扮仙記

第五百五十六章 亂

第五百五十六章亂

收到兒媳婦的禮,城主大人還是多少有點安慰的,總算是還懂事,知道他這個長輩辛苦。

就是送的東西不太貼心,都是兒媳婦平時抄寫的家規,族譜。

在看看夫人那邊各色的布料,瓶瓶罐罐,燕城主在想,是不是往日自己給兒媳婦的印象太刻板了呀。不然怎么送給自己的東西,這么單一化,制式性呢。

喬木那邊可是好心情的很,自家男人弄這么大的動靜,就是給老婆孩子出氣,真爺們。最重要的是完全沒有誤會自己,這說明什么呀,夫妻之間的信任。想到這里,喬木有一抹不自在,或許她該更加相信燕陽些坦白的事情就該坦白嗎。

可惜給燕陽去信一定要經過城主大人,不能還能多說幾句,男人就是粗心,怎么就不知道多給自己寫兩句呢。

喬木在府里該吃吃,該喝喝,又過上好日子了,心里沒事,跟著身材都胖不少。心情好的時候,還能跟著平哥一起,拿神胎的事情逗逗悶子。平哥都納悶,前幾天她娘還不太愿意自己在外面說是風神轉世呢。怎么這幾天她娘就不在意這個問題了。

沒看到嗎,老遠的喬木就對著胖兒子:“哎呦,快過來讓我看看風神轉世什么樣的。”

好吧換成平哥小世子不太適應他娘親的基調了,您說變就變,都不給兒子適應時間的。

平哥:“您前幾日不是不很高興這個問題嗎”

喬木心說前幾日我心里不踏實,現在我心里踏實了,別說神胎,有人說你孫猴子轉世,我也能跟著看樂呵,小屁孩懂什么呀。

一本正經的:“咳咳,我不高興,那是怕別人捧你,你自己都當真了。”

平哥不太高興:“怎么可能,兒子摔屁蹲也很疼的好不好。”

喬木氣樂了:“合著啥時候摔屁蹲不疼了,那就把自己當神了呀。”

平哥:“兒子哪有那么蠢,咱們燕城信奉的是科學論,這些東西不過是為了轉移視線的,省的那些人沒事,總是繞著娘親說話。”

好吧兒子還是很貼心的,最重要的是,這種問題讓兒子來處理,當娘的不太好意思的,雖然都是假的。

也不知道哪個挨千刀的,這么損的招都用在,這不是誠心敗壞他在兒子眼里的形象嗎。喬木頭一次胡說八道的人恨之入骨,太不是東西了。

咬牙切齒的:‘連女人的名節夠敢信口胡說,這肯定不是個心胸寬廣的,我詛咒他喝水塞牙,吃飯噎到,上廁所沒手紙。’

好吧看得出他娘挺生氣的,不過這些詛咒真的用處不大,還是自家老爹給力呀。平哥鄙夷的看向自家親娘,女人就是女人。

好吧果然被兒子給鄙夷了,形象都沒了,喬木更加鬧心了。使勁的詛咒說自己閑話的人。

要說喬木一句話說的不對,那就是京都王上心胸真的挺寬廣的,兵臨城下了,人家依然只在意駐仙臺的進度而已。

余下的事情,在王上看來,不過是小事。燕城那不是還沒打過來呢嗎。

在這位王上看來,可能駐仙臺修剪出來,他就能駕鶴而去了,世間一切俗事都可以放下,都不再是事了。

而且多牛氣呀,大齊一個將軍,就把燕城的侍衛軍,給擋在平陵渡了。要知道他大齊人才濟濟,能干的將軍,能打的將軍多著呢,收拾燕城,那真是不在話下。

一直等到,駐仙臺那邊民變,這位王上才發怒,原因是他的駐仙臺耽誤建成了。

諸位大人聽到王上憤怒的原因也是醉了,他們到底拜的是個什么王上呀。

上座的王上一臉的震怒:“簡直是不可原諒,讓他們給寡人修建駐仙臺那都是他們的福氣,竟然敢民變。來人呀,立即派兵去秦地鎮壓民變。駐仙臺的事情,半點耽誤不得。若是不能按時完工,寡人定斬不設。”

