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養家小農女

第七十六章 未來發展計劃

清瑤充當這屆的主持人,她走到建設的一個高臺上邊,拿起自制的擴音器。

“大家好,我是本屆全民大沖關的主持人,大家認識我嗎?”

這樣的開場方式十分新鮮,有膽子大的,就大聲喊,“認識”

清瑤暗中準備帶動氣氛的人手,沒用上,大家還挺適應……

“歡迎大家來到第一屆全民大沖關,全民運動節目,在這里,你們只需要膽量和體力,就能實現迅速暴富,只要參與獎五枚銅板的報名費。”

“接下來我宣布通關獎勵和賽制規則。”

“咱們的賽場,大家已經見到了,就是眼前這些木頭,第一關叫水上漂,水面上浮著很多圓滾滾的木頭,大家只要不掉入水中,順利抵達對岸就可以獲得第一關獎勵。

“第一關獎勵紋銀一兩,加衛生紙三提。”

“咱們再看一下對岸連接的空中有繩梯,這關叫做天上飛,跟第一關正好相反,這關需要參賽者抓緊頭頂的繩梯到另一端,注意哦,只能用手,并且腳沾地了就算失敗。”

“第二關獎勵紋銀一兩,加衛生紙六提。”

“第三關叫只在一剎間,這關考驗的是反應能力,這一面墻板會隨即從洞孔里出拳頭,大家要及時躲過去,否則就會被擊落下來,落地即為失敗。”

“第三關獎勵紋銀一兩,加衛生紙九提。”

“第四關叫……”

“好了,一共五官,我們一共能得到五兩紋銀加六十三提衛生紙,讓你后半生的屁屁再無后顧之憂,當然了,我們也是有要求的,比如,不能使用工具和武功,還有時間限制。”

“比賽持續三天,最后所有的勝利者除了獲得的獎品之外,那個用時最短的額外會獲得王氏提供的精美玻璃一面,安裝到家,讓你的家里從此亮堂堂。”

清瑤一邊說,還一邊找人給大家做示范,這人不是別人,正是會武功的覃錦元,同時,他也是裁判,誰讓他會武術。

覃錦元一個堂堂的小郡王,自從來到了趙家村,當真是越來越接地氣了。

看完教程聽完解說,這項不挑人的比賽果然吸引了百姓們。

清瑤再安排幾個帶頭吃螃蟹的,那氣氛就搞起來了,跟風是老百姓們的優良傳統,有一就有二……

更何況,參賽就有一卷衛生紙,這相當于只花了三個銅板報名,想賭一波大的,對自己有信心的,都紛紛到報名白處報名。

就算拿不到獎勵,能看見縣案首那個小胖墩第一關就慘遭落水,也是不虛此行。

更別提每個參賽選手令人爆笑的失敗方式,還有周遭熱鬧的集市,別說百姓了,就是大家子中的小姐少爺們也來了不少,迅速帶動了消費。

而周圍還有一開始不想來的小販,沒空來的村民們也再不斷往這邊趕

清瑤看著大家一次又一次的掉坑,內心十分欣慰。

全民運動,當真是功在當代,利在千秋啊!

