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安謀

第十七章 愛的代價

李德興微笑,道:“陛下一向慧眼識珠,我素日里總聽人說起謝大人的官品,那是極好的。”

“那位王家的姑娘,倒是不錯,你說,若是將她許給翼兒,可還行?”文昌帝思索了一番,朝李德興道。

“只怕,王家不愿意,他們家的姑娘一向最難娶。”

文昌帝好笑的看了一眼李德興,道:“你怎么知道他家的姑娘難娶?難不成,你還去說項過?”

李德興被他說得尷尬,擺手道:“陛下不要打趣老奴,老奴只不過是道聽途說罷了。”

文昌帝哈哈大笑“縱然再難娶,我也要為我兒將她娶回來。”

李德興不再多言,只心中肯定文昌帝打了一手好算盤。

王家不問朝政,但卻有一門子學生,這些學生不似謝家,入朝為官的皆是世家貴族子弟,而是多為他家資助寒門子弟;

這些年,為了削弱世家權利,文昌帝喜歡用一些寒門弟子,這些寒門弟子里,多數是往瑯琊出來的。

若是為明翼娶了王家女,明翼以后掌權,也較為容易。

謝府里,府中出門采買的婆子罵罵咧咧的回來,將外頭聽見的流言蜚語告到了謝夫人處。

“那些個市井小人,說什么太子不肯要我們姑娘,竟然當著天子的面就拒絕,說,說…”

見那婆子支支吾吾,謝夫人拍桌道:“說什么?”

婆子被她嚇的跪倒地上去,將頭磕在地上小聲道:“說我們姑娘,怕不是有什么隱疾……”

“放肆!”謝夫人大怒,那婆子跪在地上,一動也不敢動。

再坐不住,謝夫人起身,在正堂里來回踱步。

名聲于女兒家是大忌,若是名聲不好,那么無論是現在或是以后都將在內宅里寸步難行;

謝夫人氣急攻心,隱隱覺著胸口發悶,頭暈腦脹,身邊陪著的安媽媽見她不適,忙去扶著勸道:“夫人切勿氣傷了自己,是那些個沒有市井腌臜貨色沒見過世面。姑娘在京中素來名聲極好,想必有些見識的人家定然不會如此說。”

“你等先下去,若是往后再在外頭聽見這些,就將說閑話的通通送到官府去!還不信治不了她們了。”安撫了謝夫人,她又朝著跪在地上的幾人吩咐道。

“那太子,如此輕怠我兒,我定要叫他好看!”待幾個婆子出去了,謝夫人憤憤道。

安媽媽哄著她坐下,又寬慰了幾句。

刑部大牢,謝慈音與王鈺提著食盒,來給謝明韜送飯,恰巧遇上了來刑部大牢巡視的衛璟。

“大人。”謝慈音帶著面紗,朝他福禮道。

衛璟作輯回了她一禮,開口問道:“娘子是來看謝郎君的?”

謝明韜毆打太子被罰與太子大鬧不娶謝慈音一事,在京中傳得沸沸揚揚,衛璟自然也知曉。

“他自小被養得金貴了些,怕是吃不慣牢里的飯菜,我便想著給他送些來。”謝慈音含笑道。

衛璟點頭,語氣頗為羨慕“謝郎君能得娘子這樣一位姐姐,實在是令人羨慕。”

謝慈音很受用,覺著他實在是很會說話。

“我就不打擾大人辦公了。”她告辭道。

衛璟點頭,將身子側開,讓她過去。

待她走遠后,衛璟還在原地瞧著她離開的方向,一旁跟著的文楚朝他眼前揮揮手,大聲道:“大人,人家已經走遠了!”

“你很煩。”給文楚扔下這么一句話,衛璟大步走了。

文楚跟著他,小聲誹謗道:“我煩?不過是打斷了你的想入非非,就嫌棄我煩了。”

“我怎么瞧著,那衛大人對你十分熱絡,方才我就站在你身邊,他竟似沒見著一般,只顧與你說話。”越過了衛璟,王鈺開口道。

“有么?許是為他說過兩句話吧。”謝慈音腳步不停,淡淡道。

給謝明韜送了飯,二人打道回府。

二人回到照水院時,許久未曾露面的譚清一正坐在院里的藤架下等二人。

王鈺見她,熟絡的上去打招呼“譚阿姊。”

譚清一頷首,微笑著瞧二人。

謝慈音讓二人進屋,著檀桑松墨奉茶。

坐了一會兒,譚清一擔憂開口道:“今日在書院給祖父撰寫書籍時,聽學生們閑聊了幾句,謝娘子,你還好吧?”

