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漢:隱忍二十年,漢武帝被架空了

第75章 父子相見,劉徹抉擇

第75章父子相見,劉徹抉擇第75章父子相見,劉徹抉擇→、、、、、、、、、、、、、、、、、、、、、、、、、

自上一次朔方之別,劉據已經半月未見漢武帝了。

其實真正算起來,自從漢武帝“假死”后,已經有數月未見,再加上劉據以前也很少去未央宮,劉徹也不是很想見他。

他不是在咸陽搞建設,就是窩在博望苑種田,這二十年兩人從來都是很少見面。

天家無情,在漢武帝劉徹這里體現的更加明顯。

劉據前往烏孫王宮的路上,一直都被矛盾的心理充斥。

既有對漢武帝的生養之情,也有不滿的情緒,但更多的則是茫然和無奈。

漢武帝就像一個固執的老父親,兩人存在各種代溝,根本沒法交流。

這某種程度上跟生在帝王家沒有任何關系,僅僅是兩個世界兩代人不同年齡的隔閡。

當劉據踏入王宮,看到負傷在床,虛弱至極的漢武帝時,整個人愣了一下,然后之前所有的情緒都煙消云散。

是啊,自己在糾結什么呢?

無論如何,漢武帝終究是自己的親生父親,一個虛弱的老人而已。

想通此處,劉據疾步上前,撲通一聲跪地,聲音顫抖地說道:“父皇,兒臣來見您了。”

漢武帝看著眼前的劉據,心中亦是百感交集。

他看到了劉據的成長,曾經那個略顯稚嫩不學無術的太子,如今已成長為一個能獨當一面、有擔當的帝王,這讓他與有榮焉。

可一想到劉據或許會推翻自己多年來推行的政策,心中又不免涌起一絲不滿。

但自從他在朔方決定遠走烏孫這一刻,其實早已釋然了。

漢武帝從來都不是小氣的人,況且論對大漢的熱愛,他絕不比別人少一分。

對待衛氏、霍氏、李氏也好,或者對其他功勛也罷。

在那個力除舊弊,開拓創新的時代,他不得不那樣做!

他劉徹,問心無愧!

但他也不得不承認,現在的劉據,尤其對待大漢百姓,比他做得好!

這也是他之所以想放下一切最重要的原因。

劉徹看著氣宇軒揚,言語間與當年自己一般無二的兒子,如今大漢的主人,忽然爽朗的笑了,寬慰的說道:“據,你做的很好。”

劉據抬起頭,目光中帶著一絲堅定與誠懇,說道:“父皇,您勵精圖治的大漢,讓這片土地上的子民有了共同的民族稱謂,漢族;”

“讓我們的文字有了共同的名字,漢字;我們共同的語言,叫漢語。”

“我們穿的衣服叫漢服,這里的男人叫男子漢。”

“是您擴充了大漢的版圖,讓天下人對大漢有了認同感。”

“沒有您,就沒有大漢的今天,也就沒有此刻的我。”

“兒臣所為還不及父皇萬一,您是真正的千古一帝!”

漢武帝隨著劉據的講述,愈發的激動,微微顫抖著說道:“千古一帝,你真的這么看朕嗎?”

然后又看著一旁的李廣和霍去病道:“你們也這么看朕嗎?”

“陛下勵精圖治,開拓進取,實為歷代帝王楷模,必將名垂青史。”

李廣和霍去病齊齊跪倒,發自肺腑的恭敬出聲。

“千古一帝,哈哈,好!好!好!”漢武帝欣慰的笑了出來,緩緩坐起身,卻因為傷口的撕扯,讓他痛的眉頭蹙起。

劉據忙上前扶著劉徹,看著他手臂上的傷口,心疼不已。

他連忙從懷中拿出精心準備的傷藥,說道:“父皇,您受傷了,兒臣特意為您尋來這上好的傷藥,讓兒臣為您敷藥吧。”

說著,便小心翼翼地為漢武帝處理傷口,每一個動作都輕柔而專注。

在這一瞬間,漢武帝感受到了久違的父子親情。

他看著劉據認真的模樣,心中的堅冰悄然融化。

劉據輕聲說道:“父皇,兒臣希望您能跟兒臣一起回到長安。那兒才是您的家,有您的朝堂,有您的子民,還有您的妻子和兒子。”

劉徹沉默了,注視著劉據良久,卻搖了搖頭,目光望向遠方,眼神中透著一股豪情壯志。

“你都說了,朕是那千古一帝,如今又正值壯年,怎能就此回到長安做個太上皇,虛度光陰。朕決定遠赴西域更深處,繼續開疆拓土,為大漢打下更廣闊的江山。”

李廣聽聞,立刻抱拳說道:“陛下,老臣愿追隨您,無論天涯海角,定當為陛下沖鋒陷陣。”

霍去病亦是滿臉堅定,大聲道:“去病也愿隨陛下一同前往,在西域的戰場上,再立戰功。”

劉徹激動的看著兩個追隨他一生的大漢股肱之臣,心中的柔軟被觸動了,無論曾經與他們之前有任何罅隙,此刻盡皆釋然。

得此臣子,夫復何求?

