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七十年代末

第一百八十七章

趙紅軍約李哲見面,見面地點當然還是要李哲辦公室,這些事情也不適合在外面談,只有那里最安全。

李哲給趙紅軍泡了一杯茶才坐下來問他來意:“有什么事非要急著找我?”

趙紅軍開門見山道:“我家老爺子生病的事你也知道,我手上這條線沒法再做,這事我的意思是轉給王小虎繼續,我最后再跑一趟和他交接好,反正我看那邊也亂不了多少。”

“你真的決定啦?”李哲還是覺得趙紅軍更合適,雖然王小虎并不差,但是信任承度肯定不如趙紅軍。

“嗯,決定啦!我家的情況你也了解,老爺子要留在省城治病,總不能都扔給媳婦,她還要上班還要帶孩子,再說扔給她一個人我也不放心。”

“你都做了決定還說什么,我只能支持你,當初這事就是我們倆私下干的,也沒經過上面同意,雖然后來給你補了些錢,可我知道肯定不夠。”李哲也不好意思去要求趙紅軍做什么,他這幾年做的已經夠多。

“你放心,王小虎這小伙子不錯,再說我只說這是商業資料,他那即使出點事也不會影響大局,最多我再也去不了老毛子,反正那邊也沒有什么東西吸引我。我把股份分他一點,相信小伙子肯定會努力做好。”趙紅軍對自己助手還是有一定的了解,他不是完全相信人性,而是相信對方即使有二心也影響不大。

“那你回來是打算繼續做生意還是回去上班?”李哲問了最關鍵的問題。

趙紅軍捏了捏鼻梁,低頭思考道:“我還沒想好,這次回來再說吧!”

“行,你要是做生意我就不說,要是你回去上班,這一定要讓領導給你發個表彰函弄個獎勵文件之類的。這東西對你做生意可能幫助不大,但是你真要回單位上班,還是有用點用。別推,你當得起。”李哲見趙紅軍還有當無名英雄的打算,趕緊勸道。“有些人什么都沒做還想弄個功勞,你這真正做事的人為什么不能要,不是每個人都有你這樣的覺悟,你要是不要讓后面的還怎么繼續干活,真當每個人都只知道付出不索取。”

“行,隨便你吧!”趙紅軍也知道現在的情況,李哲這樣的話都說出來,他也不好再推辭。

“好了,你就回家等著我的好消息。”

趙紅軍和李哲告別,沒忘記侄子工作的事,倆人年輕小伙子,沒有學歷也沒有工作經驗,出來能做什么工作。笨工他們做不起,輕松的活他們又做不來,手里又沒有一門技術,趙紅軍也有點愁。和林曉玲說起這個話題,林曉玲卻給指了條路出來:“劉媽每天生意好的不行,我看你不如讓他們也在學校擺個攤賣點小吃之類的。”

“擺攤賣吃的,他們行嗎?在家里飯都不會做的人。”趙紅軍對林曉玲的提議有幾分懷疑。

“有什么不行,又不是讓他們做飯,就弄個最簡單的鐵板土豆和豆腐,一個就能忙過來,兄弟倆還可以一人弄一輛車,守著不同的區域。”林曉玲想到一點說一點。

“可是他們都不會做這個。”趙紅軍沒同過林曉玲說的什么鐵板土豆之類的東西。

林曉玲卻越說越懷念那味道,想吃卻沒有賣,她只能自己動手:“我來教他們做,剩下的工具問題我就不懂,得你幫他們想辦法。”林曉玲為了能經常吃到自己喜歡的小土豆,也是豁出去。主要是這個成本也不高,投資不大,找份工作一個月才多少錢,肯定不如做生意賺的多,一份低投資高收益的生意,為什么不去試試。

林曉玲也是說干就干的性子,第二天就和趙紅軍一起出門去公婆家,手上還提著一袋準備做實驗用的小土豆和豆腐。當然還少不了最重要的工具鐵板,這是趙紅軍特意跑去買了,跑了很多個地方才買到,現在又不流行鐵板燒,說是買還是請人商家幫忙訂做。

