嫡門

第七百五十三章 老祖宗逝

古言第七百五十三章老祖宗逝

第七百五十三章老祖宗逝

五王子皺著眉頭看著大侄子,心道,他侄兒這般出眾,就算娶大燕公主也絕不辱沒對方的,但現在大燕沒有適齡的公主了,難道要讓大侄兒屈就大燕朝臣家的姑娘?

“南蠻皇帝實在狡猾,竟然不應咱們所求,兀自給大燕的公主賜了婚。”嘉寧郡主生氣的拍桌怒道。

“你要真想嫁懷王,最好是別再說大燕皇帝是南蠻,也甭說他狡猾。”嘉寶郡王冷冷的看妹妹一眼。

嘉寧郡主惱了,“我是為你不平耶!”

“那還真是多謝妹妹了。”嘉寶郡王淡淡的道,不再埋會妹妹,嘉寧郡主氣惱的一跺腳,就坐到五王子身邊不再說話,五王子不摻和他們兄妹拌嘴,等他們閉嘴了,才和大侄兒商量對策。

嘉寧郡主卻不耐煩聽他們說這些,起身要出去,嘉寶郡王生怕她去找懷王,忙出聲讓侍從攔她,嘉寧郡主揚起鞭子抽向他們,侍從急退,鞭子尾端還是甩到他們身上,疼得他們齜牙咧嘴,嘉寧郡主冷哼一聲轉身走人。

“還不快跟上去。”見侄女已經跑出去,五王子趕忙催人跟上去。

“真是個不省心的。”嘉寶郡王看著妹妹的背影罵了一句,回過頭朝叔父歉意微笑。

五王子不以為意的擺擺手,示侄兒坐下,重新討論對策。

他們原本的打算是把嘉寧郡主嫁給莫少將軍,然后嘉寶郡王向大燕皇帝求娶四公主,可是也不知大燕皇帝抽什么風,竟然毫無征兆的就把四公主許了人。

“現在怎么辦?”他們討論了好幾個方案,讓嘉寶郡王求娶宗室女。但宗室女適齡的,父兄在朝握有重權的,幾乎沒有,那么就只能降低要求,不用宗室女,選重臣之女也行。

然而大燕皇帝會樂見重臣與他們羌部結親嗎?叔侄兩左思右想,又找來部下討論。直到月上中天。仍是沒有結論,奉命侍候這些貴客的仆役們,暗自覺得好笑。以為他們大燕是菜市啊!由著他們拿捏的,要娶誰要嫁誰,由他們說了算?

四公主的婚事定下來了,楚秀寧的一雙兒女婚事也訂下了。楚秀寧暗松口氣的同時,也不由慶幸。幸好皇帝沒真允了自己,拿她女兒去和親啊!

倒是魯王世子夫人有點遺憾,當初怎么就沒想到,把女兒嫁給七長公主的兒子去呢?

好歹那是太后的外孫。皇帝的外甥,又有侯位在身,有他們魯王府撐腰。不怕七長公主的公婆和大伯子他們作怪。

想到女兒在楊家也不知過得是好是歹,魯王世子夫人就心痛如絞。她三番兩次派人去楊家,想要接女兒回府小住,不止是被拒絕而已,連女兒的面都沒見著啊!

天下父母心,叫她怎能不操心女兒呢?

同樣為兒女操碎心的,還有高家三夫人。

高三老爺原就沒什么能耐,不像二老爺和四老爺,還能謀個外放什么的,他不過一個閑職,連實差都補不上,尋什么外放,就算想學四老爺那樣,謀個學政來當當,都因才學太差,就算看在他爹的份上,都沒人敢應承。

丈夫沒出息,兒子又被她寵壞了,只會拿錢玩樂,就沒做過什么正經事。算計著給女兒攀附門好親事,沒想到會落空,現在女兒年紀不小了,婚事卻還是沒著落,叫她怎么不憂心。

原本仗著婆婆撐腰,想著強壓大嫂一頭,逼著大嫂允諾讓女兒嫁去杜家,現在她相中的好女婿已經娶了新妻,帶著兒女去了任上,她早前安插收買的人手卻被梳理清了出來。

她冷靜下來才發現,之前為了收買人念念身邊的人花費不少,她手上的現銀去了近半,剩下的這些,要張羅兒子的聘禮,女兒的嫁妝,怎么算這錢都軋不過來啊!

高三夫人愁煞了,拿著算籌在屋里,和心腹盤著帳,看攪有沒有那里漏算掉了。

可是算來算去,這賬面上的錢沒多出來,還少了近百兩,高三夫人急壞了,忙把管鋪面的心腹喊來,一問之下才曉得,竟是兒子去鋪子帳上取走的。

“他拿這么多錢要做什么?”

“少爺身邊的小廝說,少爺看上了一盒極珍貴的墨,想要買下來送給夫子做壽禮的。”

墨?壽禮?

高三夫人頭疼欲裂,他老娘都快為錢愁死了,他竟然拿這么大一筆錢去給他的先生置壽禮,卻沒先告訴自己一聲,做他老娘二十多年,他怎么就沒給自己笀禮啊?

心腹們面面相覷,不明白高三夫人在想什么,明明之前是她自己交代少爺,要用心對待先生,不可輕慢了,那知道先生做壽,少爺備盒墨送去,有什么不對呢?

