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不列顛之影

第八十八章 倫敦大學系的失勢

第八十八章倫敦大學系的失勢_大不列顛之影__筆尖中文

骰子已經擲下。

——尤利烏斯·凱撒

亞瑟不像是埃爾德那么關心他的身世來歷,畢竟這個約克夏農民對自己的身世一清二楚,他知道自己姓黑斯廷斯,但是在他改姓黑斯廷斯之前,他可不知道自己姓什么。

就算是與黑斯廷斯家族存在血緣關系,那也是他那位晚年神志不清的便宜叔叔與黑斯廷斯家族掛著關系。

至于他自己?

抱歉,他在倫敦大學接受的教育并不容許他以貴族血統為榮,更何況這還只是個名字。

在倫敦大學的學生、教師以及創辦者眼中,以裙帶關系上位是十分可恥的一件事,縱然這些人當中有不少本身于貴族階層或騎士階層,譬如埃爾德、達拉莫伯爵和布魯厄姆勛爵。

但或許正因如此,所以當他們取得成功時,就更加不愿意和貴族勢力扯上關系了。

沒錯,他們更希望別人能把他們的成功視作自身的努力。

以布魯厄姆勛爵為例,這個出生于蘇格蘭律師家庭的家伙,他之所以如此偏愛亞瑟,或許正是因為他在亞瑟身上發現了自己年輕時的影子。

布魯厄姆在青年時期就表現出了對科學的熱愛,在參加工作的第一年,也就是17歲的時候,他就在《皇家學會會刊》上發表了一篇關于光學的論文,并引發了自然哲學界的關注。

而在他陸陸續續的發表了幾篇關于光和顏色以及棱鏡方面的論文之后,布魯厄姆在25歲的時候就順利當選為了皇家學會會員。正當大伙以為不列顛自然哲學界又出了一位青年才俊時,布魯厄姆卻出人預料的將科學興趣放在了一邊,轉而跑去讀法律了,僅僅兩年之后,他便通過考試,被任命為了蘇格蘭的執業律師。

而在學習期間,布魯厄姆為了養活自己,便開始嘗試通過寫作賺點生活費。

他的第一篇是論述殖民經濟政策的,而從這時候開始,他又忽然發現自己對于經濟學很感興趣,于是便順手創辦了日后輝格黨左翼機關報《愛丁堡評論》。

在為《愛丁堡評論》撰稿時,布魯厄姆時不時還會抽出手寫兩篇自然哲學論文攻擊托馬斯·楊在光的波動性方面的論述,或者是嘲諷皇家天文臺臺長威廉·赫歇爾爵士的主張,反對“太陽黑子數量與小麥價格之間存在關聯”。

而在布魯厄姆當選為英國律師協會會長后,并幫助王后打贏了和國王的離婚官司以后,他又開始充當起了廢奴運動和宗教解放運動的領導者,雖然因為觀點過于激進,他沒辦法在議會獲得太多支持。

但是,很快他就把精力放到了民間,在聯合了杰里米·邊沁、達拉莫伯爵等人之后,布魯厄姆勛爵終于創辦了那所“高爾街上的無神論學院”倫敦大學。

《第一代布魯厄姆和沃克斯勛爵肖像》1825年由英國畫家托馬斯·勞倫斯繪制

在英國社會各界,不論是托利黨還是輝格黨,不論是上層階級還是下層階級,抑或是布魯厄姆支持者最多的中產階級,不管你喜歡他還是討厭他,所有人都愿意承認,亨利·彼得·布魯厄姆是一位驚才絕艷的人物。

