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漢:隱忍二十年,漢武帝被架空了

第140章 漢武帝和董仲舒會師

第140章漢武帝和董仲舒會師第140章漢武帝和董仲舒會師→、、、、、、、、、、、、、、、、、、、、、、、、、

娜拉婭得知眼前這位氣場強大、言辭威嚴的男子竟是大漢太上皇漢武帝,瞬間瞪大雙眼,滿是不可置信的震驚。

她慌亂地整理衣裝,連忙跪地行大禮,聲音微微顫抖道:“娜拉婭不知是太上皇陛下親臨,多有冒犯,還望陛下恕罪。”

漢武帝神色淡然,微微抬手溫聲道:“起來吧,你這身世倒是波折。董仲舒收你為徒,也算是一段佳話,他那學問在我大漢可是備受推崇,你也算是得了真傳。”

娜拉婭激動地點頭。

劉徹微微瞇起眼,上下打量著娜拉婭,話語里多了幾分探究:“只是,你說對天子充滿崇拜和感激,這倒是讓朕有些好奇。”

娜拉婭微微低下頭,眼中滿是誠懇道:“陛下,天子心懷天下,自登基以來,處處為百姓著想。他推行新政,在黃河賑災時,事事親力親為,讓百姓免受更多苦難,這般仁心和作為,令我深感敬佩。”

劉徹輕輕哼了一聲,神色有些復雜道:“他能得你如此美譽,看來這些年沒少下功夫。不過,治理國家可不是只靠一時的善舉,他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劉徹的眼神望向遠處,喃喃道:“朕這兒子,從小就有自己的想法,朕對他的期望也高。只是……”

隨即他想起現在大漢的局勢,微微一嘆。

他的目光重新落在娜拉婭身上,語氣帶著幾分威嚴道:“但你要明白,要將你的所學所識都用在正途上。若是做出什么對大漢不利的事,哪怕你是阿育王的后裔,朕也絕不姑息。”

娜拉婭連忙跪地,恭敬道:“陛下放心,娜拉婭定當竭盡全力宣揚大漢的威儀。”

劉徹微微點頭,眼神中閃過一絲滿意道:“孩子,快起來吧,希望你說到做到。往后有什么難處,可直接跟朕說。”

一旁的李廣和霍去病看著都震驚了,心說陛下啊,現在咱們可是有求于人呢。

隨即劉徹得知董仲舒竟然在摩揭陀國的東南方據守一大城,喜出望外,便吩咐娜拉婭宣董仲舒前來覲見。

娜拉婭趕忙應下,退出去安排信使。

幾日后,董仲舒快馬加鞭趕來。

城主府內,漢武帝、李廣、霍去病等人早已等候多時。

董仲舒一進門,眾人紛紛起身相迎。

李廣笑著拱手道:“董兄,許久不見,聽聞你這些年潛心鉆研,造詣非凡,今日一見,風采更勝往昔啊!”

霍去病也跟著說道:“是啊,都說宣文王悟道有成,我等欽佩不已。”

董仲舒謙遜地回禮:“諸位過獎了,不過是機緣巧合罷了。”

董仲舒面帶謙遜的微笑,快步上前,對著眾人依次拱手回禮。

他抬眼看向漢武帝,眼中滿是尊崇,深深一拜,恭敬說道:“參見太上皇,許久不見,老臣甚是想念。”

劉徹剛在董仲舒進來的時候,便面色復雜的看著對方,心說老匹夫當初忤逆自己,后來又投奔到了劉據麾下,做了禮部尚書不說,竟然又成就圣人,當了大漢的宣文王。

對方的一番成就,饒是連他也不敢小覷,甚至是充滿了欣賞。

但總覺得心里不是滋味。

于是劉徹哼道:“大漢宣文王,活著的圣人,董愛卿很是了不起啊!”

如今的董仲舒,自悟道后便成了七巧玲瓏心,哪里還看不出劉據的心思。

他微微一笑,道:“陛下,諸位將軍過獎了,不過是機緣巧合罷了。這些年能有所得,全賴陛下當年的教誨與指引,更得益于當今圣上的圣明指引。”

隨即又看著劉徹道:“如今陛下在西域開疆拓土,彰顯我大漢威儀,臣佩服至極,陛下圣明啊!”