“朕意已決!”

漢武帝豪氣云干的說道。

劉據看著漢武帝堅定的眼神,知道無法挽留。

他微微頷首,說道:“父皇,既然您心意已決,兒臣便不再阻攔。只愿您在西域一切安好,早日凱旋。”

漢武帝微微頷首,沉思片刻,然后問道:“朕一直有一個心結,為何當初你在咸陽推行新政,要瞞著我?”

第75章父子相見,劉徹抉擇第75章父子相見,劉徹抉擇→、、、、、、、、、、、、、、、、、、、、、、、、、

這話其實劉徹不止一次的問過東方朔,也問過自己,但是站在他的角度,始終不明所以。

劉據心說我還不是為了自保啊?但凡懂點歷史的人都知道你晚年的窮兵黷武和剛愎自用,還有前身的我才是巫蠱之禍最大的怨種啊。

但這些他不可能跟漢武帝說起。

劉據只能說道:“當年兒臣也是仙人托夢,本以為那些東西也是奇技淫巧不足掛齒,也是不想給父皇徒增煩惱,自己就當找點事情做吧。”

“仙人托夢?”

漢武帝自動忽略了“奇技淫巧”的說法,若是以前他倒是信,但現在看劉據登基后雷厲風行,英明果斷的行事風格,真是那般無用才怪!

但“仙人托夢”這四個字卻引起他的極大興趣。

他喃喃道:“為何朕那么敬畏仙人,卻沒有得到任何的回應和眷顧?難道朕真的不是天選之人嘛?”

漢武帝無論再如何英明神武,也仍舊超脫不了這個時代敬畏鬼神的桎梏。

劉據認真的回應道:“父皇,我給您講個故事。”

“前朝有個黔首,家鄉遭了洪水,他被困在水中,不斷地祈求仙人保佑救他一命,為了等仙人出手相救,他不斷地錯過了飄過的枯木,同鄉人的搭救,還有朝廷的救援,最后還是溺死在水中。”

“等他死后見到神仙,便質疑的問神仙為何不眷顧他,你聽仙人怎么說?”

漢武帝扶著胡須道:“這神仙如此冷漠,他還反問遇害的信眾,不拜也罷!”

劉據搖頭道:“父皇,你錯了,其實之前的枯木、同鄉人和朝廷的救援,都是神仙授意,仙人的眷顧無處不在,又怎么能說沒出手相救呢?只是世人沒有感覺到罷了!”

漢武帝恍然大悟,然后又問道:“那與朕敬拜神仙又有何關系?”

劉據道:“父皇開疆拓土,開拓創新,為兒臣打下的偌大漢土,難道不就是神仙的眷顧嗎,如今兒臣和父皇盡釋前嫌,平定匈奴、烏孫,難道不就是神仙的眷顧嗎?”

“神仙真的在看著朕嗎?”

劉徹激動的握住劉據的手,然后喟然道:“是朕,糊涂了,聽你這么一說,還真是這個道理。”

“其實你自己就是神啊!”

劉據看著虔誠的漢武帝,內心說道。

劉徹和神仙的心結終于被解開了,他又繼續問劉據道:

“那你那些新政,還有朕都不知道的新鮮事物,又怎么說?大漢剛剛被朕梳理的海清河晏,盛況空前,你為何有推翻朕的一系列革新舉措?”

劉據起身,負手看著遠方,道:“朕也是為了大漢,為了漢族的長治久安,父皇的一系列措施,也不過是飲鴆止渴的罷了,如今已然頹勢盡顯,父皇難道不知道嗎?”

“你!”

劉徹微微色變,想不到劉據竟然在他面前親手稱“朕”,同時對他在位時的舉措全盤否定,有些不甘道:“難道朕的大漢,不算盛世嗎?”

劉據緩緩轉身,認真的看著漢武帝道:“父皇,真正的盛世,不是皇帝和功勛權貴自己的鐘鳴鼎食,而是這大漢宇內,人人皆可吃飽穿暖,再無流民餓殍,您做到了嗎?”

漢武帝愣住了,喃喃的說道:“朕盡力了啊,在這個時代……朕真的盡力了啊!”

“朕可以做得到!”

劉據目光灼灼的看著漢武帝,鏗鏘有力的說道。

劉徹目光有些躲閃,但片刻后,便變得堅定。

“朕不信,朕沒有錯,朕會看著你的,會再次證明自己的!”

他倔強的握緊拳頭,然后擺手道:“朕累了,你們都退下吧!”

說完便閉目養神,不再言語。

他知道,此次一別,恐怕今生也不會再見到劉據,但他沒有女兒情長,此非他所欲也。

劉據也沒有多說什么,而是翻身跪倒,對著漢武帝鄭重的磕了三個頭,便轉身離去。

“照顧好你的母后!”

劉據剛剛走出殿外,便聽到漢武帝聲音悠悠的傳來。

“陛下,臣在此別過!”

李廣和霍去病向劉據傷感的告別。

劉據沒有停留,大步流星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