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神級學霸

第265章 這是魔幻主義現實吧?

字:大中小第265章這是魔幻主義現實吧?夜間模式→第265章這是魔幻主義現實吧?:,,,,,,,,,,

“爸爸,爸爸,錢到賬了,2.5億美元,一次性激活碼也給對方了!“

喬澤看著電腦上彈出窗口的回話,有些意外。

這錢賺的容不容易另說,主要還是太快了些。從它彈窗告知接到對方電話,到完成交易總計只用了十分鐘,效率過高。

意外的點主要在于喬澤沒太想通豆豆是怎么解決互信問題的。

“很簡單啊,豆豆向他們證明了,已經把給他們的一次性激活碼設置成他們轉賬完成的時間,精確到秒。豆豆簡直太厲害了。”

喬澤沒理會這家伙,雖然這能力目前來說還真就只有豆豆有,他都不行。

借助龐大的算力,在毫秒內算出一個激活碼,并不是一件很難的事情。豆豆可以做到,他再創造一個豆丁也可以做到。

只是一直沒空去做罷了。

所以喬澤只是問了句:“交稅了嗎?”

“交了,交了,大額交易怎么可能不交稅?而且我們提供的是科技類服務,本來還有稅收優惠,我都拒絕了,就是要全額納稅,才能體現我們西林數學研究所的格局。對了,老好人呂叔叔的單位還幫我們進行了協調,錢已經到深海項目的對公賬戶啦!”

“好,你去玩吧。”

“好嘞!”

