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章大漢的牛馬第111章大漢的牛馬→、、、、、、、、、、、、、、、、、、、、、、、、、
劉據宣布南方開發項目面向全社會招投標的消息后,長安傳媒旗下的報紙迅速對此事進行了大幅報道。
一時間,整個大漢的街頭巷尾都在熱議此事。
報紙上詳細闡述了招投標的規則、項目內容以及承包者所能享有的運營分成,讓普通民眾對這一新鮮事物有了更清晰的了解。
之前大漢的民眾對劉據不斷推陳出新的舉措已然習以為常,不過聽聞這次的大動作之后,還是被震驚了。
一時間,街頭巷尾、市井茶館,到處都充斥著人們對此事的議論,各種聲音交織在一起,其中不乏反對和質疑的聲音。
“這南方開發,聽起來倒是新鮮,可誰知道是好是壞喲!咱們在這北方生活了一輩子,祖祖輩輩都守著這片土地,南方那地方,聽說瘴氣彌漫,疫病橫行,讓咱們去開發,這不是把人往火坑里推嘛!”
“我聽說南方山林里還有各種兇猛的野獸,去了說不定命都沒了。而且開發南方肯定得花不少錢,這些錢還不是從咱們老百姓身上出?到時候賦稅又得加重,日子可怎么過喲!”
“依我看,這南方開發政策,怕是朝廷某些權貴為了撈錢找的由頭。說是讓百姓去承包項目,可誰知道里面有沒有貓膩?說不定到最后,好處都被那些有權有勢的人占了,咱們老百姓只能跟著瞎忙活,啥也撈不著。”
“這政策看著是鼓勵大家參與,可咱們這些小商賈,哪能跟那些大世家比?他們有錢有勢,肯定會想辦法把好項目都搶走。咱們就算參與投標,也不過是陪跑,最后還不是竹籃打水一場空。”
“皇帝要開發南方,還說讓大家去承包工程,這不是開玩笑嘛!咱們這些小老百姓,大字都不識幾個,更別說搞什么工程了。而且去南方人生地不熟的,誰知道會遇到啥事兒。”
“建立陪都可是件大事啊!聽說要把都城的一部分職能遷到那邊去,這能行嗎?長安可是咱們大漢的根基,這么多年的繁華都在這兒,突然弄個陪都,我心里總覺得不踏實。”
“我看吶,這就是折騰咱們老百姓。”
“天子提出的南方開發計劃,實乃利國利民的千秋大計啊!如今長安人口激增,就像一個被撐得太飽的人,各種問題都冒出來了。就業機會越來越少,年輕人都找不到活干,長此以往,社會如何安定?”
“南方,土地廣袤,資源豐富,就像一塊未經雕琢的璞玉。開發南方,不僅能為長安的百姓開辟新的生存空間,還能創造無數的就業崗位,讓年輕人有施展才華的舞臺。”
“這些年在長安做生意,深切感受到競爭的激烈。就拿我們這行來說,同行越來越多,市場都快飽和了。但南方不同,那里商業剛剛起步,充滿了無限的商機。”
“俺們做工匠的,也支持南方開發!現在長安的活計越來越少,大家都快沒飯吃了。南方要開發,肯定得大興土木,修建房屋、橋梁、水利設施,這些都需要大量的工匠。”
“除了長安的人口和就業問題,大家別忘了黃土高原那邊的情況。黃土高原資源匱乏,水土流失嚴重,百姓生活困苦。南方開發可以將一部分人口遷移過去,減輕黃土高原的壓力。”
“天子真是高瞻遠矚,看到了這些問題的關鍵。我們應該全力支持南方開發計劃,讓大漢變得更加繁榮昌盛。”
各種聲音充斥著大漢的街頭巷尾,南方開發,一時間成為民眾熱議的話題。
而在長安城西邊,一個商賈云集的住宅區內。
徐衛坐在自家狹小昏暗的書房里,面前的桌子上堆滿了關于南方開發項目的資料,燭光搖曳,映照著他那張滿是疲憊卻又透著堅定的臉。
他曾是一名懷揣著浪漫與理想的堪輿畫家,他癡迷于山川河流的奇妙走勢,醉心于探索天地間的神秘韻律。
曾為了某氏族大佬的幾貫錢,就背上行囊,拿起畫筆,踏遍大江南北,將壯麗山河的每一處奇景都收錄在畫卷之中。
貨真價實天生的打工圣體。
他的畫作里,有塞外大漠的孤煙直上,長河落日的雄渾壯麗;
有江南水鄉的小橋流水,溫婉細膩的煙雨朦朧。
每一筆每一劃,都傾注著他對自然的熱愛與敬畏。
然而,在這個時代,堪輿畫雖有其獨特的藝術價值,但畢竟是冷門專業,難以成為養家糊口的穩定營生。
看著身邊人一個個在合適的賽道上發光發熱,他卻處處碰壁,心里別提多不是滋味了。
大環境不好,堪輿畫根本沒人賞識,他就算畫技再精湛,也換不來幾兩碎銀。
無奈之下,他只能放棄夢想,投身商海,想著先解決溫飽問題。
憑借著之前走南闖北積累的見識和骨子里那股不服輸的勁兒,徐衛在商業世界里倒也摸索出了一些門道。
他就像個嗅覺敏銳的獵手,總能精準地捕捉到商機。靠著做南北貿易,他賺了一筆錢,日子看起來總算有了點盼頭。
第111章大漢的牛馬第111章大漢的牛馬→、、、、、、、、、、、、、、、、、、、、、、、、、
可現實哪能這么容易放過他。
后來隨著天子劉據不斷革新的舉措,各地商業興起,競爭變得異常激烈,這大環境對小商人愈發不友好。
徐衛來到長安后,更是感覺壓力山大。
這里的商業圈就像一個巨大的漩渦,各方勢力錯綜復雜,“內卷”嚴重得超乎想象。
那些有背景、有資源的大商賈們占據著優勢,不斷擠壓像徐衛這樣小商人的生存空間。
為了在長安站穩腳跟,徐衛只能不斷“卷”自己,嘗試各種新業務,沒日沒夜地想辦法拓展人脈、降低成本。
可無論他怎么努力,都難以突破眼前的困境。
同行之間的惡意競爭、高昂的經營成本,讓他的生意逐漸走下坡路,入不敷出成了常態。
曾經的積蓄就像流水一樣,一點點被消耗殆盡,他感覺自己又回到了原點,甚至比以前更迷茫。
就在徐衛感到迷茫和絕望之時,劉據推行的南方開發計劃如同一道曙光,照亮了他前行的道路。
他聽聞南方開發不僅能為個人帶來新的機遇,還能為國家的繁榮貢獻力量。
大漢牛馬徐衛心動了,他想起自己曾經走過的南方大地,那里土地肥沃、山川秀麗,蘊含著無限的潛力。
他相信,憑借自己多年行走江湖積累的經驗和對各地風土人情的了解,一定能在南方開發中找到屬于自己的機會。
盡管家人極力反對,擔心他再次失敗,血本無歸。但徐衛心意已決,他決定孤注一擲,將全部家當投入到南方開發項目的招投標中。
在他心中,這不僅是一次改變命運的機會,更是實現自我價值的途徑。
他渴望在這片新的土地上,重新找回曾經的激情與夢想,用自己的雙手創造出一片新的天地。
哪怕前路充滿未知和風險,他也愿意拼盡全力,為自己、為家人,也為大漢的未來,放手一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