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1630之崛起南美

第一百九十五章 天賜之地(二)

1652年9月,貝島龍蝦港。∈↗頂點小說,

“陜北老農民”馬萬鵬再次乘船抵達了這個同樣歸于他治下的小型港口城市。這是他第一次抵達這個略顯炎熱的島嶼,原因是新華夏開拓隊打算正式開發這里的資源,他們之前甚至為此向黑水開拓隊協調引進一批有熱帶生活經驗的明人,準備對這個富饒的地區進行初級開發。

貝島龍蝦港上原有數百名薩卡拉瓦人定居,不過在東岸人來后他們的人口數量便開始銳減——大部分死于外來者帶來的疾病,少部分死于與東岸人的土地糾紛。而在新華港殖民點日漸穩定的當下,開拓隊政府開始將目光轉向了全島其他區域,特別是一些極具經濟價值的沿海地帶,必須搶先拿下,以免將來被外國殖民者插足,那樣問題就復雜化了。

貝島龍蝦港就是在這樣一種思路下被納入開發議程的,而這個島的資源無疑也是極為豐富的。從東南方察拉塔納納(馬島上多是這種令人蛋疼的長串名字……)流向西北的桑比拉諾河——這條河流發源于中部高原地帶——在穿過察拉塔納納山脈蜿蜒而下后,一路匯集了大量的支流——尤其是號稱有水汽冷凝器之稱的察拉塔納納山脈,它為桑比拉諾河貢獻了相當豐沛的水量——最終咆哮著沖入了莫桑比克海峽。

河流的流速很快,水勢兇猛,多急流、瀑布,沒什么通航價值,但水力資源豐富——這似乎是新華夏島河流的主要特點。多水電資源——沿途流經的區域在河水、雨水、大風的不斷切割下。每年都要蝕去1厘米左右的土壤層。這些被侵蝕掉的土壤——富含火山灰、云母、堿石灰,同時也有很多有機質——最終被雨水及短促的溪流沖入桑比拉諾河,然后以萬鈞之勢沖入大海,最終在入海口處沉積,形成肥沃的三角洲沖擊平原。

桑比拉諾河的水勢是如此之兇猛,以至于河口附近的海水都往后退了數公里之多——這從那些遠離陸地兩三公里的海水都帶著泥土的顏色就看得出來。貝島上的早期東岸殖民者們有理由感謝這條河流,因為正是它從陸地上攜帶而下的大量營養物質,才在這條不大的海灣內吸引了數量巨大的魚蝦。其中尤以龍蝦最著名,而這顯然是貝島東岸殖民者的主要經濟來源之一。

龍蝦港就正對著桑比拉諾河的入海口,馬萬鵬此刻站在碼頭上就能輕易瞭望到對岸的陸地,那里分布著面積廣闊的“明亮森林”——在河流兩岸甚至還有著大片的“幽暗”森林——但卻看不見任何一個村莊,連土人主要的交通工具獨木舟都不見一艘,似乎預示著這里的渺無人煙。

“對岸將來也將是我們的土地,森林資源要好好保護,別讓那些又蠢又笨的薩卡拉瓦人給破壞了。你們都上過農業局的夜校,知道森林資源被大面積破壞的嚴重后果,我也不多說了。”馬萬鵬說到這里。轉身看了看身后遠處郁郁蔥蔥的森林,用嚴肅的語氣說道:“關于貝島森林資源的開發。我知道現在本土需求很大,但也不能濫砍濫發,必須有節制。每天、每月的采伐量要嚴格控制,樹苗的補種也要及時跟上,這不是開玩笑的,必須嚴格執行。要知道,新華夏地區的干部考核可是和這些東西掛鉤的,你們都給我長點心。”

明亮森林被破壞后,裸露在外的土地會被短草占據,但這些草顯然無法阻止泥土在高溫蒸發下,通過淋溶作用變成磚紅色的鐵鋁土。這些鐵鋁土在蒸發作用下變得更加貧瘠,并在表面造成一種毫無肥力的硬殼(磚紅壤殼)——這在農業上來說是一種毫無作用的死土。

而在森林的保護下,樹木的根系將水分輸送到突然深處儲存起來,還能減少蒸發、促進生物及化學作用,使得磚紅壤處在幼年狀態——這種狀態下含有不少的營養物質,精心呵護、有序工作之下完全可以種植糧食。但植被一旦消失,土壤中的鐵鋁鹽含量就會增加,土壤迅速貧堿化,后世馬達加斯加的很多地區就是如此,當地人農業知識的貧乏以及對土壤拙劣的維護造成了極大的生態災難,這一點東岸人不可不察。

跟隨馬萬鵬巡視港口及近郊的官員對此也深以為然,新華夏島的“文明人”是如此之少,以至于他們根本不用跟森林搶奪土地就可以活得很好。再加上《國土資源法》里對個人擁有土地上限的限制,《森林法》對森林采伐的規定,都使得龍蝦港的定居者們對開發本地的資源抱了一種謹慎的態度。

貝島是一個火山島,島上到處被冷卻的熔巖流或小山包分割成一塊塊獨立的谷地,森林包圍其間、河流環繞左右。大部分地帶都依然保持著未經開發的原始風貌,山坡上是“薩沃卡”地貌,谷地則是明亮森林,偶爾一些水源充沛的地方則是“幽暗”森林。那里充斥著蟲鳴、鳥聲和猿猴聲,奇異的動物(新華夏島獨有)、繁茂的藤葛、像樹一樣高的羊齒植物……巖石、激流、瀑布,交織成一幅美妙的、令人難忘的美景。

