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漢:隱忍二十年,漢武帝被架空了

第137章 為了朕的兒子,前進吧

第137章為了朕的兒子,前進吧第137章為了朕的兒子,前進吧→、、、、、、、、、、、、、、、、、、、、、、、、、

漢武帝劉徹成功征服摩揭陀國北方的城邦,初步建立起種姓制度后,目光旋即堅定地投向了南方。

然而,當他著手籌備征服南方城邦的計劃時,諸多棘手難題如潮水般涌來,讓這位雄才大略的帝王也不禁犯起了難。

一日,劉徹在營帳內召集濕琉、李廣和霍去病,商議進攻南方城邦的策略。

氣氛很是凝重。

劉徹率先開口,聲音低沉卻充滿威嚴道:“諸位愛卿,南方城邦如今阻礙重重,朕欲速戰速決,爾等可有良策?”

他話音剛落便有大月氏招降的將士道:“陛下,如今我們剛剛征服北方的各個城邦,根基未穩,南方比北方的形勢更加復雜,還需三思啊!”

李廣不屑的看了此人一眼,上前一步,雙手抱拳,神色堅毅道:“陛下,末將以為,可先派精銳騎兵,繞過山脈,直插南方城邦腹地,打他們個措手不及。而后大軍再穩步推進,前后夾擊。”

之前打匈奴的時候,李廣尚覺得對方能跟他有來有回,但是這摩揭陀國真是不堪一擊。

霍去病緊接著說道:“陛下,南方叢林茂密,騎兵難以施展。末將建議挑選擅長山林作戰的士兵,組成先鋒部隊,深入叢林,清除敵軍埋伏,為大軍開辟道路。同時,利用我軍的強弩優勢,在開闊地帶與敵軍正面交鋒。”

濕琉微微躬身,恭敬地說道:“陛下,南方城邦聯盟穩固,不可強攻。可先分化他們,派人暗中聯絡一些對聯盟心懷不滿的城邦,許以重利,使其倒戈。如此,可削弱敵軍力量,再發動進攻。”

他對當地局勢的了解,讓他的建議顯得尤為務實。

幾個人紛紛提出了如何進攻的計劃,大月氏將士的意見竟然直接就被忽視了。

漢武帝聽著眾人的建議,沉思片刻,最終決定兵分三路。

一路由李廣率領精銳騎兵,從側翼迂回;

一路由霍去病帶領先鋒部隊,深入叢林;

他自己則親率主力大軍,穩步推進。

然而,進攻伊始,難題便接踵而至。

李廣率領的騎兵在迂回途中,遭遇了南方城邦事先設置的陷阱。

山路狹窄,騎兵隊伍無法靈活轉向,許多戰馬陷入深坑,士兵們紛紛跌落,隊伍瞬間大亂。

南方城邦的伏兵趁機從山林中殺出,萬箭齊發,李廣的騎兵損失慘重,被迫撤退。

霍去病的先鋒部隊在叢林中也舉步維艱。

叢林中地形復雜,極易迷失方向。

士兵們不僅要防備兇猛野獸和毒蟲的襲擊,還要應對南方城邦軍隊的頻繁偷襲。

在一次激烈的遭遇戰中,先鋒部隊陷入了敵軍的重重包圍,雖奮力拼殺,但仍傷亡眾多,進攻受阻。

劉徹親率的主力大軍同樣面臨困境。

南方城邦憑借堅固的城墻和先進的武器,頑強抵抗。

漢軍的攻城器械在南方濕熱的氣候下,出現了故障,攻城效率大打折扣。

而且,由于后勤保障困難,士兵們缺糧少水,士氣低落。

面對進攻失敗的局面,漢武帝看著營帳外神情疲憊的士兵,心中憂慮萬分。

他望著南方那連綿的山脈和茂密的叢林,仿佛看到了無數難以逾越的阻礙。

在這短暫的瞬間,一個念頭在劉徹心中悄然滋生,他竟有了退堂鼓的打算。

就在劉徹內心猶豫是否撤軍之時,一位風塵仆仆的使者從長安快馬加鞭趕來。

使者面色凝重,渾身散發著長途奔波后的疲憊氣息,一進營帳便跪地呈上一封密信。

劉徹迫不及待地打開密信,匆匆掃過內容,臉色瞬間變得鐵青,怒目圓睜,大罵道:

“桑弘羊、金日磾,這兩個逆賊!竟敢背叛大漢!”

隨即在營帳內不斷地踱步,喃喃自語道:“據還是急了啊,為什么這么早開發南方?那本就是瘴氣之地,不好治理啊。”

隨后,他猛地看向使者,急切問道:“快,給朕詳細說說,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長安如今局勢如何?據可安好?”

使者咽了咽口水,聲音略帶顫抖地回道:“陛下,桑弘羊與金日磾二人,暗中勾結朝中部分勢力,意圖謀反。他們先是在朝堂上制造混亂,對太子殿下的政令諸多阻撓,又在民間散布謠言,蠱惑人心,擾亂民生。大漢人心惶惶,局勢十分危急。”

劉徹眉頭緊鎖,雙手背在身后,來回踱步,又問道:“天子呢?他如何應對的?”

使者連忙說道:“天子令衛王前去征討了,同時正在積極建立大漢水軍,從水陸包抄叛軍。”

營帳內的李廣和霍去病聽聞此言,也是憤怒不已。

李廣緊握雙拳,關節泛白,臉上的皺紋因憤怒而愈發深刻,恨聲道:“這二人怎敢如此,辜負陛下信任!”

霍去病則劍眉倒豎,眼中燃燒著怒火,來回踱步,恨不得立刻飛回長安,將叛徒繩之以法。

劉徹此時滿心憂慮兒子劉據的處境。

大漢局勢突變,劉據能否穩住局面?

那兩個重臣叛變的影響巨大,稍有不慎,朝堂便會陷入混亂。

霍去病見狀,上前一步,急切地說道:“陛下,末將愿即刻率部回大漢馳援,定要將那兩個叛徒拿下,護大漢周全!”

李廣也抱拳請命:“陛下,老臣也愿隨驃騎將軍一同回去,保我大漢安穩!”

然而,使者卻連忙說道:“二位將軍且慢,天子早料到陛下與諸位將軍會有此想法。陛下特意囑咐,此時陛下應繼續征服南方。南方多柚木,可大量砍伐用作造船原料。如今大漢水軍正處發展關鍵期,戰船建造刻不容緩。”

“唯有如此,方能增強我大漢國力,屆時無論是應對朝堂之亂,還是外敵侵擾,都更有勝算。”

劉徹聽后,陷入沉思。

劉據所言有理,此時若貿然撤軍,不僅之前的努力付諸東流,還會錯失獲取優質造船原料的機會。

片刻后,他眼神重新堅定起來,大手一揮,道:“傳令下去,全軍將士整肅士氣,繼續征服南方的城邦!”

“朕要為自己的兒子,為了大漢,舍命相搏!”

眾人齊聲領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