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章爺從來不騙人_不學鴛鴦老_穿越小說_螞蟻文學
第54章爺從來不騙人
第54章爺從來不騙人←→:
人這一生都在舍不得,舍不得屈居人下,舍不得背井離鄉,舍不得骨肉分別,舍不得兒女情長。
沈知落是最不愿意與凡塵俗世一樣的,他不會說舍不得,也不會問她為什么非要走,哪怕渾身都是煩躁的氣息,他也只是望著窗外,將帕子里的水一點點擰干凈。
狐眸微動,蘇妙到底是撐著床弦起身,從他后頭伸出手去,臉頰貼上他的脊背。
“很快就會再見的。”她笑。
他不喜歡與她親近,這般姿勢,是一定會發火的,蘇妙反應倒是快,在他發火之前就迅速收回手,一溜煙地跑出了大門。
“等著我來與你成婚呀。”嬌俏的聲音從遠處飄過來,卷著外頭炎熱的風,輕輕拂過他的背。
沈知落頓了頓,眸子里泛上一抹難解的情緒。
他放好帕子轉身。
知了在樹蔭里發出嘈雜的叫喚,換好了水的魚池里波光粼粼,目及之處,祭壇空蕩冷清,已經是半個人影都沒有。蘇妙向來是這樣,來得快走得也快,話讓她說了個盡,半句也不會給人留。
冷嗤一聲,他拖著半搭在臂彎里的紫黑星辰袍,懨懨地往外走。
蘇妙回到將軍府,進門就覺得莫名的干凈。
她納悶地上下掃視這門楣,扭頭問門房:“哪個院子的下人犯了錯,被罰來清掃了不成?”
門房愁眉苦臉地道:“哪兒能啊,自打三公子去赴任,這府里沒誰敢犯錯的,是少夫人閑著無事,每日都在灑掃。”
小嫂子?蘇妙愕然,將行李扔給丫鬟就朝東院跑。
李景允走的時候與她說:“你小嫂子那個人,看著溫軟,實則冷心冷情的,爺走后她不會傷心難過,但你有空也去走動走動,看看她在做什么。”
頓了頓,他又自己懊惱地道:“能做什么,總歸是不曉得惦念爺的。”
蘇妙還笑他來著,說被留下的人沒成怨婦,這要走的怎么倒還哀怨上了。
李景允搖頭說:“你不懂,能討你小嫂子兩分真心,那可太難了。”
他當時的表情太過認真,眼里還隱隱有些難過,以至于蘇妙當真覺得,小嫂子從來沒把他放在眼里過。
結果——
抬步跨進東院,蘇妙就見花月正站在主屋的博古架面前發呆,她好像又瘦了兩分,柳葉兒似的身段,一動不動地立著。
走近兩步,她聽得一聲冰冷的低語:“鬼才信你。”
這是在說誰?蘇妙不解地挑眉,想了想,還是笑著喊了一聲:“小嫂子。”
花月一愣,回過身來看她,眼里含了兩抹笑:“表小姐回來了。”
“祭壇里呆著無趣,我趕著回來看熱鬧。”蘇妙進門去拉了拉她的手,“小嫂子最近可好?”
花月點頭,給她倒了茶,又拿來一盤點心:“三公子不在,這院子里倒是輕松了,只是閑得有些發悶。”
蘇妙笑:“你如今是這將軍府的少夫人了,再悶也沒有親自去灑掃門楣的道理。”
“閑著也是閑著,他們那幾個偷懶的奴才每次灰都掃不干凈,今日便去教了一教,倒傳去你耳朵里了。”她說著,又拿了幾個繡花小樣出來給她看。
“表小姐婚期將至,夫人吩咐我幫忙挑選蓋頭的花樣,這幾個是繡娘送來的里頭最好看的,你瞧瞧?”
蘇妙只掃了一眼就道:“小嫂子隨便挑了便是。”
花月有些意外,別家姑娘成婚,樣樣東西都要挑自己稱心的,畢竟成親大事一生也就一次,表小姐倒是好,看都不看?