就連法拉第這樣享譽世界的學者都經常惋惜,如果布魯厄姆勛爵能把主要精力放在研究上,他的成就是有可能企及艾薩克·牛頓的。

但是沒辦法,就像是他的學生亞瑟·黑斯廷斯一樣,布魯厄姆勛爵的愛好實在廣泛,但是他在每一個領域達到卓越水平后,便會不由自主的想去開拓其他方面。

譬如說,他最近還發明了一種新馬車“布魯厄姆馬車”,并且已經取得了發明專利。

這是一種專為中產階級設計的四輪封閉式馬車,坐起來遠比現在市面上的旅行馬車舒適。

《布魯厄姆馬車》

更荒唐的是,當亞瑟親眼看到這種馬車的時候,他才發現這種維多利亞時期最經典的馬車款式原來是他老師設計的。

為了支持老師的生意,這位帝國出版董事會主席在馬車剛剛上市的時候,便下了三輛車的訂單,一輛拿來自用,一輛作為公司用車,還有一輛則是他替埃爾德訂的。

通常來說,除了買房那次以外,亞瑟·黑斯廷斯爵士是很少有這種大額開銷的。

甚至那套房子,也是由于萊昂內爾給他一個無法拒絕的跳樓價,所以亞瑟才“狠心”拿下。

但這次買車,亞瑟不僅拒絕了布魯厄姆勛爵主動提出的八折,甚至還一次性訂了三輛。

這不僅僅是出于師生情誼,更多的,或許還是由于亞瑟能掏點錢讓恩師心情舒暢一點。

因為就在昨天,新一屆墨爾本子爵內閣名單正式在《倫敦公報》上刊出。

在這次的內閣任命當中,大多數內閣大臣的任命都延續了去年墨爾本內閣的名單。

但遺憾的是,布魯厄姆勛爵的名字卻不在這一行列。

更奇怪的是,首相墨爾本子爵也沒有任命其他人接替布魯厄姆勛爵,反而是將大法官的職位空出。

布魯厄姆勛爵沒有被罷黜,沒有卸任,也沒有提拔,而是,直接消失了。

事實上,在《倫敦公報》刊發前的那個夜晚,亞瑟就已經從萊昂內爾·羅斯柴爾德那里得到了風聲。

只不過那時候,他心里還抱著一絲希望,覺得墨爾本可能只是太過猶豫,所以才沒有立刻任命大法官人選。

可等到第二天,他看到那份印著“暫缺”字樣的正式任命通知時,他才意識到,這并不是來不及,而是刻意為之。

墨爾本子爵就是想要雪藏布魯厄姆勛爵和以他為代表的倫敦大學系人馬。

他之所以現在不任命大法官,只不過是擔心這時候派其他人接替布魯厄姆勛爵,很有可能會引起黨內激進派的反對聲浪。以布魯厄姆勛爵的性格,他現在年富力強,直接把他換下來無異于羞辱他,到時候把他惹毛了,他是真的有可能帶著他那派人馬叛出輝格黨的。

可是,如果任命布魯厄姆上臺的話……那影響說不定更壞。

因為布魯厄姆勛爵在奴隸制、愛爾蘭教會問題上始終不愿改變政見,再加上脾氣桀驁、能言善辯,所以在黨內樹敵頗多,并且很不受國王的喜歡。不論是黨派分裂,還是國王暴怒,顯然都不是墨爾本想要看到的。

正因如此,現在把大法官的位置空出來,便成了最穩妥的辦法。

先私下里派人去和布魯厄姆說盡了好話,給他畫個餅,安撫好他的情緒。

然后,等到所有人都把布魯厄姆忘了的時候,那墨爾本就可以大大方方的派上心腹人物了。

雖然亞瑟并沒有看到墨爾本子爵的路線圖,但他篤定,最后事情的發展八成會變成這樣。

唯一值得慶幸的是,駐俄大使達拉莫伯爵并沒有因為這次內閣名單變化受到沖擊,不過亞瑟覺得這多半不是因為墨爾本子爵手下留情,而是因為英國外交體系一直以來都更傾向于維持駐外使館的人員穩定。

況且,單獨拿下一個布魯厄姆或許還能掩人耳目,要是再把達拉莫伯爵也一并拿下來……

那這不就成了:達爾文腦袋上的虱子——明擺著的事。

輝格黨步步緊逼,這也就攪得亞瑟不得不主動向托利黨一側靠攏。

畢竟他現在手里能打的牌本就不多。

雖然維多利亞是他的王牌,但這張牌的費用實在太高,而且要等到幾年之后才能解鎖。

現在就急著翻開的話,很有可能偷雞不成蝕把米。

而另一邊,倫敦大學教務長的身份在布魯厄姆勛爵失勢之后,不僅嚴重貶值,而且還很容易變成靶子。

因為亞瑟最近已經頻繁聽到倫敦大學很有可能要與國王學院進行合并,組成全新的倫敦大學的消息了。

倫敦大學正式獲頒皇家教學特許狀是在四年前,當時由于時任大法官布魯厄姆勛爵的極力堅持,再加上議會改革風浪涌起,并且倫敦大學還有亞瑟·黑斯廷斯這個示范性的標桿人物,最終才讓托利黨和輝格黨達成妥協,正式讓倫敦大學取得了頒發學位的資格。

但是四年后,情況顯然出現了新的變化。

倫敦大學這個昔日的輝格黨前進基地如今被當成了燙手山芋,輝格黨對倫敦大學的支持在墨爾本子爵上臺后出現了顯著動搖。與之相反的,為了討好國王,平息威廉四世的怒火,團結輝格黨內的各個勢力,墨爾本子爵打算在部分他從前就不認同的方面向王室做出讓步,譬如:對待平民教育和奴隸制度的態度。

