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更求粉紅票。
到了正月十六,朱仲鈞和顧瑾之帶著孩子們向太后告辭,準備出宮。
太后最近的心思,都在皇帝親征的事情上,她心緒難寧,夜里也睡不踏實。昨日朱仲鈞的孩子們來一鬧,太后心情大好,晚上也睡得安穩,早起精神很好。
這是其一。
她想留燕山和彥穎兄弟們多住兩日。
宮里也有孩子。
可宮里的孩子,都會敬重太后。在宮里孩子們眼里,太后不僅僅是他們的祖母,也是皇太后。
這里頭就隔著威嚴。
朱仲鈞的孩子,卻都不知道這層。
他們只當太后就是祖母,跟普通人家一樣。特別是彥穎,看到什么都要,讓太后覺得,宮里那些死物也是有價值的。
她很喜歡這樣的,這是其二。
在宮里寂寞久了,就想要孩子們來鬧一鬧,這就是太后此前的心態。
她非常舍不得顧瑾之的孩子們。
“小七,你在外頭也是養胎歇息,不如就在宮里,住到二十再出宮。”太后道,“哀家翻了黃歷,二十是個好日子。今天反倒不宜出門……”太后故作不悅,對他們看透了自己的心思、還不幫忙遮掩、反而笑出來表示不滿。
朱仲鈞和顧瑾之就不敢再笑了。
兩人連忙正了正神色。
“......小七還懷著身子,宮里吃食物,總比外頭要精致些。”太后又道,“哀家要是能出去看孫子,也不用這樣苦留你們的。”
話說到這里,就有點耍賴之意。
但這里頭也有辛酸。
顧瑾之和朱仲鈞相視一眼,兩人就知道了彼此的意思。
朱仲鈞開口道:“母后,并非我們不愿留下來,只是怕壞了規矩。既然您這樣說,那咱們再打擾母后幾日。”
現在這后宮。掌印的是皇后。
太后留朱仲鈞一家人住,仍是要問過皇后的。
太后笑了笑,道:“在母后這里,怎么算打擾?”
話雖然如意,太后還是派了成姑姑先去說坤寧宮,和皇后說一聲,免得皇后心里不悅。
皇后是很敬重太后的,從來不敢駁了太后的話。太后留朱仲鈞一家人在宮里住,也不是頭一次,譚氏是不介意的。顧瑾之和朱仲鈞都站起身,道了謝。
然后,顧瑾之和孩子們就留在仁壽宮,陪著太后。
朱仲鈞去了外宮。
太后和顧瑾之的感情較深。
顧瑾之瞧了瞧她的臉色。直接問她:“母后,您近來睡得不好?”
太后也直言不諱,跟顧瑾之說起了心里話:“……京里這兩年局勢才穩,皇上又有親征。太子太過于年幼,哀家是放不下心的。京城若有個閃失,親征軍失去了后盾,更是危急。內宮不得干政,哀家又夠不著。皇上也是怕哀家太過于擔心,才把仲鈞留下來。哀家是吃不好、睡不好的……”
內宮不僅僅不能干政。甚至不能談亂朝事。
太后卻不在顧瑾之面前講究這些。
她知道顧瑾之不會到處胡言亂語。
“母后,軍國大事,我也不懂。但我聽王爺說,若是不親征,蒙古草原的兩個部落結盟。只怕會打到京城,到時候更是生靈涂炭。”顧瑾之道,“況且太子大才,有他監國,你應該放寬心。”…
太后笑了笑,笑容有點勉強。
太子是個孝子,對皇帝和太后,他都非常孝順;他也是個很好的人,對于老師、長者,他尊敬有加;對于太子妃,他更是疼愛練習,夫妻和睦;他甚至嫉惡如仇,看不慣時間不平。
但是作為太子,他的政治敏銳度太低。
皇帝派了不少的老師在他身邊,教他學會如何做個君主,可是他的成績差強人意。
太后還記得他前幾年跟顧延韜拍板,僅僅是因為他老師袁裕業的一件私事。
作為學生,他無疑是合格的。
可作為太子,他的缺點太過于明顯。
這都是因為宮里孩子太小。在晉王出生之前,宮里只有太子一個皇子,晉王比他小十二歲。
外頭有譚氏護航,里頭又沒有可以取代他的人,他過得沒有危機感,自由自在,有點任性,從小就沒有養成君王氣勢。
而且那時候皇帝總想換掉他,也根本沒打算封他為太子,所以小時候也沒有刻意培養他的君王氣質。
等他漸漸大了,再想去改變他的性格,就變得難上加難。
況且皇家也沒有天子親自教養兒子的道理。
太后找了很多理由來說服自己,太子已經成年,已經成熟,但她就是不放心太子的。
太子耳根軟,容易受人挑撥,這不是一天兩天的,太后非常清楚。
