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那些年的人和事兒

第兩百五十二章帝王的思考

穿越那些年的人和事兒_影書

:yingsx←→:

天寶六年,在李林甫的彈劾之下,王忠嗣被免去四鎮節度使的職位,轉而貶為漢陽太守。

其實李林甫明面上彈劾王忠嗣的那些東西根本算不得什么,貪污受賄,持功而嬌,前者屬于官場潛規則,必須進行的,不然你肯定混不下去。

李隆基對此可謂是心知肚明,沒看見高力士貪污他都不說什么嗎?因為他以前也是屬于送禮的人,所以,自然就比較體諒下屬官員了。

至于李林甫給王忠嗣的第二個罪名那完全就是李林甫再潑臟水了,可饒是如此,李隆基也還是解除了王忠嗣的兵權,將他從四鎮節度使的位置上拉了下來。

李隆基為什么要這么做?很簡單!

王忠嗣手中的權利太大了,兵馬也太多了,萬一他要造反怎么辦?他要是造反的話,四鎮二十六萬兵馬傾力一擊,大唐上下誰能擋住?

當然,真正讓李隆基自斷一臂的原因,還是李林甫在彈劾完王忠嗣后,又悄悄的跟他說了一句話。

“陛下,我們現在不是要思考王節度使到底有沒有罪,而是要想想,他日后造反怎么辦?就算他不會造反,他的部下難道不會蠱惑他嗎?陛下試想,現在王節度使手握四鎮二十六萬大軍,當然,他是陛下您的義子,他當然不會造反,臣也愿意相信他的忠心,可......陛下,我們要用大唐的未來,來賭一個人的忠誠嗎?來賭一個人不知道什么時候就會消失和減少的忠誠嗎?”

聽完李林甫的話,李隆基沉默了,很快,他就下達了旨意,免除王忠嗣四鎮節度使,轉而貶為漢陽太守。

其實李林甫說的那些話非常簡單,只有一個意思。

王忠嗣想不想造反,這不重要,重要的是他有沒有造反的能力!

不錯,這就是帝王考慮的東西,他不考慮一個人的忠心與否,只考慮了他有沒有造反的實力,如果有,那不好意思,不管你有多忠誠,你也必須交出兵權,或者死!

在皇位面前,一切就是這么的脆弱無力。

天寶五年,公元746年王忠嗣被貶為漢陽太守,天寶七年,公元748年又轉為漢東郡太守,而到了天寶八年,公元749年他就死了,死因......暴死。

公元749年,這一年的七月,剛剛從城外狩獵歸來的王忠嗣,提著自己手中那張從來不離身的一百五十斤重弓,在兩名侍衛的護衛下,邁步回到了自己的太守府。

王忠嗣身高七尺,相貌堂堂,生的一對虎眼,滿身正氣,年僅四十五歲的他,不知為何竟是兩鬢斑白,整個人看起來亦是消沉不少。

發絲斑白,脊背稍彎的他全然無往日百戰百勝名將之風,看起來倒像個在官場上混了多年,但卻郁郁不得志的小吏。

仔細想想也能清楚,平白無故就被奪了兵權,任誰的心情都不會好。

而王忠嗣這幾年更是活在痛苦煎熬之中。

他活的很痛苦,這是一種不被自己最親近之人所信任的痛苦,這是一種被自己最親近之人無端懷疑之痛苦。

王忠嗣做夢都沒有想到,李隆基居然會懷疑他的忠誠!

李隆基,自己的義父,他發誓一生都會效忠的人,居然會懷疑他造反?居然會為了以防萬一奪走了他的兵權!將他帶了多年的西北勁旅交給了那個胡人哥舒翰!

王忠嗣的心是憤怒的,尤其是得知自己大半兵馬都交給了哥舒翰統帥后,王忠嗣更是異常憤怒,別看哥舒翰是他一手提拔起來的,可也正是因為如此,他也清楚哥舒翰到底是個什么狗德行!

看看,剛剛接管了自己的河西軍,這個混賬就不顧一切的率軍攻打石堡城。

為了在李隆基面前證明他哥舒翰的實力,為了讓自己的威望能快速壓過他前任河西節度使王忠嗣,哥舒翰這個混蛋居然拿將士們的命去為自己鋪路!

吐蕃的石堡城,自己當年任河西節度使的時候為什么不打?不就是因為此城地形過于兇險,強攻的話損失太大了嗎!

他舍不得用將士們的命去換戰功,可哥舒翰這個王八蛋就沒那么多的顧忌了。

唉,據傳,石堡城一戰,他河西勁旅雖然成功攻下了城池,但自身的傷亡也是不小,聽說還有數千老兵戰死!

河西勁旅,元氣大傷,沒有幾年的功夫根本緩不過來。

混賬,簡直就是混賬!

一想起哥舒翰這個胡人混賬,王忠嗣就氣的想砍人,再一想起現在的大唐局勢......王忠嗣更是想仰天長嘯,大吼三聲,“不甘!”

