光那么的,那么的陰郁呢。

燕陽對著喬木:“可還對胃口,有沒有什么不適的反應。”

喬木:“還成,味道挺好的,沒什么反應,放心吧。”

燕陽表示:“那就好生的多吃點。”

喬木心神領會,這是讓自己沒事少生事端,好生的吃飯嘟嘴。

掃了一眼燕城主的方向,為了兒子,為了男人,兒子的爺爺,男人的爹爹,我忍了。

反正她也就是能惡心惡心這位公公大人的事,實質性的傷害,對人家根本就形不成。

有燕陽在,有自己肚子里面的兒子在,燕城主在惡心自己,也不能對她如何,道理是一樣的。

說句實在話同這位公公大人說話都細聲細語的,從來沒紅過臉,可兩人之間的較勁,不知道從什么時候開始,就那么存在了。

兩人彼此心知肚明。大概不太明白的就是燕陽了。

燕陽真的不明白嗎,又不是傻子,親爹跟媳婦過不去,媳婦不太待見親爹,他怎么能一點都感覺不到呢,不過兩人之間為何有這么一道邁步過去的鴻溝,燕少城主那是真的不太明白。

明明兩人之間沒有什么利益糾葛呀。

其他的就更不存在了,喬木對燕城來說那就是突然冒出來的外來戶,連點歷史遺留問題都沒有。他爹因何忌諱喬木呢。

燕少城主舉杯同燕城主敬酒:“這幾日叨擾了父親同幾位夫人,明日燕陽就帶著喬氏回府了,父親大人同幾位夫人也好趁著難得機會,好生的歇上幾日。”

燕城主:“跟爹爹客氣什么,喜歡的話,盡管留在府里,當初讓你去外面建府本就是不得已而為之。如今想來這么多年委屈你了,住的那么遠,咱們父子都生疏了。”

喬木默默的吃肉,這還生疏,在親近點,都沒有他這個枕邊人什么事了。非常確定的說,這位城主大人戀子呀。

想想生活在城主府的日子,喬木就不寒而栗,希望燕陽別腦抽就這么答應留在城主府才好,人家燕城主就是客氣客氣。恨不得在腳底下使勁的踹燕陽兩腳,可千萬別答應。

燕陽略羞澀:“兒子也是濡慕父親大人的,雖說當初是不得已,可總得做做樣子,沒得讓人說咱們燕氏父子蒙蔽圣聽。爹爹惦記燕陽,兒子心里也是時常掛念爹爹的,住在哪里反倒不是多重要了。”

喬木忍不住擦嘴,這話說的若不是她就在跟前,還以為燕陽跟哪個小情人表白呢。要不要這么煽情,要不要這么肉麻呀。

不過幸好燕陽還有腦子,知道回府過自己的小日子。

邊上的付夫人竟然還一副情緒激動,被感染的樣子:“少城主說得對,城主大人同少城主父子情深,住不住在一起有什么區別。再說了,白日里城主大人同少城主大人多是一起辦差的。一點都不會生疏的,如今少城主依然成婚,若是沒有當初的不得以,這會子也該分府別居了。城主大人實在不必傷感。”

是這么個理,不過讓付氏這個最近不太招城主大人待見的女人說出來,味道就變了。

燕城主冷嗖嗖的掃過去一眼,我兒子不在身邊,你以為就有你伸手的機會了。女人就不能慣著。看來是平日里太寵他們了。

然后看一眼燕陽,回頭得跟兒子把這話說說,女人不能隨便寵,得時時的敲打敲打。

燕陽:“付夫人說得對,兒子很是舍不得父親大人,等您大孫子出生了,兒子定然每天帶著他過來給父親大人問好。”

燕少城主可能忘了,前幾日才答應城主大人,要把兒子放在他爹身邊養的。幸好燕城主也沒有在意這點事,一時間沒有想起這個梗。

燕城主很是滿意,緩緩地點頭,不過嘴巴上可是很心疼孫子的:“你這孩子沒輕沒重的,怎么亂出主意。孩子小的時候可不能這么折騰,不過等稍微大點的時候還是可以的。”

喬木心說還算是你們有點常識。不然她怕是要做這個惡人了,孩子可不是這么折騰的。

方才開口的付夫人端著茶杯壓下心中的情緒,自己倒是做了惡人一樣,也不知道少城主到底哪里好,怎么就在城主大人的心里,有雷打不動的父子情深呢。

難道他的兩個孩子就不是城主大人親生的嗎。

若說是氣不過有點過來,只是依然意不平就是了。

燕城主終歸同意兒子回府了:“既然這樣,明日你們就回府吧,務必照顧好喬氏,我燕氏血脈不容有失。”

喬木就當聽不見,重視我兒子總比母子一個都不被重視的好。

燕陽:“父親大人只管放心,兒子明白的。”

走了這個過程,喬木終于可以回府好生的歇著了。對于燕陽還是很感激的,幸好這人還知道要回家,在呆下去說不得她什么時候就真的把城主大人給惹毛了。

燕城主:“對了,京都來信,說是王上賜給咱們燕府的那些美人,有言官在朝堂上向王上進言,參湊你們夫婦罔顧圣明。”

言官奏本自然不可能就這么一條,不過城主大人簡略了,不愿意讓兒子鬧心而已。

燕陽:“圣人確實曾賜下美人,不過喬氏當時就同圣人道謝過了,至于為何沒有帶在身邊,喬氏也曾經在京城透過話。”

喬木:“回父親大人,這事同少城主是沒有關系的,當初圣人曾言,應偶知媳婦貪戀美色,喜好特殊,唯恐兒媳婦在京都身邊沒有美色佳人,委屈了。特此在賜下美人,讓兒媳在京都的時候也好能夠有美可賞。”

燕城主眉頭都皺成嘎達了,一個女人弄這么一個名聲,竟然還敢明晃晃的說出來,算了這事也不算是喬氏的錯,當初他曾親自交代過,京都的人盡量能留在京都就留在京都。喬氏這上做的不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