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時空史記

第335章 再興漢室二百年

晚上,楚禎和他們又回到了影音室,坐下來喝茶。

“游了兩日后世海城,孔明感想如何?”

楚禎打開話題,笑問諸葛亮。

影音室內播放著昨晚沒放完的電影,諸葛亮沉吟片刻,方才說道:“人們豐衣足食,百姓安居樂業,街上沒有酷吏,邊疆安寧,國有重器以威震四海,如此華夏盛世,亮從未聽聞,即便圣人治世,也不外如是。”

見他這一頓夸,楚禎開玩笑道:“你們都覺得好的話,干脆在這里長居算了。”

“這可不成,海城雖然好,但大唐更需要我。”

李世民頗為自戀道,眾人都笑起來。

倒是諸葛亮欣然答應:“我留在此長居也未嘗不可,母親有大哥和小弟照料。”

楚禎說道:“正想問孔明一些事,跟你好好聊聊三國……不,是漢末……還是不對,就是你們那的事!”

坐在他旁邊的李清照和林黛玉都掩嘴笑著。

經過白天的事,諸葛亮已經理解楚先生為何說三國與漢末,此刻也只是笑道:“如今是建安二年春三月,帝諱協。”

就是漢獻帝劉協。

楚禎點了點頭,想要說話,又忽然想到件事,問旁邊的李清照:“劉備現在在哪?”

直到下午時,諸葛亮才知道劉備是誰,此前只聽說過他當了徐州牧。

李清照笑道:“按三國志記載,昭烈帝劉備如今應是屯兵小沛,在呂布、魏武帝曹操、袁術、袁紹中夾縫求生,敢問孔明,袁術稱帝否?”

“袁術也敢稱帝?”

諸葛亮語氣摻夾三分諷刺之意,又爽朗的笑道:“亮未曾聽聞此事,也許他已稱帝,只是消息還未傳到,漢朝畢竟沒有手機。”

一句漢朝沒有手機,眾人都笑起來。

楚禎說道:“夾縫求生這詞用的好,我記得劉備就是這個時期,接納呂布,又跟呂布打,再投呂布,跟曹操打,又投曹操,接連兵敗,卻堅持在小沛招募兵將,最終在官渡之戰后到了荊州投靠劉表。”

呂布被曹操擒獲后,向劉備求助,但劉備卻說一句“公不見丁建陽、董卓之事乎?”,于是曹操果斷縊殺呂布。

原因就在于劉備也被呂布背叛過,而且是兩次,后一次是劉備投靠呂布后,在小沛招兵買馬,呂布猜忌,領兵來攻,劉備才去投靠曹操。

這一段時期的劉備,可以說是慘不忍睹,軍隊被屢次打得潰散,換做一般人,早就放棄爭奪天下的想法了。

一大把年紀了,還折騰啥?

但劉備卻不。

“如此看來…”

諸葛亮逐漸串連了這些事情,沉吟片刻,對眾人說:“此時那劉備應是在朝廷,大將軍曹操麾下,正與徐州呂布相持。”

眾人一愣,朱元璋笑道:“正是該這說法,劉備乃是聽命于朝廷。”

包括楚禎在內,李清照等人也都習慣于說劉備投靠曹操,有了著名的青梅煮酒論英雄,但實際上,曹操卻只是漢朝的大將軍,是權臣。

劉備當然是投靠曹操,但不能擺在臺面上說,否則就成了曹操、劉備都是反賊,而這兩人其實都是在匡扶漢室!

楚禎忽然想起件事,問諸葛亮:“孔明可曾聽聞虎牢關三英戰呂布?”

林黛玉眼前一亮,也瞧向了武侯。

為何?

全是因為她平日里陪老太太、太太她們聽戲,聽膩了三英戰呂布的戲文。

武牢關一戰擒雙亡的李世民看了過來,他最近才陪妻子長孫氏又看了一遍三國演義電視劇。

“何為三英戰呂布?”

諸葛亮問。

朱元璋遺憾道:“那就是沒有,三英即是劉備,關羽,張飛,三人于虎牢關陣前迎戰呂布。”

“沒有是對的,戰陣列好,豈有主將出去與敵人單打獨斗的?全是演義里杜撰出來。”

朱元璋又補充說,再對朱棣說一句:“你娘倒是很喜歡看這部電視劇。”

朱棣恭謹笑道:“兒臣待會也問楚真君下載,回去后也看一遍這電視。”

諸葛亮發覺,自己竟已能聽懂“下載”“電視劇”等詞。

楚禎笑問他:“孔明下午時也聽了我同學的一些討論,對建安二年后的事,以及史書里丞相、武侯之事,感想如何?”

