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漢:隱忍二十年,漢武帝被架空了

第121章 初現端倪

第121章初現端倪第121章初現端倪→、、、、、、、、、、、、、、、、、、、、、、、、、

在大漢都城長安的街頭巷尾,大漢傳媒旗下的各個報紙早早地便發布了關于京杭大運河即將正式動工的重磅消息。

《大漢周刊》、《長安晨報》等報紙上,用醒目的大字標題寫道:“京杭大運河,明日盛大開工,天子親臨,共啟大漢繁榮新篇!”

報紙上不僅詳細介紹了京杭大運河的規劃藍圖和預期意義,還配有精美的手繪插圖,生動地展現了運河建成后南北貫通、商貿繁榮的美好景象。

消息一經傳開,整個大漢都沸騰了。

街頭巷尾,人們三五成群地圍在一起,熱烈地討論著這件大事。

“這京杭大運河要是真能建成,咱們以后的日子可就方便多了!南方的貨物能更快地運到咱們北方,價格說不定也能便宜不少呢!”

一位老商人興奮地說道。

“是啊是啊,這可是造福子孫后代的大工程,天子圣明啊!”

旁邊一位老者連連點頭,眼中滿是期待。

年輕的小伙子們更是摩拳擦掌,想著能有機會參與到這偉大的工程建設中,為大漢的繁榮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

在一個風和日麗的日子里,京杭大運河正式動工的剪彩儀式盛大舉行。

運河沿岸,彩旗飄揚,鑼鼓喧天,熱鬧非凡。

百姓們從四面八方趕來,里三層外三層地圍在儀式現場,都想一睹天子的風采。

他們眼中閃爍著期待與敬仰的光芒,紛紛踮起腳尖,伸長脖子,只為能更清楚地看到天子的身影。

人群中,有頭發花白的老者,拄著拐杖,顫顫巍巍地站在最前排;

有懷抱孩子的婦女,輕聲地給孩子講述著天子的偉大和這項工程的重要意義;

還有充滿朝氣的年輕人,他們興奮地交談著,臉上洋溢著對未來的憧憬。

隨著一陣威嚴的號角聲響起,劉據在一眾大臣和侍衛的簇擁下,緩緩步入儀式現場。

他身著華麗的龍袍,頭戴冕旒,神情莊重而威嚴。

百姓們見到天子,紛紛跪地叩拜,口中高呼:“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劉據微微抬手,示意百姓們起身,臉上露出和藹的笑容,向眾人揮手致意。

剪彩儀式正式開始,劉據親自拿起剪刀,剪斷了象征著工程啟動的紅色綢帶。

頓時,現場響起了雷鳴般的掌聲和歡呼聲,鞭炮齊鳴,煙花綻放,將整個天空都染成了絢麗的色彩。

劉據走上高臺,發表了重要講話。

他的聲音洪亮而有力,回蕩在運河兩岸:“京杭大運河的開鑿,是我大漢的一項偉大工程,它將貫通南北,促進商貿往來,造福百姓。朕希望參與工程建設的每一位工匠、每一位官員,都能盡心盡力,確保工程的質量和進度,不辜負朕的期望,不辜負百姓的信任!”

“京杭大運河……”

百姓們聽得熱血沸騰,再次爆發出熱烈的掌聲和歡呼聲。

老人們眼中閃爍著感動與欣慰。

他們歷經歲月的滄桑,見證了大漢的興衰變遷,深知一項偉大工程對國家和百姓的意義。

當劉據講到“京杭大運河的開鑿,是我大漢的一項偉大工程,它將貫通南北,促進商貿往來,造福百姓”時,老人們的眼眶漸漸濕潤,渾濁的雙眼中閃爍著感動的淚花。

“天子圣明啊!咱們這輩子還能看到如此宏大的工程,真是福氣啊!”

其中一位胡須皆白的老者,更是激動地抬起干枯的手臂,用力地鼓掌,盡管他的掌聲略顯單薄,但那股發自內心的喜悅和感激之情溢于言表。

年輕的小伙子們熱血沸騰、躍躍欲試。

當劉據希望每一位工匠、官員都能盡心盡力時,小伙子們不由自主地握緊了拳頭,他們相互對視,眼神中傳遞著堅定的信念,嘴里還小聲地議論著:

“這可是個難得的機會,咱們一定要好好干,為咱大漢出一份力!”

“是啊,等運河建成了,咱們也能驕傲地說,這里面有咱們的功勞!”

“陛下放心,我們一定不會辜負您的期望!”