斬誰呀,當初設計駐仙臺的官員,還有督建駐仙臺的官員,早就沒臉活在世上了,這等事情,他們家族都容不下。丞相大人:“回稟王上,督建駐仙臺的官員,因愧對王上囑托,沒能按時完成王上的駐仙臺,已經自絕在秦地了。”

丞相大人厚道,這么說也是為了那些官員的家族留下一線生機,因為家族出了這種人,就已經夠讓家族蒙羞的了,若是在因為這樣的事情被連累,那可是冤枉死了。

意思就是你沒人可殺了。王上:“竟然是如此,兩位大人也實在是太耿直了,寡人可真是心疼兩位愛卿。”您是心疼沒人幫著您做喪天良的事情了。

王上:‘諸位愛卿,駐仙臺,乃我大齊百年大業,我大齊建朝百年,要登駐仙臺祭拜祖先,田地之所。不容有誤,兩位大人秉性剛烈,竟然不想,因為這等事情自裁,實在是我大齊之不幸。接兩位大人的尸骨回京,好生安葬,不知道諸位大人覺得哪位大人可以勝任兩位愛卿的官職,繼續為我大齊百年基業而辛苦一趟。’

誰去呀,誰去誰送死,除了王上不知道,下面的官員都知道,兩位督建,畫圖紙的官員因為什么死的。這么造孽的事情,家族都容不下的。他們誰去誰就是送死。

沒人吭聲,王上對準丞相大人:“不知道丞相大人有無推薦的官員。”

這時候要是有政敵推薦出去,那真是太爽了,不過想到大齊的內憂外患,丞相大人心說還是算了,還是讓政敵,在這糟心吧。

丞相大人:‘回稟王上,老臣對于建造這塊的官員不是很熟悉,實在是無能為力。’真的諫言一個官員出去,那就是惹一個家族呢。傻也不能做這事。

王上對著御史大人:“老御史大人,可有才干之人推薦。”

誰去我諫死誰,我還給你推薦,御史大人的腦門都凝聚成嘎達了。

還是丞相大人看不過去,怕御史大人當堂撞柱,要知道如今朝堂上多一個人跟著自己糟心,丞相大人就倍感安慰。沒看到連政敵都不往死里坑了嗎。

老丞相顫巍巍的再次站出來:“依老臣之見,能夠明白王上這份心思的,也只有內侍了,怕是底下的官員對于王上對駐仙臺的期待與寄望不是很理解。”

王上一拍手:“老丞相說的很是,當初寡人就想讓內侍督建駐仙臺,可惜諸位大人當時太過反對沒能成形,如今既然丞相大人如此說,那就讓內侍去吧,只是怕內侍的威望不夠,還要派人,派兵,去跟著鎮壓。”

丞相大人不說話了,派兵,哪有兵呀,您自己能抽調出來,我們這群老臣也沒什么好說的:‘全憑,王上吩咐。’

王上才知道被丞相大人給使了一個軟釘子,哪有兵可派呀,頭一次惱了燕陽的大軍壓境,要不是燕城搗亂,他的兵將怎么會來回奔波,還讓暴民生亂。

王上:“可知道平陵渡那邊的境況如何。”

底下的官員都默默的,丞相大人:“燕城少主的兵力,一直未動。”

王上:“他燕城小小彈丸之地,也就敢屯兵示威罷了,根本不必在意,等我駐仙臺祭天之后在收拾他。燕氏小兒就知道我大齊的厲害了。”

說的正好,也不怕風大閃了舌頭。

丞相大人:“燕氏小兒不動,蘇將軍就不能調回秦地,督建駐仙臺,畢竟燕城的侍衛兵在平陵渡聚集已久。”

好吧,這個真煩惱。還有兵嗎,王上:“京都大營的兵力如何。”

丞相大人一個不懂軍事的人都知道,王上想動京都大營,那是找死呢,那可是保護京都的兵力,那是專門護著王族的。秦地都那樣了,您老人家怎么保證秦氏的人能夠看您活的這么自在,您就不怕前頭把兵調走,后腳秦氏就要您老命嗎。

老將軍:“回王上的話,京都大營的兵力,那是保護我大齊王城的最后一道屏障,決不能有任何閃失,除了京都,大營的兵力,哪都不能動。”