察覺到她的疑惑,蘇妙瞇起眼眸笑:“沈知落若當真是心甘情愿娶的我,那我巴不得每根絲線都自己來挑。可他是不愿的,趕鴨子上架,讓我撿了便宜。這婚事我要是再來精挑細選,那就沒意思了。”
花月若有所思地看向收著自己嫁衣的那個嵌寶柜。
“哎,我這跟你那是兩回事。”意識到她在想什么蘇妙連忙將她的腦袋轉了回來,認真地道,“我表哥娶你那可是真心真意,小嫂子也不是……嗯,也不是那么不愿意嫁,吧?”
說到后頭,蘇妙自己都心虛,狐眸直眨。
花月想了想,朝她點頭:“嗯,我自愿的。”
她這個身份做將軍府的兒媳,便是要當出頭鳥,少不得被人究查,也許哪天暴露了身份也不一定。所以她給莊氏行禮的時候,霜降急得差點把地板跺穿。
花月后來安撫她,說這是不得已,也說反正三公子要進宮了,滿足人家一個愿望,也不是什么過分的事。
但是她很明白,那禮行下去,就是她自己愿意。
蘇妙看著面前這人臉上那一閃而過的情緒,嘴巴張得老大。
她認識殷掌事也算有些年頭了,印象里的這個人圓滑懂事又溫順,幾乎從來不會犯錯,把將軍府內外管得是井井有條,但是這么久了,她也鮮少在殷掌事身上看見什么女兒家的柔情。
甚至潛意識里,她沒把這個人當姑娘家。
然而眼前,殷花月眼眸低垂,捏著小樣的手指微微收緊,像是想起了誰似的,勾唇一笑。
這笑得可太甜了,像將整個京安堂的蜜餞熬化在了里頭。
蘇妙看得心尖都顫了。
她突然意識到了不妙。
自己那神機妙算的表哥,好像少算了一樣東西。
“表小姐可還有什么東西要置辦?”花月面色恢復了平靜,低聲問她。
眼珠子轉了轉,蘇妙笑道:“我也不清楚,要不上街去看看?”
“好。”花月點頭,二話不說就去拿了銀票隨她出門。
蘇妙明白了,她的小嫂子并不是有多愛灑掃,她就是怕自己閑下來,怕自己想起什么,所以拼命地在給自己找事做。
這人先前陪她上街,沒一會兒就要打道回府的,可今日逛得她腰酸背痛了,花月都還指著前頭問:“那家綢緞莊看過了沒有?”
蘇妙揉著腿苦兮兮地想,表哥造的孽,為什么遭殃的人是她?
“看吧。”她嘆氣。
綢緞莊的掌柜似乎是有喜事,給她們拿綢緞都是一副眉開眼笑的模樣,還不惜多給她們量半尺料子。
“您是家里添丁了不成?”花月笑問。
那掌柜的擺手便道:“我這個年紀,哪兒還能添丁,只是我那不肖子有出息了,入了科考場,至今還未遣返。”
大梁的科舉,因為當今陛下的一些顧忌,所以在京赴考之人都吃住在考場,落榜之人會被遣返,一榜一榜地遣,越晚歸的越好,直到三甲殿試問狀元。
算算日子,如今已經是殿試之日了。
蘇妙驚嘆地拍手:“這可厲害了,掌柜的也不消開這鋪子了,跟著兒子享福去啊。”
“哪里哪里,他也就是運氣好。”掌柜的謙虛著,臉上卻是遮也遮不住的驕傲。
花月挑好料子,終于與她坐上了回府的馬車。
揉著自己的小腿,蘇妙眨巴著眼道:“要是我表哥沒聽將軍的話,選擇去科考該有多好,另擇官職,還能在府里住。”
花月淺笑:“木已成舟,再論也無用。”