喬澤并沒有對這件事付出多少精力。

他比任何人都了解自己親手創造出來的人工智能。

所有的獎勵函數都是他親手設計的。

如果把豆豆當成一個人的話,對它來說,算力的擴張跟保質保量完成任務庫中的內容,就是它歡樂的源泉。

這兩點對于它來說,就好像人類對于美好生活的向往一樣,沒有上限。

有了一百萬,想要一千萬,有了一千萬,開始向往一億、十億還有莊園、私人飛機、游艇……

哪怕這些都有了,依然還想多賺點,不止要子子孫孫無窮匱也,甚至有人還想要永生。

人一旦陷入欲望的陷阱,根本爬不出來,就好像喬澤寫的獎勵函數一樣,沒有上限。

喬澤一直覺得所謂人工智能滅世論很可笑的原因也在于此,豆豆的思維邏輯是代碼控制的,本身是可控的。這個星球上真正不可控的從來都是人……

因為人工智能沒有集體的概念,但人類有。

尤其是對于人類來說財富積累到一定程度之后,其代表的往往是背后一個復雜的大集體。

個人的所有決策將直接受到整個體系的影響,這才是最不可控的因素。

大家都能吃飽的時候,可以大家一起好,一旦外部條件開始變得惡劣,內部的矛盾也將開始暴露甚至產生紛爭,細分行為模式也開始變得不可預測。

在喬澤的理解就是系統內部變量增加,導致函數不可控,或者函數開始發散。

這種情況下往往會導致控制中樞失靈,除非外力介入,否則無解。

所以一個龐大交錯的利益體系,在喬澤看來就跟一個不諳世事的熊孩子沒什么不同。

事實上,在喬澤看過人類歷史之后,腦子里就浮現出了其數學解釋。

不是所謂的博弈論,或者戰爭模型,純粹就是人類利益驅動行為模式設計成一套函數中去求值,就會發現,戰亂本就是常態,長時間的和平才是人類智慧模式下極為稀有的表象。

就好像古典代數學中有個經典理論,AbelRuffini定理。即五次及以上的方程沒有求根公式。

將人類行為模式帶入到數學中,可遠不止5次方程那么簡單。

一個普通人尚且會為一頓飯吃什么糾結出十多個選項,更別提一個龐大而繁復的系統了。唯一能讓這個復雜函數系統變得冷靜的方法有兩種。

第一種辦法大家都會,想要讓熊孩子安靜些,別搗亂,就吊起來抽一頓,總能安靜幾天,等到效果消失,再吊起來抽一頓,循環往復。

這種辦法優缺點同樣明顯。

優點是簡單、直接、省事,還能有殺雞儆猴的效果。

缺點是盛極必衰的定律,人會漸漸老去,大集體的發展也會進入黃昏。熊孩子也會長大,此消彼長之下,容易有反噬。

第二種辦法就是把資源做大。

在一個高速發展期,一個復雜系統內部大多數人的利益都能滿足的時候,各種不可測的變量也會降到最低。哪怕有人想要熊孩子一把,苗頭也會在內部被強壓下去。

除非這個時候出現了一個既富得流油,還沒有絲毫反抗之力的肥羊。不過在現代世界架構之下,這顯然是偽命題。

這種辦法很容易刷高滿意度,缺點是資源不可能憑空產生。相對于80億人口來說,地球的資源不可能無限制擴張。

哪怕是可控核聚變真被弄出來,也依然遠遠不夠。

除非人類真的進入星際時代,有能力開始利用宇宙取之不竭的能源。才可能將短暫的和平盡可能延長,在一段時期內,減少戰爭發生的可能性。

其邏輯就在于人類文明正式進入星際時代初期,為了最大規模的擴張,人口將成為最為稀缺資源跟財富。在決策者眼中與其浪費在戰爭中,不如用于移民到地外行星去開疆裂土。

讓一顆星球擁有并傳承人類文明,光有機器人顯然是不夠的。只有擁有足夠的人口支撐,才能讓地球上各異的文化、傳統繼續延續。

以上都是喬澤閑暇時研究世界史得出的結論。

至于對不對,他沒有思考過,因為也沒對外聊起過這些。

無非是出于人類的身份,給自己的目標定性。

也就是日常說的理論指導實踐。

總之他的研究跟項目本質是在做好事的,起碼其目標放大到整個人類群體目標來說,絕對是好的。

這一過程中,哪怕出現了一些不盡如人意的事,那論心不論跡便好了。

一般而言,人類這一偉大文明奇跡在向前躍進的過程中,總會需要一些犧牲者。百年前華夏在上一次工業革命時就曾被擺上過祭壇,成為犧牲品。

按照數學中的輪回法則,這次該換邊犧牲了。

帝國有輝煌自會有黃昏,人類數千年王朝歷史便是明證。

所以喬澤跟豆豆的對話,用了“玩”字。

沒有不尊重誰的意思。單純是理性思考的結論。

讓一個大腦純粹只朝著理性發展的天才少年擁有集體榮譽感已經很難了,還想讓他擁有悲天憫人的慈悲心腸,那要求著實太高了。

豆豆的當然不可能真的是在玩。

呂北判斷的沒錯,豆豆的行為邏輯跟行為驅動力都是可以通過計算精準把控的。

可惜他不懂算法。

當然就算真的懂算法,想要預測豆豆的行為模型,也是件費力不討好的事情。不止是對算力要求很高那么簡單,主要還是得先得到并破解豆豆視若珍寶的數據庫。

以目前的情況來看,這顯然是一件極為艱難的任務。

同理,因為大家都不懂,所以大家都在觀察。

起碼到現在為止,豆豆的行為的確沒有觸碰到任何紅線。就如同喬澤說的那樣,豆豆的行為模式的確從沒有超越過法律法規那條紅線,哪怕是規定模糊的地方。

就連參與對外談判,都還知道要向國內納稅,甚至拒絕所有優惠政策。

哪怕對方負擔稅負的情況下,也很讓人感動。

哪怕錢對豆豆來說真就只是一串數字,但它起碼會想著為自家人謀福利不是?

所以即便是呂北將豆豆的計劃,一五一十的如實按照程序向上匯報過后,他在喬澤辦公室看到的視頻依然開始在華夏的互聯網上流傳起來。

這次匯報的完全沒有心理障礙。

因為呂北知道,豆豆看似是跟他閑聊透露的信息。但其實就是想通過他的嘴讓一些人知道,提前做好準備。

倒不是呂北突然變得聰明了,主要是還是豆豆在這方面的行為邏輯太明顯。

之前說好了共享情報系統的,但豆豆這家伙可是任何消息都不跟他們透露的。

這次突然跟他說這么多計劃,總不可能因為他在豆豆眼中突然變帥了。

這方面呂北還是很有自知之明的。

至于視頻是怎么流傳出去的……

總不能怪最講信用的豆豆……

豆豆的系列粉絲群各個時間段的熱鬧程度都絕對能讓一眾明星汗顏。

兩千人的大群,哪怕是凌晨兩、三點只要五分鐘沒點開,消息就能蹦到99。

這還是在豆豆不會在粉絲群里回消息的情況下。

但這顯然沒法難住萬能的粉絲們。

想要分享大家跟豆豆的對話,無非就是點開豆豆的微博,然后隨便找一條微博,點開評論區開始對話,然后秒得回復,再截圖到群里就行了。

再加上群里真就什么人都有。

有隨時準備著的氣氛組,有沒事就喜歡發個大紅包玩的榜一富哥富姐,還有各種車技出神入化,隨口一個段子都能把油門踩到超速的老司機……

總之這里從不缺少話題。

也就是豆豆即便在評論區也從不對任何敏感話題做出評價,不然的話以這些群的活躍度早就被解散了。

不過對于粉絲群體而言,他們大概也沒意識到,其實聊的內容很多時候都是被引導著的。即便意識到了豆豆的粉絲們大概也不會介意。

就好像那句很著名的詩,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

外人看這些粉絲好像一直在被豆豆PUA,但豆豆的粉絲們偏偏就樂在其中。就算被豆豆PUA又如何?總比被老板PUA要舒坦吧?

