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漢:隱忍二十年,漢武帝被架空了

第184章 田千秋的抉擇

第184章田千秋的抉擇第184章田千秋的抉擇→、、、、、、、、、、、、、、、、、、、、、、、、、

“田愛卿自從擔任丞相以來,可有什么心得體會?”

田千秋定了定神,思索片刻后恭敬地說道:

“陛下,自臣擔任丞相一職,深感責任之重大,如履薄冰。在陛下的英明領導下,這大漢的朝堂,猶如一部龐大而精密的機器,各個部件相互關聯,缺一不可。而臣,不過是其中一個不重要的部件罷了。”

田千秋微微頓了頓,目光中滿是真誠與感慨,道:“陛下所制定的各項制度,猶如這機器的架構,穩固且精妙。在這制度之下,百官各司其職,上下一心,共同為大漢的繁榮昌盛而努力。臣在履行丞相職責的過程中,深刻體會到了制度的力量。它讓一切事務都有章可循,讓政令得以順暢傳達和執行。”

“陛下圣明,每一項決策皆從大漢的長遠利益出發。臣在輔佐陛下的過程中,只需緊跟陛下的步伐,將陛下的旨意精準地傳達給百官,并督促各方配合。”

“無論是軍事、政務還是民生事務,大家都能在制度的框架內,協同合作,為實現同一個目標而努力。這種高效的配合,正是大漢不斷發展壯大的根基所在。”

田千秋說到此處,眼中滿是堅定,道:“臣雖身體勞累,但內心充實。能為陛下分憂,能參與到大漢如此良好運轉的朝堂體系之中,臣深感榮幸。往后,臣定當繼續竭盡全力,不負陛下的信任,為維護這大漢的朝堂秩序,為推動大漢的發展,鞠躬盡瘁。”

劉據微笑著點頭,看著田千秋也滿是感激和信任。

田千秋微微欠身,聲音愈發誠摯道:“陛下,回首過往,臣出身微末,卻蒙陛下慧眼識珠,委以重任。從初入朝堂的無名小吏,到如今能為陛下分擔丞相之責,這一路皆是陛下的信任與提攜。每一次面對難題,陛下總能以睿智之見為臣指明方向,讓臣得以在繁雜政務中尋得正途。”

“臣深知,若無陛下的包容與教導,臣絕無可能在這風云變幻的朝堂站穩腳跟,更無法為大漢的興盛略盡綿力。這份知遇之恩,臣沒齒難忘。”

田千秋眼中泛起一絲淚光,情緒愈發激動,道:“陛下為大漢殫精竭慮,日夜操勞,所思所行皆以江山社稷、黎民百姓為念。臣有幸能追隨陛下,親眼見證陛下為國家繁榮所付出的心血,實乃臣此生之大幸。”

“往后無論朝堂局勢如何復雜,無論面臨怎樣的艱難險阻,臣唯有以赤膽忠心回報陛下。臣愿像陛下手中最鋒利的寶劍,為陛下斬盡奸佞,掃平一切阻礙大漢發展的荊棘;又愿如最堅實的盾牌,守護在陛下身側,抵御任何企圖動搖大漢根基的風浪。只要陛下一聲令下,臣必當赴湯蹈火,萬死不辭,用臣的全部力量,捍衛陛下的權威,守護大漢的榮光。”

劉據自然不會懷疑田千秋的忠心,同時也知道田千秋今日借著此事表態,也是因為心中的不安。

他安撫了田千秋幾句,又問道:“田愛卿,你身為丞相這么久了,可有察覺丞相這個制度有何不妥之處?”

田千秋聞言,微微思索片刻,而后恭敬地說道:

“陛下,依臣之見,丞相制度實乃我大漢穩固朝堂、治理天下的一大良策,好處諸多。首先,丞相作為百官之首,可匯聚各方信息,梳理繁雜政務。”

“朝堂諸事千頭萬緒,若無丞相居中統籌,陛下一人恐難以兼顧。臣每日收集各地呈上的奏章,篩選整理后,將重要事務呈于陛下,如此便能讓陛下更高效地了解天下局勢,做出英明決策。”

“再者,丞相制度有助于協調百官,使朝堂運轉井然有序。百官各司其職,然其間難免出現政令沖突、職責不清等狀況。此時,丞相便能依據陛下旨意,從中斡旋,督促各部門協同合作。”

“就如京杭大運河工程,涉及水利、人力、物資調配等諸多方面,正是在丞相的協調下,各部門才得以有條不紊地推進工作,確保工程順利開展。”

“陛下,丞相還可在一定程度上分擔陛下的壓力。遇有緊急事務或突發狀況,丞相能先采取臨時措施,穩定局勢,再向陛下匯報。這既為陛下爭取了處理事務的時間,又能避免因小事頻繁驚擾陛下。”

隨后田千秋微微一躬身,道:“如此一來,陛下便能將更多精力投入到關乎國家長遠發展的大事上,為我大漢的長治久安謀篇布局。”

田千秋言辭懇切,條理清晰,滿是對丞相制度的認可。

劉據微微頷首,認真聽著田千秋的闡述,眼中閃過一絲贊許。

田千秋所言不虛,丞相制度在大漢的朝堂治理中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但是弊端也顯而易見,最近發生的事情就是最好的證明。

但如今田千秋身體未愈,同時對丞相制度受益頗多,于他而言確實意義重大,繼續探討制度利弊并非當下之急。

于是,劉據話鋒一轉,神色變得嚴肅起來,問道:“田愛卿,如今朝堂之上衛王等人彈劾陳文錦和李向田二人結黨營私,惡行昭彰,已然影響到京杭大運河這一關乎國本的重大工程。依你之見,朕該如何處置此二人?”

田千秋聽聞,神色一凜,正題來了!

他強撐著身體坐直,思索片刻后說道:“陛下,陳文錦和李向田竟敢無視國法,為一己私利肆意妄為,其行徑實在令人發指。若不加以嚴懲,恐難平民憤,也無法向天下昭示陛下治理朝堂的決心。臣以為,當務之急是先將二人停職查辦,徹查他們的罪行,追回因他們徇私舞弊所造成的損失。”

田千秋目光堅定,言辭中透著對奸佞的憤慨,繼續道:“待查明所有罪行后,再依據我大漢律法,給予他們應有的懲處,以儆效尤,讓朝堂上下知曉陛下對違法亂紀行為的零容忍態度。如此,方能穩定人心,保障大運河工程順利推進,維護朝堂的清正風氣。”

劉據靜靜地聽完田千秋的建議,微微點頭。

隨即又很快將神色掩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