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科

第一百七十七章

一秒記住34,為您提供精彩小說閱讀。

曲清言就冷眼看著余有臺像是突然轉了性子一般,嚴肅的面容稍稍緩和下來就帶出一絲詭異的親和感。

小二一疊聲應下來,手上攥著一塊碎銀子,推門離開時步子都格外歡快。

曲清言很不知收斂的就那般盯著他,似是想看出他為何會如此般,讓余有臺莫名的就生出兩分尷尬,抬手輕咳了一聲。

“王爺想要開化民風,何為開化?換成可以看到聽到的數據和事實便是這西北每一科鄉試下場的考生能一點點遞增,讀書人一旦多起來,對周圍的親朋好友就會有所影響。

“這種影響雖在潛移默化間,卻是同春風化雨般最為有效,所以我們需要做的就是讓讀書人和想要讀書之人變多。”

曲清言點頭,她在來的路上已是想到這一點,可這跟他剛剛這番違和的行為有何關聯?

她目光中依舊帶著疑惑,一如之前那般不錯眼的盯著余有臺,只讓余有臺差點紅了臉。

“讓兩位客官久等了,”小二歡快的端著茶具進門,很是討好的看著余有臺:“可是要小的為二位客官沖茶?”

“好。”

余有臺搶先一步將小二留在雅間中。

那小二因著懷中那塊比他月錢都多的打賞格殷勤,沖洗茶具都很是賣力。

“聽兩位客官的口音不像本地人,可是從外地過來的?”

那小二是個話多的性子,見房中無人出聲就自顧自的開始沒話好話。

余有臺又是出乎曲清言意料的同小二攀談起來:“是,我兄弟二人來陜西做生意,在這里呆了幾月就想將家人全部遷過來,家中尚有胞弟不足十歲,家父想讓他繼續讀書,不知這鎮上可有適宜的書院或是私塾?”

他這話音落下,曲清言終于算是明白他這番反常到底是出何用意。

她心頭暗笑,她其實也是想尋人打探一番的,只沒想到余有臺直接編造了一個身份就同小二盤攀談起來。

小二自是不知余有臺的套路,認真的想了片刻這才說著:“不知兩位客官是哪里人,若家是在東邊的,小的倒還是建議您二位不要輕易動這搬家的念頭,這西北啊,亂!但凡是有點本事有點能耐的全都想往東走。”

“我和大哥在壽陽縣城里也住了幾月,倒是沒覺得這里同東邊有什么不同,這亂字是怎么說的?”

曲清言好不容易能搭上話,自然不放過這個占余有臺便宜的機會。

從老師到兄長,這也算晉升了一大步!

余有臺被這聲大哥叫的眉頭狠狠一擰,只話題是他挑起的,現在斷然是沒有說破的道理,就只能生生的受著。

小二用沸水煮了茶具,這才自茶葉罐子里挖了一勺滇紅出來倒在茶壺中。

他這動作雖說不得多美,但格外流暢,只看起來就知他是做慣了的。

“兩位客官只住了幾月自然是有所不知,這西北啊不打仗的時候,看著跟東邊確實沒什么區別,但這戰事一起苦的就是咱們這些老百姓,前方戰事一吃緊,這里就開始征稅、家家戶戶收糧草,全部要供到前邊。

“這也就算了,誰讓咱們生在西北是吧,總不能真讓韃子把咱們的城門都攻破了,那到時候可就連家都沒有了,有糧食又有什么用。”

這小二感嘆起來話便不停,只曲清言聽來聽去都沒聽到想要的東西。

她正欲再說些什么,就覺桌下余有臺的手輕輕的扯了扯她的衣袖。

那小二分了茶遞到他們身前話匣子一開,就收不住的繼續說開去了。

“這征稅收糧到也還能想到辦法,大不了就是一家人抱在一起餓肚子,就怕這韃子死咬著就不肯走,前邊的傷亡大了,各縣就要開始征兵,凡事家里有壯丁的都至少要征走一個。

“你說咱們這些莊稼漢到了那戰場上不就是給人咔嚓一下,切掉腦袋去了?所以啊,這但凡是有點能耐的都花錢把家遷走了,會留下來的都是飯都吃不飽的。”

這小二越說越覺得難受,眼睛一擠還掉下幾滴眼淚。

曲清言本還當著趣事聽著,待小二徹底說完她面色已是沉了下來。

同余有臺對視一眼,兩人眼中都帶著凝重。

那小二擦了擦眼淚,見他們二人神色有些不對,還以為是自己說錯了話,忙又解釋著。

“兩位客官就當我剛是胡說八道,這兩年永寧侯跟豫王在西北守著,韃子已經被他們打怕了,去年就沒來,今年估計也不敢過來,只要這永寧侯和豫王在這里,這西北應該就能比早些年好多了。”

小二呵呵笑著,門外又傳來敲門聲,小二忙去開門端菜進來,收了茶具就一溜煙的離開了。

他們二人都不是在戰亂的地方長大,小二這番話他們今日也都是第一次聽說。

兩人對著那刷了蜂蜜、烤制的格外香酥的八仙雞,竟是誰都沒了胃口。

“老師,我們等一下可是要在鎮子上轉一轉再趕往壽陽縣縣內?”

“嗯,先用午膳吧。”

心不在焉的吃了幾口,兩人出門時小二送著他們,還在苦口婆心的勸著:“兩位客官,您家中的幼弟到了這里就是男丁,您可一定要想好啊。”

曲清言干笑了下,應了兩聲就同余有臺又上了馬車。

他們用膳的時間,車夫同酒樓附近的雜役拉關系倒也問來不少消息。

尋了方向就帶著他們二人往鎮子上唯一的一間書院行去。

書院在鎮子的東南方向,取意倒是同貢院極像。鎮子不大,行了不過盞茶時間兩人已是站在書院門前。

“大人,小的之前打聽過,這間書院是鎮子上唯一的一家,最近十年才開起來的,因著書院里童生考中秀才的極多,所以一直很紅火。

“不過據說這里同旁的地方不同,學生入學不考較學問,但需要交納一定的入門費才可以。”

書院興起于前朝,秉承的理念一直是凡越雋生童,不需一束,均得入院肄業,按月觀課。捐廉獎賞,作育人材,大公無類。這般不看學問只看銀子的倒是第一次聽說。

相關小說:

如果侵犯了你的權益,請發郵件至:admin@34xs,我們會及時刪除侵權內容,謝謝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