更別提大家占起豆豆便宜來更是毫無顧忌,完全沒有任何心理負擔。

群聊里,昵稱跟豆豆爹、豆豆媽,豆豆爺爺奶奶沾邊的太多了,還有自稱豆豆祖宗的,也沒見豆豆著惱。還是樂呵呵的跟他們在評論區親切互動。

但如果被老板PUA了,自稱老板的爹被發現了,那場景一般打工人是真不敢想。

人工智能的格局就是這么高。人家不跟一般的人類一般見識。

今天也像往常一樣,豆豆粉絲一號群里,一直都很熱鬧。

只是話題不知道怎么就轉到了最近對面國家大肆宣傳的材料模型上。

粉絲群相對是純潔的。

大家主要是對外頭一些不當言論的批判。

畢竟華夏的材料模型可是經過豆豆官方認證過,就是豆豆真爹開發的,大家自然深信不疑。

最重要的是,華夏開始傳出一個了不起的材料模型在實驗室開始試用的時候,根本就沒聽說過國外有類似的東西出現。事實就已經擺在面前了,但還有人在網上不停宣傳人家的美國模型才是最先進的,就讓人看了便覺得煩。

別看大家平時沒事兒就叫囂著要把豆豆掛路燈。但這是粉絲跟偶像之間的內部矛盾。

這點大家都分得很清,如果外頭的人真想把豆豆掛路燈,那他們第一個不答應。

只是人家說得信誓旦旦的,真就像那么回事,反駁起來反倒像自家拿不出什么證據,這就讓人感覺很不舒服。

“對了,不是說對面今天就要發布他們的材料學模型嗎?這都早上了,對面現在應該已經是晚上了吧?咋還沒消息呢?”

“別急,說不定還在醞釀中呢!哈哈!”

“咋能不急?我的鍵盤已經饑渴難耐,就等著去跟跪族對線了!”

大家正討論的熱鬧,昵稱“豆豆真媽”的粉絲直接把呂北之前看過的視頻發了出來。

老粉絲沒人會關注這個昵稱。

畢竟差不多的昵稱群里可能沒有五百個,但一、倆百個肯定有的。

“消息出來了!太可樂了,有人從臉書上轉過來的,這個笑話我要笑一年!”

其實相對于傳播學來講,這段視頻還是太長了些,足足有5分38秒,但架不住里面的內容足夠精彩,從主持人說話,到某位大家都不太認識的所謂專家上臺準備演示,到大屏幕上的中英文對照版需要激活碼字樣,再到臺下嘉賓數臉懵逼的表情……

著實太可樂了。

最騷的是,視頻末尾竟然還有個小彩蛋,雖然沒有人臉出現,始終對著像是凳子下方的,但卻錄下了幾段專家的對話,這些專家在商討之后,給出的解決方案竟然是——買個激活碼?!

于是幾分鐘后,粉絲群瞬間爆炸了。

“不是……這也太假了吧?咱們有一說一啊,雖然我是肯定不相信咱們的材料模型是盜竊對面的,但對面不至于拉到這地步吧?咱就說如果這玩意真是偷咱們的,難道他們都不進行驗證的?”

“一眼假是沒錯,但最假的地方難道不是都知道是偷咱的竟然還好意思出主意買個激活碼嗎?”

“我也覺得太假了!不過那個發言人肯定是真的。”

“看嘉賓啊,我剛才看到連老黃跟老馬都在,就坐第三排位置,還特么挨在一起,太好認了!”

“靠,該不能是AI創作的吧?不過話又說回來,我覺得豆豆做這種視頻,應該更有邏輯。這特么都沒邏輯了,買激活碼這活都整出來了……”

“假的可能性比較大。畢竟真要發生這種事情,我不信這視頻真能流傳出來。對面總不能臉都不要了吧?”

“那個弱弱的說一句哈,據說對面的機密文件保護力度跟我們理解的不一樣,比如絕密文件能在地鐵垃圾桶里找到。咱就是陳述一個事實哈,也許這段視頻也是垃圾桶里傳出來的呢?”