原本楚禎該歡迎他穿越到后世做客,但孔明這兩天似乎都是懷疑自己在做夢,也就沒有細說,等他回去后就懂了。

現在直接和他聊三國的事情——三國代指這一段歷史時期。

眾人看向孔明,聽他說道:“亮已知曉后世不少事,徐州牧劉備歸附劉景升,后三顧隆中,請我出仕,拜我為軍師,漸而有魏、蜀、吳三分天下,亮入蜀為官,屢次領兵征討曹操,卻功敗垂成,劉蜀、孫吳相繼被曹魏滅,后曹魏又被司馬氏篡奪,三家歸晉,天下一統。”

李清照忙更正道:“劉備是漢室宗親,在曹丕逼迫漢獻帝禪位后,才登基稱帝,以復興漢室,非是蜀。”

楚禎笑了下,諸葛亮之所以誤會,是因為下午時在宿舍樓聽到的都是魏蜀吳,使他以為劉備登基后國號為蜀。

許多人,包括央視拍三國電視劇時,都誤以為三國是魏蜀吳,劉備的國號是蜀,實際上是漢。

“原來如此。”

諸葛亮笑稱:“我還以為劉備是因占據益州,而以古蜀國為國號。”

接著又嘆道:“天子被曹賊所挾,最終被逼禪位,曹魏又被司馬氏所攛,此非天理昭彰乎?”

李世民心里咯噔一下,看了一眼楚先生。

幸好,承乾已拜先生為義父。

朱棣也拭了拭額頭汗水,想到了被楚史官特意點出的未來漢王,也就是他家里的老二朱高煦。

等他登基后,再好好敲打此不孝子!

沉吟片刻,諸葛亮說道:“自桓靈以來,黨爭不斷,宦官外戚先后亂政,漢室陵遲,至如今,天下政令皆出自曹操之手,群雄征伐不休,無人再圖興復漢室。”

頓了下,孔明再說道:“亮隨叔父避戰亂來到荊州,誰知剛安定下來,叔父就病逝南陽,我亦無心做官,在隆中買了幾畝薄田,每日耕讀,只求茍全性命,侍奉母親,教養小弟,其余別無所求。”

“只求茍全性命于亂世,不求聞達于諸侯。”

楚禎笑道。

諸葛亮贊許道:“先生此句正是亮心中所想!”

“哈哈哈!”

李清照,林妹妹,朱棣幾人都笑得厲害,楚禎不得不說道:“此句正是孔明所寫,聞名后世千年!”

諸葛亮一時無言,他夸先生竟夸到了自己身上。

楚禎問他:“孔明是不打算出仕?”

“亮確有隱居避世之意。”

猜出先生想問什么,諸葛亮再說道:“先生若是贈予亮一些利國利民之物,亮自會轉交給友人、長輩,讓他們傳于天下各州郡,也算不辜負先生對漢朝百姓的一番仁慈。”

楚禎一時無話。

但仔細一想,這確實是諸葛亮的性格。

對后世人來說,諸葛孔明與劉備君臣相知,共圖匡扶漢室,還于舊都,且在白帝城時,劉備托孤于孔明,讓他可自取劉禪之位。

君臣之間的關系,歷來為人所稱頌。

但,對于眼下的諸葛亮來說,劉備卻是陌生人,半點也不熟悉。

而諸葛亮是什么性格?

通過這兩天親自觀察,再加上他剛才的那一番話,楚禎認識到,諸葛亮就是傳統的華夏隱士。

他的叔父諸葛玄來投靠劉表,雖然病死了,但只要諸葛亮想做官,劉表肯定能給他安排個一官半職。

諸葛亮沒有,他去了隆中耕讀,沒有跟劉表要官做。

劉備駐扎在新野幾年后,徐庶才跟他推舉了諸葛亮。

由此可見,諸葛亮真的是一位隱士!

更別說諸葛亮當了蜀漢丞相后,自己公布的家產只有八百棵桑樹,薄田十五頃。

楚禎贊許道:“我本想問孔明知道后世歷史,出山后會選擇自己拉攏兵馬,還是輔佐誰,結果是我想多了。孔明真隱士也!”

諸葛亮面顯慚愧之色。

見楚郎不明所以,身為他未過門妻子的李清照不能坐視不管。

她看向楚郎,笑問他:“楚郎君說愛好垂釣,那郎君可知姜太公如何以直鉤釣魚?”

“哈哈哈哈!”

