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生

第五百八十一章 善人惡人

正文第五百八十一章善人惡人正文第五百八十一章善人惡人←→:、、、、、、、、、、、、、、張墨言罷,并未接話,他知道張墨只是在安慰自己,因為沿途見到的那些僧人無一不是眼圈泛黑,昏昏欲睡,這便說明少林寺被折騰的不是一天兩天了,別說略做喘息了,就是睡上幾天也不見得能緩過神來。

二人的出現令廣場上抓蛤蟆的那些僧人多有尷尬,俗話說家丑不可外揚,少林寺乃禪宗祖庭,威嚴之地,而今卻出了這種事情,若是傳揚出去,定然成為江湖中人茶余飯后的談資和笑柄,為了遮蓋掩飾,那些僧人只能一邊忙碌,一邊故意大聲與蛤蟆說話,只道水陸法會普濟六道,不能厚此薄彼,送走它們只是為了給其他需要超度的生靈騰地方。

和尚們尷不尷尬二人不知道,但這種欲蓋彌彰的言語卻令和張墨很是尷尬,所謂的水陸法會不過是個幌子,畢竟堂堂的佛門清凈地,搞的到處都是烏鴉,遍地都是蛤蟆,威嚴盡失,體統全無,總得找個借口掩飾一下才行。

不止廣場上到處都是蛤蟆,連二人站立的臺階上也有,眼見蛤蟆竟然往張墨的腳上蹦,心生厭惡,隨即延出靈氣,將近處的蛤蟆盡數掃飛。

此舉直接傷了幾十只蛤蟆的性命,廣場上的那些僧人都看到了的舉動,卻只當沒看見,甚至在內心深處暗暗叫好,這漫山遍野的烏鴉和蛤蟆這些天將他們折騰的苦不堪言,異常煩躁。

有很多事情可以令人煩躁,聒噪吵鬧和睡不好覺無疑是其中最為嚴重的兩種,僧人慈悲為懷是真,但折騰的他們寢食難安,搞的他們不得清凈,再好的脾氣也會煩躁上火。

蛤蟆可不長眼,剛剛揮飛一片,近處的蛤蟆又蹦了過來,見狀再度出手,這次直接將二人前后左右的蛤蟆盡數揮飛,死傷不下百余。

的動作如此明顯,幅度如此之大,廣場上的僧人便是想裝瞎也不能了,為首的僧人合十唱佛,“阿彌陀佛,施主手下留情,切莫枉造殺孽。”

并未理會那個僧人,而是催動純陰靈氣,將臺階上下以及廣場各處的蛤蟆盡數凍死。

一眾僧人見狀紛紛合十低頭,唱佛不止,這些蛤蟆實在是太討厭了,若是老實趴在那里也就罷了,奈何它們并不老實,還會到處亂蹦,到處亂蹦也罷了,但它們還會咕嘎亂叫,片刻之間便凍死一大片,令他們大感快意,不過他們自然不能拍手叫好,只能低頭唱佛,維持慈悲。

張墨站在原地,面帶微笑的看著到處殺蛤蟆,她比足足大了八歲,在其眼中只是個童心未泯的少年,所行之事也符合他的年齡,真實就是最好的,她并不希望故作深沉的裝穩重。

在廣場各處快速移動,驚擾了寺內和林中的烏鴉,不計其數的烏鴉自各處振翅飛起,自寺院上空盤旋聒噪。

見狀陡然皺眉,只是這一陣聒噪已經惹的他心煩意亂,難以想象寺內的僧人這些天都是怎么忍下來的,既然已經動手了,干脆好事做到底,送佛到西天,直接將那些烏鴉也給攆走。

想到此處,立刻踏地借力,凌空躍起,自空中催動純陽靈氣自體外生出炙熱火焰,施出浴火凌空沖著天上的烏鴉疾飛而去。

此時太陽已經落山,施展的浴火凌空不但異常耀眼,還伴隨著炙熱高溫,所到之處烏鴉驚叫亂飛,四散躲避,而那些來不及躲閃的直接就會被火焰燒死。

實則早在催動純陰靈氣清理蛤蟆之時,廣場上的那些僧人就已經猜到了他的身份,畢竟只有傳說中的混元神功才能發出如此寒冷的靈氣,而混元神功只有英勇親王李才能施展。

眼見渾身浴火,自寺院上空追襲烏鴉,廣場上的僧人暗道痛快,其中一人激動興奮,竟然高聲叫好。

發現周圍的同門都在皺眉看著自己,那僧人這才察覺自己失言,情急之下急忙加以補救,“好,殘忍!”

