側福晉不悠閑

第457章 小產

雍正二十一年五月,雍正下旨,賜鈕祜祿阿里袞為固倫公主額附。

欽天監擇吉日,于九月與固倫懷柔公主完婚。

雍正安排內務府將潛邸雍和宮修建為固倫公主府。

因固倫公主等同和碩親王,故而雍和宮仍照舊制,不必大改。

一想到疼了這么多年的女兒也要嫁人了,尼楚賀就滿心不是滋味。

即便皎皎還能常進宮,但到底不一樣了。

恰在此時,八貝勒府上的側福晉輝發那拉氏小產了。

這還真是……

內宅里永遠少不了這些糟心之事。

也不知是意外,還是別的。

到底是弘昉的都一個孩子,尼楚賀特地把弘昉叫進來問了下。

許是第一次當阿瑪,還未準備好,是以弘昉瞧著并未有多么傷心,只是有些心煩。

尼楚賀提醒他,“究竟是不是意外,你可要好好查清楚,這可不是小事,關系著今后子嗣的安危。”

若此事不查個清楚,難保日后不會發生同樣的事。

原本她懷疑赫舍里氏,但一想赫舍里氏才多大?哪里會有如此惡毒的心腸?

弘昉不甚在意,“就是不小心摔了一跤,純粹是意外,額娘放心,兒子已經懲罰了輝發那拉氏身邊的幾個奴才,以后不會了。”

尼楚賀覺得他如此隨意的處置方法不大好。

輝發那拉氏小產,固然有奴才照顧不力的原因,但罪魁禍首呢?真的只是意外嗎?

內宅里哪兒有那么多意外?

可她也不好多說什么。

兒子大了,有自己的想法,她不好置喙兒子的處事手段。

尼楚賀嘆了口氣。

但愿真的是意外吧。

弘昀和弘晏都成年了,子嗣也好幾個了,完全不必她費心。

只是這弘昉雖說成了親,偶爾還是有些任性和孩子氣。

弘昉不如弘晏心眼多,又粗心大意的,有些事情未必能看清楚。

所以她才擔心弘昉處理不好內宅之事。

但有些事不是她能管的,還是要他自己處理。

她也只能提醒他幾句罷了。

因為輝發那拉氏小產一事,赫舍里氏特意進園子請安,“此事都是兒媳的錯,是兒媳沒照顧好那拉妹妹,才讓那拉妹妹小產。”

看著赫舍里氏惶恐不安的模樣,尼楚賀也不忍心責怪她。

何況這事兒也確實怪不得她。

嫡福晉有照顧內宅小妾和庶出子女的責任,子嗣出了事,嫡福晉逃不了失職的責任,但赫舍里氏畢竟剛進府不久,年紀還小,難免有不周到的地方。

尼楚賀也不是那對兒媳苛刻之人,還是很理解她一個小女孩的惶恐謹慎的。

“你放心,此事本宮不會怪你,只是以后仔細些就是了。”尼楚賀安慰她,看著她依舊誠惶誠恐的模樣,不禁嘆了口氣。

難怪弘昉不喜歡赫舍里氏,這膽子也太小了,性子也太拘謹,弘昉是個活潑的,受不了很正常。

也是當初她沒挑好人選,沒考慮性子的問題。

“你不必擔心,弘昉性子寬厚,你只要做好自己的份內之事,多體貼他幾分,他會體諒你的,你也不必老是這樣誠惶誠恐,只要與你無關,便沒人會責怪你。”

赫舍里氏訥訥地應了,笑了下,“多謝額娘,兒媳謹遵教誨。”

午時,雍正來了。

去年八月,額附策凌擊敗準噶爾,近來邊疆平靜,朝廷政令一項項頒發到各地,還算順利,朝中也安穩,倒是鮮有讓他費心之事,雍正也得以時而在她這兒輕松片刻。

因著皎皎的婚事定了,雍正不免有些感慨,心情有些悵然。

“皎皎近日如何了?”雍正躺在她腿上,問道。

尼楚賀扒拉著他的白頭發,本來想拔幾根的,看著那么多白發,頓時就不忍了。

算了,白了就白了,雖然難看了點。

“倒是常悶在屋里繡花呢。”提起這個她就嘆氣,皎皎一向活潑,難得能安靜下來寫字繡花什么的,這樣的女兒還真讓她不適應。

想必這心里還有點不高興呢。

好在也并非天天悶在屋子里,偶爾還會去瑞親王府或慧郡王府散心,倒不至于悶著了。

雍正輕笑,“這眼看要成親了,倒是懂事了許多。”

尼楚賀不語。

雍正側頭看她,“怎么了?不太高興的樣子。”

女兒這樣子,她如何能高興?

她在想,是不是應該為了女兒爭取一下?

她不忍心看到女兒悶悶不樂的樣子,她不是曾想過要女兒一輩子快快樂樂的嗎?

但是如今已經下了旨,恐怕也不好再收回去。

“沒什么,就是想到了弘昉。”還是不提了,既然定下了親事,何必再提起那些事惹出更大的亂子?

雍正想到弘昉剛失去的孩子,不禁皺眉,嘆了口氣,“不必多想,弘昉還年輕,以后還會有。”又舒展了眉頭,“好在弘昀和弘晏他們府上近些年出生的孩子都平平安安的,也算幸事。弘晏的嫡長子永玠聰慧伶俐,身子也健康,朕也可放心了。”

儲君膝下有可靠的子嗣,于皇帝而言是幸事。

雍正已經見老了,頭發已經變得花白,唯一希望的就是大清后繼有人。

春末夏初,天氣漸熱,尼楚賀再次回到了蓬萊洲。

雍正也常把政務搬到昭華殿處理。

因身體不濟,近來雍正召嬪妃侍寢的次數已經很少了,偶爾去幾位高位嬪妃那兒坐一坐,大多時候都留在昭華殿。

雍正常叫瑞親王弘昀、睦郡王弘晝和慧郡王弘晏幫著處理折子,減輕壓力。

這三位都是較為年長,又身份尊貴的皇子,都有資格繼承大統。

雖然只有太子才能幫皇帝理政,但如今未明確地說明儲君人選,便是要這幾位皇子幫著理政,也無人說什么。

何況,此舉也能考察幾位皇子的理政能力。

左右未來的儲君人選就在這三位當中了。

令百官奇怪的是,瑞親王弘昀是皇貴妃的長子,按理瑞親王和睦郡王才是最有可能繼承大統的,卻又加上個慧郡王弘晏。

同為皇貴妃之子,這未免叫人浮想聯翩,暗嘆皇貴妃可是人生大贏家啊,膝下兩位皇子都有機會問鼎大寶。

這睦郡王未免就顯得勢單力孤。

請記住本書域名:。何以笙簫默小說手機版閱讀網址:.yetianli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