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留下的十只小雞,母子三人集體看走了眼,竟然只有四只母雞,這其中還有兩只是山雞,三人失望的把目光轉向了牡丹園里的鴨子,希望能多出幾只母鴨,多生幾個鴨蛋。
南風吹來,三人初試單衣,被棉衣裹了許久的胳膊腿終于也輕松多了。
此時,她們三個正躺在槐樹下的竹床上,槐樹花已謝了,新長出的葉子還沒有鋪滿枝條,一束束陽光從樹葉間灑落下來,母子三人閉著眼睛,吹著微風,聽著院子里的農家交響曲,十分愜意。
藍怡教育孩子講究誠信,所以她從來不會許下空頭諾言,只要說了便要做到。前幾日說要買躺椅,三人也就樂呵呵去了,但是到賣家具的地方后,三人同時看上了這張四腿的平板竹床,頓時決定用它代替躺椅。
竹床買回后擺放在槐樹下,槐樹枝上吊了一頂帳幔,帳幔的四角縫上幾小塊鵝卵石,垂下來正好可以罩住竹床擋蚊蟲。若是母子三人要休息時,藍怡就會將竹床擦凈,抱出被褥鋪上,然后母子三人并排躺在竹床上聊天,這般以天地為吾廬的感覺讓藍怡十分喜歡,但是為了不讓兩個孩子著涼,她嚴厲制止了兩個孩子要晚上也睡在外邊的想法。
現在已過立夏,院內西側的菜園里長高或爬架,柴房門口的葡萄騰也是爬上了竹架子,柴房南側的院墻上爬滿了金銀花和絲瓜。
金銀花已經開花,清香隨著微風飄到竹床上,藍怡聞著花香,聽著樹上的蟬唱,覺得十分愜意。
藍怡每日仍舊忙碌,牡丹花開富貴繁華,花朵凋謝后結出的骨果卻看起來與花的醒目大氣截然不同。骨果一叢五個,每個果角里結子十粒左右,一叢叢毛茸茸、綠乎乎的果角看起來像是一窩窩的小鳥,也煞是可愛。
養在山坡上的鴨子長的很快,藍怡每日里都要用谷糠拌了給他們添食,山坡上的小草也被它們啃得干凈,省去了不少事情,好在這些鴨子不啃牡丹花的葉子,可說是省了不少除草的功夫。至于鴨子的公母,藍怡是瞧不出來的,也只能等著鴨子生蛋才能判斷出來。
麥子開花灌子之前,藍怡跟著村民們給麥子施肥澆水,期盼著天公作美,多幾個晴日讓麥子能夠灌子多些,如果一切順利,等半個月后就能豐收了。
這時,鷓鴣鳥一聲聲得叫了起來,鷓鴣鳥雖長相普通,但是它的習性和叫聲卻頗為奇怪,據說鷓鴣“生不辭巢不別群”,也就是從不離家;它的鳴叫聲近似人言“行不得也哥哥”,歷來被外出游子寄托思鄉之意。除此之外,那聲聲啼血、叫著“不如歸去”的名鳥杜宇,也就是杜鵑也來湊熱鬧,讓人更加想家。
“‘江晚正愁余,深山聞鷓鴣’就是鷓鴣鳥的叫聲讓詩人想家了。還有‘等是有家歸未得,杜鵑休在耳邊啼’說的就是杜鵑也讓人更加想家。”藍怡躺在竹床上,聽著山間的鷓鴣叫聲,給宇兒和寶寶解釋道。
雖然寶寶年紀小,但是他很喜歡娘親念詩時軟膩悠長的嗓音,每次聽到藍怡解釋詩句都聽得十分認真。宇兒大了些,對郎朗上口的詩句更是十分喜愛。
“行不得也哥哥,”宇兒低念道,聽著遠處鷓鴣的叫聲,“嘟噠嘟噠噠,嘟噠嘟噠噠……娘,這聲音和‘行不得也哥哥’差很多呢。”
藍怡一笑,“宇兒說的對,娘也覺得不像。不過,怕是和詩人所在地方的方言很想吧。等到宇兒長大了,可以四處走走,多見識一些方言或許會遇到相像的呢。”
小孩子最喜歡長大,宇兒憧憬著長大后四處游歷:“像趙三叔和雷夫子他們那樣么?”