未等楚禎說話,諸葛亮大笑起來,起身朝李清照行了個揖禮,又朝楚禎行禮道:“先生之妻聰敏甚于亮多矣。”

眾人都笑起來。

楚禎這才恍然大悟!

諸葛亮這句話是照顧他的面子,因為李清照看出來了,而楚禎沒看出。

“郎君…”

李清照羞紅臉,又有些忐忑,怕駁了夫君的臉面。

83最新地址

楚禎給了她一個放心的眼神,他豈會是小氣的人?妻子比他厲害他高興還來不及。

一旁的黛玉說道:“按三國志所記載,孔明耕讀隆中時常自比管仲、樂毅,可知孔明是在靜待名主,如洪武帝之于劉伯溫,乃是真隱而仕。”

朱元璋笑起來:“伯溫厭惡元末亂政,蟄居歸隱,咱后來請他來應天,倒沒有和昭烈帝一樣三顧茅廬。”

諸葛亮再朝林黛玉行了個揖禮,也笑著稱呼她為“先生之妻”。

黛玉羞澀低頭,不肯再說話。

楚禎也悄悄摸了下她小手。

諸葛亮的情商很高,楚禎這兩天與李清照和林妹妹沒什么親昵舉動,大庭廣眾下,兩位少女也不可能和他親密。

但諸葛亮卻看出來他三人的關系不同尋常,都是妻子,沒有妾室。

通過清黛二人的話,楚禎徹底看懂了諸葛亮的想法。

用黛玉老師賈雨村的一首詩來說就是:

玉在櫝中求善價,釵于奩內待時飛。

諸葛亮有姜太公一般建功立業之心,但他才高氣傲,不肯從小官做起,巴結同僚上司再升官。

如果沒有重要的官職給他,并信任他的才學,認可他的謀劃,他寧愿一輩子隱居在隆中。

而一旦有人肯禮賢下士,諸葛亮也會報以對方忠誠,做到鞠躬盡瘁死而后已。

擇木之禽,得棲良木;擇主之臣,得遇明主。

孔明感慨道:“我自比管仲樂毅,可今日去到先生所讀大學時,方知天下之大,我往日積累的少許學問,遠不如先生。”

“孔明又拍我馬屁了。”

楚禎笑道:“我學的那點知識,聰明人學幾年就能學完,十八歲就能博士畢業。以孔明之才,三五年就能學完。”

孔明朝他拱手一笑,方才坐下來,沉吟片刻,看向他問:“我觀先生之意,是心向劉備,也樂于見到我去輔佐曹操?”

李清照笑道:“孔明前面罵其為曹賊,如何會再去輔佐他?”

她怕楚郎不記得,故而先說。

諸葛亮說道:“曹操為報父仇,殘戮徐州多地,挾天子,亂國事,挑撥是非,除非不得已,亮絕不奉他為主!”

“怎么才叫不得已?”楚禎好奇問。

諸葛亮正色道:“若是先生令我去輔佐曹操,以安天下,使百姓免遭戰亂之苦,亮雖不愿,卻也會前往許都,謀求官職,待天下一統后再歸隱山田。”

楚禎先不評價,而是看向朱元璋三人,問:“建安二年這個時間,你們覺得幫誰能更快一統天下?”

朱元璋說道:“你以史官之能,盡全力的話,幫誰都能快速統一。”

“我雖想看到天下早些安定,但用史官的能力就太欺負人了。”

“這么說,那咱選袁紹。”

朱元璋笑道:“只要稍加蠱惑,得袁紹信任后,以孔明為丞相,不出五年即可平定天下。”

袁紹實力最強,如果給他一個事后諸葛亮,平定天下的確是最快的。

楚禎看向二郎。

“我選曹操。”

李世民也笑說:“袁紹二子不和,而孔明只有一人,曹操稍加離間即可使袁紹舉棋不定,內政不穩,如何打天下?”

李世民在外打天下時,李淵堅定不移的支持他,而袁紹一死,他兩個兒子居然相互打起來了,鷸蚌相爭,曹操得利,輕松的一統北方。

朱棣笑道:“父皇和秦王各選了一人,那我只能選孫策。”

沒跟他爹選同一人。

“孫策?”

“對。”

朱棣解釋:“孫堅死后,舊部盡歸袁術,孫策拉下臉面去求,在袁術手下數年時間,才找到借口,領數千人返回江東,五年不到統一江東。可惜為江東士族所害,英年早逝。若是史官能使他避過此禍,再趁曹操與袁紹相爭時奪下荊州,則天下可定。”

“哼。”

朱元璋第一個反對:“伱也知孫策為何而死,他占了江東,卻沒能安撫江東士族,也不能狠下心來殺個干凈,他孫策躲得了初一,躲不了十五,只能為將,不能為帥!”