王上:“哎,老將軍實在太過不知道變通了,如今四海升平,京都安穩無慮,京都大營的兵力抽調一半出來去秦地還是可以的。”

幸好這位沒留下一座空城,丞相大人都不知道要不要覺的安慰了。

老將軍肯定是不樂意的:“回王上的話,聽聞秦地遍地都是暴民,京都大營的兵力都出動都未見的能夠平亂,何況是出動一半。怕是不妥當。還請王上他出調兵遣將。”

王上:“當初寡人要修建駐仙臺,你們就推三阻四,這里的兵力不能動,那里的兵力不能動,寡人養這么多的兵將,到底是作何用的,現在你們讓寡人去調兵遣將,那好呀,把邊關守將的兵力調回來一半。同京都大營的兵力整合一處,去秦地平亂,無論如何,寡人要看到駐仙臺在年底之前竣工。”

這肯定是作死的不能在作死的決定,養兵將,那是守衛邊關的,難道還是建造駐仙臺的不成,下面的官員都聽不下去了。為了大齊的安穩,為了能老死,不是戰死,或者被外族給逼死。大家也只能拼了,眾位官員同時跪在地上:“王上三思”

好吧駐仙臺可以建,沒人反對,不過就是沒兵而已。這不是逼著王上放棄修建駐仙臺嗎。

王上:“好好好,既然守軍那邊不能動,那就把平陵渡岸邊的蘇將軍調回來吧,寡人還是信得過燕氏父子的。”

您有臉說這個呀。丞相大人,回府的時候,把家族子弟都給叫來了,京都就是不完,也沒有發展了,趁著能走,趕緊讓家族子弟另謀出路吧。

去哪,除了燕城還能去哪,外族肯定是不能去的,那是變節,秦地都是暴民,魯地揪著燕城的衣裳襟,他們家族又不是排不上號,自然是投靠最有前途的。

可不光是丞相大人這么想的,那么多的人都不是傻子,王上求長生那都瘋魔了,腦子都不好使了,雞蛋不能放在一個籃子里面,得把子弟送出去點,給家族留下一線升級。

所以隨著王上送去平陵渡讓蘇建軍回秦地的圣旨之后,跟著許多的京都的氏族子弟,不管是借用游學,或者投親,要不就是行商的借口,大批的從平陵渡涌入燕城。

這么關鍵的時候,燕少城主看到這么多的氏族子弟,都懷疑王上是不是讓這些氏族子弟過來策反的,雖然人都給放進去了,可監督那是一點都沒少。

當然了等到京都那邊的消息傳過來,燕少城主腦子都有點抽。揉揉額頭,去對面的蘇將軍處了。

蘇將軍收到這份圣旨的時候,腦子都是蒙的,先不說他現在跟燕少城主對峙呢。這樣的環境真的能離的開嗎,還有他給京都報過的戰損,那一次不報一大批的犧牲呀。

京都的增兵一直都沒有見到就罷了,竟然還讓他帶兵鎮壓暴民,他拿什么鎮壓呀。

燕少城主在帳外,看著欲哭無淚的蘇建軍。四目對望,燕少城主怪可憐老將軍的,剛養上來點膘,怕是又要沒了。

蘇將軍:“今日來,多謝少城主慷慨款待,怕是以后沒機會了。”

燕少城主:“你還真去呀,怎么去。”

也是看看自己身后稀落的帳篷,能帶走的人肯定不超過千人了,再過幾天等兵丁的家眷們都過來,怕是連千人都沒有了。他這哪是鎮壓暴民呀,簡直就是過去送死的。

可能怎么辦呀。

為了手下的兵,他都謊報戰損了,難道還能跟著兵將一樣去燕城過日子不成。

蘇將軍:“有勞燕少城主掛心,君命所受,不得不為。”

燕赤侍衛都替自己發愁了:“將軍走了,這里怎么辦呀。”

蘇將軍被燕赤給戳心的呦,別提多郁悶了:“我相信燕少城主定然不會因為一己之私發動戰亂,讓百姓流離失所的,相信王上也是這樣想的,所以才讓屬下撤兵。”

好吧帽子扣得太大,不過多少給京都的王上找回點面子。

燕少城主:“既然如此,晚上我燕城將士為將軍送行。”可真夠意思,還管酒。

提供,是非盈利性的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