寶寶聽了,翻身趴在娘親胳膊上說到:“三叔,跑。”
藍怡親親他的小臉,趙中選正月之時跟著花家的商船出去,沒想到卻沒跟著回來。他娘日日盼著商船回來后去打聽才知道趙中選見埠頭繁華,便覺得是發財的好地方,便留在那里不肯隨著商船回來。趙大娘聽了回家后狠狠哭了幾場,這件事也就全村人都知道了,紛紛議論趙中選去了哪里,就連寶寶這么大的孩子也聽了些回來。
“趙三叔是跑出去做生意了,雷夫子是游學,雖然都是出門在外,但是做的事情卻不一樣呢。”藍怡說到。雷夫子藍怡沒有遇到過,卻聽劉氏等人談論過好幾次,乃是去年游學到此的書生,現在在村里的義學教書,為人隨和,學問甚好,深得村民喜愛。
宇兒點頭:“恩。一個是掙錢,一個是花錢。”
藍怡笑著轉身,將宇兒拉過來親了兩口:“好兒子,說的不錯。以后你們長大了出去游學,一邊掙錢一邊花錢,掙得要比花的多才能玩得好呢。”
兩個孩子點頭,寶寶打著小哈欠,滾到藍怡懷里閉上眼睛要睡了。寶寶才兩周歲的年紀,睡覺卻已不用人哄著,到了點就自己閉眼睛乖乖睡,正是因為這樣藍怡才能每日中午有時間歇息。
這日,藍怡正在家翻曬草藥,宇兒和寶寶幾個卻給她帶回來一位意想不到的客人——義學的夫子雷天澤。
雷天澤二十多歲,白面俊秀,一身白色的儒生服,果真是大家所說的那般儒雅溫潤。
照理說,雷天澤這身打扮在農家小院、青山綠水間該是格格不入才對,雷天澤的樣子卻讓藍怡覺得看上去竟是出奇的協調,青山綠水為背景下,一個游學在外的白衣儒生,讓她不禁想起了游歷天下的大詩人李白是否也該是這個樣子。
“王夫人,小生乃是義學里的夫子,今日冒昧前來,還望夫人勿怪。”雷天澤拱手行禮,客氣得寒暄。
藍怡請了他在院內葡萄藤下的石桌邊坐下,燒水泡茶端了上來,雷天澤這才說明來意。
原來今日義學休息,雷天澤興起閑逛,碰到宇兒幾個邊玩抓石子,邊吟唱著他未曾聽聞的詩句。
他聽了幾遍,發現是首長短句。長短句在大周可說是剛剛興起,也就是后人所說的有詞牌可吟唱的詞句了。
宇兒他們唱的乃是:
樹繞村莊,水滿陂塘。倚東風、豪興徜徉。小園幾許,收盡光。有桃花紅,李花白,菜花黃。
遠遠圍墻,隱隱茅堂。飏青旗、流水橋旁。偶然乘興、步過東岡。正鶯兒啼,燕兒舞,蝶兒忙。
雷天澤覺得這首長短句做的甚好,便問了宇兒誰交給他們念的,還會念哪些。
宇兒又念了幾首,雷天澤越發覺得驚奇,這才忍不住隨他們回家見見教他們詩句的娘親。見到藍怡后,他首先驚訝于藍怡的年輕容貌,其次便是她不同于村里農婦的言談做派了。
宇兒現在很興奮,他去過幾次義學,趴在窗戶邊見過雷夫子拿著書上課。沒想到現在這夫子竟到自己家來了,還坐在身邊沖他們笑。
藍怡聽過原委,不禁傻眼。她已經很注意只教孩子們前朝已有的詩句,就是怕惹出什么麻煩。這首詞乃是秦少游的名作《行香子樹繞村莊》,因為前些日子的春景實在是應和這首詞的描述,藍怡一時嘴癢多念了幾遍,宇兒也就跟著學會了。
“夫人教孩子的詩句,子謙只能仰之。看似隨意的習語,信手拈來卻字字珠璣,讓人讀過后余音繞梁,回味無窮。”雷天澤喝了口金銀花泡的茶水說到。雷子謙,字天澤,按著古人自稱的規矩,他現在將自己的本名相告,是打算交她這個朋友了,“這詩句可是夫人所作?”
“小婦人哪有這般的文采。小婦人的外子也是讀書人,他在世之時常與友人一起談古論今,興起之時也會做些詩句。做的好的,便會寫下來,小婦人看過不少,慢慢地便記下了幾首通俗易懂的。”藍怡搬出早已想好的借口。
雷天澤站起身,斂袖深施一禮:“子謙冒昧,惹夫人傷懷。”
藍怡請他坐下,說實在的,在村里住的越久,越是不習慣這等文鄒鄒的說話方式了:“夫子,小婦人實在擔不起‘夫人’二字,您不如稱呼小婦人一聲‘王大嫂’吧。”
雷天澤點頭,他看著藍怡面容平靜,便又忍不住試探著問:“王大嫂,還有這首:‘曉來風,夜來雨,晚來煙,是她釀就春色,又斷送流年。’跟前頭那首,可是同一人所作?”
