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漢:隱忍二十年,漢武帝被架空了

第38章 禾下乘涼夢

第38章禾下乘涼夢第38章禾下乘涼夢→、、、、、、、、、、、、、、、、、、、、、、、、、

晨鐘悠悠敲響,打破了長安城黎明的寂靜。

今日,是新帝登基,朝廷開恩科的大日子,整個京城都沉浸在一片熱烈而莊重的氛圍之中。

先帝駕崩,諸侯王謀反,接連不斷的突發事件,讓整個大漢都陷入波蕩起伏之中,開恩科,可謂一種最為純粹的盛況,比之新帝登基時不遑多讓。

一大早就被劉細君拉著走出未央宮的劉據,此時身著一襲樸素的布衫,隨意的束起,身姿挺拔而矯健,自帶上位者的威儀,卻又不是隨性。

他身旁的細君公主亦是一身尋常女子的裝扮,面容清麗,眼眸靈動,卻難掩其與生俱來的高貴氣質。

二人趁著這熱鬧的時機,悄然出宮,混入了熙熙攘攘的人群之中。

街道上早已是人潮涌動,來自四面八方的學子們身著整齊的儒衫,滿懷期待與憧憬,向著貢院的方向前行。

他們或三兩成群,熱烈地討論著經史子集的要義;或獨自沉思,口中默默吟誦著自己精心準備的策論,神色間滿是對仕途的向往和對國家的抱負。

“兄長,你瞧這盛況,可見天下學子對此次恩科寄予了厚望啊。”細君公主輕聲說道,聲音宛如黃鶯出谷,清脆悅耳,眼神中流露出欣喜與欣慰之色。

劉據微微點頭,嘴角上揚,露出一抹溫和的笑意看著身旁的少女,自從取消和親,打開心結之后,劉細君宛若新生一般。

他溫聲道:“是啊,這正是我大漢之幸。若能通過此次恩科選拔出真正的賢才,為朝廷所用,必能使我朝的政治更加清明,百姓的生活也將更加安穩。”

二人隨著人流前行,只見太學門口張燈結彩,紅色的燈籠在微風中輕輕搖曳。

守衛的羽林衛們身姿挺拔,神情嚴肅,有條不紊地維持著秩序。

周圍的百姓們也紛紛圍聚過來,眼中滿是對這場盛事的好奇與歡喜。

一位白發蒼蒼的老者向未央宮的方向拱手,感慨地說道:“天子圣明,這恩科可是咱老百姓的福音啊!朝廷能選拔出有學問、有品德的官員,咱這日子也就更有盼頭了。”

旁邊的年輕人也興奮地附和道:“是啊,我若是能有機會進學堂讀書,將來也一定要參加這恩科考試,為陛下,為大漢效力!”

劉細君聽著百姓們的討論,笑盈盈滿是崇拜的看著劉據道:“兄長,這些新政都是你提出來的,是不是覺得很自豪?”

劉細君笑著調侃劉據,她和劉據相處的時候,顯得很隨意,并不像其他人一般滿是敬畏和距離。

劉據也覺得在這個大漢,劉細君也是為數不多與他能夠沒有代溝交流的人了。

劉據莞爾笑道:“那是自然,這可都是朕的子民啊。在這動蕩不安的局勢下,唯有廣納賢才,才能使大漢的根基更加穩固,抵御住內憂外患的侵襲。”

劉細君將俏臉湊到劉據面前,上下打量著他,道:“嘻嘻,皇兄,我知道你肯定還有更多好點子沒有實現呢,也不知道你的腦袋是怎么長的。”

劉細君繞著劉據蹦蹦跳跳的一圈,嚴肅道:“兄長,有時候我甚至覺得你不是這個世界的人。”

劉據心下一驚。

“應該說不屬于這個世界,因為那么多驚世駭俗的想法,只有神仙才會想得出來吧?”

劉細君接下來的話,讓劉據放下心來,總算這個丫頭還不是太離譜!

劉據點了一下劉細君潔白的腦門,笑道:“你啊,雖然烏孫沒有去成,但改日還是找個好郎君嫁了吧,跟皇兄說說,你看上哪家的小子了?”

劉細君聞言臉色突然一變,忙道:“我才不嫁人!我也要像兄長一樣,為大漢做點事情,讓子民們過上好日子呢。”

“兄長不是說過,曾夢見水稻長得跟高粱一樣高,穗子像掃把那么長,子粒像花生米那么大,然后大家都坐在稻穗下乘涼嗎?”

劉細君一臉希冀的看著劉據,然后堅定地說道:“這個夢想一定會實現的,細君雖是女子,但不屬于男兒!”

劉據抬手,想摸摸劉細君的腦袋,但還是收回去,小丫頭長大了!但這話可不是他說的,而是上一世一個老人最樸素的夢想。

劉細君看著劉據說回去的手,有些失望,微微一嘆,便拉著劉據往前走,道:“兄長,那邊好熱鬧,我們去看看。”

八卦屬性是刻在國人骨子里的,饒是這個大漢也不例外,尤其是女人!

此時,太陽漸漸升高,金色的陽光灑在太學的琉璃瓦上,折射出五彩的光芒。恩科的鐘聲正式敲響,學子們懷揣著夢想與希望,依次步入考場。

而一人卻被衛氏拒之門外,此時雙方正在爭執著什么。

兩人走近了,只見一個身形頎長的年輕人,正面紅耳赤的對衛士說道:“天子如今開恩科,面對的可是所有大漢學子,而如今爾等卻要引薦信才能放行?”

年輕人越說越氣憤,指著衛士怒道:“你就不怕被天子知道,斥責你們瀆職嗎?”

第38章禾下乘涼夢第38章禾下乘涼夢→、、、、、、、、、、、、、、、、、、、、、、、、、

年輕人正是千里迢迢趕來赴考,對新政滿懷憧憬的魏相。

他想起家中嫂嫂那殷殷期盼的目光,心頭更是盛怒不已!

衛士被魏相的指責弄得有些心虛,但仍強撐著道:“上頭有令,沒有引薦信者一概不得入內,這是規矩,我們也只是奉命行事。”

魏相氣得雙手握拳,額頭上青筋暴起,喝道:“什么規矩?這天底下的賢才難道都要被這毫無道理的引薦信所阻攔嗎?”

“我魏相自小熟讀經史子集,胸有治國安邦之策,就因為沒有這勞什子引薦信,就要被拒之門外,這是何道理!”

他的聲音因憤怒而愈發高亢,引得周圍一些尚未進入考場的學子紛紛側目和贊同,場面頓時變得混亂起來。

“就是,欺負我等寒門世子沒有關系嗎?”

“我千里迢迢趕來,一路風餐露宿,你現在告訴我不讓考試?”

“咱們這就去未央宮前告御狀,讓天子給個說法!”

頓時其他被拒之門外的學子也附和著呼喊。

站在人群外的劉據微微皺眉,輕聲詢問身旁的侍從發生了何事。

侍從將情況簡略地告知后,劉據目光落在了魏相身上,只見這年輕人雖然滿面怒容,但眼神中透著一股倔強與執著,以及對知識的渴望和對朝廷的赤誠之心。

劉細君也不禁被魏相的氣勢所吸引,輕聲對劉據說道:“兄長,看這年輕人不像是無理取鬧之人,或許其中真有隱情。”

劉據微微點頭,然后便有些面色陰沉,看來定然是有人從中做了手腳,阻礙開恩科的順利進行,或者是想從中牟利!

這是覺得朕的刀鈍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