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武王伐紂開始建立千年世家

第十二章:念想

搜索留言:

第十二章念想第十二章念想→:

在國中公然斥責洛新的諸侯王,是封國遠離長安的吳王,他不僅僅在國中說,甚至還給其他的諸侯王寫信。

“諸王啊。

我們能夠安坐在王侯的尊位上,難道是因為能力嗎?

是因為高皇帝得到了天命成為了至高的天子,我們因為與高皇帝親近的血緣,從而顯貴的啊。

昔年周武王得到了天下,于是姬姓占據了天下八層的土地,這就是天命之人所能夠為家族帶來的尊貴。

周武王在崩逝后,執掌國政的是至高至圣的素王。

從此洛侯世世代代擔任周王朝的大宗正,執掌祭祀和王畿國政。

那時會有人認為不合理嗎?

不會。

因為洛氏是姬姓的宗親,是周王室之下最顯貴的姬姓宗支,所以合該洛氏掌管祭祀與國政。

但現在到了劉氏的天下,執掌國政的人,難道不應該是劉氏的宗親嗎?

但事實上呢?

先前是呂氏,現在是洛氏。

這讓寡人很是憂慮啊。

難道劉氏之中就沒有能夠擔任宰輔的大才嗎?

這是不合理的啊。

僅僅是寡人所知曉的,就有數人是我劉氏的麒麟兒,卻只能流落山東,不能進入關中長安。

寡人又能說些什么呢?

雖然寡人很是信任洛氏的道德,但外姓攝政,就像是一個人手中捧著精美易碎的玉石,卻走在顛簸不平的路上。

劉氏的江山社稷,真的不會有傾覆的危險嗎?

現在洛新言稱推恩,但這難道不是在削減宗親的力量嗎?

若是朝廷真的有變,我等力弱不能制,那豈不是辜負了高皇帝對我們宗親的囑托嗎?”

這番指責竟然有理有據,一看就是有高人在背后指點。

淮南王國的分拆還在進行,這項工作大概要持續將近一年的時間,需要分割的資源實在是太多了。

吳王的這一番言論很快就傳到了諸侯王和長安朝廷的耳中,諸侯王是沒想到吳王竟然能想出這么一番暗戳戳的言論,紛紛在心中樂,然后暗地里傳播出去。

當吳王的這一番言論傳到長安之后,瞬間激起了極大的波瀾,就像是在一個平靜的湖面上拋下了一塊巨石一般,掀起滔天的巨浪。

所有人都是一個想法,吳王這是活膩歪了?還是以為吳國強勢到能夠和朝廷角力了?

吳國的確是強大。

吳國都城在姑蘇,國土基本上就是當年楚國項氏的封地,經過項氏數百年的耕耘,是整個江淮以南最肥沃的一塊土地。

當年劉邦擊敗項羽建立漢朝登基稱帝之后,最強大的勢力就是楚國舊地。

于是他將楚國一分為三,項楚的北部大概就是淮北地區為楚國,真正的楚國舊地改為春秋時期的東南大國吳國,然后在吳國以南的會稽郡又設了越國。

越國實力不強,是諸侯王國之中唯一一個只有一個郡的國家,唯一的價值就是牽制吳國。

是的,劉邦在分封之初就預備了一些牽制諸王的手段,這是一個合格的皇帝的正常反應。

不過這些年下來,朝廷的勢力始終局限在直轄之地,越王早就唯吳王馬首是瞻,這份牽制的手段恐怕是消失了。

“想要對抗朝廷不過是螳臂當車而已。”

長樂宮中,洛新和洛亦對面端坐,洛亦對吳王做出了自己的評價。

洛新根本沒有將吳王放在眼里,淡淡說道:“若是昔年的楚霸王在世,率領江東子弟而來,吾恐怕要盡起大軍,甚至要淮陰侯韓信出馬,才有戰勝的信心。

但是區區大漢吳王,和昔年稱雄天下的兵主,生為天子,死為戰神的霸王相比,不過是個江東鼠輩罷了。

再英勇的江東子弟在鼠輩手下,難道還能奮勇嗎?吾派一徹侯率軍而南,旬月之間便能將吳王擒殺在江淮之上。”

若是常人定然以為洛新是在表達對吳王言論的不滿,但是洛亦卻微微皺起了眉頭,沉聲道:“你這是真的想要對諸侯王動刀兵?