漢武帝聽聞此言,微微一怔,臉上神色瞬間變得復雜起來。

他嘴角微微上揚,露出一絲似有若無的笑意,可那笑意中卻又夾雜著些許不滿。

不滿的是董仲舒三言兩語便將功勞歸于劉據,自己這位太上皇的光輝仿佛被掩蓋;

但自豪之情也在心底悄然涌起,畢竟劉據是自己的兒子,能有如此成就,又何嘗不是他的驕傲;

同時又聽董仲舒說自己為大漢開疆拓土大展神威,不由得面色傲然。

老匹夫現在竟然這么會說話了?

開竅了啊!

他微微咳嗽一聲,開口道:“董愛卿啊,想不到你我君臣在此相遇,朕宣你此番前來,盼著能聽聽你對南方城邦戰事的高見。”

隨著劉徹的話音落下,眾人分賓主落座,開始進入正題。

漢武帝率先開口道:

“今日把大家召集起來,是為了商討對摩揭陀國南方城邦的作戰方針。如今我大漢再次陷入亂局,繼續造船木材,這摩揭陀國南方之地,資源豐富,若能拿下,意義重大。”

劉徹的眼神中透露出志在必得的光芒。

董仲舒微微頷首,緩緩說道:“陛下,依我之見,我們應當發動群眾,尊重各地方宗教習俗,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以此來推翻安達羅王朝的統治者。”

“南方城邦宗教信仰復雜,民眾對宗教極為尊崇,我們若強行壓制,只會激起他們的反抗。但若是我們尊重他們的信仰,便能贏得民心,讓他們主動支持我們。”

第140章漢武帝和董仲舒會師第140章漢武帝和董仲舒會師→、、、、、、、、、、、、、、、、、、、、、、、、、

漢武帝皺了皺眉頭,提出異議道:“朕覺得按照傳統的作戰方式更為穩妥,直接出兵進攻,將他們的宗教勢力統一,這樣便于我們統治。否則,日后這些宗教勢力恐成隱患。”

李廣眉頭緊鎖,心中暗自思忖,強行統一宗教,必定會讓當地民眾視大漢為敵,南方城邦地勢復雜,民眾若奮起反抗,大軍將深陷泥沼,難以自拔。想到此處,他上前一步,抱拳說道:

“陛下,我贊同宣文王的想法。南方城邦地域廣闊,宗教根深蒂固,強行統一宗教怕是會引發大規模的反抗,消耗我軍大量的兵力和物資。我們長途奔襲,本就補給不易,如此一來,戰局恐陷入僵局。不如先贏得民心,讓民眾成為我們的助力,再逐步穩固統治,才是上策。”

霍去病目光堅定,腦海中浮現出曾經征戰的艱難險阻,若因宗教問題引發民怨,南方的崇山峻嶺間將處處是敵人。

他朗聲道:“是啊,陛下。而且團結當地民眾,我們還能借助他們熟悉地形的優勢,事半功倍。若強行統一宗教,百姓為守護信仰,勢必拼死抵抗,我軍即便能勝,也將付出慘痛代價。南方之路漫長,后續補給、兵力調配皆有難處,望陛下三思。”

娜拉婭也鼓起勇氣說道:“陛下,我在這一帶生活過一段時間,深知宗教對他們的重要性。在他們心中,信仰高于一切。若我們貿然改變,便是與他們為敵。尊重宗教習俗,給予他們一定的信仰自由,他們才會接納我們,主動為我們提供幫助,這對我們在當地立足極為關鍵。”

劉漢民在一旁沉思良久,開口道:“陛下,南方城邦貿易繁榮,若因宗教沖突破壞當地秩序,商業往來受阻,我們即便占領此地,也難以獲得預期的財富。不如聽從董先生的建議,以溫和之法,在穩定中謀求發展,日后再徐徐圖之,長遠來看,更有利于大漢的利益。”

漢武帝看著眾人,陷入沉思。

眾人的話語在他心中回蕩,他權衡著利弊,深知貿然行動的風險。

他瞥了一眼老神在在的董仲舒,心說這老匹夫有點東西啊!

果然是悟道成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