就是因為太子這個性格,太后才不放心他監國。
這些話,太后是不好講的。
哪怕在顧瑾之面前。
“......哀家也想過些清凈日子。”太后嘆氣道,“可這天下,哪有清凈的時候啊?哀家盼著這次戰事過后,天下能多太平幾年,哀家也享享清福。”
“一定會的,您放心。”顧瑾之道。
太后笑,又問顧瑾之:“你給哀家開個方子吧?哀家這兩日的確睡不好……”
“母后,您只是擔心大事,才憂心忡忡,這可沒有方子可解。”顧瑾之笑道,“您陪著孩子,多笑笑,心里少些煩惱,就能睡得好。方子是不必開的。”
太后點點頭。
一上午,顧瑾之和孩子們,都在仁壽宮。
彥穎甚至和燕山摔跤。
燕山和彥穎,都跟朱仲鈞學過摔跤。但彥穎的成績更好。別看他比燕山矮,人卻機靈有力氣,一下子就能把燕山摔倒。
燕山倒也不介意,被摔倒了,笑呵呵爬起來。
太后讓人在地上鋪了氈毯,摔倒了也不疼。
兩個孩子摔得津津有味,太后看著也有趣,笑得合不攏嘴。
太后心里是偏向彥穎的。彥穎長得像朱仲鈞,太后總能從他身上,看到自己兒子的影子。故而更疼彥穎。
看著彥穎那么小年紀。能摔倒哥哥。太后非常高興。
而燕山不氣餒,一副容忍弟弟的謙讓模樣,更讓太后覺得稀罕。
一上午,太后心情非常好。
他們陪著太后說笑。中午也在仁壽宮用了午膳。
午膳的時候,蘇嬪和德妃、麗妃也來了。
還有幾位公主,紛紛來請安。
太后留她們用膳。
晉王也來了。
彥穎看到晉王,就裝作不認識般,不和他說話。今早起來,朱仲鈞特意和彥穎說了話。
顧瑾之不知道他們父子說了什么,神神秘秘的。
但彥穎果然不再問玉佩的事,也不理晉王,讓顧瑾之知道。朱仲鈞的話起了作用。
晉王見彥穎不理會他,他就看向了燕山。…
燕山一臉不知何事的茫然。
吃了午膳,燕山和彥穎有點困,太后讓他們就在仁壽宮的偏殿歇息。
等兩個孩子退下,晉王好似有話想跟太后說。德妃卻給他使眼色,目光有點狠戾。
德妃的目光,被太后看個正著,太后轉頭,看到欲言又止的晉王,問:“怎么了?”
晉王要開口,德妃忙站起來,笑道:“過年之前,您賞賜給他的一對青花瓷梅瓶,被他打了,心里惴惴不安,說對不住皇祖母……”
晉王一臉不愿。
太后就知道德妃撒謊,根本不是這事。
但是德妃想遮掩,太后也不好當眾拆穿她的。
顧瑾之心里,不免有了些涼意。
她看了眼晉王,又看了眼德妃,一時間五味雜陳。
孩子果然是孩子。
孩子的心思,朱仲鈞一下子就猜得準了。
“不過是對青花瓷瓶,值什么?哀家這里多的是,明日叫人再拿一對給你。”太后笑著道,“你也去吧,皇祖母也要歇歇。”
太后說了這話,眾人便一起告辭。
德妃暗暗給顧瑾之使眼色。
顧瑾之就道:“母后,我送送德妃……”
太后點點頭。
除了仁壽宮,德妃和顧瑾之并肩而行。
德妃卻沒有說什么話。
兩人一路到了景和宮。
到了景和宮坐下,德妃就開門見山道:“早起的時候,我去給太后娘娘問安,遇著了急匆匆的晉王。我攔下他,問他什么事,他半天支支吾吾的。他在我面前,倒也不敢弄鬼,說什么昨日有人偷了他的玉佩……”
顧瑾之在心里默默嘆了口氣。
孩子的惡意,有時候太過于指責,反而被認為苛刻。
但這種惡意的中傷力,一點也不輕。
朱仲鈞的料事如神,晉王的陰狠,讓顧瑾之沉默一瞬。
“我把他叫到了景和宮,問了他半天,他說是六叔家彥穎拿了的。”德妃看了眼顧瑾之,繼續直接道,“瑾姐兒,你昨日見孩子拿了玉佩嗎?你別怪我說得直接,我的心是向著你的……”
“六姐,你若是不向著我,便當著太后娘娘的面問了出來的。”顧瑾之道,“你倘或不懂這點情分,就辜負了您的一片心。但我的確沒見著孩子拿什么玉佩。我們家彥穎,不滿五歲,家里也是不缺東西的,他從來不伸手拿旁人的東西,這點我可以保證!”
今天第四更了。很久沒有這么努力過。還有最后半個小時了,姐妹們還有票的話,使勁扔過來吧。拜托了。本文來源:..,轉載請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