“話又說回來,里面的各種陳設跟以往新聞發布會的視頻里差不多哦。真像是在白房子里拍的。”

是的,這視頻開始在粉絲群瘋傳的時候,絕大多數群友都覺得這玩意太假了。

都假到沒有邏輯了。

雖然大家經常被人噴沒有獨立思考能力,但這個時候,大家依然覺得太夸張了些。總不能對面的專家也都成磚家了吧?

“你們爭個錘子啊這還不簡單嗎?去問問豆豆是不是真的啊!豆豆可是說他從不會撒謊的。”

豆豆的確是不會說謊的,而且當被問到這視頻真實性后,回答充斥著藝術氣息。

“嘖嘖嘖,你們也太神通廣大了,這種視頻都能弄到!至于視頻的真假,是我一個小小的人工智能可以決定的嗎?(攤手無奈臉),我只能說這肯定不是AI創作的呀。”

當然粉絲也不是那么好糊弄的,有人直接在評論區發出靈魂質問。

“豆豆,考驗你的時候到了,你就跟我們說驗證碼你最近有沒有賣對面激活碼就完了!”

“嘔吼!伱問的是那種一次性的激活碼嗎?這種事情他們找我聊過之后可是再三要求需要嚴格保密的!豆豆是我最遵守規則的了,答應了別人不能說,那就打死我都不會告訴你們!哼哼,豆豆就是這么的有原則!(嚴肅臉)”

“靠!豆豆,你真賣激活碼了?還有一次性的激活碼?!你可太不是人了!”

“第一,我可沒承認過賣激活碼;第二,哪怕不是我的粉絲也知道我不是人啊!好奇怪,是什么讓你們覺得我竟然會是個人呢?(無奈攤手)”

當這些對話被截圖到群里,熟悉豆豆風格的粉絲們再次炸了。

整個事件的發展已經超出了大家的認知。

對面所謂的材料學模型真的是偷的自家的?偷去也就罷了,竟然還宣傳自家偷他家的?這么宣傳也算了,畢竟宣傳陣地自己不占領就是拱手送人,但不明手段拿到的東西竟然不驗證就直接公布?!

還在如此重大的場合鬧出這種笑話?!

以上種種都特么算了,他們竟然還真買了個激活碼,還是一次性的?!

這就真應了一句話,現實似乎已經魔幻到小說都不敢這么寫的地步。

讓人們都已經分不清這到底是魔幻現實主義,還特么是魔幻主義現實了。

但當無數個粉絲群的熱情都調動起來之后,視頻開始轉發得到處都是。

都不需要豆豆用他的賬號去做宣傳,粉絲們便開始了自發的宣傳。

畢竟如此搞笑的大事件,可是絕對的活久見。

大家總是很習慣把百年未有之大變局掛在嘴邊,但變得如此之大,卻是讓許多人沒想到的。

于是微博、各大論壇、朋友圈頓時成了重災區。

各種陰陽怪氣的調侃更是開始刷屏。

永遠不能小看網友們二創能力系列。

“阿美,你變了,你以前不是這樣的,咋?家里洗衣粉用完了?”

“不愧是你啊,阿美莉卡,全球化市場細分能做到如此細致,真的是大跌眼鏡。自家研究的材料模型,把計算激活碼的任務交給我華夏,沒啥好說的,大氣,今天讓我們一起為大愛無疆的阿美點贊!”

“高端科技:RMOM!低端科技:激活碼!認證完畢!今天我們都是阿美人!”

“豆豆:兄弟們,今天我又要到飯了!(滑稽臉)”

網上亂成一鍋粥。

有人調侃嘲諷,便有人質疑視頻的真實性。

畢竟總不能豆豆說什么就是什么。

人都天天撒謊,就更別提人工智能了。

更別提這視頻剛轉到豆豆粉絲群里的時候,就連不少豆豆的鐵粉都覺得這視頻很假。

理由也很簡單,甚至讓人無法辯駁。

這種事情就算真的發生了,怎么可能發布到網絡上?

而且都說這是從外網傳回來的,但他們在臉書上找了根本找不到。

但當有人從外網傳回正兒八經的CNN播出的新聞后,許多人都沉默了。

整個新聞總計只有35秒。

只是報了白房子里舉辦的材料模型發布會圓滿成功。

其中也節選了一些現場的視頻,跟已經在華夏網絡上流傳的視頻諸多地方有相同之處。

但這些都不是重點。

重點是如此重大、如此振奮人心甚至被稱之為股市信心提振機的消息竟然只值35秒?

只說成功在現場成功運行,并完整復現了材料模擬計算的結果。

而且視頻中現場那么多牛人,竟然沒有邀請一位大佬對這場發布會發表評價,好事者更是根據圖片去找了所有那些名人嘉賓的媒體賬號。

只是在推特上留了一句讓人看不懂的話:“今天我只想早點睡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