她抱過剛買的綢緞,撫著上頭的紋路,又開始想要給夫人做件什么衣裳。
蘇妙看了一眼她的手,微微皺眉:“小嫂子你休息兩日吧,瞧瞧這上頭的小口子,表哥回來非得把八斗掛在后門當臘肉不可。”
“這與八斗有什么關系。”花月輕笑搖頭,沒往心里去。
等李景允回來,她這手上的皮都怕是已經換了兩層,哪里還有什么口子。
蘇妙回了府,花月的事情就又多了一些,每天做一盅烏雞湯送去主院、清算府里的賬目、收拾兩個不聽話的下人、再添一添嫁妝的禮單。
這樣的日子很充實,但不知道為什么,蘇妙看她的眼神里總帶著些擔憂。
花月知道蘇妙在擔心什么,她覺得自己沒有要借忙碌來逃避什么的意思,也沒有很想念李景允。
幾日恩愛罷了。
不屑地搖搖頭,她低眸繼續看賬本。
天近黃昏,所有的事都安排妥當,晚霞在天邊暈染開,東院突然就空曠了起來。
花月站在主屋里,僵硬地瞪著博古架上那一雙錦靴。
她昨晚夢見這雙靴子從架子上跳下來,變成了一個人,那人生得討厭,眉眼討厭,身子討厭,渾身的痞氣也讓人討厭,墨色的瞳子朝她看下來,帶著三分笑意七分揶揄。
她狠狠地把他揍了一頓。
可是醒來之后,屋子里只有靴子,沒有人,想揍也無處可揍。
惱怒地瞪著這靴子,花月的拳頭捏得死緊,瑩潤的指甲因用力而泛出清白色,指節攪在一起,一處紅一處青。
然而,片刻之后,緊捏的手指慢慢松開了,指尖動了動,往上一抬,與另一只手合做了一處。
大梁有個說法,新買的靴子擺在架子上,便能當半尊菩薩,若是誠心拜一拜,更是能心想事成。
博古架前站著的人微微有些恍惚。
她盯著靴子,薄唇微動,喃喃念了一些什么,然后朝著那雙嶄新的靴子,虔誠地彎下了腰。
一瞬,兩瞬,屋子里安安靜靜,沒有任何反應。
半晌之后,花月直起身子睜開眼,覺得自己真是傻透了,惱怒地甩袖:“騙人!”
天邊的霞光突然一盛,昏黃的光線從門口照進來,拖出一道長長的影子,花月沒注意,扭頭就想往門外沖,結果余光一閃,她僵在了原地。
修長的身子靠在門框上,被勾勒出一圈光暈,衣擺上的藍鯉繡紋逆著光,變成了一片玄色。
那人似乎在笑,肩膀微微顫動,低沉的嗓音像古老的琴,穿過黃昏直抵她的腦海。
“爺從來不騙人。”他說。
像年關里的煙火突然全在眼前炸開,花月晃了晃神,下意識地伸手去撥弄余暉,想撥開這些晦暗的光,看看這到底是誰。
她自然是沒撥開的,但這人往前走了一步,俊朗的眉目在她的眼前一點點清晰。
墨色的眸子里泛著熟悉的光,眼尾斜過來,略微有些嫌棄的意味。
“這才多久,你怎么就想爺想成了這個樣子。”李景允慢條斯理地笑。
呼吸停滯了片刻,花月眼眸動了動:“你……”
他低下頭來,拿有些青須印的側臉略微蹭了蹭她的耳畔:“不認得了?”
自然是認得的,花月迷茫地點頭。
下一瞬,她背后就被人一抵,身子不由自主地往上貼住了他的心口。
心里一直吊著的東西突然歸回了原來的位置,花月反手抱住他,眼里有驚有喜,嘴上卻還是困惑地問:“你怎么出來的?”