既能豐富人民群眾體育文化生活,又能強身健體遠離疾病。

回頭,自己再建設一個體育公共服務中心,就是全民健身中心,讓老人家們去跳跳廣場舞,打打太極,少不得還得要覃錦元再貢獻出來一套養生操。

全民健身中心有了,自己手頭還有點閑錢,王家村的養老院也該提上日程了,今年就定一個小目標,等自己秀才考回來。

先建設一個緊鄰趙家村的養老院,暫時先接收本村的孤寡老人,再安排一些適合老人家的工作,比如看大門的,說故事的,看著小孩子不要去池塘邊上玩的。

后續嘛,就逐步開放孤兒院,免費的學堂也要辦起來了,老師要找,郎中要找,會武術的也要找。

還有全民尚武這個事,還需要加大投入了,聽說去大城市的路上,是很危險的,有山匪還有有組織有紀律的黑店,扒手和拐賣人口的。

清瑤又扒拉了一下自己目前的產業,名下有一家小型的玻璃廠,還擁有蕭硯揚給的半分分成。

趙家鎮多寶閣的半分分成,迎客來的糕點小食供應分成,趙家村的衛生紙跟衛生巾加工廠。

還有零零碎碎搞發明賺的錢,比如風箱,榨油坊,大沖關,賣菜譜,賣鹵菜,賣冷飲……

翻新后的莊子一座,下人十名,外加一個強塞過來的拖油瓶朱早早,和撿來的覃錦元。

這么一算,自己的腰包還算鼓溜溜。

有錢不花也帶不進棺材,創造舒適的有利于自己的生活條件是人類的天賦啊

不過這些還要等自己四月份考上了秀才再說,當不上秀才,自己是一定要死磕的,畢竟她有這個條件復讀不是

還有……她又要開新創業了,上回的暖寶寶讓她看見了新商機。

古人為什么冬天很少出門?當然是因為冷了,在室內還好說,燒柴火,放炭盆,或者干脆做個暖閣。

奴才在閣樓下面的這個空間里燒炭,這樣人們就會感覺到腳底下是熱的,從腳底往上冒熱氣,要如此循環反復,整個屋子里面就都不會感覺到冷了。

可是出門在外呢?那就是經常在影視劇當中看到的手爐,還有湯婆子。

可是如果想在外邊玩耍或者趕路的時候沒有燒熱的炭火和熱水怎么辦呢?

這就不得不說現代的暖寶寶,暖身貼簡直就是出門在外怕冷人士的最佳選擇了。

后背貼一貼,腳底貼一貼,雙手解放開能做別的,出行還完全無壓力,方便又實用。

材料多收集,配比多試驗,這個都好說,最難的是那個不需要紡紗織布而形成的——無紡布。

但是這個也完美的解決了,因為她做衛生巾用的就是這個,就是造價有點高,材料稀缺了一些。

這個想法還是在看到現在的毛氈時候出現的,因為它也算是最早的無紡布吧。

如果結合針刺棉就簡單的多了,混棉,梳理,鋪網,針刺,燙面……一系列處理下來,就能得到阻燃、隔熱保溫、吸音隔音、抗菌、防霉、防塵的針刺棉了。

也不知道現在的花國對應的西方國家是什么樣的,以后有機會,她一定要去西方搞一批東西回來,發展壯大花國就從薅羊毛做起。

現在難住她的反而是現在不易找到的,蛭石。

蛭石是個啥?它是與蒙脫石相似的粘土礦物,為層狀結構的硅酸鹽。

這玩意用途十分廣泛,可用作建筑材料、吸附劑、防火絕緣材料、機械潤滑劑、土壤改良劑……

但是這玩意南方幾乎絕緣啊,花國的地理志上說這東西主要產自北方,而且它在高溫下易膨脹,還易碎,還容易使介質過密而失去通氣性和保水性。

就現在的交通,想去北方搞點蛭石回來,這一來一回用時太長不說,就這期間她能想出無數賺錢的方法,不一定非要做暖身貼啊。

好在她還知道蛭石在自然界里。溫泉的溶液中,黑云母等礦物也能產生,就是量不大,看來只能自用或者走高端路線了,等以后去了北方,還可以搞它一波。

但是吧,新的問題又來了,目前她沒時間,二是,在古代“人口才是第一生產力啊。”

趙家村除了個別跟她不合的人家,也跟其他村民不太合的人家,基本上不管男女老少,只要有勞動能力的,全都一網打盡了,小孩子都沒放過。

干不了大活,發個傳單啊,傳個話啊,也都是行的。

可是隨著她的事業不斷的擴大,現在人工遠遠跟不上了。

冷兵器比拼的時候,全靠人多力量大,花國是有計劃生育政策的,就是“能生多少生多少。”

花國國律還有相關的條款:“令壯者無娶老婦,令老者無娶壯妻,平民女子無故二十不嫁,其父母有罪,平民男子無故二十不娶,其父母有罪。”

聽聽,簡直是盡可能地讓生育資源得到最大化利用,而且限制是平民……上層社會則無此束縛。

除了罰,還有獎勵措施“生丈夫,二壺酒,一犬;生女子,二壺酒,一豚。”