他的喊聲引起了周圍一片共鳴,大家紛紛跟著呼喊起來,聲音此起彼伏。

婦女們眼中充滿希望與憧憬,對于她們來說,京杭大運河的建成,不僅意味著生活將變得更加便利,還可能會給家庭帶來更多的收入和機會。

“孩子,等你長大了,就能享受到這條運河帶來的好處了。以后咱們的日子會越來越好的。”她的臉上洋溢著幸福的笑容,其他婦女們也紛紛點頭表示贊同。

最大的受益者便是商人們,他們面露喜色、信心滿滿。

“這可是個天大的好消息啊!以后南北貨物的運輸將會更加便捷,咱們的生意肯定能做得更大!”

在劉據講話結束后,現場爆發出雷鳴般的掌聲和歡呼聲。

百姓們用最熱烈的方式表達著對天子的擁護和對京杭大運河工程的期待。

講話結束后,劉據在桑弘羊等一眾大臣的陪同下,開始視察工程的初期進展情況。

第121章初現端倪第121章初現端倪→、、、、、、、、、、、、、、、、、、、、、、、、、

他一邊走,一邊仔細觀察著施工現場,時而詢問工匠們的工作情況,時而查看建筑材料的質量。

劉據走到一處正在搭建的河岸護坡處,他忽然蹲下身來,用手輕輕觸摸著堆砌的石塊。

按照設計圖,這些石塊應該是經過精心挑選和打磨的,表面平整光滑,且大小均勻,這樣才能保證護坡的穩固性和耐久性。

然而,他手指觸摸到的石塊,表面粗糙不平,大小不一,許多石塊之間的縫隙很大,根本無法緊密貼合。

劉據皺著眉頭,隨手拿起一塊石塊,掂量了一下,發現這塊石塊質地疏松,重量明顯比正常的石材要輕。

他轉頭看向一旁的工匠,嚴肅地問道:“這些石塊都是按照設計要求挑選的嗎?如此質量的石塊,如何能保證護坡的堅固?”

工匠們面面相覷,無人敢回答。

接著,劉據又來到了一處正在挖掘的河道區域,也發現河道的挖掘深度參差不齊,有的地方遠遠沒有達到設計要求的深度。

他蹲下身子,用手中的拐杖在河底比劃著,對桑弘羊說道:“桑愛卿,你看這河道的深度,如此淺的河道,如何能滿足日后船只的通行需求?這明顯與設計圖不符!”

桑弘羊額頭的汗珠滾落下來,他緊張地說道:“陛下,臣即刻安排工匠進行整改。”

劉據繼續前行,來到了一處正在建造的水閘處。設計圖中,水閘的結構十分精巧,需要精確的尺寸和精湛的工藝才能保證其正常運行。

然而,劉據看到現場的水閘建造,各個部件的連接十分粗糙,縫隙過大,而且一些關鍵的零部件明顯尺寸不符。

他輕輕敲打著水閘的框架,發出的聲音空洞而沉悶,這表明水閘的結構并不穩固。

劉據的臉色變得愈發陰沉,他對桑弘羊說道:“如此粗制濫造的水閘,一旦投入使用,后果不堪設想。桑愛卿,你身為工部尚書,對這些問題竟然一無所知嗎?”

劉據轉過頭,看向站在身旁的桑弘羊,語氣更加嚴肅地問道:“桑愛卿,這是怎么回事?為何施工與設計圖不符?如此下去,這工程的質量如何保證?”

桑弘羊心中一驚,額頭上冒出了細密的汗珠。

他連忙低下頭,恭敬地回答道:“陛下息怒。此事說來話長,負責施工的徐衛,在工程建設過程中偷工減料,被臣發現后,已將其發配邊疆。如今工程由其他人接手,可能在銜接過程中出現了一些問題,臣定會盡快查明原因,加以整改。”

劉據聽了桑弘羊的話,心中暗自懷疑。

他看過規劃圖,深知徐衛在建筑設計方面有著極高的造詣,而且之前對他的設計方案也十分認可。

這樣一個人,怎么會突然偷工減料呢?其中必有隱情。

但劉據并沒有當場發作,他只是微微點了點頭,說道:“此事關系重大,桑愛卿務必盡快解決,確保工程順利進行。”

劉據很快擺駕回宮,剛落座就有禮官匆匆趕來,高聲通報:“陛下,魏相大人回來了!”

劉據聽到這個消息,臉上露出了欣喜的神情。

魏相此次治理匈奴故地歸來,想必帶回了不少重要的消息。

劉據連忙起身,親自去迎接魏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