他現在看的很清楚,尤其是被貶為漢東郡太守后,王忠嗣看的就更清楚了。

官員貪污腐敗成風,軍隊訓練松懈,民間疾苦,陛下荒淫無道,還有那一個個手握重兵的節度使陛下,我的好陛下,我的好義父啊!兒手握重兵,難道那些人就不是手握重兵嗎?難道您的義子還不如一些胡人來的更有忠誠嗎!

難道您寧遠相信那些胡人也不愿意相信自己的義子,為大唐出生入死幾十年的義子嗎!

想想那些手握重兵的節度使,王忠嗣就感到一陣心灰意冷。

哥舒翰那個廢物就不提了,用將士們的命去給自己鋪路,封常清還湊合,但高仙芝那個王八蛋,想起高仙芝,王忠嗣真是活剮了他的心都有。

不久前的恒羅斯之戰,高仙芝這個王八蛋帶著自己的兩萬安西軍,和西域一些小國組成的聯軍,進攻大食人,結果仗打到了一半,西域的小國忽然叛變了,聯合大食人一同將高仙芝的兵馬重重圍困。

當時,高仙芝一共帶了兩萬安西軍,兩萬裝備精良,訓練有素的安西軍。憑心而論,只要高仙芝能冷靜下來,他完全可以帶著兵馬安然突圍,可結果呢?

看到自己的左翼右翼都布滿了大食人和西域叛軍,正前方又更是沖來了無數的大兵,以及自己這一方已經漸漸陷入混亂的軍陣和無助的將士們后。

高仙芝這個大名鼎鼎的名將,居然下令撤軍!

當然,這還不是最可恨的,最可恨的是,高仙芝下令撤軍的時候,因為安西軍三面被圍,將士們都在苦戰,根本就看不到高仙芝的軍令。正面戰場亂成了一團,想來,即便是看到了,他們也很難做出正確的調整

這就是古代的戰場,一旦陷入了混亂,除非一方失敗,不然神仙也沒法約束。

眼見自己的左右前三方都布滿了敵人,而且馬上就要殺過來了,而唯一的退路卻還是一群嗡嗡的,好似沒頭蒼蠅一般的亂軍。

已然被大食人殺破膽子,認為自己此戰必敗,如果再不走就肯定走不了的高仙芝,高大節度使,下達了一個令人不恥,甚至是憤恨的命令。

砍!用陌刀隊從自家兄弟的腦袋上,砍出一條護送他高大將軍逃走的求生之路!

高仙芝手下的陌刀隊掉過頭,將陌刀舉在了自己兄弟的腦袋上。

數千安西軍,沒死在大食人的手里,反倒是因為擋了自家主帥逃命的路,而被陌刀隊砍下了頭顱。

這就是高仙芝做出的好事啊,危急之時,一個能用陌刀從自家兄弟腦袋上開路的人。

恒羅斯一戰后,兩萬安西軍,活著跟高仙芝突圍的還不到數千。

事后,高仙芝被奪了兵權,軟禁在長安內,安西節度使也換成了封常清。

王忠嗣聽到這個消息的第一時間就想去長安砍了高仙芝這個王八蛋的頭,而更讓王忠嗣心寒的是,恒羅斯一戰,大唐居然將這場慘敗說成了平手!

說什么安西軍雖然損失大半,但大食人也是傷亡慘重,啊呸!

還是那句話啊,大唐上下所有人還沉浸在開元盛世的美夢中,不愿醒來,沒有人相信恒羅斯一戰大唐會慘敗,因為這根本不可能,如此富強的大唐怎么可能會敗!

這叫什么?這叫什么?

寧愿讓那些將士們死的不明不白,也不愿意承認自己的失敗。

大唐到底是怎么了啊?!

無數個夜晚,王忠嗣都在不斷的問自己,不斷的問,大唐究竟是怎么了?短短的十幾年,為什么墮落的如此之快!難道大唐......真的是氣數盡了嗎?

王忠嗣想不明白,他也不想去想,奧對了,還有個安祿山,這個家伙就不用說了,王忠嗣給他的評價只有四個字。

狼子野心!

打著助戰的名號,想吞并自己的兵馬,這種人,這種人若是沒有二心,王忠嗣把自己腦袋扭下來的。

但可惜的是,他現在失勢了,朝廷里根本就沒有人相信他,沒有人相信他的忠貞之言。

越想,王忠嗣便越發覺得心灰意冷,整個人看起來更是蒼老了許多,就連那一直都是挺直的脊背也拘僂了許多。

走入自己的府邸,王忠嗣一路沉默不言,他現在已經不知道自己該怎么辦了,他現在已經不知道自己該怎么挽救大唐了。

他能做的似乎也只有等待了,只有等李隆基想起自己的那一天......或者是當大唐徹底陷入了危機的那一天,他在挺身而出,報效自己的國家,自己的君王。

但很可惜,有人不會給他這個機會,因為他......真的有能力改變歷史,真的有能力將安史之亂扼殺在一開始。

如果王忠嗣日后還活著的話,安祿山能不能攻下洛陽,都是個問題。

新書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