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農家生活

第四章 認親禮

很快到了認親禮的那天,雖然之前已經有了充分的準備,但是這天一大早,翌如還是早早的起床了。豬肉是今天認親禮的主打,郭家昨天買了半頭豬,郭嬸在翌如的指導下,將豬頭燒了。翌如聞著香噴噴的豬頭,想起了現代的姥姥。每年過年時,姥姥都要燒一個豬頭,燒好的豬頭先放到祖先牌位前供奉,然后年初一就可以吃了,切好的豬頭肉又香又軟,配上姥姥烙的薄餅,是翌如童年過年最渴望的食物了。可惜,姥姥在翌如十三歲的時候去世了,上大學后,翌如每年要買一個豬頭燒好,放在姥姥墳前,希望姥姥能夠嘗到自己做的豬頭,這也算一種精神安慰吧。在安國,豬肉賣完后,骨頭和內臟是不要的,當郭大寶準備剔豬肋骨時,被翌如制止住了,排骨可是有營養的好東西,于是能吃的骨肉被郭大寶在翌如的指導下進行了分離。翌如想利用排骨做湯,脊骨等做成醬大骨,剩下的腿骨等放在大鍋里熬湯,豬蹄和肘子也放在大鍋中先煮熟。用燒紅的木炭微火進行保溫入味,今天早晨將排骨、肘子、豬蹄等撈出,將豬雜放在里面,調好味道,豬雜湯就做成了,其他的肉類魚、雞大部分進行了腌制,翌如和郭嬸首先將需要蒸制的魚和需要清燉的雞分別放到鍋內進行烹制。本來翌如還想做一個牛肉套皮,但由于古代的牛是不允許殺得,這個想法只好擱淺了。蔬菜一大早就被送來,主要是白菜、油菜等常見菜,夏天摘得木耳、香菇等拿水泡好,蔬菜摘好,準備工作就做完了。

由于這次認親禮宴席規模比較大,郭家人手不夠,鄰居郭三娘被叫來幫忙,郭嬸和翌如決定今天的主食是烙餅,這個年代沒有植物油,翌如將半扇豬的肥肉熬成了豬油,昨天烙了十張餅,就著豬頭肉已經吃過一次,郭大寶和郭躍贊不絕口,郭躍吃了兩張半才放下餅,本來要吃三張的,但是翌如告訴他,吃多了不好消化,他才不情愿的放下了半張餅,烙餅的事情交給了郭嬸,一是因為她只看了一遍就做的比翌如好了,再者由于灶臺比較高,翌如烙起餅來很不方便,因此,今天翌如主要負責調味。

由于有了錢,這次郭家的認親禮菜肴比較豐盛,涼菜主要有麻油雞絲、老醋花生、涼拌木耳、紅燒豬蹄、涼拌豬耳、豬雜拼盤。熱菜有紅燒肘子、清蒸鯉魚、魚香肉絲、辣子孢肉、香菇菜心、辣炒白菜、山菌雞湯、排骨山藥。主食是饅頭和烙餅。翌如本來主食想做米飯,沒想到郭家處在北方,鄉親們吃不慣米飯,只好采用饅頭。從鎮上買來了十壇酒,郭家在院子里擺了三張桌子,將近正午時分,族長領著族中的一些長輩來到了祠堂,隨后一些鄰居也來到了祠堂給郭家道賀。郭家至郭大寶爺爺那輩開始三世單傳,因此郭家沒有直系親屬,這可能也是郭家對翌如比較親近的原因。

人到齊后開始上菜,涼菜和熱菜上桌后就獲得了好評。族長摸著山羊胡。對每個菜都進行了評判,饒是族長見多識廣,有幾個菜還是沒有見過,郭大寶在一旁進行了解說,當然這個解說是翌如一早就講好的。雖然幾個菜全是硬菜,由于味道不錯。鄉民們又不經常吃肉,盤子很快就空了,涼菜和熱菜的盤子撤后,桌面進行了清理,主食饅頭和烙餅很快就上來,饅頭比較多,烙餅是每人一張,然后還配了一碗熱氣騰騰的豬雜湯。烙好的豬油餅配上香蔥和豬頭肉,一上桌大家還不知怎么吃,郭大寶示范后,大家開動腮幫就吃起來,大部分人吃過烙餅和豬雜湯就飽了,有些飯量大的吃了一張餅意猶未盡,但是由于這次豬油比較少,烙餅只有每人一張,但是豬雜湯的味道很好,在微涼的秋日,喝上一大碗豬雜湯,全身舒暢,一大鍋豬雜湯被哄搶一空。

認親宴后,大部分鄰居們都走了,族長和一些長輩留了下來,長輩由于吃得高興,興奮的拉著郭大寶的手,說著一些陳年舊事。郭嬸看著這一幕,悄悄的擦著眼淚,郭家已經好久沒有這么熱鬧了。

族長酒喝的有些高了,拉著郭大寶的手,“大寶呀,自從你爹死后,我對你疏于照顧,伯伯對不住你呀。我也想好好照顧你,可是我那婆娘,唉!以后有什么事情你就去找我。我明天就去城里,將如兒的文書更換過來。不是伯伯說你,你說讓丫頭做童養媳多好,你非得認作干女兒,以后有你后悔的時候。”郭大寶笑笑,既不辯駁也不解釋,族長又拉著郭大寶說了一些父輩的陳年舊事,才滿足的走了,走的時候帶了十張餅卷肉、一斤豬頭肉、一只雞、一個肘子和一壇酒,這些是翌如在宴席開始前就準備好的。族長嘛,在郭家村還是很有地位的,一定要好好相處,至少,近期翌如是想好好在郭家村生活,好好了解一下國的風土人情,為以后的生活打打基礎。

認親宴后,郭家村的村民們對郭大寶家態度越發親切起來,一些婦人經常到家串門,主要目的是想學學手藝,在自家飯桌上表現表現。郭嬸來者不拒,傾囊相告,翌如更是提供了不少的小竅門給這些大嬸,一時間,郭家在郭家村的地位猛漲。更有甚者,臨村的婚宴、慶生宴等紛紛來請郭嬸掌勺。郭嬸為人厚道,很替別人著想,利用有限的材料作出了好多美食,漸漸的人們都喜歡將宴席交給郭嬸料理,從采買原料到菜單安排均不用主家操心,只支付給一定的銀子即可,郭嬸也從中獲得了一定的盈利,當然,這是后話了。

在這段時間里,翌如利用段掌柜送的紙張。將后世各種精細化工的小產品配方一一列出,并作出了相應的計劃,決定利用自己的小配方掙些古代的銀子,先改善現在的生活,然后帶領大家奔小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