她們不知,這并沒有錯,問題在于高三夫人覺得兒子出手太過,他大可以買盒便宜一點的墨送去做壽禮的。

“為了一百兩的墨大發雷霆?”高大夫人端著茶碗問。

“是啊!尚書夫人知道了,把三夫人叫去痛罵了一頓。”來回事的婆子抿著嘴邊笑邊回答。

高大夫人噙著笑花,“嗯,如星,給柳嬤嬤賞。”

“是。”大丫鬟笑吟吟的走上前,給那回事的婆子一個荷包,柳嬤嬤捏著荷包,感覺到里頭硬硬的一大塊,笑容更深忙彎腰道謝。

“行啦!尚書夫人那邊若有什么事情,記得腳程快些來跟我說一聲便是。”

“是是是,大夫人您放心,回頭有什么消息,奴婢一準兒立馬來跟您說。”

高大夫人點點頭示意大丫鬟領她出去,“三房那個寶貝兒子今年多大了?”

大丫鬟們算了下,才回答,“三房的七少爺今年十九了。”

“十九了啊!也該成親了吧?”

“還沒呢!聽說之前三夫人想著要等七少爺考上功名再來成家,只是七少爺屢試不中,如今連個秀才都不是。”

外頭清風徐徐。院子里竹葉沙沙作響,這里是高大夫人嫁妝別院,老祖宗如今每年都跟她到此處住下,高尚書夫人已經不敢再把孫女兒們塞過來,只是隔三岔五會帶著高三夫人和孫女、孫媳婦們過來給老祖宗請安。

老祖宗自念念姐弟跟著父親去任上后,精氣神就不再似往常那么好,好像她憋著一股勁兒。就是為了她們姐弟兩。

想著她們姐弟有父親照顧。繼母還是長孫媳的干女兒,她們姐弟身邊侍候的,又都是長孫媳精心挑選的。想來,就算她立時閉上去,去了九泉底下,見到她那曾長孫女也能有個交代了。所以老人家的精神就不似以前那么好了。

高大夫人心疼她,總是變著花樣。想逗老人家開心,可惜老人家精神不濟,看戲聽書總是沒兩下就睡過去了。

高大老爺知道后,只叫妻子別再折騰。免得老人家受累,只消邀請交好的親朋時不時帶著小輩們來看望老人家就好。

這交好的親朋也得精挑細選過,要是孩子怕生怕老人家的。也不好請人帶來,否則沒讓老人家開懷。反惹老人家不快,就不好。

高大夫人頜首,就點了娘家的侄兒、侄孫,和范安陽母子,以及丁家姐妹母子。

自家侄孫差不多十歲上下,老祖宗喜歡乖巧會讀書的孩子,她都請人家帶男孩子來,想著陽氣旺些,要是邀女孩來,就怕老祖宗記掛小念念。

范安陽的兒子小煦小朋友是個不怕生的,和他差不多時間出生的表兄弟們,也都是好脾性的,這一群虎頭虎腦的小家伙正是最好玩的年紀,拿個綁了彩帶的搖鈴逗他們走路,就能跟人家玩半天,就算跌了,也不哭,拍一拍就又爬起來繼續玩。

看得老祖宗開心得很。

這天,范安陽讓人把兒子收拾好,要帶他去高大夫人別院赴約時,忽然看到墨香面色凝重的進屋來。

“怎么了?”

“高家老祖宗去了。”

范安陽愣了下,坐在炕上半晌沒說話。

賀璋家的幾個忙拉著墨香問,“什么時候去的?怎么去的?”

“說是一早丫鬟進屋侍候老人家起身,才發現人不知幾時去了,來人說,老人家面帶笑容,好像放下了心中重擔似的。”

高家老祖宗對高明亭的事,一直覺得對長孫夫妻過意不去,高明亭的早逝,留下的一雙兒女還這么小,家里祖母和叔嬸不想怎么幫她照顧孩子,只想著從中扒取好處,老人家看在眼里,焉有不傷心的。

如今諸事底定,老祖宗算是放下心中大石,這口氣一散,人也就去了。

范安陽嘆了口氣,讓人把兒子抱下去,自個兒換了身衣服,便往高大夫人的別院去。

高家老祖宗這一去,高尚書丁憂,高三夫人可以不必急著籌兒女嫁聘要用的錢財了。

高大老爺是長孫,也要丁憂,不過他只需守孝一年,高尚書需要守孝三年,還有高二老爺和四老爺他們,高尚書年歲不小了,守孝三年后,他還能撐多久?皇帝會起復他嗎?

高大老爺父子好說,都是憑自己的能力考上功名,并在任上表現優秀的,等他們出了孝期,又有杜相這親家、王家干親在朝堂上,起復之事不愁,二老爺和四老爺就麻煩點,他們能力沒高大老爺父子那么好,不過,他們都是有官身在,等出孝,高大老爺幫著活動一番,一樣外放去,應該不難。

唯一犯難的,當數高三老爺了!

他這官職是因其父而來,等高三老爺出孝,他爹還在守制呢!想做官,只怕是難了!

老祖宗過世的消息傳到高家別院,高尚書上朝去了不在府里,高尚書夫人整個人都懵了,頭頂上那座大山沒啦!可為什么,她不覺得高興,反倒覺得一片茫然呢?

高三夫人如遭雷劈,老祖宗沒了,公爹要丁憂,丈夫也要丁憂,兒子和女兒的婚事怎么辦啊?那個老虔婆怎么早不死晚不死,偏偏這個時候死了!好歹等她把兒媳婦娶進門,女兒嫁出去再死啊!(未完待續)