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三章昭城相約第三十三章昭城相約:、、、、、、、、、、
昭城使者向著四方而去。
當今天下,大大小小的諸侯包括他們的藩屬不下二十個。
最先收到昭城來信的自然是冀州袁紹、兗州曹操、青州張燕以及河內管亥四人。
張燕在劉備退守徐州后暫時投靠了袁紹,管亥則在袁紹和曹操之間搖擺,都是獨立的藩屬。
不過隨著曹操掌握了皇帝劉協,管亥漸漸倒向了曹操,作為曾經的太平軍,管亥最怕有人拿自己當初的身份說事,所以他對如今的漢室官身和爵位相當在意。
剛剛從北方戰場趕回來的袁紹恰好接到了昭城來信。
信中內容很簡單,“素王降旨九月十三,邀君昭城共商諸夏大事。”
他僅僅想了一下就立刻說道:“現在就開始準備禮物,我親往昭城,另外將宓兒帶上去昭城見識一番。
冀州之事,便交予公與、友若一同決斷。”
親自前往?
河北文武都想要上前勸說,袁紹直接止住道:“此次乃是素王降旨,自誅滅秦王朝,三百年都未曾有過,這是何等的盛事?
爾等皆是智謀之人,怎么能看不到洛氏的決心呢?
況且昭城就在冀州中,若是在冀州都不敢前往,還爭什么天下?
曹劉公孫都對我冀州虎視眈眈,倘若惡了洛氏,鄴城陷落就在旦夕之間,望周知。”
聽到袁紹所言,眾人都知道勸不住,只聽袁紹又道:“既然是素王降旨,此乃天下盛事,告知天下諸侯,盡可來冀,我袁紹歡迎諸位。”
袁紹說罷,便離開庭中,來到府中后院,劉夫人迎上來為袁紹解下外衣,袁紹問道:“宓兒近日可好?”
甄宓在數年前就已經是袁紹正式拜過儀式的義女。
漢律規定,義子和義女除了不能繼承爵位之外,甚至對于家產都是有繼承資格的,這和正式的子女幾乎沒有區別。
倘若改姓入宗譜,就如同袁紹繼承他伯父一般了。
對于能夠和冀州之主搭上這樣的親戚,甄氏自然是萬分欣喜。
甄氏雖然嫡系子弟極少,但女子本來就不能成為家主,如今的結局也算是上佳。
劉夫人聞言笑道:“近日宓兒正在學女紅,她冰雪聰明,無論學什么都極快。
不過……”
袁紹聞言抬起頭疑惑問道:“不過什么?”
劉夫人連忙說道:“夫君,您可還記得當初您將宓兒從無極縣接到鄴城后,在飲宴上相士劉良說宓兒面相貴不可言嗎?”
袁紹面色有些凝重起來,在冀州中有的人懷疑這件事是他自導自演,但他真的沒有。
最關鍵的是那相士劉良說完之后就徑直離開,他想要用黃金美玉讓他多說一些都不肯。
回想起這些,袁紹凝重問道:“記得,可是有什么不妥嗎?”
劉夫人帶著震驚的神情回憶道:“前幾日午后,妾身去往宓兒的閨房,在閨房外,聽到了有大河流奔之聲,透過一看,竟然有水流盤桓,那河流中有鳳凰出,然后鉆入她的眉心中了。
下一刻就不見了,妾身以為是眼花了,此事又太過神異,便未曾與人說過。
但這幾日,宓兒身上貴氣凜然,一個還未曾及笄的小丫頭,竟然有一種煌煌然的感覺,當真是貴不可言。
思來想去,或許當日不是錯覺,但是那鳳凰可是周族的圖騰,宓兒又不是洛氏女,如何會有那神異之相呢?”
袁紹聽罷先是震驚,然后臉上就出現了狂喜的神色,他在屋中踱步,然后忍不住哈哈大笑道:“好啊!
這豈不是上天襄助于我袁紹成就大業嗎?”
見到夫人疑惑,袁紹大笑道:“夫人你還不明白嗎?
貴不可言!
這世上女子想要貴不可言,總是要依靠丈夫的,宓兒未來定然是能夠嫁給一個地位極高的男子。
自古以來便是洛水有鳳凰出的傳言,洛氏先祖靈均乃是洛水之神,據傳又身負周族鳳凰天命。
宓兒身上的異象恰好應和這個傳說,這豈不是說,宓兒天生便與洛氏有緣嗎?