謝慈音笑笑,淡淡道:“有什么不好的。”

王鈺撇嘴,怪道:“何時男子的嘴也這么碎了。”

“你也不必放在心上,不過是太子一時魔怔。”譚清一溫聲寬慰她。

謝慈音含笑朝她道謝:“勞煩娘子還特地跑一趟來寬慰我,我沒有將此事放在心上。”

見她一副不上心的模樣,譚清一笑了笑,不再多言。

三人在她屋里閑聊,直至晚些時候,譚大家派人來尋譚清一回去用膳,譚清一才起身告辭。

她到譚大家處時,恰好遇上了要走的王銜,譚清一朝他福禮,他也朝著譚清一作輯。

譚清一看著他,目光有些迷茫。

算起來,二人從以前到現在,說過的話都不超過一百句;王銜話少,她也話少,見了面不過問安點頭,實在談不上有什么情意。

過了禮后,王銜就要走,沒有半分要與她說話的意思。

許是鬼迷心竅了,她開口喚住了要走的王銜“郎君。”

王銜回頭,疑惑的看著她。

她朝他微笑,問道:“郎君來這長安許久,見過了長安繁華,見過了官場名利,不知會不會有入朝為官的打算呢?”

雖不知她為何要問這樣的問題,但王銜還是禮貌回道:“沒有,王家祖訓在前,我不敢僭越;再者,我并無向往。”

得了答案,譚清一溫柔一笑,道:“也是,郎君生如嫡仙,德行高尚,又怎么能被官場玷污呢。郎君慢走。”

王銜點頭,轉身走了。

瞧著他離去的背影,譚清一朝著身邊的貼身女使扶桑嘆道:“扶桑,你說,為何祖父從小教我制衡謀略的官場之道,卻又為我尋一個淡泊名利的夫君呢?”

扶桑不懂,她為何會有這樣的疑問,反問道:“王家的郎君不好么?還是姑娘不喜歡。”

“好,怎么會不好,滿腹經綸,人品貴重,家世清白。”這樣一個男子,哪里會不好,好到不真實。

止住了嘆息,她走進了譚大家的院子。

因著太子大鬧一場,還被收了太子印章,皇后大病了一場,久久不能起身。

待意識有些清明后,她便急急著了宋嬤嬤去請謝夫人與謝慈音進宮。

二人到鳳儀殿后,宋嬤嬤擎著淚道:“娘娘沒有想到會發生那樣的事,這幾日又是自責,又是后悔的,竟然一病不起了。今日才好些,就叫我去請夫人與姑娘來,說是要親自與你二人賠罪。”

因著太子的舉動,謝夫人連帶著謝皇后也有些遷怒,今日本是不愿意進宮的,但宋嬤嬤聲淚俱下的找到府上,又不得不來。

她帶著二人來了皇后的寢殿,皇后正被宮人服侍著喝藥。

眼見她面色蒼白,眉眼憔悴,謝夫人心中的氣也消了一半;好歹,也是她看著嫁出去的姑娘。

二人來到那紫檀木龍鳳呈祥雕花拔步床邊,朝著床上躺著的謝皇后福禮。

謝皇后聽見二人的聲音,轉了轉頭,伸手要去拉謝慈音,她喚道:“音兒,來姑姑這里。”

語氣中的虛弱與沙啞,叫謝慈音有些心疼。

她走上前去,半跪到謝皇后身邊,謝皇后牽著她的手,虛弱道:“是我叫你受委屈了。”

“音兒沒有委屈,姑姑不必掛在心上,好好養病才是。”她寬慰皇后道。

皇后朝她淺淺一笑,道:“是我沒有把那逆子教好,往后我也不會再去逼你嫁予他。”

聽了這話,謝慈音心中很是高興。

“嫂嫂。”謝皇后又朝著謝慈音身后的謝夫人招手,謝夫人端著笑,走到了她面前。

“我知嫂嫂怨我,怨我也是應該的。但叫嫂嫂只怨我就好,不要遷怒于哥哥。”

“怎么會呢,我知你們都是為了謝家好;你也不必掛在心上,好好養病才是。”謝夫人溫聲回她道。

“嫂嫂知道就好,我知你寶貝音兒,瞧不上太子的身份;只是為了謝家,我不得不這么…”

她瞧了一眼安嬤嬤,安嬤嬤會意,領著周圍的宮人出去了,讓她們好在里頭說話。

待宮人都退下后,她才緩緩道:“若是謝家還如從前一般得圣卷看顧,那我也不必如此謀劃。只是近些年,陛下越發的不喜世家,而世家里,又屬謝家在朝堂之上的權勢最大。有些事我本不想說,一輩子爛到肚子里的,不叫家人擔心;只是今日,不得不說了。我從未有過孩子,也看了不少明醫大夫,都說我是體質過于寒涼不能懷孕,起初我是相信的,可有一年母親悄悄送來幾個懂醫的婆婆來為我調養身子,一瞧才知道,我平日里吃的用的,多少都會有些紅花摻和在里頭!我本以為是宮中嬪妃的手段,后頭悄悄查了查才曉得,是陛下的手段,他竟然厭惡到不允許任何一個帶著世家骨血的孩子出生。”

憶起往事,她哽咽道:“那是我初初嫁給他的幾年,正是與他情意濃厚的時候。誰曾想,他仗著我對他的情意,不曾防備他,便叫我永遠也不能做母親!”

