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珠傳

第七十四章尋求

那人看到他,臉上表情欣悅,叫她:“馮三姑娘。”

她也笑了:“原來是沈將軍,你怎地到了此處?”

沈況道:“我一路追兇打聽至此,適才經過樹林,恰巧碰到一個村人從那里經過,我向他問起過路人等,聽說此村一位張大夫幾日前救下一位被毒蛇咬傷的外鄉女子,猜想或許是你,因此找來。”

寶珠道:“可惜你來得遲了,那個欽犯已經逃之夭夭。”

沈況道:“我本來就不曾想過會追上他。”

這句話卻說得有些意味了,既然不是來追欽犯,難道是因為她嗎?

寶珠心下思慮到此處,便不知道該說什么了?前世今生,她都不曾經歷過情/愛。想了一想,卻只說了一句:“是這樣便好,否則只能失望而歸。”

沈況方才說了那一句話,半是真心半是試探,說完之后卻自悔有些孟浪。聽到寶珠的回答卻又覺得自己說得不夠明白,以至于她沒有聽懂自己的意思。可她本是聰明女子,又怎么會不懂自己的話呢?

一時之間,心中疑疑惑惑,不能平靜,想問卻又不知從何問起?

想他沈況,別的事情都是提得起放得下,哪怕性命攸關之事也只做個稀松平常。別的人看他一表人才,又薄有聲名,都以為他必是個風月行家,卻哪里知道他從小至大,何曾同一個閨秀過從甚密?那些在別人眼中才貌斐然的貴女在他看來,卻只是一群無所事事飽食終日卻只會無故尋仇覓恨傷春悲秋的怨婦癡女而已。她們甘做絲蘿冤草,非要尋了喬木攀援依托,若一日喬木被風雨摧折,她們身無所歸,便又改托了別木。

有一句話形容的最切:夫妻本是同林鳥,大難臨頭各自飛。

他若是有一個那樣的娘子,在他風光時追隨順從他,卻在他落魄時將他拋離,這樣的娘子有何值得他尊重關愛?因此他從不以什么國色為念。

而眼前的這個女子,他第一次見她時便印象深刻,看她三言兩語喝退兇奴保全幼弟,心上不由十分佩服,因此將她的面容深深刻在了心上。甚至動過一個念頭:若是自己能找到這樣的女子做娘子,倒也不錯。不過這樣的想法也只是一閃而過。

之后便開始關注她的事情,才曉得她名聲并不好聽,那些不知道她的人將她說成了囂張跋扈嬌重任性的悍女。他聽后并不以為然!世人多是人云亦云只看表面的好事之徒!她不過是秉性剛強了些而已!

或許是因為他自身的遭際和不太光彩的名譽因此使他對她有了些同病相憐的感情。正所謂由敬而生憐,由憐又生愛,便是如此了!

原本想不過是一面之緣,之后肯定不會再有機會見面的了,卻不曾想李府老夫人大壽,他陪同圣上微服而至,再次見到這位馮府三姑娘。當年小小的女孩已經成長為窈窕佳人!盡管面貌上有些許變化,但他還是一眼認出!他從不知自己竟然有這樣好的記性。

這一次的相遇,他們并沒有說得幾句話,但是他站在她身邊,卻平生第一次感覺到了不一樣的情感。喜悅,心慌,不知所措!甚至說錯了話!這些情緒他從來不曾從別的什么人身上尋到過。

見面時不知說什么,說什么錯什么,不見面時卻又想她念她,茶里飯里,睡里夢里都是那個人。

幾經掙扎,他不得不承認自己果真對這小小的女子動了心思!

但是他從未交往過女孩子,不知如何討好,更不知如何靠近?幾次三番,想托媒人保山去說和,卻到最后又打消了念頭!只因憂懼被一口回絕掉之后,便不好轉圜了!正是由愛故生怖!

而這次在浮夢樓遇到,想著他們果真姻緣天定,因此才能幾次三番得見。心中一時高興,便忘記了公務走上去欲與她攀談,不想卻因此鑄成大錯,讓欽犯注意到她,將她劫持!

那時他當真是焦心已極,卻又不能在欽犯面前表露,不得不再三壓抑,之后她被欽犯劫走,他始終不放心,無視了吳統領再三再四的阻止,孤身追來。

這一會見到,確定了了她的安然無恙,怎能不高興。心中那原本被壓抑的一點情火霎時間點燃,故而一時不能抑制說出了那樣一句隱晦的表白來。

只是那句表白出口后,卻是再也提不起別的勇氣了。這卻是因為他對待男女感情生疏的緣故,可是偏偏他遇上的又是寶珠這樣一個對情/愛沒有任何向往的女子。

如果說別的閨秀們是少女情懷總是詩的話,那么于寶珠來說,卻只是灰燼而已!

寶珠的少女時代,充滿了陰謀算計還有驚惶,那時候她為了生存根本裝不下情/愛,等到處境寬和,她的少女時代卻已經一去不回頭,心境也天翻地覆,根本提不起追歡逐愛的興致!

在寶珠的眼里,情/愛就像酒足飯飽后桌案上備下的點心,是錦上添花的存在,實非必要!至于成親,女子成親是為得什么?說直白了,是為給自己在這樣一個男子為尊的社會里找一個靠山!可是她前世后來的身份何等尊貴,并不需要男子為她遮風擋雨。她自己便是自己的天地!

她雖不希圖情/愛,但沈況的淑女之思,她卻已經看得分明了。并且出于習慣對這份感情進行了分析:沈況所以喜歡自己,大約是因為自己的性格有些兒強勢,并非時下柔弱閨閣一派。他自小母親早逝,繼母必然待他狠毒,如此一來,他思想生母的心便深刻了。也因為此,在尋找淑女的時候便下意識地想找一個能夠像母親一樣保護他,讓他感到安心的女子!正因為此,他才會看上了自己!

若單論寶珠的分析,不能說沒有道理!但是這世間的情/愛,原就是鏡中花水中月,朦朦朧朧才最美最好,看得真了,卻是千瘡百孔,不堪入目!如此她又怎能體會到情愛的美好?既體會不到又怎會向往希求呢?這卻也是她的經歷造就,性格使然,卻是強求不來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