可是清瑤的步子邁的太大了,她等不了人家三年生倆,五年生三,等到小娃娃打醬油了,她都多大了

而且花國沒有徠民政策來吸引外來人口,她就只能用企業優勢吸引打工者的入住。

先包圍周圍的村子,再徐徐擴散,爭取未來趙家鎮有半數以上都是自己的員工。

清瑤握緊了胖拳頭,就這么干了。

現在,先去讀書吧,畢竟四月份就要考府試了。

馬家村。

全民大沖關已經是趙家鎮最近沸沸揚揚的話題了,吸引來的人不乏遠道而來的,馬家村是賺了個盆滿缽滿。

先不說每天沖關的人數遠遠大于獎金了,就說來著的商家商販多到把村口擠的密密麻麻。

村民們自己家堆積的土特產都賣了不少,更不提,他們只是出出場地,人還是干的自己那一畝三分地的活,卻每天都有源源不斷地分成分到頭上。

所以,驟然暴富的馬家村的村民,隨著時間的推移,賺的錢越來越多,可是矛盾也越來越多了。

再加上離趙家村距離十分遙遠,從趙家鎮開始,一南一北,往來也不是很方便,清瑤看顧不到。

又沒有如趙家村那樣一心為民的村長,這日子一好,還沒約束,這人心就有點飄了

有小販為了讓自己離村子里更近,占個好位置,就枉顧清瑤定下的先來先得的規矩,找說的上話的馬家村的村民使了使銀子,成功的挪了位置。

可是,這種特權是不會平衡的,有一就有二

人多了,錢給了,卻發現大家都是特權份子,人人都想在前幾個位置,誰上誰退啊?這矛盾不就來了……

這時候肯定就要退錢及時止損,可是村長也沒遠見啊,他也收了好些人塞來的錢,他還偷摸地放人進了賽場去練習,拿到賞銀,這人答應跟他對半分。

耗子見了糧,怎么可能不搬空,但是哪有不透風的墻

村長的事被發現了,收錢的人家也被揭發出來了。

村口每日因為搶占地方的鬧的十分兇,都影響了闖關的進行,流失了很多參賽的人,又被揭發出來看見有人進了闖關場地偷偷練習,第二天那個人就闖到了第三關。

這個消息在所有人的口中傳了開來,大家都十分憤怒,嚷嚷著不公平,憤而不再來的大有人在。

還有的人心疼自己那報名費,鬧著要退錢,可是村長的危機公關并沒有做的很及時,他反而許諾讓這些要退錢的覺得不公平的人也去場地練習。

可是,誰家沒個親戚,那大闖關是全村子的,不相干的人能來練,我家的親戚自然也練的。

這樣,越來越多的人練習著闖關,正兒八經參賽的反而越來越少,通關之后拿到銀子的卻越來越多。

沒幾天,那部分拿來做獎金的收益就見底了。

馬家村的村長不得不召集了所有人在村里的祠堂開緊急會議。

“今兒找大家來,是因為按照計劃,咱們的收益是分成三份的,一份給王小公子,一份咱們自己分了,另一份拿來做獎金。”

馬村長捋了捋胡子,看了一眼賬目,“現在呢,大家都知道了,咱們那第三份的銀子已經用沒了,明天再有通關者,咱們就沒銀子可以給了,所以……”

他環顧了一下四周,大家一片寂靜,還有些人用警惕的目光看著他,也沒人給他個臺階下,所以,他只能硬著頭皮繼續說。

“所以,咱們商議一下看看,這事到底怎么解決。”

大家沉默了一會兒,終于有人忍不住發聲了。

“能怎么解決啊,他們贏的多,還不是你們讓人家來天天練習的結果嘛。”

“就是就是,原本王公子都說了,大家多闖關幾次,到時候肯定有摸到竅門的,或者真正有實力的,但是那個時候都要五六月份了,咱們賺的錢比贏走的多多了,王公子說就可以換機關了,你現在這么弄,才不到一個月,就讓人家摸透了。”

“可不是嘛,人家王公子本來就說的跟咱們五五分,但是考慮各出一些獎金的問題,人家就分三份,那沒的一份里邊可有一半銀子是人家王公子的呢。”

入耳的都是譴責的聲音,馬村長既尷尬又不服氣。

“你們沒收銀子給人家挪位置,還是沒帶親戚來練習啊?都只說我了,好嘛,我成罪人了,大家半斤八兩吧,我叫大家來是商議事情的,不是來推諉責任的吧?”

“再說,事情都已經這個樣子了,你們想著賺錢的營生飛了不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