毒后攻略

第一百五十章 是誰

一住筆趣閣,精彩。

韓秀的眼神閃了一下,但終究沒有說什么,只是任憑柳隨珠跪在地上,哭得梨花帶雨肝腸寸斷,卻沒有伸手去攙扶她一下。

就算已經驗明了毅兒的身份,可猜忌的種子一旦種下,就很難再徹底的拔除。韓秀此刻看著柳隨珠,總覺得心中非常不舒服。

青樓出身的女人,誰知道她曾經做過些什么?

誰知道她是不是耍了什么手段,掩蓋了自己身上不堪的過往?

“皇上!”柳隨珠淚盈于睫的抬眸,用一種仿佛整個世界都崩潰了的眼神,絕望而又無助的看著韓秀。

然而,回應她的只是無盡的沉默。

“皇上,別人不相信婢妾,難道您也不相信婢妾嗎?您已經驗過了毅兒的血脈,難道還不肯相信婢妾,不肯還婢妾一個公道嗎?背后造謠之人,定是為了阻止立太子,如此明顯的手段,難道陛下還不明白?“柳隨珠厲聲的哭喊,韓秀的沉默,讓她心中的恨意更深。

是石嬌娥!

一定是石嬌娥!

為了阻止皇上立太子,石嬌娥簡直是喪心病狂!

竟然用毅兒的身份做文章,往一個兩歲的孩子身上潑污水,她一定會遭報應的!

昭陽殿。

石嬌娥端坐在椅子上,手捧著一盞熱茶,默默地在發呆。

原本,她是想讓御膳房繼續下毒,讓韓秀一直昏迷不醒。等她把朝堂上的一切都處理妥當之后,就讓韓秀清醒過來,親自送他最后一程。

可是,父親卻派人來傳話,讓她什么都不要做。

什么都不要做,只需要順應事態的發展,等到時機一到,自然就會有轉機。父親說,一切他都已經安排好了,讓她只需安心的等待即可。

讓她安心的等待啊!

明明應該有所猜忌,明明應該懷疑父親的動機,明明應該不再相信父親的話,可是,她在短暫的猶豫之后,竟然還是選擇馬上收手了。

從小到大,父親極少會吩咐她去做些什么,一般都是鼓勵她自己去思考,自己去面對。

難得有一次,父親竟然會對她說,他已經安排好了一切,讓她只需安心的等待。

她想要相信一次,也愿意相信一次。

直到此時,石嬌娥才發現,無論她曾經如何的難過和失望,無論她如何的猜忌和懷疑,無論她對待父親的態度是如何的冷漠和疏遠……其實,她的心中還是相信父親的。

那是她的父親,她曾無比依賴的父親。

“皇后娘娘,有小太監傳來消息,說是皇上已經下了朝。有人在朝堂上質疑三皇子的血統,皇上當場大發雷霆,但最終沒有立太子。如今,皇上去了柳夫人的玉華殿。”

沒有立太子!

這說明皇上已經起了疑心!

石嬌娥低著頭,臉上露出了沉思之色——在朝堂上質疑三皇子血統的,一定是父親安排的人!只不過,不知道父親究竟是如何處理的,竟然能讓韓秀起了疑心。

要知道,人和人之間的信任,要建立起來很不容易,但要破壞卻只是一瞬間。只要一次簡單的猜忌,就能夠徹底的傾覆,然而想要再建立起來,就需要更多的時間,以及更多的經歷來驗證。而且,重新建立起來的信任,永遠也不會如當初那般堅固。

石文深諳御人之道,對韓秀的情緒把握就相當到位。

韓秀原本就生性多疑,且自私敏感。他乃是貧困的家庭出身,父親只是個莊稼漢,母親也是大字不識一個的農婦。如此一個窮苦出身的孩子,卻不愿意做下田農活,整日無所事事的混跡在街頭,期待著某一天被貴人看上,能夠從此一飛沖天。

別看韓秀現在當了皇帝,但幼時的環境與經歷,讓他性格上的缺陷非常嚴重。自卑,多疑,自尊心過重;無信,嗜殺,聽不進別人的諫言;還有虛偽,偏激,反復無常,自以為是……等等。

這樣的韓秀,是非常容易被挑撥,也非常容易被利用的。

對付他,石文根本都不需要耗費半點精力,只要隨隨便便的一個小計謀,就能夠牽著他的鼻子走。

“皇上一時半會兒不會立太子了,不過……”石嬌娥頓了一下,想了想,又搖了搖頭。

她原本想說,不過誰也不知道,皇上以后還會做些什么,現在最好的辦法就是先下手為強。可是,想到父親派人來傳的話,她又壓下了心中的想法。

安心的等待。

她還是繼續安心的等待吧!

另一邊,原本跪暈在正陽殿前的張立,此刻終于醒了過來。

想起了皇上在朝堂上的荒誕,他剛醒來就忍不住起身,強撐著疲憊的身子,想要再度進宮去求見皇上。

倒不是張立有多忠心,只是,他一路輔佐著韓秀,從一只小義軍的統領,一直走到了今天。能夠親自輔佐出一位帝王,見證著皇上不斷的成長,這是對他才智的最好回報。

可是,眼見著韓秀一直在作死,再這樣下去很快就會失掉江山,從一代偉大的開國帝王,變成“闖王”那種千古笑柄,他怎么能不阻止?!

輔佐開國帝王,和做闖王的謀臣,這其中的差距實在是太大了!

如果韓秀失掉了江山,那作為韓秀的頭號謀臣,張立不僅不會名傳千古,反而還會成為千古的笑柄。

“臣求見皇上!”張立在正陽殿外,再次跪了下來。

他甚至做好了打算,若是這一次韓秀還不肯見他,他就立馬辭掉相國的職務,然后自己一個人去各地周游,從此在民間隱姓埋名的過日子。

然而,這次他才剛剛跪下,就被韓秀招了進去。

“微臣見過皇上!”張立跪下行禮。

“愛卿請起。”韓秀虛扶了一下,態度竟然無比的客氣。

要知道,自從韓秀當上了皇帝之后,他的態度就逐步的改變了。他很少會召見張立議事,就算偶爾召見一次,也是一副高高在上的姿態,幾乎每次都會一意孤行,從來不采納張立的意見。請瀏覽.biqugezw閱讀,更優質的閱讀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