而合并倫敦大學和國王學院顯然就是一個必要且一舉兩得的犧牲。

因為保守派當初成立國王學院的初衷,本就是為了在大學教育上抗衡倫敦大學。

是的,國王學院的首要任務是對抗倫敦大學,次要任務才是教育那幫上不了牛津和劍橋的、不成器的國教徒。

而這一點從國王學院的創辦人是喬治四世、首任校長由威靈頓公爵親自擔任就能看出。

如果是換作其他領域的斗爭,以亞瑟的性格和圖謀,在他蟄伏于肯辛頓宮的這段日子里,能向后退一步,那就退一步。

但是,有兩個地方,他是無論如何都不打算退讓的。

第一,是蘇格蘭場。

第二,就是倫敦大學。

你往爵爺的胸膛打一槍,爵爺忍了。

但是你往羅伯特·卡利的身上打一槍,爵爺忍不了。

你不給倫敦大學調撥教育經費,爵爺可以捐款自籌。

但是你要把倫敦大學和國王學院并在一塊兒,還要把倫敦大學的名字都給改了,但凡在這里念過書的,那都忍不了。

這事情要是在亞瑟任職期間被促成了,那真是上對不起杰里米·邊沁先生,下對不起布魯厄姆勛爵和達拉莫伯爵,從今往后,亞瑟·黑斯廷斯爵士還有何顏面面對威斯敏斯特的鄉親父老?

可這東西最難解決的地方,就在于除了倫敦大學系的人馬以外,不論是托利黨還是輝格黨,大伙兒都是贊成的。

亞瑟沉思未語,手指無意識地敲著車窗木沿。

“喂,亞瑟,想什么呢?”埃爾德一拍亞瑟的肩膀,把他從思緒中拽了回來。

“嗯?”

“我說,我都說半天了,你到底什么看法?”埃爾德開口道:“弗洛拉·黑斯廷斯小姐,就是肯特公爵夫人的那個貼身女官。”

“你剛才說什么來著?”

“別裝蒜。”埃爾德瞪了他一眼:“我都說一路了,你對弗洛拉有什么看法嗎?她最近可是沒少提起你。”

“說我什么了?”亞瑟有些心不在焉:“是夸我教學認真,還是在抱怨我每次見面都不給她讓座?”

“都不是。”埃爾德擺擺手,像是不知道該怎么起頭:“她說,她最近回家探親那會兒,聽到了一些,疑似是關于你出身的閑話。”

亞瑟的眉毛慢慢挑了起來:“什么閑話?說我是初代黑斯廷斯侯爵的私生子還是孫子?這閑話不是你先傳起來的嗎?”

“我什么時候傳過這種閑話了?亞瑟,你可別冤枉我。”埃爾德一身正氣道:“你看我這樣子,是那傳閑話的人嗎?”

“怎么不是了?”亞瑟掰著手指頭數道:“墨爾本子爵的亡妻龐森比女爵和拜倫勛爵之間的閑話是誰傳給我的?”

“那是閑話嗎?那全都是真事!”

“我知道是真事,但是你說她曾經在給拜倫勛爵的情書上附上了一撮帶血的……咳,毛發,以示獻身與痛苦,這也是真的嗎?”

“怎么不是真的了?千真萬確!”

“你怎么知道是真的?”

“廢話!那當然是因為我親眼見到過那封情書了!”

“啊?!”

亞瑟嚇了一跳,他怎么也沒想到這事情居然是真的,他之前還以為那是埃爾德閑著沒事做又在造別人的黃謠呢。

不過他轉念一想,就龐森比女爵的那個瘋勁,弄不好還真能干出這種事來。

畢竟當年拜倫的棺材從希臘運回英國的時候,她可是曾經不管不顧當著幾萬人的面從街上沖出來撲在棺材上痛哭不止,好幾個人上去都沒能把她從棺材上拉下來。

再加上她還曾經出版過的那本,遣詞造句極為露骨的,描寫她與拜倫情史的《Glenarvon》……

要知道,這本書在圖書出版委員會眼中可是足以與埃爾德·卡特的諸多匿名大作并列,甚至更高一等級的禁書,近些年來也一直名列管制名單當中。

如此想來,這樣的人干出什么事都不算是特別稀奇的。

埃爾德看到亞瑟不說話了,頓時感到自己的名譽終于得到了澄清,他得意洋洋的說道:“現在你相信我了吧?”

“說吧。”亞瑟靠在椅背上:“弗洛拉小姐到底聽見了什么閑話?”

“她說……”埃爾德瞥了一眼亞瑟,語氣放緩道:“亨廷頓伯爵,就是1819年恢復爵位的那位黑斯廷斯家族的遠親,他的姨母家在蘇格蘭和英格蘭邊境那帶,教區的牧師姓約翰斯頓。那人年老嘴碎,但偏偏記性好得嚇人,老牧師說起了二十多年前的一樁陳年舊事……”badaoge/book/109765/53547074.html

請:m.badaoge

新書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