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之民國明珠

066民國的廣播電臺

正好花廳里就擺了一只木頭匣子的收音機,大家就一起圍了過去。www.u8xs`

也沒有人去賞菊花了,可憐那綠色的綠牡丹,白色的白繡球,紅色的傾國傾城,黑色的筆墨狀元,都只能在秋風里搖曳生姿,孤芳自賞了。

張美溪以前是個制藥工程師,對制藥學的事情最熟悉,對機器就完全是外行,要不然也不至于依靠國外藥商來制造第一批藥品了,來到民國以后,她用電報電話報紙之類的,雖然沒有后世的手機互聯網方便,但是也只好湊合了。

對于廣播電臺這個事情,還真是沒有太關注,其實這個時候,廣播電臺的技術,已經在全球范圍內蓬勃展起來。

1924年,美國的總統,也在電臺上宣誓就任總統。英國的國王,也在電臺里向他的子民祝福新年快樂。

上海的先施公司,也在新世界百貨大樓里,專門設置了售賣收音機的專柜。

去年。美國人奧斯邦氏與華人曾君創辦中國無線電公司,通過自建的無線電臺次在上海播送廣播。

到今年秋天,上海的廣播電臺已經有六七家。

之所以說六七家不定數,是因為第七家電臺,是一個富商自己開在家里玩的,高興了就約親朋好友在家里唱上幾段,甚至拿出鍋碗瓢盆來亂敲一通的,算是最不靠譜的電臺。www.u8xs`

有幾家商業電臺辦的特別好,節目豐富,有兒童節目,健康欄目,還插播各種商業廣告,當然了,電臺里,最火爆的就是戲曲和評書節目,這個時段的廣告費用,也收的最多。

每天晚上,七點到九點的聽眾最多,和后世的八點檔狗血電視劇時間是一樣的。

評書藝人,如果能在電臺的黃金時間說上一個小時,往往是非常榮耀的,他們在電臺的收入,甚至比去茶會,書場里說一次的收入還要低上很多。但是藝人們依舊很向往能去電臺,把電臺叫做“空中劇場”,不為別的,因為電臺的聽眾最多,能夠迅猛的提升知名度。

這個時候的商業電臺,也接受聽眾搖電話點播節目,粉絲們很快就接受了這種文化傳播方式,有錢人聽得高興了,還派聽差到電臺送打賞給藝人。

張美溪在凌果家里聽了一場蘇州彈詞,記住了一個大東電臺,回到黃四舅舅公館,就直奔大廳里那臺木頭箱子巨型收音機而去,親自挽起袖子,拿一條毛巾擦拭收音機上的灰塵。

她的司機走過來問:

“大小姐,凌家給我們帶回來好多螃蟹,有生的,有熟的,都怎么處理?”

張美溪這才想起來,桃子和杏子現在還常住在桃花居,那里只有唱片機,還真是沒有預備收音機,現在讓人出去買,也來不及了。www.u8xs`

就讓司機把螃蟹送去桃花居給桃杏吃,自己留在黃四舅舅公館里聽收音機。

黃四舅媽看見大外甥女這么早就呆在家里的客廳,還是很稀奇的,這個表小姐向來喜歡早出晚歸,她去平安學校做教員,家里雖然準了,但是肯定是不允許她住在那種學校的。

幸好每次出門都是有丫頭司機跟著,又把來龍去處都交代清楚,交往的幾家小姐,也都很有頭臉,所以也就不好管教她太過嚴厲。

到了晚上,民國的上海果然不辜負夜上海的美譽,晚間的社交活動也很多,黃四舅舅,黃四舅媽,黃少爺們,黃小姐們統統都出門了。

張美溪晚上就一個人,呆在黃四舅舅公館的大客廳里聽收音機,收音機個頭太大,實在是不方便搬運到臥房。

她白天還評價那兩個蘇州彈評的藝人,通體的大師氣派,唯一的遺憾就是,收到打賞的時候有點過于阿諛奉迎,后來才知道那是因為他們要打賞的技術手段,所以在電臺里聽得高興了,也搖一個電話,告訴聽差送打賞到電臺。

黃家的女傭,對表小姐的態度也好極了,看她一個人在客廳,又是拿一件厚披肩給她,又是隔一會兒就換熱茶點心給她。

黃四舅媽在鄰居家里打牌,今天的手氣有點不好,竟然輸了個精光,但是還很有戰斗意志,搖電話回家,讓女傭過去送錢。

黃四舅媽接了女傭送來的錢,就順口問了一句:

“表小姐還在家里聽收音機?”

女傭殷勤匯報的十分詳細:

“表小姐在家里聽收音機,蘇州彈評,聽得高興了,還讓聽差去給電臺送打賞,嚇,十塊大洋錢那。”

黃四舅媽牌桌上的牌友丁太太笑著接話:

“原來你們家表小姐愛聽彈評呀,現在的小姐們,喜歡跳舞會,出門看電影的多一些。”

牌桌上又一位太太說:

“她們表小姐是真愛看戲,我記得以前還定過一個月的包廂,聽梅老板的戲。”

黃四舅媽皺眉:

“偶爾聽聽也沒事,誰還能沒個愛好那,我只怕她捧戲子,鬧出事情來,沒辦法給她爹娘交代。”

牌桌上遠親近鄰的貴太太們紛紛笑著說:

“不至于,不至于。那孩子,一看就老實有分寸。”

雖然她們都這樣說,可是不知道什么緣故,還是隱約有黃家那位表小姐,愛捧戲子的壞話傳出去。所以從古到今的道理都是相同,三姑六婆們的嘴巴是最靠不住的。

張美溪得了這項蘇州彈評的趣味,第二天就讓人買了最好的收音機,窩在桃花居里聽,很快就追上了幾個連載聯播的名家,聽得不亦樂乎。

周家三少爺十分慣縱她,知道她喜歡這一口,竟然搜羅了一百多本彈評的話本子給她。張美溪高興極了,就像得了龍肝鳳髓一樣,一頭栽進話本子里去。

這就是所謂的江山易改本性難移了,張美溪以前雖然是個制藥工程師,可那事業只不過是她混飯吃的手段,她真實的最大愛好,就是在網上追連載的小說。

現在雖然沒有了網絡,可是各種話本子,也真是各有妙處,故事情節也都曲折離奇,很大程度上彌補了沒有網文的遺憾。

平安學校的藥劑課程,她倒是知道萬萬不能耽擱,會抽出時間過去教導,但是歐美那些科學家們的信件,她就完全沒有心思回復了,她也沒有那個義務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