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漢逍遙王

第650章 重回晉陽

第650章重回晉陽

wenxuem推薦各位書友閱讀:大漢逍遙王第650章重回晉陽(女生文學wenxuem)

“將軍不必客氣,這里也沒有外人,過來坐吧!”

不管怎么說,灌夫可是劉登一手提拔起來的,如果不是因為他慧眼識珠的話,現在這個時候,灌夫還指不定在哪個倉庫里當司庫呢。

也正是因為這份知遇之恩,所以才讓灌夫對于劉登格外的尊重。

“多謝大王!末將今天是來辭行的!”

就算是現在只有兩人,但是灌夫還是執禮甚恭,朝著劉登拱了拱手之后,這才說道。

“這次大戰,陌刀軍算是奇功一件,只不過這般奇功卻是被本王給耽誤了!回去之后你告訴將士們,他們的功勞我劉登記在心里了,終有一天,我會替他們討回這個公道!”

這次派出去的所有軍隊之中,也只有陌刀軍的傷亡比例是最高的,而且,他們的斬獲也是最多的。

可是偏偏所有的將校都沒有拿到任何的軍功,這讓劉登這個當大王的真是于心不忍。

“大王言重了,您這次給的賞賜,已經比朝廷歷年給的所有賞賜都要豐厚了,您看看元青那個混蛋,這小子居然一下子變的家財萬貫,光賞錢就得了一萬五千貫!要是再不回去的話,恐怕這幫混蛋都要把手里的銅錢,全都砸在那些風塵女子的身上了!”

灌夫當然明白劉登的難處,畢竟他也是這件事情的親歷者,而且他也在長安城里摸爬滾打了這么多年,當年他能以一個令官的身份被人派去當一個司庫。

對于這朝廷里面的蠅營狗茍,他當然是知之甚深了。

“大軍出來確實有些日子了,現在這時候大約是時候回去休整了,只是你此次回去之后,我有件事情需要拜托馮大人去做,這雁門的防務可就交給你了!”

不管怎么說,馮敬這樣的大才安置在雁門當一個太守,實在是太浪費了,劉登現在倒是也想好好的鍛煉一下灌夫。

如果是之前的話,讓灌夫來擔任太守可能還是有些勉強,但是現在,經過了這連續幾場大戰之后,無論是灌夫的能力還是威望、忠誠,都足以塞住天下悠悠之口了。

所擔心的就是他處理政務的能力了,劉登倒是真有心思讓灌夫歷練一下,若是他能夠歷練出來的話,自己倒是也正好,可以讓馮敬抽身而出。

畢竟這代國的國相位置空缺的太久了,張屠的年紀又越來越大了,而且身體也越來越不好,現在這時候,倒是也是時候好好的運作一下了。

當然了,這代國太傅的位置到底花落誰家,還需要朝廷點頭,不過以劉登現在在皇帝心目之中的地位,給馮敬要一個太傅的職位,應該也不算太難。

畢竟,馮敬曾經在朝廷之中擔任要員,而且也深得皇帝的信任,如果不是皇帝心懷愧疚的話,也不會放任馮敬到代國了。

“大王只管放心,若是匈奴人趕來的話,末將竟然讓他們有來無回!”

灌夫又不是傻子,能夠有機會以一人掌管一郡之兵力,哪怕只是暫時的,這對他來說也是一個莫大的機遇。

畢竟,雖然他現在被封了侯爵,可是他畢竟資歷尚淺,就算是有些人嘴上不說什么,但是這心里還是會犯嘀咕。

只有真正的做過一任太守之后,好好的再打上幾仗,才能夠真正的在朝廷之中站穩腳跟。

他和別人不一樣,家族之中并沒有長輩能夠給他撐腰,一切都靠著他自己努力。他在朝中無根無基,能夠給他支持的也就僅僅只是一個劉登而已。

安撫了灌夫幾句之后,劉登又跟他交代了一些事情,這才放灌夫離開。

大軍出行那是這么容易的事情,一直到第3天的時候,灌夫才正式離開晉陽城。

因為元青這次的表現實在是太亮眼了,所以劉登干脆把他給留了下來,畢竟,要派人出使匈奴,也需要有人隨行護衛才行。

劉登思來想去,還是覺得元青才是最合適的,身份不高,武藝高強,而且,歪主意一個接一個。

有他隨行護衛的話,相信使團的安全,應該能夠得到最大的保證。

而且,相信經過了之前的這兩次大戰之后,在如何處理漢匈關系上,匈奴人應該有了新的領悟,最起碼在現在這個時候,他們肯定不愿意和漢朝發生全面的戰爭。

灌夫走了十天之后,馮敬終于回到了晉陽城里……

“馮大人,大王已經有過吩咐了,請您回來之后先回府歇息半日,今天晚上大王在宮中為您接風洗塵!”

這次回到晉陽城之后,馮敬這才發現整個晉陽都已經徹底變了一番模樣。

“看來這段時間,這晉陽城里發生了不少新鮮事兒啊!”

看著街道上那熙熙攘攘的人群,還有街道兩邊新開的店鋪,馮敬的臉上帶著一絲驚訝。

“那是當然,咱們大王正在修建文昌書院,連三位老祖宗都已經請來了,您是不知道啊,自從這三位老祖宗來了之后,天下士子云集,尤其是最近這幾天,幾乎每天都有大量的讀書人趕來晉陽,就是為了瞻仰三位老祖宗的風采!”

這短短十天的時間里,整個晉陽城里一下子冒出了幾百號讀書人,這個發現讓劉登欣喜欲狂。

畢竟,在現在的大漢朝雖然說這天下已經有兩千多萬人,是這其中真正讀書識字的恐怕還不足百分之一!

自己只不過是請了三位副院長,直接就讓那些心高氣傲的才子們一個個自己送上門來了。

雖然說劉登也做好了新招的學子們基礎很差的打算,但是,對于這座書院劉登的定位畢竟是高級學府。

總不至于在在里面開一個掃盲班吧……

“書院的事情我倒是聽說了,不得不說大王真的是好氣魄!100萬貫呀,大王一揮手就這么花出去了!”

最開始來代國的時候,馮敬的心里是帶著一絲怨氣,可是和劉登接觸的越深,馮敬越是感覺自己這次似乎真的是來對了。

男子漢大丈夫,生而為人,自然應該做些轟轟烈烈的大事業,現在生逢盛世,如果不是馮敬最近俗務纏身的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