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風第一枝

帝后番外1:走上正軌

東風第一枝帝后番外1:走上正軌_sjwx

帝后番外1:走上正軌

帝后番外1:走上正軌

大典過后,趙茯苓入主中宮。

她帶著自己的婢女從杜府搬了出來,連同孩子奶娘,一起帶到了坤寧宮去。

銀杏順理成章的又回到了趙茯苓身邊。

這丫頭進入宮中大半年,替李京墨做了不少事,也歷練出了一番本事。

桃兒雖然能力出眾,可乍然進入宮中,還是有些不適應。銀杏過來幫忙,正好能幫幾個丫鬟補補缺漏。

宮中并無后妃,只有些以前的太妃和公主。

早在李策在位的時候,這些太妃就搬去了西六宮,所有人擠在一個地方,每日吵吵鬧鬧的過日子。

趙茯苓進來,這管理后宮的事就都交在了她手上。

等到趙茯苓查完賬后,卻被嚇了一跳。

因著先皇喜愛美色,宮中經歷了好幾次大選。雖然說后妃并未誕下多少皇子,可妃嬪和公主卻不少。.

而且除去半吊子李策外,正統的大齊皇帝都是明君,便是好色也不耽誤做正事,許多殘忍無道的律令也全部廢除了。

無子后妃陪葬這一條,就早早的廢除。

所以先皇去后,膝下無子女的就削發為尼,有子女的便在后宮住著。可不管是去了哪里,養活這些人的錢全都是皇宮出。

李京墨上位,再如何節儉持家也不能虧待了先帝后妃和子嗣,這樣于名聲有礙。

趙茯苓便覺得很頭痛。

大齊在李策的折騰下,已經是入不敷出,李京墨還要整頓軍隊和安撫戰亂后的州城,便是想做些什么來,也困難得很。

趙茯苓頭痛完畢,花了好幾日時間,將所有東西整理出來。

宮妃很多,需要伺候的宮人更多,零零總總下來每筆都是支出。

趙茯苓和李京墨商量過后,決定把宮中年滿二十二的宮女全部放出宮。又將每三年一次的大選改成五年,一年一次的小選直接廢掉。

這規矩原先是主要為了給皇帝選秀,但李京墨無心女色,一直守著趙茯苓一人,這大選便都成了擺設。

可宮中選秀也不光是選妃子,還要選一些宮女進去伺候。

但宮中人口趨于飽和,這頻繁選宮人就不必了。

兩人如此計劃過后,趙茯苓又召了許迎蓉幾人進宮,一起商討這等事宜。

許迎蓉覺得可行,紀晚娘則想的更加周全些:「大部分宮人只學會了伺候人,突然離宮又無一技之長,怕是要被逼入絕境,不如在宮外也給他們安排個好去處。」

趙茯苓挑挑眉:「我看你是有些打算,盡管說來聽聽。」

紀晚娘就笑著說道:「我開的酒鋪,怡悅妹妹開的雜貨鋪,還有迎蓉開的胭脂水粉鋪不是都需要人?我的鋪子走上正軌后,我還準備開武館,教導女子習武呢!朝廷如今準許女子入伍,有不少女兒家都想習武傍身。」

這些東西只要操辦起來,就都需要人手。

只是因著宮人以前伺候過貴人,行事會有些顧忌,加上如今女子的思想并未完全轉變過來,只想著年紀大了能夠嫁人最好,并未想著如何弄出自己的一番營生。

這與紀晚娘及趙茯苓最初的設想,背道而馳。

所以紀晚娘希望,趙茯苓能帶頭出面,引導這些女子。

趙茯苓想了想說:「那這樣說來,其實我們更需要干一件事。」

三人好奇湊上來:「什么事?」

「開設女子書院。」趙茯苓笑看著三人,「能改變天下女子思想,叫她們愿意走出宅院、開拓眼界的,便只有通過讀書認字。」

這一點那三人都很認同。

紀晚娘是從底層出來的姑娘,她最認可這一點

若非經歷過在泥潭中掙扎的日子,若非后來讀書認字努力往上爬,若非見識過更寬闊更美麗的世界,她又如何能成為如今的自己。

當初的那個紀家丫頭,恐怕早就死在討生活的路上了。

「只是女子入伍一事,已經遭了世家權貴的阻攔。若是趙姐姐再開設書院,恐怕又要被那些人口誅筆伐。」

趙茯苓笑道:「他說他的,我做我的,我就不信他們能把我這個皇后之位擼了去。」

眾人一聽這話,瞬間想到了極其護短的皇帝李京墨。

若是趙茯苓不做皇后,恐怕李京墨連皇帝都不做了。

紀晚娘就干脆調笑她:「那這件事,還得你家那口子出力,晚上多給他吹吹枕邊風。」

趙茯苓推她一把:「去你的。」

孫怡悅雙手捧著臉頰嘿嘿直笑:「趙姐姐做了皇后,迎蓉姐姐當了王妃,可我們四人還是關系親近,并未疏遠,這樣真好。」

她這單純嬌憨的話,叫幾人都笑了起來。

夜里熄燈歇下,帝后二人纏綿過后,趙茯苓倚在李京墨懷中說了這件事。

李京墨并不反對,只是有些遲疑:「國庫如今入不敷出,開設書院倒是好事,恐怕就是錢財上有些拮據……」

「我不用國庫的錢。」趙茯苓笑著說道,「我有錢,做生意賺了不少,你下聘時又給了我很多,足夠我開好幾個書院了。」

「最重要的是,不用通過國庫出錢,由我個人出資開設的書院,那些朝臣就沒有資格指手畫腳。」

李京墨被逗笑,在趙茯苓臉上親了親才說:「行,就照你說的去辦。」

趙茯苓又說:「不過我得把何瀟玉借走,她才名在外,如今在朝中也做不了什么實質性的事,干脆就讓她去書院當院長,以后也能名正言順的進入朝堂。」

「可以。」李京墨在這種事情上,向來給趙茯苓很大的自。

趙茯苓有她的野心和展望,李京墨自然也有自己想做的事。

女人要進入大眾視野,要進入朝堂。寒門子弟也得殺出一條血路來,這樣才能把盤踞皇族千百年的世家,一點一點取締掉。

可以說,雖然夫妻兩做的事不一樣,但終點類似,都是在挑戰世家的權威。

也算是殊途同歸了。

這邊規劃好后,趙茯苓就著手安排了下去。

鋪子都正常開著,幾人全部忙起了書院的事。

建書院這件事是公開進行的,甚至趙茯苓是在大張旗鼓的進行。選址過后,她就立刻派人去建書院,還廣發告示,表示尋常百姓家的女人都可入書院讀書。

而書院不光是教導讀書認字,還會教導相應的手藝,使得女兒家能夠有一技之長獨立于世。:sjw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