當然不是啊,這首是清朝的張惠言的名作《水調歌頭》啊!宇兒這孩子,還真是記下了不少呢。
“這小婦人就不知了。”
雷天澤深覺可惜,他已認定兩首長短句出自同一人之手,今日看來是打聽不出來了:“若子謙能得遇此人,此生幸甚。”
對雷天澤的感慨,藍怡深有同感。是啊,若能見到這些詩詞大家,也不枉來這一場。
她到了這里除了夏婉贈與的書籍,也只是去縣城時,得有空閑在書肆里翻看人家的書籍,再無人交流。其實,她很想知道這年代的文人想法;想學習這個年代作詩的要求和格律;想把所有已經遺失的古籍收齊,埋在地下,以解現代人之惑。但是現在她是無人交流,無錢購書,也只能等著以后再說了。
雷天澤見藍怡點頭,露出自己熟悉的表情,便接著問到:“王大嫂,不知你可還有哪些記下來的詩句,可否容子謙一觀?”
藍怡心中名句甚多,但是卻不適合拿出來給他看:“小婦人記得的,也就這些了。”
“能得這幾首,子謙也該知足了。”雷天澤聽了,可惜的搖頭,“誰能思不歌,誰能饑不食,話雖如此,佳句卻是難得的。”
藍怡見他如此感慨,便忍不住接著說到:“小婦人也曾讀了幾本書,覺得這詩之一途,乃是興致所至。記得哪本書里讀到過這樣八句:‘平淡不流于淺俗,奇古不鄰于怪僻。題詩不窘于物象,敘事不病于聲律。比興深者通物理,用事工者如己出。格見于成篇,渾然不可鐫;氣出于言外,浩然不可屈。’小婦人深以為然。”
雷天澤聽了一愣,默念一番忍不住拍案叫好:“夫人這幾句說的甚好,將我輩讀書之人的弊病說了個透徹,只求奇古卻是有失的。子謙游學到此,得遇夫人,乃為幸事。格見于成篇,渾然不可鐫;氣出于言外,浩然不可屈,這真真是在說太白之作啊!”
藍怡此時也聊得興起,便接著說到:“雷夫子您過獎了,小婦人也是學舌而已。不過詩句若做到情景交融,寓情與景,達到無我,又處處有我,乃是大成了吧。小婦人對李太白的詩作也甚是喜歡,清新如同口語,豪放不拘聲律,真真到了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飾之境。可惜我等晚生幾年,不能當面領略太白風采啊。”
藍怡搖頭嘆息,端起茶杯將茶水飲下。
雷天澤聽罷,不禁暗中喝彩,這位孀居的王夫人可當“才女”二字。她雖然句句謙虛,但卻出口成章,信手拈來,胸中筆墨應不下于自己才是。
只可惜了她寡居,雷天澤不方便多來打擾,否則能常來這農家小院與她探討一二,對自己的學問定是大有裨益。
“子謙追慕先賢之遺風,才開始四處游學,只想著學陶潛,尋個心安之處,做個自在農夫。”
“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藍怡一笑,隨口問道,這雷天澤很是對他的胃口。
雷天澤也覺得與她談話甚對胃口,像是相交多年的老友,不覺就多說了幾句:“不錯,正是如此。游學到此后,子謙覺得此處民風淳樸,山明水秀,恰巧村里的義學正缺教書的夫子,便留了下來,心也甚安。”今日得遇王大嫂,更覺得此處他是來對了。
藍怡對他這等游學做法甚是羨慕:“行萬里路方可做得真學問,正應了夫子您的字。‘天澤’二字,取自《易經》的第十卦天澤履吧?履,足所依也,君子腳踏實地,游歷四方,這字起的甚好。”
雷天澤一愣,露出大大的笑容:“王大嫂,您所言不差。天澤二字乃是家父所起,他老人家正是有此想法。”
二人在這邊聊得興起,幾個孩子雖然聽不懂,但也津津有味地圍著桌子聽著。家中的雞鵝卻是不懂什么詩趣的,母雞生蛋后“咯咯噠,咯咯噠”的叫了起來。
寶寶聽見雞叫,馬上站起身,向著雞窩跑去:“蛋蛋,蛋蛋。”
雷天澤站起身:“子謙叨擾多時,也該回去了。”R1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