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年初一到初三,初一和伍老爹就開始了在村里正常社交,大家都知道伍老爹回來蓋房了,于是大家都來了,每天川流不息的。
而伍老爹也帶著一家人去各家拜訪,也不會跟之前一樣,各家只是坐坐就走。他們會跟著本家們一塊坐下,吃吃飯。就像一個真正的當地人一般。
初一他們明白,明年這時,他們就已經搬回來了,就是真正的村民了。他們就不能跟他們隔開了,伍老爹頭天在新宅地上放焰火,除了引人氣、除陰氣外,也是對著全村的人宣告,我們真的要回來了。
所以這三天,老爹帶著他們一家人一家家的拜訪,其實就是相互的認識、接受之中。
初一能怎么辦,她發現自己社恐還真的好不了。就算理解了父母的苦心,不過,她知道過二、三十年,所以在父親在時的這些年,她就得在這村里,過這樣的日子。想想有點后悔了,回來圈地是不是錯的。才幾個錢?
不過事已至此了,還有啥可說的,她就乖乖的跟著,趁著大家沒空看自己的時候,她閉著眼想自己的問題,比如她就在腦子里算爐子的公式。
做暖爐其實不是真的像初一說的那樣簡單,哪里放煙囪,哪里做暖風出口,哪里做進風口其實都是需要計算的。不然一個鐵爐子,憑什么賣幾千塊到幾萬塊,進口的還有超十萬的,材質并沒有多大的不同,重點就是內部這些細節的把控。
她白天畫了外部的樣式,算好了各處的位置,再把位置標出來。然后把圖紙交給了張主任,順便把她之前看到那個油箱指給了張主任。她沒把算式給張主任,也懶得說,她標的尺寸只適合這一個油箱,換一個,就得重新計算的話了。她又沒指著開廠賺錢,這樣就好。
張主任倒也不在意,把初一畫的圖紙和那個破油箱拿走了。而且說,這么簡單,兩天就能做好。這個初一倒是相信的,果然初三之后,張濤就過來叫伍家人去他們家看爐子了。
伍老爹他們忙過去,爐子沒放在堂屋里,這里四處通風的,裝了都沒有用。于是放在一樓正房里,油箱挖出個門,中間用鑄鐵做了隔欄,上面放了幾塊煤塊,下面有個接灰盤。
門用的鋼砂網,主要是可以看火、通風。砂網里還有個鐵皮門由此調節進風口。沒有初一畫的好看,但是,一進屋,就能明顯的感覺到屋內的溫度。
“真暖和啊!”老吳同志忙說道。
“我真傻,我還以為要燒柴,其實燒煤便宜多了。”初一關注的是煤塊。她記得村里人為了省錢,有自己買煤灰回來自己制蜂窩煤的習慣,這表明買煤塊這是花不了幾個錢的。而且這比木柴經燒,放在幾塊,可以燒一夜,這樣就能保證屋里長時間保暖,幾個房間也都不會太冷。
“昨天你大伯媽都夸了你一晚上了,說比燒爐子舒服。”張主任忙說道。
“可以再做好看一點,多少幾個人,我們可以把這爐子賣……算了,工藝太簡單,真是看次都會了。”初一盯著爐子,喃喃的說道。
“跟我想到一塊了,不過,我們可以做得小一點,給城里小單元房,像你家那樣的。”張主任忙說道。
“可以優化一下,雖說煙囪抽走了大部分的煙,但靠近了,還是有煙氣。看看哪里有防爆的玻璃,若是有防爆玻璃這一個,我們就能賣錢了。”初一左右看著,覺得自己當時想的就是如何利用那個油箱,現在看來,自己錯了,“看來爐子大了點,大伯,您可以調這個,通過進風口來調節溫度,這樣,煤也能經燒一點。”
“這就是跟封爐子一樣?”張濤媽忙過來,看初一拿個火簽敲了一下下面的進風口。
“是,晚上留條縫就可以。”初一一怔,她倒是會生爐子的,不過,太久沒做了,一下子忘了。這個原理原本就和碳爐差不多,只不過碳爐是把熱量集中,而壁爐是把熱量盡可能的散發,用熱輻射的原理,達到升溫的效果。
“這個好,初一,這是你設計的?”倩倩和婷婷都是怕冷的,這回她們終于覺得自己活過來了。在江南多雨水的冬季,那種刺骨的寒冷,衣服感覺都是濕的。而進來了,先脫了羽絨服,現在她們想脫毛衣了,現在覺得這種干燥的空氣都讓她們全身舒坦了。
“這是你說的爐子?”老吳同志拍了初一,她當然也覺得暖和,不過,現在更讓她震驚的是,這么好的東西,竟然是自己傻乎乎的小丫頭畫出來的。
“第一個做成這樣就不錯了。”初一還在試溫度,這其實也是壁爐的一種,可以迅速的提高房間的溫度,比如現在,這個房間前后間加起來也不過40平米,內高3.2米,所以前進房就很熱了。而剛剛初一到后面里間,可能是因為這里烘了一晚上,里間的溫度就很舒適了。現在她有點無奈,沒有專業的檢測的設備,她真的只能用體感來體會。總覺得哪里不對,工科生的悲哀。
“那種玻璃有,就是有點貴。”張主任也想到錢了,他特意叫他們都來看,就是想說賣錢的事兒。昨天生上爐子,來玩的人沒有不夸的。
“就是,這個您能賣多少錢?一個煤爐子二十塊,恨不得能用一輩子。所以這個您覺得賣多少錢合適?人家弄個鐵皮只怕也能仿制出來,所以想做,就得做得讓人模仿不出來。防爆玻璃,外頭最好用鑄鐵,然后做各種樣子的。比如像我們家住公房的,就做小一點最好是吊式的,這樣,不占地,也不影響大家行動。像村里的大房子,也要有針對性,總不能一個房間解決了,一家人擠一塊吧?所以想賺錢就得客制化,有針對性……”初一又忘記自己才十二了,皺眉順口說道。然后她的嘴被捂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