動機和目的決定了方法和手段,如果只是為了驅趕這些烏鴉,他就不會飛的那么快,給烏鴉們留出躲避的時間,但他的目的是盡可能的多殺,如此一來飛的就很快,其直接結果就是大量來不及躲閃的烏鴉被瞬間燒死。

只一個來回,寺院上空的烏鴉就少了大半,再來一個來回,寺院上空一只烏鴉也沒有了,僥幸不死的那些紛紛驚叫著飛向遠處。

困擾寺院僧眾多日的烏鴉突然消失,寺院周圍立刻清凈了許多,雖然還有蛤蟆亂叫,卻也不似先前那般吵的人腦殼疼。

待散去火焰,斂氣落地,張墨微笑開口,“你可是朝廷的親王,自人家寺院上空飛來飛去,成何體統?”

驅散了烏鴉,心情大好,“這群扁毛畜牲專門兒欺負老實人,就得我這樣兒的惡人來治它們。”

張墨雖然嘴上這么說,實則內心深處并不反對這么做,因為她也是修行之人,修行之人都有個共同的特點,那就是喜好安靜,無意義的聒噪和吵鬧是他們最討厭的事情。

“希望主人不會怪罪你。”張墨隨口說道。

靠近張墨,低聲說道,“放心吧,不會的,實則我飛第一個來回的時候寺內的僧人就已經看到我了,如果他們真心想要阻止,早就出面了。”

聽這般說,張墨笑了笑,沒有再說什么。

繼續說道,“其實我對少林寺并不是非常了解,正好趁這個機會看看少林寺風氣如何。”

“哦?”張墨用詢問的眼神看向。

低聲解釋道,“世人都有一個通病,那就是遇到事情自己不出頭,卻希望別人出頭,自己坐等受益,什么惡人自有惡人磨,什么事不關己高高掛起,什么各人自掃門前雪,都是這個意思,都是希望自己不付出卻額外受益,這次壞人讓我做了,少林寺的和尚受益了,等會兒看看他們對我燒烏鴉是何反應,如果他們批評我,那就是一群偽君子,如果他們裝聾作啞,那他們還算有點兒良心,至少沒有又吃奶又罵娘。”

的這番話將張墨逗樂了,歪頭一旁,竊笑不止。

“知客僧人怎么還不出來?”等的有點不耐煩了。

“別著急,你身份尊貴,寺內主事之人定會親自出迎,你總得給人家換衣服的時間。”張墨笑道。

感覺張墨說的有道理,便耐著性子繼續等候。

在二人等候的同時,廣場上的那些僧人也沒閑著,繼續往木桶里裝蛤蟆,此前那些蛤蟆都是活的,不但很是滑膩,捕捉之時還會到處亂蹦,而今都被給凍硬了,收拾起來倒是方便多了。

再等片刻,寺內終于傳來了腳步聲,根據腳步聲來看,人數不少,至少也有十幾人。

聽到腳步聲,和張墨轉身向北,面向山門。

不多時,寺院大門打開,以同塵為首的十幾個身穿大紅袈裟的僧人緩步而出,這些僧人年紀都不小了,所穿袈裟規格也高,無疑是寺內的諸位長老。

原本是想與同塵等人鄭重見禮的,待得看到這些僧人亦是黑眼圈兒時,心中頓生憂慮,好在一旁的張墨拉了拉他的衣袖,這才及時回神,不曾苦笑失態。

同塵自然認識和張墨,站定之后雙手合十,“南無阿彌陀佛,少林寺僧眾恭迎王爺伉儷。”

“英勇親王李,攜內子拜見諸位大師。”行的是俗家拱手禮。

張墨也不曾以道家禮節沖眾人行禮,而是隨著沖一眾高僧拱手見禮,之所以不行道家之禮,是因為按照道家禮法,道士是不進寺院的,此時她的身份是朝廷欽差,而不是龍虎山的道士。

“王爺王妃請入寺奉茶。”同塵側身邀客。

“諸位大師請。”回禮之后剛想邁步,廣場上卻突然傳來了一名僧人的慈悲長嘆,“勸君莫打枝頭鳥,子在巢中待母歸,阿彌陀佛,善哉善哉。”

聽得此人言語,陡然皺眉,這家伙早不感慨,晚不感慨,偏偏在同塵等人出現之后大發感慨,標榜自己的意圖昭然若揭,當真虛偽。

說話的僧人年紀不大,無疑是寺內的晚輩,本不想與此人一般見識,但最終還是沒忍住,轉身回頭,“大師悲天憫人,慈悲為懷,令在下好生慚愧,不過大師常年安居寶剎,衣食無憂,不經人間疾苦,不知六道眾生,豈不知烏鴉這種禽鳥是三月產卵,六月離巢,此時已近七月,雛鳥早已離巢,你的擔憂實屬多余。”

說話的僧人沒想到貴為親王,竟然還會與自己一般見識,一時之間愣在當場,尷尬非常。

身為少林住持,同塵此時也不便指責自己的僧眾,只得再度抬手相邀,“王爺請。”

沖同塵與一眾出迎的高僧點頭道謝,轉而與張墨一同過門進寺……

←→新書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