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漢:隱忍二十年,漢武帝被架空了

第134章 終償所愿

第134章終償所愿第134章終償所愿→、、、、、、、、、、、、、、、、、、、、、、、、、

夜幕,緩緩將未央宮輕輕籠罩,四周靜謐,滴水可聞。

唯有幾盞宮燈,散發出柔和而昏黃的光暈,似一層薄紗,為這寂靜的夜增添了幾分如夢似幻的朦朧。

李嫣身著一襲輕薄的月白色寢衣,那衣袂如云霧般輕盈,發絲如墨般柔順地披散在肩頭,宛如一簾黑色的綢緞。

她的臉頰因緊張與羞澀而染上了一層動人的緋紅,恰似春日里初綻的桃花。

她邁著輕盈卻又略帶顫抖的步伐,緩緩踏入劉據的寢宮,每一步都仿佛踏在自己急速跳動的心上。

劉據早已在寢宮內等候多時,他換下了白日里象征威嚴的莊重朝服,一襲玄色長袍更襯得他身姿挺拔如松,宛如夜幕中最沉穩的山巒。

當李嫣踏入寢宮的那一刻,劉據的目光瞬間被她牢牢吸引。

在他眼中,眼前的女子不再是那個在工作中果敢決斷、雷厲風行的傳媒主編,此刻的她,眉眼間多了幾分小女兒的嬌羞與柔弱,恰似春日微風中輕輕搖曳的花蕊,別有一番動人心弦的韻味。

李嫣微微抬起頭,那如水的目光不經意間與劉據交匯,剎那間,一股電流仿佛瞬間傳遍全身,她慌亂地低下了頭,長長的睫毛如受驚的蝴蝶般撲閃。

她的心跳如擂鼓般劇烈,腦海中如走馬燈般不斷回想著與劉據從相識到如今的點點滴滴。

從初次相識,到合作共事,再到如今……

在她眼中,劉據不僅是高高在上的天子,更是那個引領她前行的明燈,是她心底最堅實的依靠。

“陛下……”她輕聲喚道,聲音因緊張而微微發顫,那聲音仿佛是從心底最柔軟的角落溢出。

劉據看著她羞澀的模樣,心中涌起一股無盡的柔情,宛如春風拂過湖面,泛起層層漣漪。

他輕輕走上前,動作輕柔得仿佛怕驚擾了眼前這只受驚的小鹿,而后輕輕抬起李嫣的下巴,目光溫柔似水道:“不必如此拘謹,以后,你便在這宮中,與我相伴。”

劉據的聲音低沉而富有磁性,如同春日里最和煦的微風,輕輕拂過李嫣的心間,將她心中的緊張與不安漸漸吹散。

李嫣臉頰滾燙,仿佛能感受到血液在皮膚下急速流淌。

她鼓起勇氣,再次看向劉據,眼中滿是深情與眷戀,那目光仿佛能將整個世界都融化:“陛下,能在這宮中陪伴您,是嫣兒的福氣。”

劉據微笑著,輕輕牽起李嫣的手,那雙手寬厚而溫暖,仿佛能給予她無盡的力量。

劉據的心中,既有對李嫣才華的深深欣賞,也有對這份新感情的無限期待。

兩人相對而坐,一時無言,然而空氣中卻仿佛彌漫著千言萬語。

此刻,他們拋開了外界的身份與束縛,不再是天子與臣民,不再是工作中的伙伴,只是兩個即將共度良宵的愛人。

翌日,李嫣收起床上的落紅,溫柔的服侍劉據起床準備上早朝。

劉據則是食髓知味,忍不住拉著李嫣再度春宵。

直到日上三竿,早朝即將開始,懷中的李嫣才催促道:“陛下,上班要遲到了!”

劉據這才恍然,看著佳人道:“是朕懈怠了額,嫣兒,你初為人婦,好些休養幾日。”

李嫣嗔怪和橫了劉據一眼,然后搖頭道:“陛下,妾也要上班啊,報社里很多事情要忙呢。”

劉據一愣。

李嫣忙道:“若是陛下不想讓妾拋頭露面,那我便不去了吧。”

心想確實也沒有皇帝的女人還要去工作的先例。

劉據溫柔地撫摸著李嫣的俏臉,道:“朕會派人跟細君給你請個假,等你休養好了,夢想做什么就去做,朕不是迂腐之人,會支持你的。”

