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風第一枝_第426章斬將搴旗影書
:yingsx第426章斬將搴旗第426章斬將搴旗←→:
仄州城內,百姓們都繃緊神經,井然有序的往地窖中轉移財產和糧食。
雖然艷陽高照,可迎面刮來的寒風卻像刀子般,遲鈍又冰冷的割著眾人面龐。
邊關多發戰事,他們在這里生活幾十年,早就習慣了應付這種情況。哪怕城池失守,家中糧食財物卻不能留給那令人憎恨的。
也就是憋著這么一口氣,百姓們反倒顯得從容不迫,并無驚恐逃竄現象。
而城墻上,守城的兵士也悄然松了口氣。
城外不知何時來了小股援兵,雖然人數不多,但因為連續騷擾了幾波敵軍,這群受了影響,攻勢也逐漸衰弱下去。
他們自清晨到現在,已經抵御了三撥強有力的攻城。城墻上倒了不少同袍弟兄,城下尸體也躺了一片。
放眼望去,干涸暗沉的土地上彌漫了無數紅色鮮血。
眾人倚靠在墩臺后邊,抬頭望著澄澈如鏡的藍天。
到了秋冬時分,西北的天空總顯得格外遼闊。點點云朵點綴,連同起伏的山峰銜接在一起,無端生出些浩瀚廣袤來。
守軍們的心情逐漸平靜,殺敵吶喊時的亢奮緊張也褪去許多。
他們還在想能有幾次機會看到這天空時,突然有人驚道:「快看,的糧草被燒了!」
靠坐在墩臺后邊的兵士連忙爬起身,紛紛謹慎的探頭往外看,果然見城外遠遠一處冒起了極濃的黑煙。
對方分散兵力,分別在東、南兩處城門,糧草自然也不會離得太遠,但必會隱匿起來。
也不知道這些援軍是如何找到地方的,竟然真的能燒掉!
沒有了糧草,若是再無援軍,這些軍要么撤退,要么拼死一戰。
果然,才剛偃旗息鼓的軍,又卷土重來,甚至攻城氣勢比先前還要威猛。
眾人叫苦不迭,身穿盔甲的守備卻虎目一睜,雙眸瞪得極亮。
他突然大喝一聲,道:「弓箭手準備!」
「火油準備!」
「弓弩全上!」
一道道命令傳下去,城墻上眾人忙成一團。
知州正好前來查看情況,聽到這番動靜驚道:「丁大人,火油等物不多,若是用完了……」
守備不耐煩和一個文官磨磨唧唧解釋,捋了把胡子大聲道:「這應當是敵軍最后一波攻城了,仄州失守與否,且看這一戰!」
知州不通戰事,聞言便閉嘴不再插手,只心驚膽戰的看著下邊。
對方果然是秉著打最后一場的心思,拼了命的撞城門攀城墻。也不知另一個城門是如何情況,最后兩邊人馬竟匯集到了一起,足足有六千余人。
城墻上不時會有守軍倒下,也會有新的人補充上去,城墻根下的尸體更是壘起了一層。
雙方人數雖懸殊過大,這一場守城戰打得極為艱難。但因為敵軍被數次騷擾,軍心不穩,士氣也衰微,反倒顯得城中守軍更氣勢浩大。
眾人支撐到未時,只覺快要堅持不下去時,那昂揚的白馬紅披風又再次出現。
對方手持銀色長槍,一人一馬,蹄飛如風,馳騁而來。沖刺到軍后方,槍尖橫掃,放倒一片士兵,如尖刀般直搗敵軍中心。
隨后,幾十名騎兵一同躥出,如同眾星捧月般跟在白馬周邊,將那攻城陣型完全打亂。
這一番突然來襲叫對方措手不及,城下敵軍已然如同摸不著首尾那般亂了套。
守備虎目全程關注著紅披風,見那人勇猛無畏,直沖敵軍頭領而去,他突然道:「拿我的弓箭來!」
親衛送來黑色大弓,守備搭上一支帶鋌雙翼銅箭,拉滿射出。
這支箭似一道飛逝的光從城墻越出,穿過千軍萬馬,直直朝著目標而去。
趙茯苓恍然聽到「嗖」的一聲自耳際擦過,微微偏頭,便見那支箭如同瘋子張開的利齒,直接咬穿了敵軍頭領的胸膛。
箭簇深深沒入對方胸口,尾部的翎毛戰栗著,宛如一道兇悍的目光。
她的銀槍才刺出,堪堪劃破對方脖頸,這頭領便摔下馬去,氣絕身亡。
趙茯苓看得震驚不已,她提槍回頭,看向城墻上方。那里站著一個身形魁梧高大的男人,瞧不清面容,但看盔甲身份,應當是仄州守軍將領。
約莫是和她打招呼,對方將黑色大弓舉起來,輕晃了一下。
趙茯苓這才回神勾唇,眼見著敵兵再次回攏上來,她坐于馬上,腰身一擰,長槍順著她的腰劃了一個圓,將盡數敵兵掃退。
敵軍沒了首領,便再無主心骨,瞬間軍心大亂。
守備見狀,立刻抓住機會叫人打開城門,領著百人騎兵追殺出去。那數千人的敵兵隊伍竟然被打得節節敗退,最后敗不成軍、紛紛奪路而逃。
而守備和趙茯苓這兩支隊伍,卻成功會合。
守備已經盯了白馬上的年輕小將許久,見狀策馬過去打招呼。
「小兄弟驍勇無比,不知……」
寒暄的話只說了半句,待對方轉過頭來,竟是一張明艷至極的如花面容。
守備瞬間啞然,他震驚的瞪大眼睛,半晌都說不出來話。
那有著斬將搴旗之能的年輕小將,竟是個女子?..
又或者,他只是長了一張雌雄莫辨,漂亮至極的臉蛋而已?
趙茯苓見守備只張著嘴卻不說話,便明白對方詫異于自己的身份,遂先笑著打了招呼:「晚輩是七皇子麾下趙茯苓,自甘州來。」
聲音清泠悅耳,的的確確是個女子。
守備眼睛瞪得更大了一些,滿腔贊嘆敬佩,卻一時難以抒發出來。
面對糙漢子,他自然能給出一拳一掌,與之親昵的拉近關系。可這是個女子,還是個年紀不大的女娃……他著實不知道該作出什么反應。
倒是趙茯苓,爽朗一笑問道:「不知大人如何稱呼?」
守備忙回了神,坐正輕咳一聲,才略略矜持道:「我乃仄州守備丁召疏。」
「原是丁大人。」趙茯苓抱拳嘆道,「丁大人真是好箭法!方才您立于城墻之上,卻箭無虛發。晚輩雖見識過不少百步穿楊的能人,卻是生平第一次,親眼見到似帶著削金斷玉之力的箭支,心中實在佩服!」
新書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