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之民國明珠

084一塊大洋是多少幸福(二)

后臺有人,會盡快回復!

對于如何用錢,每個上海人都有自己的計劃。有些人就計劃成了金融大鱷,錢少的大部分人也計劃出了自己的舒適小日子。

蘇州挨著上海很近,有一些故事,據說是蘇州人編排上海人的。上海人到蘇州玩,進一家大飯店。

“老板,大閘蟹有乏?”

飯店老板點頭哈腰:

“有,有,今天早上剛到的,來幾只?”

上海客人又問:

“老板,魚翅有乏?”

飯店老板殷勤周到:

“有的有的,排翅散翅都有。”

上海人繼續問:

“燕窩有乏?鮑魚有乏?三星白蘭地有乏?”

飯店老板點頭:

“都有都有。”

上海人看看手表:

“今天時間不夠啦,濃給阿拉每人上一碗白面,香菜,蒜汁,醋都拿過來,阿拉自己加。”

白面就是白水煮面條,價格是一個銅板一碗。

這個蘇州人編排出來的蘇州彈評段子,還有市場買菜的版本,在菜場把所有的菜都問一遍,最后要一根小蔥。從晚清就開始流傳,傳了一百多年,大約是因為這個小場景很能反應上海人眼界開闊,又精打細算吧。

上海是中國最大的城市,金融和貿易的中心,政界,金融,工商,文藝界,英雄豪杰輩出,萬丈高樓平地起,不管多么巨額的財富,都是靠一枚又一枚的銀元累積出來的。也可以分解成一枚枚的銀元。

在普通人的眼睛里,一枚大銀元,真的是有磨盤一樣大。

平安制藥工廠,開給普通工人的日薪,就是一個大銀元。

桃花居,

杏子吃完了飯,就一個人坐在客廳里,拿一本厚厚的英漢字典,在吊燈冷白的光里默默背著單詞。

院子院外有熟悉的汽車鳴笛聲響起來,又是周家的兩個少爺過來了,他們是每天都要來點一次到的。

杏子起身,打算去找大小姐,卻看見張美溪已經扶著樓梯,慢慢的走了下來。

因為杏子一個人在背單詞,所以只開了墻角的一盞吊燈,吊燈的冷光照在張美溪身上,在她身后投射出一個巨大的虛影,巨大的黑色影子跟著她移動。

杏子心里一驚,快走幾步,攬住大小姐的肩膀,引著她在客廳的沙發上坐下來。把客廳里所有的燈都打開了。

在明亮的燈光下,大小姐還只是一個鮮活的十幾歲的小女孩,身材有點單薄,臉色有點蒼白,輕愁鎖煙眉。

杏子心中忽然有了一絲聯想和明悟,山東先生就像大小姐背后的巨大虛影一般呀,真相大白的那一天,會發生什么樣的事情?

她抓緊了手中的英文詞典,暗暗的發下誓言來:

“燈光可以驅散虛影,卻永遠不會驅散我杏子。”

《平安掌門人張杏傳奇》里的這一幕,在后世一直被廣泛流傳。幾乎人人都知道,還常常被翻版改編。

排在熱戀的年輕人拿來表白的最佳臺詞前三位。

周家兩個少爺都穿著格子紋的西裝,毛呢大衣,帶著瓜結紋的帽子,還圍著今年流行起來的白羊絨圍巾。

周三少爺轉身,吩咐桃花居的小聽差去做點吃的。

周二少爺脫掉大衣,摘掉帽子圍巾,拿一方藍條紋絲帕擦著額頭:

“這幾天的記者都有點瘋了,把錢主任的袖子都給扯破了。”

“今年紡織業新流行出來的辦法,經線和緯線用不同質量的絲,最早是東洋日本人發明的,聽說成本就能節約三成。”杏子接口說。

她還以為錢主任穿了不結實的綢緞做的衣服,慧文女中,倒是很有幾個女同學關心市面上布料的質量問題。

“那不相干,錢主任從來都是穿瑞蚨祥的。”

他們在沙發上圍坐下來,嘖嘖稱贊記者們的勇猛,以前平安制藥也上過幾次頭條,可是這次記者們最瘋,因為以前他們過來搶新聞,都是為了娛樂讀者,可是這次,平安普通工人的薪水已經超過了他們,徹底觸動到神經了。

張美溪親自動手給兩個周少爺倒茶:

“這次又辛苦你們了,這個工人的薪水,是必須這樣定的。”

周二少爺笑,坦然的喝她倒的茶。

這是一種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的情懷。

老張家在山東府坐擁一縣之地,每個災荒之年都能保證百姓的一口粥飯。張家的大小姐在上海城里,拍手決斷,讓上海一下子多了三千戶小資人家。

后世有大學生在論壇上發布歷史學論文說:

“美國的福特汽車,在1914年的時候就開始實行工廠流水線和工人日薪五美元。你們大力吹捧的平安制藥公司1924年才開始實行工人日薪一個銀元,晚了整整十年,而且不過是偷工減料的東施效顰罷了。”

20世紀初,全球的經濟發展依靠的是工業,平安制藥公司開啟了給工人大規模加薪的時代大幕。

平安制藥確實在效仿美國的福特。

福特的決定“改變了美國工業社會”,“把美國勞動者變成了基本的中產階級”。

平安制藥的決定也開始“改變中國的工業社會”,“把中國的普通勞動者變成基本的有產階級。”

這次工人薪水的大幅度提升,又一次引發了報紙上的大討論。

《申報》稱贊平安制藥此舉是:

“偉大的慷慨行為,商人開始擁有士大夫大辟天下寒士俱歡顏的情懷。”

《新聞評論報》評論

“平安制藥的決策人應該被送進精神病院,應該請山東先生給他們治療一下。”

上海最發達的工業,紡織業幾乎是一邊倒的同聲譴責,他們抱怨平安制藥搞亂了勞工市場,本來紡織業今年已經特別的不景氣,平安制藥甚至可能會直接催逼他們破產。

大部分聰明的上層社會人士的觀點是:

“平安制藥有錢,做廣告罷了,這會讓他們快速招收到最優秀的工人,生產出更多的藥品,平安制藥的產品,已經被預定到幾年之后了吧。不招收工人怎么行?”

張美溪說:

“如果平安制藥能發放一個銀元的日薪出去,這些錢都被花出去,會讓商店老板、銷售商、制造商和其他行業的工人更加富裕。勞動者的富裕能創造繁榮的市場,繼而創造更加成功的企業。而如果一直是低薪的,工業如此差勁,以致無法給人們提供一份好生活,那么發展工業又有什么意義呢?”

她當然是對的,因為這是一個在平行時空已經被驗證了百年的道理,那么在這個舊時空,也只不過是再驗證一次罷了。

從平安制藥大規模加薪開始,一種嶄新的以消費者為基礎的經濟學,觸發了一場消費革命,并成為推動中國成為世界上最富裕國家的原因之一。

這道理過于艱澀深奧。

可是平安制藥的員工們都懂,因為她們每天都能掙到一個銀元,這一個銀元買來的,是一個又一個的小幸福。

感謝親愛的“妹妹不乖打屁屁”贈送的平安符,摸摸噠,平安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