李嫣激動的拉著劉據的手,忍不住再次投入劉據的懷抱。

春寒料峭,長安城外的船塢邊,冷風裹挾著潮濕的水汽肆意呼嘯。

劉據剛剛下了早朝,便來到這里視察工作。

他身著一襲玄色長袍,身姿挺拔地佇立在船塢旁,目光深沉地凝視著眼前這座規模宏大的造船工坊。

工坊內,工匠們往來穿梭,忙碌的身影交織成一片繁忙的景象,巨大的斧鑿聲、號子聲此起彼伏,可劉據的眉頭卻微微皺起,神色間滿是憂慮與思索。

他沒有理會這初春的寒意,將目光投向遠處那座剛剛搭建起來的巨型木臺。

木臺上,工匠們正全神貫注、小心翼翼地拼接著一具巨大的木質模型。

這是徐衛率人打造的百丈大船的縮小版原型,是試驗造船技術的關鍵一步。

陽光透過厚重的云層,斑駁地灑在木臺上,在那些巨大的構件之間投下明暗交錯的光影。

“陛下,這邊!”一聲清脆的呼喊打破了周遭的喧囂。

徐衛快步走來,他神色匆匆,原本規整的幞頭微微歪斜,衣袖上星星點點地沾著木屑,整個人都像是被一層薄薄的塵土所籠罩,足見他的忙碌與操勞。

劉據轉過身,看著他,目光中帶著幾分關切道:“徐愛卿,辛苦了。”

第134章終償所愿第134章終償所愿→、、、、、、、、、、、、、、、、、、、、、、、、、

“臣職責所在,不敢有絲毫懈怠。”

徐衛微微躬身,雖語氣謙遜,但臉上的神色卻帶著幾分急切,道:“陛下,臣有一事需要稟報。”

劉據注意到他凝重的表情,心中不禁一緊,隨即將注意力轉向眼前的木臺。

“陛下請看。”徐衛抬手指向木臺中央的一塊巨大木材。

那是一塊經過精心切割的松木,表面看似光滑平整,可在陽光的映照下,卻隱隱泛著一種異樣的光澤——那種不自然的蒼白,恰似月光下寂靜的湖面,透著一股難以言喻的詭異。

劉據瞇起眼睛,緩步走近仔細檢查了一番。

“這……”

他的眉頭再次緊緊皺起,心中涌起一股不安。

這種木質確實過于輕盈,而且紋路不夠緊密,若是用來造船,怕是難以抵御江河湖海的驚濤駭浪。

徐衛看到他皺眉,心中愈發沉重:“臣也是這般擔心。前日測試時就發現這些木材有問題。”

“什么問題?”劉據神色一凜,厲聲問道。

他轉過身,目光如炬地緊緊盯著徐衛。

“木質不夠密實,且年輪分布不均,承重能力不足!”

徐衛沉聲說道,聲音中滿是憂慮與焦急,繼續道:“若是用這種木材建造大船,不僅會影響航速,更會危及將士們的安全!”

話音未落,劉據已經轉身快步走開。

徐衛見狀,連忙追上去,道:“陛下,臣已命人重新采伐木材。這次臣親自去林中挑選上好的,保證每一塊木料都經過嚴格檢驗!”

“你覺得這樣就能解決問題?”劉據猛地停下腳步,轉身看向他。

風掀起他的袍袖,獵獵作響。

徐衛感受到一股無形的壓力撲面而來,但他還是挺直了腰桿,毫不退縮。

“陛下,這關系到大漢的水上精兵。臣不敢有絲毫懈怠!”

劉據盯著他看了片刻,忽然露出一絲笑容道:“愛卿赤膽忠心,朕深感欣慰。”

就在這時,張騫、東方朔和魏相聽聞消息匆匆趕來。

張騫神色焦急,額頭上還帶著趕路的汗珠:“陛下,聽聞木材出了問題,臣實在慚愧。”

他自責地說道,眼中滿是愧疚,道:“臣負責物資調配,卻未能把控好木材質量,愿承擔責任。”

東方朔搖著手中的折扇,神色從容道:“陛下莫急,此事并非無解。臣以為,除了重新挑選木材,還可廣納民間智慧,或許能找到改良之法。”

魏相也上前一步,拱手說道:“陛下,臣工部可加大人手,對現有木材進行篩選,同時研究如何增強木材的強度。”

劉據聽著眾人的話語,心中稍安,他環顧眾人,神色堅定道:“此事關乎重大,朕相信諸位愛卿定能齊心協力,解決難題,早日建成我大漢的無敵水軍。”

說罷,他轉身離去。

在他的內心深處,總是不時的閃過鄭和下西洋時的巨艦。

他們那時用的木材是來自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