“宮門開了,自然就出來了。”他含糊地答,眷戀地嗅了嗅她身上的香氣。
慌忙推開他,花月狐疑地瞇眼:“又是偷跑?宮里可沒人替你打著掩護,你這擅離職守……”
滿眼笑意地看著她啰嗦,李景允嗯了一聲,低頭堵了這碎碎念的嘴。
外頭突然熱鬧了起來,不知道哪個奴才喊了一聲,整個將軍府都沸騰了,敲鑼打鼓,奔走相告,甚至還有人在正門放起了鞭炮。
“表哥,小嫂子!”蘇妙在外頭疊聲喊,“快出來呀!”
胸口被人一推,李景允退后半步,不悅地往外看了一眼。
懷里這人是沒回過神的,小爪子抵在他心口,聲音聽著都有點飄:“出去看看。”
“嗯”了一聲,李景允將她的手指一根根分開,與自己的手扣了個死緊,然后才帶著她往外走。
這個時辰,各家各院都該在用膳的,不知怎么的,人都聚集到了正庭,李守天坐在主位上沉著個臉,莊氏在一旁卻是喜極而泣。
“好,好得很,快讓他過來給幾個一直照顧他的叔叔伯伯見個禮。”
花月跟著李景允踏進門,眼神還有些呆滯,她被他按在夫人身邊的矮凳上,茫然四顧。
“恭喜啊。”幾個遠房嬸嬸在她旁邊小聲道,“嫁夫婿就當嫁咱們景允這樣的,有出息,有抱負,誰能料到這一出去還摘下武試的魁首回來?將軍也莫要賭氣了,武狀元可比那禁宮散令有前程。”
“是啊。”莊氏也連忙扭頭勸,“這是好事。”
“好什么?”李守天冷聲開口。
熱鬧的正庭倏地安靜下來,李景允正在與幾個叔伯見禮,也沒在意,規規矩矩把禮行完,才慢悠悠地跪到了李守天跟前。
“兒子給父親請罪。”他平靜地道,“辜負父親安排,擅自做主參與科考,讓父親為難了。”
花月這才反應過來到底發生了什么。
這人,竟然去參加科考了?!
李守天胸口起伏,雙眉怒橫:“你眼里還有沒有我的這個父親!與人說好的事,你說不去就不去,讓旁人怎么看我李家?翅膀硬了,以為摘個魁首就能進這家門耀武揚威了?”
“兒子不曾有這想法。”李景允頭也不抬,十分從容地道,“本是要去赴任的,但路上聽人碎嘴,說我李家兒郎沒出息,一個在邊關幾年歸不得朝,一個靠著祖蔭混了個差事度日,實在是一代不如一代。”
“當晚輩的被人碎嘴倒是無妨,可這話說得難聽了,將軍府也沒個顏面,于是兒子就改道去考場看了看。”
“原以為武試嚴苛,高手輩出,兒子也不過是去長長見識,誰料里頭沒幾個能看的,兒子就被扣到了最后,今日才能回府向父親稟告。”
他起身又拜:“還請父親寬恕。”
話說得體面,總結下來就一句:他們太弱了,我隨隨便便就回不去禁宮赴任了。
李守天一巴掌拍在矮桌上,氣得直哆嗦。
四下叔伯嬸嬸連忙上來勸,又是倒茶又是遞水,一聲聲地道:“景允都說了,也不是故意忤逆,誰讓你教得好,他有本事呢?”
“三哥快別氣了,咱們這幾個院子里若是能出這么個兒子,那可真是無愧先祖了。”
“孩子考了這半個多月了,看看,都累得沒怎么收拾,快讓他去歇著,咱們來商議商議,擺個流水席。”
李守天橫眉怒目:“這不孝子,還給他擺席?”
“要擺的要擺的,我李家還沒出過狀元吶!”
莊氏給花月使了個眼色,花月會意,趁亂就將李景允帶了出去。
府里到處都是奔走張羅的丫鬟婆子,兩人挑了僻靜的小道走,誰也沒說話。
李景允走著走著就覺得有點不對勁,眼角余光打量著旁邊這人,輕咳著找話:“我爹會不會又關我禁閉?”