一動刀兵,就有意外,邦周之時這樣的教訓太多了。

而且你這樣做,大兄不會幫你的。

伱知道的,大兄超然物外,這種宗室之間的內戰,他一定會袖手旁觀。

能通過政治手段解決,卻選擇戰爭,這不是家族的一貫做法。

兵者,死生之地,你是很清楚的。

既然有推恩裂國之法,只要按部就班,諸侯王國的威脅自然就會消除。

有穩妥的方法不用,卻選擇危險的,這不是合理的事情,為兄不贊同你這么做。”

洛氏一向的原則就是能以勢壓人就以勢壓人,能政治手段解決就政治手段解決。

不到萬不得已是絕對不會妄動刀兵的,就像是曾經在邦周時期,周天子的六軍被用來作為威懾諸侯的工具,而不是開疆拓土的戰兵,就是出于這種戰略思想。

搜索留言:

第十二章念想第十二章念想→:

洛亦沒想到洛新竟然在最開始就考慮動用軍隊這種激進的想法,他這個人是個小六邊形戰士,性格也是沉穩。

尤其是劉邦崩逝之后,他帶著劉如意躲開呂雉,那些年,他深刻的感受到了,出生洛氏是何等幸運的事情。

這世上有許多的潛規則在洛氏身上都是失效的。

但洛氏再強,依然還是人間之人。

尤其是家族底蘊持續消耗,進項卻由于家族在邦周時期的地位太高,導致現在越來越難獲得氣運點。

雖然其他人不清楚,但是洛氏自己戰略上的收縮是必然的事情,現在洛氏的神器等等全部都收歸到家主手中,一切神器的使用都要家主親自授權。

洛新對這些自然很清楚,只見他淡然一笑,端起面前的酒樽,輕聲道:“兄長,這世上沒有不易的策略,邦周和現在的大漢完全不同。

昔年諸夏列國周圍全都是蠻夷,幾乎所有的邦國每日睜開眼便面對的就是一波波的蠻夷,所有人都為了生存而絞盡腦汁,周天子和諸侯之間雖然有對抗,但合作才是主旋律。

但是現在則不同,在廣袤的土地上,雖然還生活著許多的蠻夷,但已經完全不是諸侯國的對手。

現在這些劉氏諸侯王,心中沒有初代貴族那種仗劍張犁的使命感,沒有經歷大難就直接輕而易舉的得到了大片肥沃的土地,這樣的人心中沒有理想信念。

他們見不到在吳國、越國、淮南國等等廣大的楚國舊地上,還存在著無數的土民,那些土民深藏在林中、在山中、在河間、在所有諸夏之民的腳踏不到的地方。

時時刻刻的窺視著我們的土地,就像是一只只餓狼一樣,只等我們虛弱的時候,就會沖上去狠狠地咬我們一口。

他們只能見到國中的繁榮,見到長安的富庶,想要爭權奪利,這樣的諸侯王,難道還有存在的價值嗎?

所以諸侯國和朝廷之間的矛盾就會非常的尖銳。

昔年諸國滅亡之時,家族是欣喜的,因為諸國貴族實在是過于腐朽,已經不能再承擔引領諸夏的重擔。

那么現在的劉氏諸侯王能夠承擔這個重任嗎?

兄長。

您是非常清楚的,不能!

所以鏟除這一批由高皇帝出于加強權力分封的諸侯王,換上一批從宗室之中精挑細選的諸侯王和心中有理想熱血的徹侯。

這是一定要做成的事情。

想要做成,兩個方法,第一是如同現在這般,以勢壓人,先裂其國,再制定推恩之法,百五十年就能成行。

第二則是先打一場,徹底打廢諸國,使得諸國成為砧板上的魚肉,之后就可以快速的在天下之間裂國推恩,三十年內就能徹底廢掉這一批諸侯王。”

聽到洛新這一番話,洛亦明白了自己為什么和洛新的想法不同,根本原因是兩人對現在的皇室的態度不一樣,洛亦對皇室的態度是任其自生自滅,有本事能削藩我助你一臂之力,沒本事被推翻了,我也不在意,只要留住劉如意一脈,最后坐在皇位上的是劉邦的子孫,我就算對得起高皇帝。

但洛新不是如此,皇位上坐著的不僅僅要是劉氏皇族,還要是高皇后呂雉一脈,還要是孝惠皇帝一脈,洛新幾乎沒有選擇!

洛新在家族之中是素王第二,不僅僅因為他負王于背,是真正的攝政,更是因為他心態完全不同,文宣二公屬于扶保邦周社稷,洛新不僅僅要保證諸夏存續,還要保證皇帝的地位穩固。

呂雉,劉樂,劉盈,這三個人和洛新的糾纏實在是太深了,洛新深入紅塵之中,創造了偉業,但也失去了洛氏子的超然。

洛亦想明白這些,有些欽佩的望著洛新,深入紅塵不是每一位洛氏子都敢去做的,因為到了現在,素王在天上庇佑著嫡系子孫已經成為了共識,當然媵妾制度逐漸消亡之后,洛氏也沒什么庶子了。

但深入紅塵之后,沒人知道會怎么樣。

“你付出的代價真是大啊!”

洛亦有些感慨萬千,“若是當初高皇帝以我為輔政,我也會這樣嗎?”

洛新淡淡道:“您不會的。”

洛亦望著洛新,嘆息道:“是啊,我不會。

你現在這么急切,是很擔心皇帝陛下?”

洛新,他真的我哭死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