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晟長公主

第5章 晟國圣人

“江南茶道貪腐已經查實,江南茶道專營使賀遲明及其余相關案犯均已被秘密帶回京都,江南茶道的賬冊也帶了回來。”

青衣男子繼續稟報。

“賬目查出了什么大差錯?”

承旨司校尉能將人帶回,肯定江南茶道的賬目出了大問題,李忠國不敢有絲毫懈怠。

“明面上的賬目沒錯,四年利銀共計一千二百萬兩。

其中三百萬兩交給了內廷司,還有三百萬兩上交了戶部,其余六百萬兩利銀被作成大小各種由頭開銷了。

本來案件已無進展,不知何人偷偷送來了江南茶道的暗賬。

其實明賬里花掉的那六百萬兩巨款被悄悄地運進了京城。”

“暗中相助校尉的是什么人?還有六百萬兩送給了哪些人?”

“暗中相助辦案之人,校尉還在江南繼續追查。

六百萬兩分別送給了京中吏部陳延壽,戶部丁鶴年兩位大人。”

“就只有這二人?”

“江南辦案校尉對賀遲明用盡刑罰,賀遲明也再未吐露一人。”

李忠國聽到這樣的消息有喜有憂。

欣喜的是圣人交待的差事有了著落。

擔憂的是查出問題的竟不是自己手下的辦案校尉,且朝廷暗查江南茶道如此機密的事居然被外人知曉。

可見相助辦案的勢力不可小覷。

江南茶道被查,而此時李慕白又被殺,兩件大案巧合得太過詭異。

李忠國為承旨司大將軍,職責便是查辦晟國境內危害朝廷之事。

以他辦案的直覺,這兩件大案很大可能就是同一勢力所為。

而如今李忠國對兩個大案背后隱藏勢力卻毫無線索,圣人對承旨司、對李忠國一定會降天子之怒。

圣人最忌諱茶道出現問題。

戶部陳延壽與吏部丁鶴年都是言衛道的得意門生,平日里對言氏父子言聽計從。

如今戶部、吏部在江南茶道挖了圣人那么一大個坑,言氏父子怎會沒有參與其中?

李忠國回了回神,剛才這些思緒不能讓屬下知曉。

“朝廷暗查居然有江湖勢力插手,讓江南承旨司各處辦案校尉一定查清這股暗藏的江湖勢力。

江南茶道的事,以及李慕白身死一案,本將這就進宮面圣,圣人定會有圣裁。”

“遵將軍令。”青衣男子抱拳回道。

青衣男子將各地呈報的大小消息向李忠國匯報完之后,按著原路出了宮。

李忠國出了承旨司值守處趕緊來到交泰門前,將天子令交給了門前值守的太監。

“有勞公公了,我有急事覲見圣人。”

圣人特賜了承旨司值守處天子令一枚,值守將軍持天子令有緊急覲見權。

至于是否召見,也要看圣人的心情。

小太監拿到天子令不敢怠慢,隨即向后宮深處走去。

過了片刻,小太監從門內走出,并將天子令交還給李忠國。

“李將軍,隨奴才進去吧。”

李忠國跟在小太監身后行走至一宮殿前,殿內燈火通明,小太監停住了腳步。

“啟奏圣人,李將軍已至殿外。”

此時,一個低厚穩重、頗具威儀的聲音從殿內傳了出來,不急不慢,似刻意為之。

“讓他進來吧。”

小太監推開門,李忠國低著頭小心翼翼走了進去,走到恰到好處的地方,跪下請安。

“圣人安否?”

“朕安,起來吧,連夜有何要事,急著奏報給朕。”

一名老者端坐在龍椅之上詢問著跪在地上的李忠國。

這名老者便是當今圣人,名為李景,是晟國第五代帝王。

李景不是先皇親子,是先皇親弟弟歷王獨子,由于先皇膝下無子,便將李景從小接入宮中教養。

李景幼時聰敏,先皇親授書史,通《孝經》、《大學》及修身齊家治國之道,重禮節,遇事有主見。

元成十年,李景在如何尊崇其生身父母的問題上與禮部及眾多朝臣發生沖突。

通過承旨司李忠國興“大禮案”,彈壓朝中文官,李景的意愿終于得以實現。

“大禮案”后,李景執掌大權。

李景迷信邪說,祈求長生,養生修道,白天躲在祈年殿設爐煉丹,夜晚才回后宮休息。

李景平日對朝政少有過問,最終釀成元成二十八年晟國國恥,北魏軍奇襲至京都,差點國滅。

李景還在宮內外興建大量宮殿廟宇,使得晟國財政危機愈益深重。

為修道煉丹,李景對于斂財已近瘋狂。

圣人就是這么一個圣人。

李忠國站起身。

“圣人,承旨司探子來報,李慕白被人殺了。”

承旨司自李慕白回到京都時便已將消息密奏給李景,李景得知李慕白命不久矣,便吩咐承旨司不用管他。

此時李景聽到李慕白已死的消息,便立刻屏退左右,殿內只留下李忠國與他君臣二人。

“誰殺的?”

“現在還不知情,只知道京兆尹抓了一個送水的朱武。

奇怪的是在案發現場還發現了當年臣親自鏟除的江湖組織一枝梅的標記。”

“承旨司對此案可有什么眉目?”

“探子來報,此案還在調查之中,目前尚無線索。”

李忠國這句回話是戰戰兢兢地說了出來。

“朕當日不殺李慕白就是考慮你的諫言穩定朝局為重。

現如今他死了,婉兒(即常平公主李淑婉)與朕隔閡只會越深。

再說李慕白外公李春那一族人知道后也不會善罷甘休。

現在還扯出了一枝梅。

承旨司如今卻毫無頭緒,你們承旨司就這么替朕分憂的嗎?”

李景站起身來雙眼瞪著李忠國,將滿腔怒氣灑在了李忠國身上。

李忠國連忙請罪。

“圣人息怒,一枝梅于多年前已被臣剿滅。

現在又出現梅花圖案,臣懷疑是有別的勢力故意為之。”

“你為何有如此判斷?”

“圣人,臣判斷緣由有二。

其一有人將李慕白做成自殺吊死假象又故意露出凳子破綻,且現場的留下梅花圖案也是故意為之。

其二剛才探子來報,江南茶道的校尉傳來消息。

校尉在暗查江南茶道賬冊毫無破綻之時,居然有人送來了暗賬。

更離奇的是江南茶道專營使賀遲明對暗賬全部供認不諱。

兩件要案如此巧合且疑點頗多,臣懷疑這背后的勢力有著非同尋常的目的。”

李忠國小心翼翼地稟明詳情。

李慕白被殺一事還在頭疼之中,又和江南茶道一事摻和在一起。

李景又驚又怒,閉上眼睛仔細思慮著李忠國報來的消息。

朝廷的人去了江南茶道毫無效果,竟還要外人幫忙辦成。

暗查江南茶道是李景暗中安排李忠國進行,知道此事的人少之又少,外人如何得知?

如今看來有人想同時利用李慕白之死及江南茶道案,在京都掀起風云來。№Ⅰ№Ⅰ

№Ⅰ最新網址:№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