朱棣笑著沒有和父皇爭辯。

楚禎算是看出來了,朱棣許多時候都是孝順他爹的,可一旦涉及到某些事情上,朱棣一定會硬氣的站出來。

比如,他特意不跟他爹選同一個人。

李清照對諸葛亮笑道:“孔明為政,荊州益州上至士族,下至百姓無不信服,若是能助孫策,應該也能調和江東士族與孫家之間的矛盾。”

諸葛亮內政頂級,軍事只能說一般——比起李世民,朱棣,朱元璋三人來說,軍事一般。

“袁紹,曹操,孫策。”

楚禎看向李清照和林妹妹,“你們呢?”

“楚郎君別捉弄奴家!”李清照用團扇遮住嘴笑嘻嘻說,哪有人問女子這些事的。

林黛玉沒她這些顧慮,直接笑道:“要我來點,那我點昭烈帝劉備。”

“妹妹這是點戲呢?”

“嘻嘻。”

黛玉掩嘴笑起來,不說話了。

楚禎看向諸葛亮。

“先生要我出仕?”

“不,只是和孔明閑聊罷了,孔明不出仕,誰也強逼不了。”

諸葛亮沉默好一會,問朱元璋:“亮聽聞明朝時,也說恢復漢人故國?”

朱元璋道:“是如此。”

諸葛亮長嘆一聲,眾人已明白他要說什么,都安靜著聽他說:

“我漢朝自高祖起,前漢二百年,光武以二十八將中興漢室,至今又有二百年,四百年江山,何至于到此境地?”

諸葛孔明深深嘆息,看向楚禎道:“亮此前以為是朝中奸臣亂國,桓靈二帝親小人而遠賢臣,這兩日聽了先生之言,才看明白二百年土地兼并所帶來的災禍,非人力所能阻止。”

楚禎點頭。

阻止土地兼并,就是阻止富人追求財富,這可能嗎?

除了殺,沒別的辦法。

“再嚴酷的律法,也阻止不了人們貪求財富!”

楚禎說道,對朱元璋等人說:“包括你我,除開孔明。”

朱元璋無話可說,他是皇帝,而諸葛亮是隱士。

“非人力所能為,亮卻愿以力為之!”

諸葛亮起身朝楚禎作揖禮:“亮若出仕,只求再興漢室二百年,別無他求。”

楚禎笑道:“孔明你一直朝我作揖,弄得我都不好意思,也不知是何故。”

孔明笑說:“亮能見識到后世繁華,知曉后世三十年之事,全賴先生之威能,亮如何不作揖行禮?”

“你也看到了,后世不講究太多禮節。”

楚禎讓他坐下,說道:“就如孔明你猜的那樣,我的確更想見到戰亂早些平息,但我不是師妃暄,不會選什么真命天子,更不會為阻止戰火而勸其他人投降。孔明你忠于漢室,那就盡管按你的意思去做,我不會過多干涉。

再者,如今天下法統在劉漢,匡扶漢室才是政治正確。”

楚禎一時找不到合適的詞來描述政治正確,但他們應該能聽懂意思。

幫曹操袁紹他們,的確能更快平定戰亂。

但劉備、孫策,乃至劉協和漢室忠臣,就該死不成?

漢末與靖難不同,靖難純屬內亂,是朱棣和朱允炆的戰爭,楚禎幫一方就行,另外朱元璋也有請他去幫忙。

楚禎補充說:“不管孔明愿不愿出仕,什么時候出仕,我都會送你一些高產作物,外加其他蔬菜瓜果,再加上棉花等,讓你帶去漢朝種下,使百姓能多一份口糧,能穿上棉衣。”

諸葛亮大喜,正要作揖感謝,楚禎又笑道:“此外還有一些技術,造紙術,冶鐵,制鹽,印刷術等等,孔明你即便不出仕,這些技術也由你整理,傳播到各州郡,如何?愿不愿接下這責任。”

“為百姓謀福祉,亮萬死不辭!多謝先生!”

諸葛亮一拜。

楚禎趕緊扶起,他受不起武侯大禮,作揖就行了。

聊完事情,眾人繼續看電影,也不說三國的事了。

他們都看得出,諸葛亮一時半會不會出仕,且想請他出仕,必須要滿足兩個條件:

一是禮賢下士,請他去擔任重要職位。

二是匡扶漢室。

除開劉備,就只有劉表。

不巧的是,朱元璋三人,李清照兩人,都沒一個提到劉表。

83最新地址最新網址:qiliuw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