花月面無表情地搖頭:“不會,別看將軍方才桌子砸得響,你奪了個榜首,他比誰都高興。”
恍然點頭,他笑:“那你呢,你高不高興?”
繡鞋停在了青石板上,花月轉過身來抬眼看他,眼里一片幽深。
“您是早就想好了要去參加科考。”
心里咯噔一跳,李景允暗道不妙,連忙擺出方才堂上那副無辜的模樣:“哪兒能啊,也就是走到半路……”
“武試需要提前幾日向練兵場遞交名冊。”她微笑著打斷他,笑意不達眼底,“科考剛開始的時候,您還在與妾身說要去赴任之事。”
“那是旁人才需要遞交名冊,爺是誰?將軍府的公子啊。”李景允理直氣壯地道,“管名冊的是秦生,要他把爺的名字添上去還不簡單?”
花月轉頭就走。
“噯——”他連忙將人拉住,眉眼軟下來,甚為尷尬地道,“你怎么比我爹還精。”
胸口悶著一團氣,花月冷聲道:“這也不是頭一回被公子算計。”
完了,這是要新賬舊賬一起算?
李景允輕吸一口氣,將她擁進懷里柔聲哄:“當真不是故意瞞著你的,萬一沒考好,爺也不想丟這個人那。你看看,武試可不是什么簡單的事,爺身上沒少落新傷,從昨日傍晚到現在,爺還沒合眼,就想著回來告罪。”
“告罪?”她嗤笑,“三爺的規矩,向來是先騙著,騙不過了再認錯,哪會一上來就告罪的。”
還挺了解他嘿。
李景允樂了一瞬,又變成一臉痛心:“你怎么只在意這個,都不在意爺已經一天一夜沒合眼。”
腮幫子鼓了鼓,花月就著他拉著的手,將他帶回東院,取水凈面,然后用被子將他按進了床榻。
“公子好生休息。”她低頭行禮,“妾身去看看前庭。”
說罷起身,毫不留戀地走了。
房門“啪”地合上,李景允捏著被子愕然地咋舌。
他走的時候還是個甜軟的小狗子,回來怎么就變成一頭齜牙的惡犬了?
武試奪魁是李景允籌謀已久的一件事,混跡市井,雖也能有家財萬貫,但始終少些倚仗。太子給他謀的官職有禁錮,李守天給他安排的散令不自由,他想要的東西,還是要自己去拿才合適。
實在困倦,李景允也來不及多想,打算先閉目找回些精神,再與她說道。
文武狀元都在這一天放榜公布,周和朔從一堆雜事之中抬頭,就聽聞了李府傳來的邸報。
“這李三公子,也是能耐。”屬官與他閑話,“往幾年武試,都有個榜眼探花的,可這回那幾個,在與他交手之后都傷重下不來床,殿試只他一人去的。陛下看見他,龍顏大悅,在殿上就賞了好些東西,想必接下來也會委以重任。”
周和朔哼笑:“到底是本宮看重的人。”
不過沒一會兒,他又有些不悅:“這事,景允沒提前來稟本宮。”
“何止是殿下您,連李將軍都不知道,府上鬧了好一陣呢。”屬官搖頭,“三公子獨來獨往的,向來沒幾個人知道他在想什么,不過也好,他若有了官職,對殿下來說也是好事。”
李景允若受了他給的官職,那對他來說自然是好事,可他沒有。
周和朔瞇眼,想起很久以前的棲鳳樓,那人倚在細雨連綿的花窗邊,轉著玉扇同他笑:“我散漫慣了,哪里吃得練兵場里的苦?家里還有二哥為國盡忠,我躲在他后頭,總也有兩分清閑可偷。”
偷清閑偷成了殿上欽點的狀元。
眉頭微緊,周和朔垂眼道:“本宮也該去送個賀禮。”
新書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