“我是后悔的,仗著家世與年少時對他的一腔心意,偏要嫁給他!我是真的后悔了。”淚流滿面,昔日驕傲尊貴的皇后不見,眼下的她只是個病弱的女子。

從前謝夫人不曾聽聞她的遭遇,只覺她自入宮來越發的工于心計精打細算起來,功利的叫她不喜。

現下聽了這些,知道了她的不易,一切過錯便如過往云煙散了。

握緊她的手,謝夫人哽咽道:“這些事,你怎么不同你哥哥說呢!”

謝皇后虛虛抹了一把臉上的淚,緩緩道:“哥哥太過正直,若是知曉這些必然要去同陛下當面爭論,皆時陛下會更加不喜謝家的;我其實早已經想通,沒有孩子也好,省的后頭知道了他的謀算,平添一份傷心與牽掛。”

有什么好難過的,她已經不是那個少年時愛他的人了;那些受過的罪,就當是她年少時一意孤行的代價了。

李德興面漏慚愧,開口回道:“內侍趕過去時,下藥的那個宮女已經自盡了,暫時還查不到什么。”

執筆的手頓了頓,文昌帝道:“不用查了,她們不想看著謝家與太子成事,朕也不想;謝鴻此人頗有建樹,為人又心善正直。朝中如他一般的臣子少之又少,若是可以朕倒是想留他一留。”

想了半晌,腦中列出了不想看著太子與謝家結親的人選,想來想去,她也只能想到許家。

雖今日讓謝夫人受了驚嚇,還帶累著謝明韜被罰,但謝慈音心中還是高興,如此一來,她與太子這親,必然結不成了。

第二日,李德興親自捧著圣旨來了謝府,伴隨著圣旨來的,還有滿長安城瘋起的流言蜚語。

朝圣殿,文昌帝坐在黃花梨木刻龍長案前批閱奏折,見李德興回來,他出聲問道:“昨夜的事,可有查到些什么?”

李德興恭著身子走到他身旁,為他捧上了一碗新茶,開口回道:“有人在太子的酒里頭,混了些曼陀羅花粉。”

文昌帝挑眉,頗有意味道:“哦,誰的手這么長?許家?”

他倔強開口道:“不疼,若不是侍衛拉著,我定然撕爛他的嘴!”

知他是心疼自己,謝慈音心下感動,本不想再數落他,卻想到以后風雨飄搖的謝家。

頓了頓,她還是開口道:“你這般沖動魯莽,以后如何擔起謝家的責任。明韜,你也不小了,凡事要多為家中考慮…”

領了旨,謝鴻正好休沐在家,便邀請李德興吃茶;李德興需要趕回文昌帝身邊照顧,推辭了一番就從謝府匆忙走了。

回到府中,謝慈音靠在床榻上,心中思量著今日的事。

到底是誰呢?誰在背后操縱著,竟然令太子當眾發狂。

說完,謝夫人也轉身走了。

謝慈音站在原地,輕聲問他:“疼么?”謝明韜想著自家姐姐今日遭遇的事,不免又恨起明橫來。

“你自己在這好好反省吧!”扔下一句話,謝慈音也走了。

謝明韜一陣無語“我這是招誰惹誰了,,,”

“考慮什么?謝家尚在,父親又官聲極好,母親身體康健,我又有什么好考慮的。”謝明韜不明所以,挑眉道。

算了,錦衣玉食里長大的公子哥兒,又怎么會懂這些!她不是也經歷了一世才明白的嗎?

謝慈音看著弟弟不長進的模樣,也嘆了口氣;明明謝夫人性格高傲矜持,謝鴻溫文爾雅,就連謝慈音也是文靜端莊的;怎么一個謝明韜,生得如混世魔王一般!

唉,許是物極必反吧!謝夫人本來還心疼兒子,但見他一副無賴的樣子,這點子心疼也就消散了。

她伸手拍了拍謝明韜的頭,沒好氣道:“方才我夸你那句,是為著你姐姐的委屈一時昏了頭;現下我也覺著你父親說得對,你真是膽大包天了!”

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