林曉玲把土豆洗干凈之后先扔鍋里煮,至少要煮到八成熟,剩下的時間可以用來做其他準備工作。煮好的小土豆剝完皮,和豆腐一起在燒紅的鐵板上煎,倒油之后能聽到滋滋的響聲,當各種調味撒上之后香味也在廚房飄散開。趙嘉偉和趙嘉明一直在廚房幫林曉玲打下手,看著她的每一步動作,這個其實很簡單的東西,想要好吃火候是關鍵,這個就沒有什么竅門,唯手熟爾。

當林曉玲把一盤燒好的土豆和豆腐端上桌請大家品嘗時,大家早就忍不住。從香味從廚房飄散出來,他們就想嘗嘗味道,只是不好意思跑進廚房罷了。林曉玲在廚房里也沒嘗過味道,她好多年都沒動手做,能想到這個還是心血來潮要給趙嘉偉兄弟倆找工作才想到這上面去。

一家人都在,趙紅軍看著盤子里的東西,做了第一個試吃的人,他閉著眼睛把一個小土豆放進嘴里,瞬間睜開眼望著林曉玲說:“味道還行。”

趙大海和張金鳳倆人對這種小孩子吃的東西不敢興趣,他們不愿意吃,林曉玲也不勉強,拿起筷子夾了一個小土豆往嘴里。“嗯,還是那個味道。”林曉玲這才放心,她雖然多年沒做,但是這么多年堅持做飯,手藝水準不僅沒有降低還有所提高。

林曉玲吃過之后,趙嘉偉早就忍不住,他夾了一塊豆腐嘗,吃完才點頭表示還不錯。這種街頭美食說是什么美味肯定說不上,但是只要味道不錯,在學校周圍就會有很多買。一家人試過味之后表示都可以接觸,學校附近擺個攤賣這個生意肯定有,畢竟學生們一直是花錢最舍得的群體。

更何況這些零食一份賣的又不貴,即能當主食還能當零食,現在的問題是兄弟倆能不能學會,還有他們適不適合做生意,剩下的工具問題,趙紅軍倒是表示不成問題。弄一輛舊三輪車改造一下就可以,這個花不了多少錢,就算他這當叔叔的支持侄子創業。

林曉玲在一邊沒出聲,該做的她都做了,她想教他們做生意,也是希望大家都能富裕點,這樣倆個妯娌才不會總想著從她手里占便宜扣好處。趙大海不知道她這想法,還對她的行為很滿意,還當著家里人的面夸她。

剩下的工作就不歸林曉玲負責,她把制作步驟又寫了一張紙,各種注意要點也寫上,留給趙嘉偉,讓他們倆有什么問題再打電話問。趙嘉偉和趙嘉明一個勁的點頭,因為他們倆嘴里還在吃豆腐,沒空說話。

趙紅軍找了一輛舊三輪,花錢改造之后才給騎到父母這邊,前期兄弟倆只能暫時合伙,等站穩腳根之后再分開不遲。看到他來,趙大海還沒什么,其他人都是松了一口氣,特別是張金鳳,這些天家里天天吃土豆和豆腐,就為了讓兄弟倆練手。說實話,一家人都煩了,偏偏兄弟倆不相信家里說好吃的話,還想把手藝練的更好,連附近領居都吃過他們送的土豆和豆腐。

趙紅軍的到來算解救他們,再不出去練攤,張金鳳都想把兄弟倆趕出去,只有吃著特殊餐的趙大海沒感覺,還覺得他們矯情,以前沒東西吃的時候,天天吃南瓜也要過活。老爺子這話主要是說張金鳳,對孫輩倒不會苛求,這一輩子的人沒吃過什么苦,不像他們那個年代吃不飽是常事,有得吃就好還能挑吃什么。

趙嘉偉騎著三輪車在院子里轉圈,這個不像自行車,還得練一練才能騎穩找到重心,要不很容易翻車。現在是萬事俱備只欠東風,老爺子這邊住的郊區太偏,離學校有點遠,趙紅軍讓兄弟倆住在學校附近去,當年的老房子放在那里一直沒處理,現在正好利用上。

