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案不關風與月

第四百五十五章 緣由

蘭曦拿出傷藥,唐一山接過藥幫其中一人療傷。

林嵐見另一人身上也是新傷舊傷都有,正準備幫他也看一下,卻不想那年輕男子低著頭避開了,顯得有些拘謹。

林嵐沒有強求,她看得出來,那兩人并沒有把身上的傷當回事,而且他們的手上,腳上疤痕和舊傷都很多。

昨晚他們剛剛闖進破廟的時候,其中那位老者的腳還在流血,不過,一路走來,卻從未見他低頭去看一下傷口,仿佛那只是被蚊蟲叮了一下。

林嵐看著那些疤痕,有些很淺很小,像是做事的時候弄傷的。

而唐一山給他們上好金創藥之后,正準備用白布給他們包扎一下,結果那兩人連忙拒絕。

“少俠沒事,這些傷過兩天結痂就好了,不用這么麻煩,我們以前不擦藥,也是幾天就好了的。”

唐一山手頓住了,林嵐道:“那就這樣吧,唐一山,你別忙了。”

唐一山默默收回手,抬頭看向那兩人:“那就不包扎了,現在有時間,說說那些村民到底為什么要抓你們?”

老者聞方握緊了拳頭,堅定地道:“我要進京告御狀!

“告誰?”

“吉原縣縣令翁伍全!”

原來,他們看到的那一個小小的村子,只是冰山一角,隱在這大山深處,竟然有一個縣城,辰詭之前說的五千人只是這縣城的三分之一人口。

據這位老者說,原本吉原縣都是些山民,不會種莊稼,都是靠山上的野物和野果生活,雖然清貧,但無人管束,但也活得自在。

在老者十歲那一年,暴雨下了半月有余,距離縣城最近的那條大江山洪爆發,把上游的村子都沖毀,也沖來了很多難民,那時有很多難民僥幸活下來,就都逃到了附近。

當時朝庭派出了救災的官員,發放了救災物資,老者說那是他長到十歲,第一次吃到飯米的味道,那味道他到現在都忘不了。

但是吉原縣太窮了,連個給官員落腳的地方都沒有,那些官員只留下了一個小列隊給他們分糧食,大部隊就趕往其他地方了。

而翁伍全就是這個小隊的隊長。

當時他帶領下屬幫村民搭建茅屋,修葺被大水沖壞的房子,逢人都是一張笑臉,愛到了吉原縣百姓的愛戴。

吉原縣有幾片樟木林,最適合建造木房,當時翁伍全他會處理救災的后續事宜,他帶領著那些流民難民去山里砍樹,然后選好地方集中一起建造房子,還說會教會他們怎么種莊稼,讓他們衣食無憂。

當時那些難民的家鄉都已經被洪水沖毀了,洪水還帶動著山崩,很多人都無家可歸,翁伍全這樣一做,所有的人就都留了下來,一下子,吉原縣從區區的幾百號人突然變到幾千人。

老者的父母在那場洪水生喪生了,他跟著他的姨父姨母過日子,他們也分到了一間木房。

大家都以為要過上好日子了,越來越多的難民聞風而來,吉原縣越來越龐大,后來,縣城里突然涌進了很多江湖人,翁伍全還建立了一支護衛隊,從他自己最開始帶來的幾十人,到后來招募到幾百人。

他請人來教他們耕田種地,婦人女子就被叫去學紡布做衣,還有培值盆栽。

所有人都激情滿滿,看著地里的莊嫁一點點長大,那種感覺讓他們不分日夜不辭辛勞地完成翁伍全交待的所有的一切。

日子一天天過去,所有人都沉浸在即將收獲的喜悅中,而沒有人注意到,村口被戒嚴,縣里多了很多巡邏的隊伍,他們也沒有發覺,翁伍全命他們修的圍墻,筑的高樓其實是在針對他們。

當豐收近在眼前,翁伍全把所有人叫到了他的府門前,他拿出一份明晃晃地圣旨,對眾人說,皇帝任命他為吉原縣縣令,令他接管這里的一切事務,另外,因為年前救災,掏空了國庫里所有的余糧,所以,現在要國家要征收這批糧食,以防有人私藏,這次收成的所有糧食都要交到縣里,由縣里統一上繳朝廷,并余下一部分作為大家的口糧,每月每戶按照人頭來府衙令糧食。

朝廷救了我們,我們也要回報朝庭,大家放心,我會像一年前那樣,絕對不會讓你們吃苦餓著。

翁伍全花了一年多的時間在這里經營,也確實保證了他們的吃喝住行,這里的人早把他當救世主,對他的話早已經是深信不疑。

對于吉原縣的原住民來說,他們根本不知道外面的世界是怎么樣,自然也不會對翁伍全起疑心,而那些逃難過來的人,能選擇留下的都是一些淳樸善良的平窮老百姓,他們大多在這場水災中失去了至親,他們也最感念在危難時幫助過他們的人。

偶爾有兩個抗議的聲音,也會因為周圍人的指責而收聲。

于是這件事就這樣定下來了,所有的糧食都進了府衙,再由府衙轉運出去,官府沒有發過明文,他們也沒想過這是多大的一筆糧食。

而翁伍全很聰明,在最先的那幾年,沒有讓百姓餓著,而且每三個月定時給所有人發一套衣服,雖然這衣服也是縣里的農婦自己做的,但他就是讓人覺得,過上了一種穩定的生活。

時間過去兩三年,縣里的所有人,每天起早貪黑,所有人都忙得不行,但就是家中沒有余糧,身上沒有閑錢。

漸漸地有人反應過來了,縣里開始出事,有人打架,有人被抓,還有人莫明其妙的失蹤,當有人想逃離這里的時候,卻發現縣里的所有出口都有人把守,雖然他們出去了,但是出去的人也再沒有回來過。

縣里開始有流言傳出,有人說,他們種的那些糧食全部都被翁伍全貪了,并沒有上交給朝廷,而他們這幾年做的所有東西,都是被翁伍全收入囊中,他們種得藥草,做的紡織品,培植的盆栽,沒有一樣落到百姓頭上,總是被翁伍全以各種各樣的由頭收進了府衙,就再沒有見過。

之前,所有人都埋頭苦干,沒有人去合計這本帳,到后來一算,才真真叫人心驚。

于是,又一年收成到的時候,吉原縣爆發了起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