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零開始

第二十卷 第四十章 以彼之矛攻彼之盾

“天使?我們到底在和什么東西打仗啊?”

美軍水兵們在看到我們的時候所表現出的驚愕要遠超之前那些見到我們的各國精銳,畢竟那些精銳們自己就有著諸多不可告人的秘密,而且對于別國的秘密部隊的構成他們也多少知道一些內幕。但是,這些水兵們只是常規部隊,對我們來說他們甚至于應該被歸類到普通人的行列中去。對于他們這些只知道新聞中宣傳的那個世界的人來說,我們這些生物根本就是不存在的東西。然而,現在當一群本該只存在于幻想中的東西出現在他們眼前時,這幫人的心情也就可想而知了。

“晶晶、玲玲,我們分開行動,一人一艘船,這樣速度能快點。”

晶晶、玲玲向我點了點頭后便各自分開尋找最近的目標俯沖了下去,至于我則是越過了最近的兩艘戰艦向著后方的一艘導彈艦飛了過去。

相比之晶晶、玲玲找上的那兩艘驅逐艦,這艘導彈艦可是要小多了。至少從長度上來說它就比旁邊的驅逐艦短了至少三分之一。當然,戰艦的戰斗力是不能用體積去衡量的。導彈艦屬于一種新艦種,其功能比較極端化,單論火力輸出它甚至于能在短時間內超越航空母艦和戰列艦的打擊能力,但這東西的缺點也是一大堆,總之這玩意屬于火力極端化的產物,但拉出來就是個活動靶,但在艦隊中它卻是相當強力的傷害輸出單位。

看到我俯沖而下,導彈艦上的人員自然不會干看著。我這邊還沒靠近,那艘導彈艦的前甲板上便打開了一個發射口,跟著就見一團火焰噴出,一發小型導彈拖著長長的尾焰急速升空朝著我筆直的飛了過來。

對于我們來說導彈這東西只要數量不太多,那就基本不會構成威脅,畢竟導彈的特點決定了它需要大量精密的電子裝置來控制,而所有帶電子裝置的設備都屬于被我們克制的存在,所以正常情況下導彈對我們來說是不夠成任何威脅的。

就在那枚導彈升空后不到兩秒,它的尾翼便是突然一動,跟著整枚導彈都在空中玩了個甩尾動作將彈頭與彈尾的方向整個調了個個,然后那枚導彈便在下面船員驚恐的目光中朝著發射口飛了回去,而更糟糕的事情是,那個發射口中此時剛好裝填完第二發導彈。

轟……第二枚導彈在戰艦中彈前便已經發射,只是它才剛從發射口里冒出三分之一,之前發射的第一枚導彈便已經躥了回來正好與它撞在一起,然后便是一只火球伴隨著四散的碎片將真個導彈艦的前甲板都洗禮了一遍。不過還算那幫人走運,這兩枚都是防空導彈。作為一種用來摧毀飛機的導彈,防空導彈的戰斗部攜帶的炸藥并不多,而且其中也沒有增加正面穿透力的聚能結構,反到是裝有用于擴大打擊面的大量金屬棒。這些金屬棒在導彈爆炸后可以向四面八方飛射出去,對于外殼極為薄弱的飛機來說這東西的殺傷力還是相當不錯的。而且由于飛機上的螺旋槳或者進氣涵道都是極為脆弱的部件,所以這些東西一旦被卷入發動機,其后果都將是毀滅性的。只是戰艦卻完全不怕這些小金屬棍,它們的打擊范圍確實很大,可導彈艦的甲板好歹也有幾公分厚,比起薄的像硬紙板一樣的飛機外殼來說戰艦甲板好歹也有一道磚墻那么厚,這些金屬棒除了能把甲板上刮出很多白印之外根本起不到任何殺傷效果。因此除了彈頭爆炸時加工發射口炸壞了之外,整搜導彈艦幾乎等于是沒怎么受傷。

盡管兩枚防空導彈沒能對這艘導彈艦造成任何嚴重破壞,但我遙控它飛回去也只是為了給自己爭取時間而已。我壓根就沒打算靠它擊沉一艘戰艦。

趁著兩枚導彈爆炸的當口我便已經降落到了導彈艦的甲板上。相比之一般戰艦,導彈艦的甲板可以說是最簡潔的。除了船身中央有一座略高于甲板的六菱形指揮塔之外,整艘船的頂部甲板幾乎都是平的。當然,導彈艦的甲板并不是像航母的起飛甲板那樣是完全的平整,它的甲板實際上是有一定弧度的。以船的中軸線為最高線條,甲板向兩側成階段性逐層傾斜,這個結構主要是為了對抗敵軍的雷達系統,它可以使導彈艦具備很強的雷達隱身效果。但是,這個結構雖然有利于隱身,但卻不利于防御。說白了就是這船不經打。