張金鳳聽到趙紅軍要帶他們走還有些舍不得,但是趙大海一瞪眼,她伸出去的手又縮回來。“你想干什么,他們又不是三歲小孩,你還天天栓在褲腰帶上,都這么大人,天天守著我們倆個老家伙能有什么出息。這又不遠,想我們隨時可以來看,你還攔著,你能管他們一輩子。”趙大海這翻話的恨鐵不成鋼,家里又不是什么大富大貴出身,還寵孩子,這是害孩子。他這話即是對張金鳳說,也是對兄弟倆說,希望他們不要怕苦怕累,別干個兩三天又不撂擔子。

兄弟倆正幻想著每天大把收錢,怎么想也不覺得自己會半途而廢,倆人只差沒有指天發誓讓家里人相信。三輪車暫時只能先放院子里,趙紅軍要先帶著兄弟倆去住的地方,那邊很久沒住人,現在要住進去肯定要先打掃一番。趙嘉偉一聽要打掃衛生,他第一時間就拉著趙嘉紅一起,想讓姐姐幫忙,偏偏張金鳳還一臉贊同,催著大孫女去幫忙。她喊不動林曉玲,只能喊自己孫女去動手干活。

林曉玲是不知道,要是知道肯定是氣得吐血,她是白對老太太好,趙家這幾個晚輩,她又出錢又出力,還要出點子,結果老太太還嫌棄她沒干活。家里房子免費住著,劉媽那邊她也打過招呼,讓她幫忙照顧著兄弟倆,還要她怎么做才夠。她承認她自私,但是她做到這地步自認也足夠,她又不是圣母,還要出錢養著整個一大家子的人,就是小七成年后她也不會讓她啃老,更不用家里侄子侄女,又不是沒父母,什么都靠她那是不可能。

兄弟倆的小攤子就這樣在夜市里開業,有劉媽的照顧,他們的攤子就擺在她家門口,大家都知道是她家的親戚,也沒有誰欺生。劉媽在這一片做生意幾年,也站穩腳根,再加上有林曉玲的關系,認識的人都知道林曉玲是學校老師,更沒有會得罪劉媽,畢竟附近的老板們做的都是學生們生意,他們的主要顧客就是學生。學校一放寒暑假,這里的攤子幾乎都跟著關門,等他們開學再開門迎客。

劉媽對林曉玲那是真心感謝,要不是她幫忙出主意,又提醒她要買房子買門面,她哪里能有今天。現在一家人都在省城團聚,大兒子在城里開出租,雖然辛苦一點但是收入卻還算滿意,小兒子考上一個大專,雖然不是大學,但是劉媽已經很滿意,畢業后就能去當個老師,這一輩子的飯碗也算穩當。這一切都是托了林曉玲的福,因此現在要照顧一下趙嘉偉兄弟倆,她們一家都是沒二話說。

兄弟倆第一天出攤,也沒敢多做,不過沾了劉媽不遺余力幫他們推銷的光,他們準備的食材居然全部賣完。收工之后,兄弟倆謝過劉媽的幫忙,騎著破三輪準備回來,這天氣是越來越冷,還是早點回家躺床上舒服。

回到家,兄弟倆還不能睡,倆人把收錢的盒子找出來準備數錢。成績不好的倆人數了兩次才算是數對,結果他們又不敢相信的再數一次,這次總算是接受現實,他們一晚上的收入可不少,比上班強多了。趙嘉紅上一個月班才三百塊錢,他們這一晚上就能收入五十多塊錢,扣掉各種成本,一晚上也能掙個二三十塊,這才第一天。兄弟倆對視一眼,都陷入到未來美好的前景中去,倆人興奮的睡不著,躺床上開始計劃賺到錢之后要怎么用。

兄弟倆不記得他們是什么時候睡過去,便是起床后倆人第一件事就是跑去找爺爺奶奶報喜,順便感謝三叔三嬸,沒有他們的幫忙,他們倆個愣頭青能做什么,幫你扛包都沒人要。兄弟倆雖然讀書不行,但是又不傻,這點還是看得明白。不說其他,這條街上,昨天要不是有劉媽幫忙,就有人還想搶他們的位置,嫌他們占了一個好位置,雖然這位置也沒有歸屬,但擺攤的人互相之間也有個先來后到的規矩。劉媽一出頭就不同,在她家店門口,這她不介意店門口多個流動擺攤的大家也能相安無事,但是她要收回來給家里親戚用,誰都不能多說什么只能老實讓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