當然了,任何一個在新華夏島有過常年生活經驗的人都知道,美景之下往往掩藏著不為人知的殺機。活躍的細菌繁殖、密度驚人的蚊蟲,無一不在威脅著外來者的健康,人們想要親近這種大自然的美景,非得下大力氣改造環境不可。馬萬鵬原本就計劃在這附近購置一塊土地興建別墅呢,看這樣子也得等環境改造初見成效之后才能付諸實施了。

“上個月本土開過來幾艘船,共往這里輸送了一千五百名瓜拉尼人和克蘭迪人,這些人。按照計劃。三分之一分配到新萊堡、新登堡。三分之二分配到你們這里。史隊長對你們這里的重視,由此可見一斑啊。”馬萬鵬接過身后隨從遞過來的水壺,猛灌了兩口后,這才舒服地嘆了口氣,說道:“本土受英荷兩國商船、戰艦噸位飆升的刺激,決定開始加大造船力度——當然不是戰艦了——準備將南海運輸公司、南海漁業公司的船隊規模好好擴大一番,以適應本土越來越大的經濟規模。而造船需要的木材嘛,本土自然是沒有的。因此只能著落在新華夏地區了。”

“另外,新華港周邊的幽暗森林經過這些年的采伐,已經下降到了一個危險的程度了。奶奶的,本土的人就連造像樣點的家具都要用新華夏的優質木材,更別提造船了,也不知道這股邪風從哪里吹起來的。”馬萬鵬接著說道,“史隊長前陣子已經正式下達了新華港周邊森林的禁伐令,并組織人員勘測、統計尚存的森林資源,積極組織補種事宜——這是有利子孫后代的好事。因此,接下來很多年內。本土急劇增長的木材資源需求就要壓到歸化島(圣瑪麗島)、塔城港和貝島這三地了,大家肩上的擔子不輕啊。”

事實上馬萬鵬即便不說這話本地的官員們也早就知道了。因為新華港的新華木器廠(擁有木材烘干窯、木材加工廠、多處伐木營地的大型地方國企)已經抽調了部分人員到龍蝦港來修建分廠了,其目的不言而喻。

貝島土壤肥沃(火山灰為主),森林資源豐富,據馬萬鵬粗粗了解,島上很多根深蒂固的大樹居然有25米之高,實在是太驚人了。而且這些樹木的品種非常好,以新華夏鴨掌豆(馬島鴨掌豆)、紅中鐵欖、橄欖,以及適用于造船的“隆戈特拉樹”(白厚殼桂)、蒲桃樹等為主,此外還有不少名貴的玫瑰木和烏木資源,端地是一片天賜之地。

“伐掉的樹立刻補種樹苗,樹苗由新華港農業局發放,為阿拉比卡咖啡樹樹苗,這是我們花大代價買來的,一定要珍惜了。”馬萬鵬說到這里就想起了他本人一項蛋疼的投資,那就是曾經在歸化島、新華港投資的兩個羅布斯塔咖啡豆種植園,不知道是因為水土不服還是什么別的因素,長勢很不好,結出來的咖啡豆質量也很差,出口到摩卡港(著名咖啡集散地,位于紅海)時被當作了最低一檔咖啡,讓馬萬鵬大為沮喪。

不過現在他打算在貝島這個傳說中非常適于種植阿拉比卡咖啡樹的地方重新投資,種植這種聽起來很有前途的經濟作物。當然了,他在貝島上最大的投資很可能不會是咖啡種植園,而是一座精油蒸餾廠,目前由他剛剛成年的長子馬小鵬在籌建。

這座精油廠將以馬萬鵬即將投資的伊蘭伊蘭種植園里出產的這種芳香樹木為原材料,提煉香精制作精油,然后出口國內。后世貝島及對面的桑比拉諾就是馬國最著名的植物香精產地,馬萬鵬覺得自己的這項投資還是很靠譜的,應該不會虧損。什么?你說這玩意市場不大?媽的,老子喜歡,樂意賠錢,你管得著嗎?

當然了,別的成熟投資者很可能不會像馬萬鵬的玩票性質這么濃,他們是嚴格按照新華夏開拓隊的種植指南來投資經營的。比如,本土的一些投資者(甚至還有經批準的熱那亞資本)就打算到貝島上來開辟咖啡、可可種植園(后世這里一度是馬國最重要的阿拉比卡咖啡豆及可可產地),以及和這兩種樹伴生種植的胡椒(印度東南海岸的胡椒),這些產品的市場前景都非常看好,吸引了很多投資者,如今唯一的障礙大概就是如何開發這個蠻荒之地了。

這其中所需要的人力、物力以及醫療、安全服務都是一般人很難負擔的,非政府或大投資者不能為(或者很多中小投資者合股經營,一如東部地區那些劍麻種植園一樣)。好在新華港、歸化港、塔城港等地的劍麻種植園的成功運營,極大地吸引了本土手有余錢的居民,他們對于第一批勇于開拓熱帶的投資者獲得的豐厚回報非常眼紅(當然也有很多投資者血本無歸或者自己都因為疾病長眠在這片土地上),產生了很強烈的投資新華夏種植園的沖動。

不過,這或許要等到明國的新移民大批量到來,貝島本地有了充足的人手以后才能實施了吧?現在新華夏開拓隊已經不允許引進科摩羅人“勞務工”來種植園工作了——本地的土人自然更是嚴厲禁止——因此如何獲取大量的人力來開發貝島(這其中的損耗必然極大),確實是一個很令人撓頭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