我剛一降落到甲板上便直接對著前方的指揮塔側墻一指,嗡的一聲,一枚淡藍色的沖擊光球直接飛了出去,然后轟的一聲撞上指揮塔側墻并在上面開了一個直徑五米多的大洞。由于導彈艦的整個指揮塔一共也就比甲板高出五六的樣子,所以這個大洞幾乎是覆蓋了整個指揮塔的側面。

看著被轟出的缺口,我直接便抬腳走了進去,內部的人員此時因為剛剛的爆炸已經基本死光了。還活著的也是重傷不起,根本沒人可以阻攔我的進入。

跨入指揮塔后我首先便用一記小型等離子球轟掉了通往下層的樓梯,這樣下面的人一時半會就上不來了。接著我走到了操作臺前,簡單的看了下操作臺,然后直接抬手彈出一根刃爪將操作臺上的蓋板切開,然后收回刃爪伸手進去直接把整個面板掀了下來。

沒有上面那層塑料面板的保護,下面的電路系統便完全呈現在了我的眼前。找到控制鍵的連接線路,然后我從脖子后面拉出了自己的數據接口將其往線路上一按。數據接口前端的萬用連接器瞬間展開,無數根金色的絲線一般的東西瞬間便全部插入了導線內部,跟著我的視線中便呈現出了一副操作界面。這是這艘導彈艦的控制系統界面,依托電子腦的轉接與我本身大腦的強大運算能力,戰艦上的計算機系統僅抵抗了一秒不到便被徹底攻陷,現在整艘戰艦都處于我的控制之下。

作為一種新式戰艦,導彈艦的指揮控制系統相當先進,理論上它只要十幾個人操作就可以達到最大戰斗力,我現在接管中央控制電腦后等于就是一個人在操作整條船。

在我的眼前,一張虛擬的操作屏幕上,整艘船的立體框架圖正顯示在那里。隨著我的意念移動,三維圖象迅速動了起來。其中的船尾發動機被紅色選中,然后旁邊彈出了操作彩單,光標迅速移動,菜單上的最大動力輸出被選中,然后我便感覺船身猛的一抖開始往前躥了出去。之后我迅速在三維圖中選中船舵并將其以一個類似于汽車速度表一樣的扇形刻度盤獨立顯示在了我的視線區域的左下角,通過隨時調整這個刻度盤我就可以控制戰艦按我的需要進行移動。

操作導彈艦動起來之后我又迅速的選中了船身武器菜單,然后將目標分類調整到了反艦狀態,接著用光標一下將彈出來的所有導彈編號全部選中。瞬間,導彈艦頂部的甲板就仿佛自動天窗一般向中間收攏了起來,露出了下面一排排的垂直發射裝置,跟著整個發射艙內的所有代表倉儲模式的綠燈都跳成了代表發射狀態的紅燈。

完成這一部操作后我又迅速用自身數據鏈請求連接龍緣的衛星,并通過衛星將附近的其他美軍戰艦的坐標全部下載并分別輸入了所有導彈的數據庫中。這個過程本來如果是人工進行的話,每次一般只能操作一枚導彈,而且大約要十秒左右才能搞定一枚導彈。不過因為我的生物電子腦實際上比較類似計算機,所以這個過程我只用了有秒不到就完成了,而且是給所有導彈全部輸入了信息。

在搞定了數據信息后我直接便選擇了確認發射,然后趕緊拔掉數據接口從墻上的大洞中跑了出去。此時外面已經是一片火焰升騰,整艘導彈艦上有一大半區域都在噴火,那是眾多導彈一起發射的結果。不過我現在可沒空管這些導彈,而是迅速張開翅膀并啟動背后的推進器跟著那幫導彈一起飛了起來。

就在我跟著那幫導彈一起飛起五六米之后,那些導彈便開始不再跟著我垂直向上飛,而是忽然各自轉向朝著自己的目標飛了過去。

這一大群導彈數量足有上百枚,要是全部命中的話估計美國人的航母編隊就剩不下幾條船了。當然,這些導彈是不可能全部命中的,美國人的戰艦都有自動攔截系統,雖然不能說百分百攔截率,但擋住一大半是肯定沒問題的。不過我也不傻,不會給每艘船分一枚導彈,那樣的話估計這堆導彈頂多能命中一兩發就不錯了。

