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之民國明珠

035一個叫平安的山寨補習班

(貓撲中文)

許大老爺的命保住了,不光保住了,手術后的第二天早上就有力氣說話,提出的要求挺簡單的:

“我渴,肚子好餓,腸子都餓沒了,趕緊上茶飯來!”

病房里三重外三重圍著的許家人,先是一個個眉開眼笑,又是一個個的憂郁發愁,紛紛看向許七少爺。

許七少爺腳下發軟,強壓下內心的狂喜,去請教中西的名醫們。

中西的名醫們都不敢開口讓吃飯,下腹有損傷。不過湯藥是可以喝,也是必須喝的,早早的準備好了。

許七少爺親手端了一碗藥,遞給斜坐在病榻旁的許大太太。

許大太太用木勺子將藥喂給許大老爺。

許大老爺的腦袋已經微微離開靠枕,大口的吞咽,可見真是渴極了,連藥汁子都喝的如瓊漿一樣。

喝完了藥,許大老爺閉眼休息。

許七少爺揮揮手,眾人馬上明白,紛紛走出房間。

許七少爺走在最后,出了房間的門,只覺得三月春日的太陽明晃晃的刺眼,腳下越來越軟,慢慢的就倒了下去,他沒有暈過去,因為有一股歡喜的情緒護衛著他的神經心脈。

“七弟”

“七哥哥”

“七少爺”

眾人亂哄哄的喊……

許家第二代的主心骨,話事人的地位,只這一次,許七少爺就牢牢的霸占住了。

許家眾人將他團團的圍了起來……

現任平安制藥公司老板的周二少爺是個聰明狡猾的天才,怎么可能白送許家五百塊的壽禮就沒了下文。

本來就是策劃好了,好在宴席上賣弄一把的,只是沒想到被突然發生的搶擊案打擾了而已。

吃過張美溪大小姐的壓驚丸。

沒幾天,周二少爺就跟了聽差們出門交際了,大上海的整個制藥圈子,大事小情,到處都有平安制藥秀存在的影子。

秀過幾次存在,平安制藥的名字迅猛的在上海的制藥圈子里點亮。

都是制藥的同行,關系難免微妙。私下也有各種閑話流傳,但是正是場合,總是要給平安制藥幾分面子,不開玩笑,誰會嫌棄自己命長,人家手里有真貨,總有求到平安制藥的一天呀。

和制藥圈子里的工廠的微妙態度完全不同。

上海的醫生圈子很快沸騰了。

不管是老的少爺的,中的洋的,沒有一個不知道平安制藥的,紛紛派了伙計助理過來訂購藥品。

有那些著急脾氣的,就是親自上門來了,完全不端什么國手名醫的架子。

張家和周家的聽差們又一次改了稱呼,紛紛變更成辦公室科員、辦公室主任。

來訪的客人太多,不得不臨時再招收一些聽差打雜,負責給國手名醫們倒茶端水。

平安制藥公司的辦公室科員主任們態度是極好的,只是又公事公辦,讓來訪的客人登記,下周一在平安制藥補習班開課。

眾位真假名醫紛紛跺腳,我們來訂購藥品的,怎么有扯上補課班了?補誰的課?補什么課?這是哪門子奇怪的規矩?

跺腳歸跺腳,不滿意歸不滿意。

到了平安制藥公司規定的日子,眾人都有點好奇心,亂哄哄的來了,一陣亂哄哄的登記叫號之后,眾人排隊入座,一人一只小板凳。

授課的先生四十多歲,一襲二藍布的長衫,風度儀態倒是好的,自我介紹姓高。

高先生后面還跟了幾個聽差,聽差抬了幾箱子文件,一份份給大家分發下去,上面寫著:

《平安制藥中西成藥臨床應用原則總綱領》

《平安制藥青霉素成藥臨床應用說明》

高先生看著大家都人手一份了,人又太多,只好扯著嗓子用盡量高的聲音宣布:

“大家要把這兩份資料背熟練了,理解透了,再參加平安補課班的一個考試,合格了,就可以去平安公司購買藥品了。”

課堂底下轟的一下炸開了鍋,議論紛紛。

就有那年老的名醫國手,拄著拐杖,沖上前來,揪住高先生,要和他探討五經百脈,金木水火,陰陽協調,扎針拔罐。

又有那人高馬大的洋人醫師,努力越過老中醫,要和高先生討論化學反應,藥品分子式,又苦求高先生提供一份英文資料出來,洋涇浜的翻譯們實在不靠譜呀,這個可是高端醫療科學。

高先生拿他青布長衫的袖子遮住臉,擋住名醫們噴過來的口水,在幾個聽差的護衛之下倉皇逃出補習班的課堂,這個時候聽到后面已經有人在高喊:

“那個是山東先生?高先生是不是山東先生?”

春雷炸響一般,補習班里又一次沸騰了。

不過還算僥幸,沒有發生踩踏事故。

高先生跑了,課堂上的同學們失去了目標,只好把注意力又重新回轉到手中的資料上。

難就一個字。

這兩份百年后語法行文的資料,可是難倒了不少習慣國學的老中醫,也難倒了全部只會簡單日常國文的洋鬼子,可既然是名醫,總是毅力過于常人的,中西名醫們挑燈夜讀,接連多日苦熬。

倒是有些腹內草包,胡亂混飯吃的庸醫們拍了桌子:

“去他媽的仙藥,去他媽的青霉素,為難老子,老子還真不學了。老子手上好藥多的是。”

庸醫們也沒有說假話,中醫中藥傳承數百年,一代代醫生的智慧累積下來,專癥專治的特效藥,包治百病的神藥,確實是成千上萬的。

俗話說的,會開“桂枝湯”就能冒充半個醫生了,有些人營養跟不上,給他們吃點蔗糖,含點人參片,也能瞬間提升精神。

更不用說,還有一個大殺器,這個時代泛濫成災的大煙,也是被認為成包治百病的神藥的。

庸醫們暫時放在一邊不提。

只說那些確實是對醫學事業有熱愛之心的中西名醫們,經過苦苦煎熬,也總算大多數都通過了考試。同時他們也發現,那些受過小學以上教育的十來歲的孩子們,學這個資料的速度是最快的。

于是又有一大波醫學后輩,學徒工們紛紛來報名參加補習班。

平安制藥公司,用非常強硬的手段,主持了中西成藥使用資格考試,并且這個考試又不斷的進化,開始分設等級,成為了中國制藥行業的最高標準。

也就是說,平安制藥公司,是行業標準的制定者。

平安制藥的老板周二少爺嘆氣:

“大小姐給我的任務,是扶持上海的制藥業呀。醫生圈子只是無心插柳而已。”

于是平安制藥公司的辦公室科員、主任們又繼續去亂糟糟的民國制藥圈子秀存在。貓撲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