此番我前往昭城,正要帶著宓兒前往,如今看來這都是上天的旨意啊。
這世上又有什么能大的過上天的旨意呢?”
劉夫人當然一直都知道袁紹想要和洛氏搭上關系。
袁紹在世間有禮賢下士的名聲,對于投奔自己的人,只要有才也是來者不拒,但是他實際上有一種奇怪的心理,他對高門子弟有一種迷之自信。
恰恰洛氏就是最高的高門,于是他對洛氏有一種深深地敬畏。
他麾下沒有洛氏子投效,洛氏這么一個武裝力量還處于他的腹心之中,這讓他有種不安全感,總感覺時時刻刻會基業不保。
實際上冀州文武已經不止一次的向袁紹提出遷徙冀州治所了,甚至準備攻下幽州之后,直接遷徙到薊城去,遠離昭城。
但都被袁紹駁回了,這么搞豈不是明擺著防備洛氏嘛。
如今終于找到了機會,袁紹又怎么能夠不欣喜呢?
昭城和袁紹的使者前后腳向著四方而去,收到消息的諸侯各有不同。
公孫瓚自然是直接不前往,他怎么可能敢進冀州?
袁紹的使者到了幽州后更是直接被他痛打一番,若不是劉虞及時趕來,恐怕就要死在幽州了。
公孫瓚雖然不愿意去昭城,但劉虞卻愿意前往,“素王降旨這是天下盛事,無論真假,倘若幽州無人去,堪稱自絕于天下。”
幽州并不是公孫瓚一人說了算,即便是公孫家也有人支持劉虞,反對公孫瓚,于是許多幽州士人愿意跟隨劉虞前往昭城。
這使公孫瓚又是憋屈又是憤怒,他是不敢去,又不是不想去,劉虞這番言語就像是他不愿意去一樣,又回想起他兵敗逃回幽州之后,所遭受的冷嘲熱諷,心中對劉虞更是憤恨。
于是沒忍住陰陽怪氣道:“當日袁紹曾經推舉公為皇帝,當日假意拒絕,現在卻主動前往冀州,真不知道是安的何等心思,莫非是現在后悔了,現在想要討好袁紹,重新作為皇帝嗎?”
新書推薦:、、、、、、、、、、
第三十三章昭城相約第三十三章昭城相約:、、、、、、、、、、
劉虞這老實人被公孫瓚激的都要拔劍相向了,最終只是狠狠瞪了他幾眼,憤憤而去,幽州兩位諸侯的關系愈發緊張,雙方見到了甚至眼紅有殺意彌漫。
兗州中,曹操正忙著準備攻伐袁術,卻沒想到竟然會有此事,他思索著要不要去,卻想不出來。
于是問計于眾謀士道:“昭城相邀,從信中來看,應當是有大事。
但袁術對陛下不敬,攻伐袁術準備了這么久,倘若就這般放下,豈不是白白損耗錯過機會嗎?”
曹操麾下最大的勢力集團有兩個,一是潁川謀臣,以二荀為首的謀士團基本上就是潁川親友團。
二是宗親武將集團,這些人包括曹操他本人都出身沛郡。
而潁川郡和沛郡都屬于豫州!
潁川郡和汝南郡合稱汝潁,可見二者間的緊密聯系,這其中錯綜復雜的利益關系,導致曹操和袁術間的對抗已經刻不容緩。
曹操必須盡快和袁術開戰。
在潁川郡和沛郡中他的勢力很大,只要能夠擊敗袁術奪取汝南郡,陳郡大概率會直接歸降。
正是因此曹操才對耽擱戰事心存疑慮。
曹操雖然沒有直接將顧慮說出來,但是室中眾人誰能不知道他所擔心的點在哪里呢?
曹氏和夏侯氏那里都好說,曹操是主公,只要曹操的勢力不斷發展,他們作為宗室總是能得到好處的。
兗州的陳宮等人對此無所謂,主要就是潁川這幫河南士族的想法。
荀彧和荀攸對視幾眼,他們二人都是大局觀很大的謀士,不會僅僅將目光放在家族利益上,而是放在更高的天下。
實際上這正是一流謀士和二流謀士的區別,這些頂級的聰明人智慧上的差距有時候哪里會那么大呢?
真正讓他們產生差距的就是思維,一輩子只想著在狹窄的天地之間爭斗,怎么可能有氣吞山河的氣勢呢?