我采用的方法是多枚導彈對準一艘船的飽和攻擊法。美國人的戰艦上一般只有五到六個攔截點,如果導彈全部來自一個方向的話,那么最后只有三到四個攔截點可以起到作用,而如果按照兩枚導彈對應一個攔截點的話,只要發射八枚導彈攻擊一艘船,基本就能保證百分之九十以上的概率命中有枚,而以現代反艦導彈的威力,只要有一枚命中,那除了戰列艦和航空母艦之外,其他船只至少也得是個癱瘓的命。

“攔截,攔截。”

隨著那幫導彈開始四處亂躥,周圍的美軍戰艦上的指揮人員全都發瘋了一般的叫喊著。雖然他們現在是指揮失靈,但是被動防御他們卻是知道的。畢竟看到導彈朝自己飛過來,傻子也知道要趕緊攔截啊。

盡管那幫指揮人員叫的很大聲,戰艦上的操作人員也及時反應了過來,然而……效果簡直出呼眾人意料。這個眾人之中也包括我在內。

之前的陽電子炮轟擊對美國人的艦隊造成了類似于電磁打擊的效果這我是知道的,只是我并不知道他們的受損程度居然高到整個艦隊的電子系統都癱瘓了的地步。我以為他們只是雷達和無線電壞了,并不知道他們連船內電路都被燒掉了。這也就是為什么我們會對那些戰艦進行飽和攻擊的原因,因為我以為他們的自動攔截武器還能用,然而事實卻是……它們已經廢了!

近程攔截炮屬于由電腦控制的自動武器,畢竟從發現導彈到導彈命中的整個過程一般都不會超過十秒,這么短的時間內你要指望一個人用手去操作機關炮把導彈打下來,這個實在是有點強人所難了。因此這些自動武器全都是電子操控的,而且效果也確實不錯。畢竟計算機在處理數據的速度上顯然比人要快多了。但是,現在的問題是這些戰艦上的控制電路全都燒掉了,以至于這些自動武器全都成了不動武器,別說攔截率了,它們根本連啟動都啟動不了。

原本我還以為這些導彈至少一大半都會被攔截掉,結果卻發現那幫戰艦上的近防武器居然一個都沒啟動,然后就見最近的一艘驅逐艦上連續的轟轟轟爆出了四個大火球。分給它的四枚導彈一個沒拉居然全中了。

相比之這艘驅逐艦,后面一艘巡洋艦更慘。這家伙被我分了八枚導彈,本來我指望能中個一兩枚就差不多了,結果這下到好,沒有近防武器的干擾,八枚導彈一個也沒拉,全都撞上那艘巡洋艦,結果就是整艘船瞬間就被炸成了一堆碎片,不到一分鐘就徹底消失在了海面上。

和這艘巡洋艦以及之前那艘驅逐艦差不多,所有被我列為打擊目標的戰艦基本上都沒幸免。除了其中一枚導彈在穿過一艘沒有被陽電子炮打中的護衛艦附近時被護衛艦上的近防系統攔截掉之外,其它的導彈居然全數命中。當然因為我瞄準的目標太集中,所以一百多枚導彈只干掉了差不多二十艘船。

一下少了二十多艘中大型戰艦,美國人也是心疼的要命,不過當他們想要攔截那艘導彈艦時,卻發現那艘導彈艦居然直沖著最近的一艘護衛艦撞了過去。

這艘護衛艦就是一艘沒有被陽電子炮波及的護衛艦,因此它的各種系統都還能用。看到這個導彈艦沖過來,護衛艦自然是全力攻擊企圖將其攔截下來,只是這么近的距離反而限制了它的火力。

現代戰爭大多是超視距戰爭,也就是在視線范圍之外進行戰斗。這么近的距離各種導彈跟本就沒法鎖定目標,而且由于導彈艦本身比較低矮,所以護衛艦上的大炮跟本沒法瞄準它,只能靠側面的一些小炮進行攔截。但是導彈艦裝甲再薄那也是艘戰艦,光靠幾門小炮想在短時間內轟沉它根本不可能。

兩分鐘后,伴隨著轟的一聲巨響,那艘已經沒有導彈的導彈艦直接撞上了這艘護衛艦的側后方。裝甲較薄的導彈艦當即解體,而護衛艦也不好過,整個后甲板都扭曲變形,而且側面的裝甲都被撞穿,船體瞬間就歪了五六度,明顯是開始進水了。

在天上看著這個效果,我滿意的點了點頭,不過,這只能是偶爾為之,剩下的戰艦看來還得手動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