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之民國明珠

506被罵到狗血噴頭的山東先生

張美溪失笑:

“他們要了?”

民國時代,給茶水錢,或者是給車馬錢其實都是外快小費的體面說法,十個八個銅板的也有,上不封頂的也有。

周三少爺再次點頭,并且解釋的更詳細一些:

“他們都接了,我昨天下樓有些著急,口袋里恰好只有一塊錢。”

張美溪點頭,不再多說什么,既然接了,就證明人家也接受了這份小費,自己當然沒必要再計較。再說了,三更半夜不睡覺,跑到樓下搞騷rao的人,就算再加錢,也加的有限。

看臺之上,兩個記者穿的衣服應該還是昨天那一身,其中一個個子高大,戴了厚圓片賽璐璐的眼鏡,正在情緒激動,揮動著手臂,聲情并茂的演講:

“此次蘇俄和日本國其實是有大陰謀的,他們之間已經達成了協議,蘇俄用東北的所有利益來交換日本國退出西伯利亞,原本的制衡已經消失,東三省危矣,我中華民族危矣!”。

張美溪驚訝的把嘴巴微微張開,這個記者有幾下子啊,居然連這個基本秘密都被他探聽到了,不禁有了聽下去的興趣。

只見臺上那個記者高呼了幾聲口號,又接著講下去:

“可是如今這些當權者在做什么?抽鴉片,娶姨太太,辦酒會,聲色犬馬,醉生夢死!”

聽到這里,張美溪暗暗搖頭:

“大哥,你不夠成熟那,享受是人的本性,除了苦行僧,這都是人之常情。”

她左右看看,臺子下聽演講的人還挺少的,零碎的也就那么七七八八個,一個個的,把手袖起來,縮肩塌腰。

倒是她自己帶了女助理和侍衛,東北王府的兩個女眷也帶了侍女和侍衛,這一行二十多個人都精神抖擻。

眾人見張美溪在看臺前停住腳步,都是先看一下看臺,又看張美溪的表情,站在后面等待她的指示。

張美溪想了想,還是先進皇宮參觀再說,邁步要走。

看臺上忽然又傳來那個記者聲淚俱下的控訴:

“我寫出來的調查報告,換了幾家報紙都不敢登,軍政時報,聽名字夠威風吧,上面的內容是什么?天上掉下只活龍來,鄉村鬼怪故事!”

“活龍?”

“真龍!”

就連這看臺下的觀眾,也明顯是對龍的傳奇更敢興趣些!

那個記者翻著白眼兒,差點暈過去,他抬起頭來,朝著蒼天呼喚:

“列祖列宗哇,你們來看看吧,陰謀,這個世界都是陰謀,他們的目標是搶油田!”

這個記者大約是受過舞臺劇的訓練,朗誦的時候聲韻和諧,旋律優美。但是內容就有些指點江山,和小百姓的生活不沾邊兒了。

秋日的天空十分高遠,萬里無云,背景是一種沁人心脾的蔚藍色。記者呼喚了一會兒,天上的活龍和列祖列宗都沒有搭理他。

所以只好又再次的低下頭來。看見張美溪一行人正要往皇宮大門里走。

他今天表演的這么起勁兒,當然是因為看臺下的張美溪一行人一看就身份不一般,想引起她們的關注

。現在這群人竟然要離開,記者頓時著急了,他忽然破口大罵起來:

“哈哈哈,我再告訴你們一個勁爆的消息,山東先生其實是個慫包子,窩囊廢,賣國賊,他馬上就要和日本人簽協議,把新發現的油田賣給日本人。”

看臺下的周三少爺頓時怒了:

“你少胡說八道!”

看臺上的記者瞪著周三少爺,眼睛里幾乎要噴出火來:

“我認識你,被我揭穿底細了,害怕了吧,來呀,來呀,來抓我!”

張美溪擺手:

“別理他,我們走!”

從山東先生把生產青霉素的專利讓給外國人的那一天開始,罵他的人就沒有停止過,人人都有指點江山的自由,他們雖然不下蛋,但是不影響他們指責山東先生的各種錯誤。

侍衛們都挎著槍,聽從張美溪的吩咐,完全把看臺上的演講者當成了空氣。皇宮的管理人員卻不是這樣,一個大沿帽子皇宮巡查走上來囔囔:

“誰讓你聚眾鬧事的,到警察局報備了沒有?這個看臺一天的使用費是十個大洋,你馬上交一下!”

那個演講者的助理立刻開始討價還價:

“十個大洋,你怎么不去搶?這里只有一個大洋,要就拿去!”

他從口袋里掏出一枚亮晶晶的大洋遞了過去。

皇宮巡捕眉開眼笑:

“十個大洋一天,一個大洋一個小時,我收你一個大洋,從現在開始你可以講一個小時!”

記者的助理著急了:

“要么算一天的,要么把錢還給我,我們不租了!”

錢進了巡捕的口袋,那里還有要回來的道理,他揮舞著手中的警棍:

“找打是吧?”

張美溪一行人已經邁步走進了皇宮,這個已經興建三百年的滿清早期皇宮建筑巍峨,但是在民國時代經歷了多次洗劫,現在只保留了正殿的一部分建筑,剩下的一部分被東北王下令廢物利用成沈陽圖書館。

說是游覽皇宮,大部分時間就是在寬闊的石板路上行走,張美溪每天必須要有一到兩個小時的散步時間,用來鍛煉身體,強健頭腦。

其實她走路也不閑著,一邊問:

“我看這個記者軍政上也是有些見識,也不是完全古板不通經濟,這樣的人才,怎么會如此落魄?”

恰好周三少爺知道其中內情,就解釋說:

“他的導師就是一個刺頭,去年在北平犯事兒。被東北王依法處死了。東北王寬宏,并不和這些弟子們計較,但是也不想用他們。”

“報紙也有敢和東北王對著干的,愿意聘用他們做采稿記者,但是認為他們的稿子價值一般,不如刊登神鬼傳奇故事,更能吸引讀者眼球。”

下章明天再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