洛氏子就算是屬性能力不如外面的臣子,但發揮出來的能力卻完全不遜色,就是因為洛氏子高屋建瓴,不汲汲于個人私利。
見過荀彧的人都稱贊他有王佐之才,就連洛氏都這么稱贊他,正是因為他有驚天的才華外,還有尋常士族難見的格局。
面對為難的曹操,荀彧抱拳作揖道:“主公,事有輕重緩急,有些事參加不一定能得利,但不參加卻一定有害,如今昭城之事正是如此。
不若主公前往昭城,然后選定一位主戰之人,統率大軍,佯裝進攻,若是袁術不備,便直接突襲。
這般作為還能將袁術拖在汝南,他定然不會前往昭城了。”
曹操眼前一亮,前往昭城肯定是帶不去幾個人的,到了兗州和冀州邊境,大軍肯定是進不去的,文臣武將同樣要留在兗州。
曹操的目光落在了夏侯惇身上,微微笑道:“元讓。”
聽到曹操叫出夏侯惇的字,眾人毫不意外,只要有這種事,曹操一向都是讓夏侯惇來做。
夏侯惇出列應聲,曹操笑道:“元讓,為兄前往昭城,兗州基業就交予你了,命你主持征討袁術事宜全權主管,不要讓為兄失望。”
夏侯惇沉聲道:“主公放心,惇定盡心竭力。”
曹操和夏侯惇對了一個眼色,夏侯惇就明白曹操這是讓他一定要看好皇帝劉協,萬萬不能在這件事情上出現差錯。
如今的曹操麾下魚龍混珠,不僅僅有沖著他曹操而來的人,倘若這些人想要做些什么,還是很有可能的。
徐州東海。
對昭城來信,劉備大概是最沒有愁緒的,他笑著對洛齊道:“子齊,昭城可是有什么大事嗎?”
洛齊笑著搖搖頭道:“齊已經有太長時間沒有回到過昭城了,自然不知道家族想要做什么。
但玄德公,齊的伯祖雖然名聲不顯,不像史書上的歷代昭公那樣有天縱之資,但萬萬不可小覷。
我這位伯祖,內藏錦繡,年歲愈長,智慧愈深,實在是一位眼光長遠的智者。
他既然向諸侯相邀,那就定然是真正的大事,正如信中所言,素王降旨。”
劉備朗聲笑道:“既如此,子齊可愿意隨我前往昭城,久不歸家,想必是思念了。”
洛齊眼中顯露出一絲絲的懷念,他是真的想念昭城,但卻搖了搖頭道:“玄德公,齊便不回去了。
如今徐州是您謹慎的基業,此地乃是四戰之地,易攻難守。
若是你我二人都離開徐州,齊擔心這里有什么閃失。
齊在徐州為您鎮守,使您能安然前往昭城。”
劉備聞言一怔,席中眾人都有些愣住。
在洛齊身后,有一個十幾歲的少年正目光熠熠的望著他,就像是在望著泰山一般。
劉備感動道:“子齊,備實在是不知道該說什么,請受備一拜。”
說著便直接躬身作揖,張飛在席中一杯酒水飲下,同樣粗聲道:“公子,俺老張是個粗人。
以前對你們這些世家豪族的子弟多大有不屑,認為不過是祖輩恩德,子孫不肖。
但遇到無雙忠武侯和公子你之后,俺老張是真的服了,這就是二哥所說的忠義無雙吧。”
關羽在外鎮守,張飛竟然能說出這么一番話來,就連洛齊都頗為驚訝,在他的印象中,張飛是只會跟在關羽身后說“俺也一樣”的粗人。
洛齊先是向劉備還禮,然后對張飛笑著抱拳道:“三將軍謬贊了,你與二將軍和玄德公之間的兄弟情誼,誰能不佩服呢?”
張飛嘿嘿笑著。
洛齊又向劉備抱拳作揖道:“玄德公,齊的妻子自成婚之后還沒有去過昭城,孩子出生后同樣未曾到過昭城,此番您前往昭城,齊讓洛氏諸人帶著他們前往,還望玄德公路上照料一番。”
劉備擺擺手道:“沒問題!”
建安五年夏五月,昭公去信九州豪杰,言曰:“素王降旨,曉諭諸夏,九月十三,昭城相約,為諸夏大計而商,彰靜候。”
自昭圣王以降,昭城再會盟,豪杰至者十之六七,昔靈帝覲見未曾見此盛況。——《后漢書·洛昭公世家》
新書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